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 安平區 漁人碼頭、林默娘公園、德陽艦、億載金城】
「安億橋」橫跨在安平運河之上,「安平運河」連接著臺南市區與安平港間的河道,為十九世紀初期闢建之古運河,日治時期因曾文溪改道入台江而逐漸淤塞,而又另闢成為今日所見的台南運河,古運河舊址現已成為一條綠帶步道。
同時「安億橋」也是「一鯤鯓」地區通往「二鯤鯓」地區的交通要道。「安億橋」不但有著重要的地理位置,站在橋上俯瞰著安平運河,新運河則由日本人松本虎太設計,主要用以取代舊運河,讓外海船隻能循水路直抵市中心,運用商品,藉以帶動市區繁榮,而後因為安平港口淤積加上高雄港興起,漸漸地失去以往的運輸功能,已轉型為觀光用途。
由『安平漁人碼頭』下橋之後,接著我們來到『安億路』與『慶平路』的交叉路口,旁邊就是『安平漁人碼頭』。『安平漁人碼頭』臨靠安平漁港,提供遊客攜家散步,遊覽港邊景色,內設有桌椅供遊客休憩。碼頭邊停滿了遊艇,地標示舟之光塔。在這兒有半圓型木質觀景台,其階梯的設計可隨性或站或坐,是想悠閒到海港邊散步的最佳選擇。
在這兒可遠眺安平港區,碼頭周圍有安平港海上觀光遊艇,能讓遊客搭上遊艇一覽安平港的明媚風光,徜徉在港灣間,近距離一窺海上船隻往返,漁船生態等等,船上還有安平漁港的歷史介紹及船隻的講解介紹。白天的安平漁人碼頭充滿著清新的感覺,吹著海風在悠靜的寬闊空間,適合一個人發呆,釣釣魚等等,也適合一群人同來此地合歡。
安平港濱歷史公園的鯨魚裝置藝術『大魚的祝福』,長 23 公尺、寬 10 公尺、高 8 公尺,是由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特別邀請國內知名藝術家楊士毅,在安平港邊的港濱歷史公園全新創作公共藝術,台灣就像是隻大型鯨魚,無論任何時期來到島上的人,都能海納百川、無條件的包容,也希冀藉由大魚造型景觀,能夠傳達這樣的愛與包容。
進入「魚肚內」,抬頭看看好繽紛,上面鑲嵌了 448 片彩色釉燒玻璃,組成台灣島底部,象徵對這塊土地表示致意與尊重,走上樓梯,就會看到剛剛彩色釉燒玻璃製作而成的臺灣意象全景,象徵的是感謝。鯨魚造型上半部以 3,714 支不銹鋼管焊接構成,沒有用到一根螺絲,結合安平水景公園的虎鯨『Orca』、漁光島裝置藝術鯨彩漁光,為臺南安平三大鯨魚觀光新景點,
相傳四百年前,臺南赤崁、安平一帶曾是鄒族族人活動範圍,鄒語古稱府城為「札哈木」,故鄒族族人回府城尋根,加上都會區原住民人數增長,臺南市政府設立原住民族群主題文化園區,有「札哈木原住民公園」與「原住民文化會館」,不但可以增進當地的觀光價值,搭配長年在札哈木原住民公園辦理「鄒族日」的藝文活動,成為臺南市重要的原住民族文化盛會;「臺南市札哈木會館」,是全國唯一使用鄒族語命名的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原住民族群主題文化園區室內為研習、展示空間,公園戶外設置原住民藝術景石、原民圖騰司令台、文化廣場、瞭望台以及具有鄒式特色建築的「涼亭」, 定期辦理年度活動「鄒族日」、「音樂祭」、與常態性「音樂舞台」、「札哈木市集」等多項動態活動,同時提供靜態、動態活動服務,為凝聚市內原住民族情感及傳承、推廣原住民文化特色的代表性據點。
「港濱歷史公園」是一座結合府城歷史與安平文化所打造出的港濱景觀公園。園區面積十分廣闊,公園綠地、樹蔭、自然堤岸和親水遊憩區是台南民眾休閒午後散步、休憩以及放風箏、看斜陽落日的好地方。他光影襯托朦朧夜色十分美麗,也是近期網路和社群網站瘋傳的打卡拍照的熱門景點。
由奇美文化基金會捐贈的林默娘 (即媽祖) 公園,佔地約二公頃,特別是林默娘雕像高約十六公尺餘,基座高四公尺,由奇美公司委請大陸廈門大學李維祀教授創作,以花崗岩雕刻而成,造型流暢優美。公園以林默娘為名旨在發揚孝女情懷,藉以抒發先人移民開疆闢土,後人當飲水思源的美德。
林默娘雕像有別於一般寺廟中的神像,而是以少女面貌呈現,少年媽祖代表了少女孝順美德的好模範。林默娘公園地形高曠,包括木棧道、水景及廁所等景觀工程,成為具國際級水準之觀光勝地,並且提供民眾一個優質且舒適之休閒空間。
1661 台灣船園區,園區中除了介紹台灣在 17 世紀的貿易情形,另一引人注目者,即是展出台南市文化局建造的台灣船「成功號」。17 世紀,在鄭氏集團來到台灣之前,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he Compagine)為了拓展亞洲的貿易,就在巴達維亞(Batavia, Dutch East Indies,今天的雅加達)設立總部,開始建構貿易網絡的據點。
荷蘭在 1624 年來到大員,即今安平一帶建造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 今日的安平古堡)以及在北汕尾建立商館。荷蘭讓台灣進入了世界貿易體系,而隨著 1661 年鄭氏集團的到來台灣開始逐漸漢化。直到 19 世紀汽船時代以前,「台灣船」在往來台灣與中國的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委外營運,台灣第一座軍艦博物館的德陽艦,開闊的園區與寓教於樂的設施成為台南親子同遊景點,跟家人朋友一起見證海軍發展歷史!德陽艦在我國海軍服役 28 年,並於 2005 年除役!退役之後,德陽艦於 2009 年停泊於臺南安平港!並且經過整修後,搖身一變成為全臺首座軍艦博物館並進行展示,具有結合觀光、國防教育與認識海洋等三重意義,遊客能近距離體驗軍艦雄威。
德陽艦全名「德陽 DDG-925 飛彈驅逐艦」,其德陽二字取自「德披天下,陽照寰宇」。主要擔任海峽偵巡、外島運補護航、巡弋警戒及各項演訓等任務。服役時安裝升級武進三型作戰系統,除役後換回服役早期武裝構型。德陽艦昔日叱吒風華,今日靜謐停靠安平港畔,宛若依然默默地守護著國家、人民。錨鍊精神薪火傳承,再創新猷邁向百年。
億載金城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億載金城」,源自於『牡丹社事件』,因為日軍犯台,當時沈葆禎奏請朝廷仿造西式砲台所建製而成,是台灣第一座的西氏砲台,並且由沈葆楨題『億載金城』四字於大門入口處。由於當時建築工事地處沙洲,材料的取得與運送相當不易,據說還有很多磚頭都是來自於當時已是破牆殘瓦的『安平古堡』。
砲臺建造的方式,是下用磚石砌基腳,上壘土垣,內側築三台土城壁,周圍設馬路一圈,供橫向聯繫。砲臺下方,四周圍建言糧房、房、伙食房及彈藥庫等設施。中央留出空地,做為兵士的操演場。砲臺外圍掘有壕溝一道,以防敵人攀登土垣。正門入口是紅磚砌造的矩形城門,中央用圓拱形的隧道式城門洞連通砲臺內。門外以木橋跨越護城壕,木橋靠城門的一段,用懸吊式橋板,平時供補給通行使用,遇有狀況,只要將橋板昇起,便能遲滯敵人。可惜木橋結構,年久失修,日據時期毀壞,改為鋼筋混凝土橋,沿用至今。
「億載金城」屬於西洋「稜堡式」的方形砲台,過橋進入半圓形門洞,其上題有『億載金城』,入內背後亦有『萬流砥柱』,意義相當的深遠。整個建物四角凸出,中央內凹,外有壕溝護城,四周放置西洋巨砲,砲台上分置大、小砲,城堡中央則為操練場,形制完善、規模宏大。
健康路到底,跨過漁光橋就能直接通往漁光島。過去安平商船和漁船共用一個港口,漁船要出海,還得多耗上 2.5 公里的里程,而安平舊港的打通,除了能將商港和漁港分開,更可以讓運河的水就近往舊港方向出海,讓潮汐的自然力來調節運河的水質,並整個連接到水鳥公園。不過舊港一打通,原本的漁光社區,也就成了台南的離島(漁光島)。而這座漁光橋,就是為了解決這問題,串聯台南市區與漁光島。
橋的北端有人行步道,都為單向車道。另外一個車道是給港務局的公務車所行走,人不能行走,因為這座橋是高雄港務局出的錢啊!
◆ 億載金城 ◆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光州路 3 號。
.景觀特色:
※ 一級古蹟正式公告名稱:二鯤鯓砲台
※ 中央為練兵場,稜堡式的方形砲台,四周築有城河。配備有 5 門十八噸前膛大砲、4 門四十磅前膛小砲、4 門二十磅後膛小砲。
.營業 (開放) 時間:
※ 上午 08:30 至下午 5:30 止。清明、端午、春節前三天公休。
.聯絡電話:06-2951504。
.洽詢電話 (09:00~17:00):
※ 臺南市政府 府城觀光科 電話:(06) 390-1175。
※ 高雄客運公司 電話:(06) 221-9177。
.費用簡介:
※ 全票:50 元,適用於一般民眾。
※ 半票:25 元,適用於學生、軍警消人員、65歲以上長者或公立機關志工。
※ 八折票:40 元,適用 30 人以上團體、於全國公教員工、私立學校教師及因公撫卹之遺族。
※ 免費:台南市市民、七十歲以上者、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與隨同一人、幼稚園以下之兒童、於台南市服務之軍公教人員、於本市就讀學生。以上優惠票請於購票時請出示相關證件。
◎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轉台1線接公園路,走民族路接圓環,由安平路走左岔安億橋後左轉即可到達億載金城。
☆ 大眾運輸:
♦ 搭乘高鐵:請至高鐵臺南站下車,轉乘高鐵接駁車高鐵臺南站-臺南市政府線:
(1)、至興南客運台南站(大億麗緻酒店)下車,搭乘台南市公車 2、7、12、20 路至西門站,轉乘 15 路至妙壽里站往運河橋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億載金城。
(2)、台灣好行-88 安平線由台南公園到觀夕平台,行經赤崁樓、億載金城、安平古堡等地,乘車每次 18 元、半票 9 元。
♦ 搭乘臺鐵:請至臺南站下車,轉乘搭乘台南市公車 2、7、12、20 路至西門站,轉乘 15 路至妙壽里站往運河橋方向步行即可到達億載金城。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1324。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億載金城。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4058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