【宜蘭縣 蘇澳鎮 蘇花古道 ( 大南澳越嶺段 )】

 


在南澳鄉,由南澳南、北溪沖積出來的三角洲,是蘇花古道上最重要的泰雅族聚落,從開路至今,都以大南澳為名,但行政區域卻將這塊沖積平原分屬兩個不同的鄉鎮,蘇花公路以西的,隸屬於蘇澳鎮,行政區域劃為南強里,蘇花公路以東的,則隸屬於南澳鄉,行政區域劃為南澳村。這是國民政府來台之初,為了劃分「平地鄉」與「山地鄉」,於是在許多地方,劃出了如此奇特的行政區域,早期被稱為「山胞」的泰雅族人,也就被劃為山的民族,而靠海的地帶,劃歸蘇澳鎮管轄,當然也因為近海的這一塊,為蘇花古道所經之地,因古道而移民這裡的漢人不少。但鮮少有人知道,爬上防波堤,旁邊卻有著一小段沙灘,原來朝陽港原是一片美麗的沙灘,但政府為了在此地的定置漁場,建了朝陽港,沙灘上卻佈滿著形狀不一的消波塊。 

蘇花古道是台灣的一條古道,路線自蘇澳到花蓮,沿著南北向的海岸興建,其中一段開鑿於著名的清水斷崖,該路最早是清末沈葆禎實行開山撫番時修築的北路山道,後在日本時代又加以開築,成為現今蘇花公路的前身。具有一百廿六年歷史的蘇花古道,開通於清朝同治十三年,它是清代「開山撫番」三條要道─北路「蘇花古道」、中路「八通關古道」和南路「崑崙坳古道」之一。 狹義的蘇花古道,指的是從宜蘭縣蘇澳一路南行,經花蓮縣和仁、崇德、太魯閣、三棧、新城、嘉里、美崙,至南濱木瓜溪附近止。除了沿山修築山路外,也有橫渡和平溪、立霧溪的水路,全程約一百公里。 

蘇花公路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十三年 (1874 年),臺灣道夏獻綸與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費時兩年開闢『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為準之路,俾能通行輿馬,當時稱做「北路」,沿途蘇澳-(20)、東澳-(30)、大南澳-(35)、大濁水-(25)、大清水-(35)、得其黎-(10)、新城-(50)、歧萊花蓮港-(20)、吳全城-(39)、大巴籠-(22)、周塱社-(22)、秀孤巒水尾,全程總計 308 里。北路開通前的交通貿易都靠海路,陸路則僅為東西向的原住民遷徙路線、獵路。北路沿著峭壁開出,相當狹小曲折,但在清朝開山撫蕃的政策下,有其宣揚國威、防堵海寇、移民開墾、獲取資源等多重功能。「北路」修築後仍不時受到原住民侵襲,加上首尾間遠、駐防兵勇、維護不易、瘴厲疫病等問題,於完工後不及一年半即移紮駐營,任其廢棄。西元 1881 年曾有清朝營官何秀林帶兵重修,又有 1889 年劉銘傳副將劉朝帶再度疏通,但後者部將弁勇等人卻不日中伏,所帶官兵死傷逾半,在劉銘傳大軍圍勦後原住民雖投降,但實際上清末東澳以南路段可謂已經荒廢。 

日據時代,日人先後修築了「大南澳路」、「沿岸理番道路」、「東海徒步道」,日治時代曾於沿線設置七個警駐所,多次整修拓寬,1916 年開始到 1923 年完工,路寬 12 台尺,費時七年,旋因天災受損。1925 年,為了使此路能通行車輛,將步道拓寬為車道,並在 1932 年完工,當時的台灣總督石塚英藏將之命名為臨海道路。從蘇澳到太魯閣口間鋪設砂礫路面,部份路段鋪設兩道混凝土供車輪行駛,寬 3.56 公尺,太魯閣口到花蓮港間則大幅拓寬,使用砂礫鋪路,寬 14 公尺。沿線計有大型橋樑 9 座,隧道 14 處,全長約 120 公里,於 1932 年全線完工通車,稱「臨海道路」。臨海道路自動車行大約五個半小時,左右當時是由東海自動車株式會社行駛,每日兩班車次,接駁由基隆到蘇澳的鐵道遊客。 

共匪竊據大陸之後,國府播遷來台,此路改稱為「蘇花公路」,最窄的路面僅有 3.5 公尺,彎道的最小半徑則僅有 15 公尺,相當險峻。1980 年代開始逐步拓寬,到 1990 年才開放雙線通車。蘇花公路早年單線通車時期,南下北上車輛均需在各管制站依管制規定放行,從北往南約為東澳、南澳、和平和崇德。此時車隊多為日間通行,頭車必為公路局之金馬號客車,行經斷崖路段,車中旅客往往無法看見狹窄道路的邊緣,僅見低處海色藍白,駕駛車行左旋右迴,讓人驚恐不已,印象無法磨滅。但在台鐵北迴線通車後,鐵路挾著安全、舒適、快速、便宜的優點,使得蘇花公路之定期客運路線慢慢走入歷史,雖一度有民營客運業者經營台北花蓮客運路線,但和 70 年代海路的花蓮輪一樣,重要的客貨運運輸,均已轉向鐵路,蘇花公路則轉為以景觀公路、採石運礦和區域性交通為主。 

其實不管如何,清朝的北路及日人闢建的臨海道,其年代均已久遠,也都是東部蘇澳到花蓮這段人為道路的演進歷程與重要的歷史見證,我們不妨都以「蘇花古道」視之。如今,清代的北路部份路段因日人修築臨海道和今日蘇花公路的拓寬,加上長年無人行經,古道路基已經流失或頹圮於荒煙漫草間,現今遺留下來的以蘇澳、東澳、南澳附近的路徑和清軍營盤遺址較為明顯。而臨海道有些部分則與現今的蘇花公路重疊。 

Joy and Tom 並非要徒步走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實在是因為交通接駁不易,考慮之後,決定由蘇澳的南方澳開始,沿著蘇花公路探訪蘇花古道的各個景點,然後原路來回。

 


《我要怎麼去》

 

◎開車路線: 
蘇花公路新澳隧道後轉入烏石鼻戰備車道,直接到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登山口。

 

◎官方網站:http://www1.forest.gov.tw/nt/TR_F_01.aspx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蘇花古道
◎參考資料:http://www.forest.gov.tw/ct.asp?xItem=46802&ctNode=1369&mp=1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6348638

 


 


 


 



「慶安堂」位於蘇花公路一百一十六點七公里處,神龕供奉著〈開路先鋒爺〉,祭祀當年因興建蘇花公路而犧牲的工程人員。

 



「開路先鋒爺」源自於日治時期的蘇花公路工程,這些令人緬懷的人文事蹟,都伴隨著蘇花公路沿線的美麗景致,而讓人永懷感念。

 


 



慶安堂旁闢有一處〈開路英雄紀念公園〉,除了是蘇花公路的一處休息站,由此也可以俯視粉鳥林海岸一帶的美麗風光。

 



續行不久,抵達附近的觀景台,豁然開朗,東澳灣及烏石鼻岬角一帶的碧海藍天盡在眼前。這一路而來付出的辛苦與汗水,在此得到了美好的回報。

 



像極海中小島的烏石鼻 (182 公尺)。

 



東澳嶺山係位在中央山脈最北端,山雖不高 (821 公尺),但山勢渾雄,頗有大山的架勢,山頂芒草、箭竹叢生。

 



由東岳冷泉遠攝猴椅山與東澳嶺登嶺保線道。

 



蘇花公路上遠眺有著雷達站的南澳嶺 (702 公尺)。

 



由台九線一二四點五公里叉口處〈即新澳隧道前〉左轉進入舊蘇花公路〈入口有禁入標誌,提醒進入者須辦理保護區申請〉,車行二點四公里即抵烏石鼻隧道柵門口。

 



車過隧道後轉入狹窄戰備道,迂迴繞行山腰之間,不久到了登山口。步道約是位於東澳與南澳之間,循著南澳嶺的稜線越過南澳嶺,然後下到南澳朝陽里的天后宮後方,全長約四公里 。

 


 


 


 


 



「朝陽國家步道」是林務局依當年先民開墾的主要山徑重新整建,並增加休憩設施而成,登山口的原本標示意象十分顯眼。 

 



朝陽社區的「娜娘路」。朝陽社區日治時期稱為 [浪速],是因日本戰艦浪速輪曾停泊在此,故名 [浪速],台語發音為 [娜娘]。而大南澳步道,日據時稱之為 [娜娘仔岐]。

 



古道入口就位於大南澳天后宮的右側後方,從廟旁小路走進去,約幾十公尺即可看見蘇花古道登山口的標誌。

 


 


 


 


 


 



林務局整修完成大南澳越嶺段,每兩百公尺設里程路標,步道寬三尺,路徑清晰,路況良好。

 


 

 

 



「朝陽國家步道」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南澳鄉朝陽社區的「龜山」,海拔一百八十一公尺的龜山為南澳漁港南側的獨立山頭,東臨花東海岸,西接丘陵起伏之農漁村落,遠遠望去,好似一隻海龜停泊山海之間,遂得其名。

 



「朝陽國家步道」設有詳細的生態解說牌及森林教室等設施,來這裡讓心緒徹底放鬆、沉澱,體驗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忘我情懷。

 


 



龜山原本是一座漂流之島,當初是因為板塊擠壓,河沙的沖積,讓這小小的島嶼跟台灣碰在了一起。

 


 


 


 



南澳震安宮旁,奉祀羅大春開路紀念碑的小廟。

 



路邊小廟內有座石碑,石碑上還刻了不少字,原來是一座紀念碑,為紀念蘇花古道羅大春開路功蹟。

 


 


 


 


 


 


 


 



「溫萼斷崖」海岸生態保存得相當自然,盛產美石,此地的麥飯石和白雲母經海水長期琢磨,晶瑩圓潤,和花東海岸的美石不相上下。

 



南澳海岸一路跳踴前行,視野中除了青綠山林,還有廣袤無涯的蔚藍太平洋,這一段有著天險之美的絕壁危崖。古道此去,緊臨浩瀚汪洋而行,但這段路因為開闢倉卒,又受地形限制,過南澳後連路基都沒有,沿著海岸沙灘經過的路線,加上路途漫長、維護不易,這條後山北路很快就廢棄了。

 



南澳嶺相連的山稜延伸到了盡頭,成為烏石鼻深入海中的岬角,溫柔地被海水環抱著。

 


 


 


 


 


 


 


 


 


 

 

 


=================我是分隔線=================

 

 

 

 


【宜蘭縣 南澳鄉 番外篇 南澳神社】

 


想到南澳部落走走,抓住方向,順著武雲溪畔鐵馬道走。

 

在南澳消磨了大半天,都在蘇澳鎮的範圍內;跨越蘇花公路,才算是進入南澳鄉地界。武雲溪畔上坡車道口有個指標寫著「南澳神社」,行前並不知南澳還有這麼處景點,就依指標往上走。即抵達南澳的泰雅族社區,結果在部落外圍繞上一大圈,就是未見到有「神社」樣子的蛛絲馬跡,只有部落區最上緣一些駁坎平台,疑似神社遺蹟;這真的是神社嗎?

 

走入部落想問路,鄉犬不懷好意地低鳴,顯然再走進去會引起一陣狂吠;到了社區卻不見任何神社的指標,選一條橫向的巷道左行,沿途詢問當地居民,竟然都無人知曉。實在是欺騙遊客感情,路口都設指標了為何裡面不再標示?後來還是問了小學生,方才順利找到南澳神社。

 

南澳神社,僅剩殘跡而已。爬上長長的階梯,神社的主體建物及附屬設施已消失,不過整體來看,神社的格局依然清晰可辨,寬闊的石階路,是神社的舊參道,爬到上方的平台,是昔日的拜殿;再上一層,最高處是正殿的所在。當我們爬上神社的階梯後才發現,怎麼上面空空如也,除了涼亭外什麼也沒有。這空礦的神社,旁邊有片夜總會,心裡著實有點怪怪的。

 

戰後,南澳神社就迅速被摧毀了。神社正殿的位置後來放了孫中山先生的銅像。查閱宜蘭縣文化局的宜蘭老照片資料庫,南澳神社的舊照片中,還可看到這座銅像豎。日治時代的神社,往往都是選在居高臨下的山上興建,因此站在神社遺址上,俯瞰整個南澳的景致,美景盡收眼底。雖然已看不見原神社的一磚一瓦,連鳥居石燈籠也沒有,只留下兩棵高高的杉樹及椰子樹。近年來銅像已被移除,剩下空蕩的平台而已。

 

神社對面是南澳天主堂。南澳天主堂在民國37年時,由現年九十六歲的華思儉神父一磚一瓦蓋起來的,華神父原於加拿大從事醫療工作,在三十二歲那年決定從事神職工作,一九四七年,他來到台灣,並被派往宜蘭縣南澳村傳教、行醫,並設立天主教會南澳醫院。華神父來台服務一甲子。早年他到偏遠地區行醫,遇到村民急需輸血急救時,立刻捥袖捐血。附近的居民童年時,生病的時候找神父,想吃糖果也找神父,對神父有非常濃厚的感情。

 

南澳天主堂的建築分為禮拜堂及神職人員的宿舍。禮拜堂是素雅的灰色建築,以洗石子為外牆;神職人員的宿舍整棟建築是用紅色磚牆砌成,搭配西式拱窗,並有西式的廊柱及女兒牆,更是典雅,屋子側邊的白色石柱也很雅緻,整體感頗有英國鄉村建築的風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