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潭纜車站位在日月潭東南邊,伊達邵北面、青年活動中心西邊的湖畔。
【南投縣 魚池鄉 日月潭纜車】
日月潭纜車站位在日月潭東南邊,伊達邵北面、青年活動中心西邊的湖畔,距離伊達邵碼頭約 400 公尺。
日月潭纜車全線長 1877 公尺,共設 16 支柱,連結日月潭與九族文化村,這兩端分別隸屬魚池鄕的日月村和大林村,以公路連接路線距離約十幾公里,纜車通車後僅剩 1.8 公里,大幅縮短了二地的交通距離。
日月潭的水面海拔高度 748.48 公尺,日月潭纜車場站 765 公尺,跨過水社大山支脈卜吉山的二脊 (分別是 996 公尺與 1044 公尺),然後急速下降到 875 公尺的九族文化村觀山樓站,二者之間的直線距離 1877 公尺,纜線長度 1925 公尺。
日月潭纜車路線係由日月潭纜車公司籌資,於民國 92 年依促參法,提出民間自行規劃,申請參與興建暨營運日月潭纜車系統計畫,並於隔年獲准興建。民國 94 年全案經過行政院正式核定,並舉行簽約儀式,展開興建籌備、相關主管機關協調申請、土地解編取得等相關作業程序,終於在 2008 年 4 月得以正式動工興建,工程進度依計畫在 2009 年 10 月完成。
遊客可以選擇從日月潭或九族文化村任一端進入搭乘纜車,但是如果只想搭纜車的話,其實從日月潭進入應該是最優的選擇。從日月潭端進入搭乘纜車,需經過環湖公路,不過日月潭的停車空間嚴重不足,遇到假日車多,停車場很快就滿了。
日月潭纜車全線共設 16 支塔柱,其中日月潭大竹湖出水口南方跨越卜吉山支脈二脊山坑的第七、八號支柱,跨距長達 786 公尺,創下全台最長跨距紀錄,纜車垂直地面的高度逾 160 公尺,當實施最大運載量時,每個車廂間距僅 57.6 公尺,也就說約有 14 個車廂,同時懸掛在這段纜線上,尤其如果每個車廂搭載滿 8 名乘客,此段纜線不包括鋼纜本身的重量,光這些車廂和乘客的重量加起來,就要承載約 14 噸移動中的重量,其工程強度要求與施工難度都是很艱鉅的,但是在跨谷的這段全無遮攔的長距離中,卻也是眺望日月潭,從空中飽覽日月潭湖光山色的絕佳視角。
纜車從日月潭站出發之後,最快只要花六分多鐘,就可到達另一邊,途中還可以欣賞日月潭的鳥瞰湖景與空中美景,還獲選為米其林三星景點。日月潭纜車系統備有多項針對電力、纜線運作、緊急停止等多項安全檢測系統,同時備有二部自有動力救援車,以確保乘客在緊急狀況下仍安全無虞,並配備 86 個車廂外觀紅、黃、藍三種顏色分別代表日、月、潭的三個顏色,每個車廂搭載 8 名乘客,依照平、假日遊客量狀況,並可機動調整線上速度及車廂數。
日月潭纜車的車廂,具有前後氣窗,車門上下拉窗,地板通風孔等通風裝置,確保車廂通風涼快,不太需要擔心會悶熱的問題。另外這些車廂還有許多更人性化的貼心設計,包括體貼特殊需求的人士,如月台高度齊平於車廂高度,設計使老弱婦孺與身心障礙人士,亦能順利上下車廂,寬敞的八人座車廂,加上可翻起的座椅,讓每一車廂中能同時容納兩部輪椅而不顯得擁擠。
纜車陡下至九族站之後,就是九族文化村的觀山樓。進入九族文化村需要另外購票,所以我們只在纜車站的賣場晃晃,隨即又再搭乘回程的纜車。
纜車從九族站出發之後,必須在短短二百公尺的距離內上升一百多公尺的高度,纜索傾斜角度達 43°,已經接近纜車工程設計的極限。纜車離開九族,從海拔 870公尺的觀山樓,上升 到海拔 1044 公尺的卜吉山麓,在這段傾斜角度極大的「高攀」型的急升降路段,尤其當纜車以全速運載的時候,乘客可以感受直上雲霄的動感。尤其是纜車通過卜吉山頂時,原本被山擋住窘迫的視野,突然豁然開闊起來,日月潭的鳥瞰美景倏然呈現眼前,令人為之驚艷。
日月潭纜車連結日月潭與九族文化村,遊客可以選擇從日月潭或九族文化村任一端進入搭乘纜車,一覽空中鳥瞰湖面的美景,而在日月潭,可以行走附近的步道,再利用伊達邵碼頭搭船遊湖,一趟結合水、陸、空的全方位旅遊行程,就將旅遊行程排的豐富而飽滿。
《我要怎麼去》
日月潭位在南投縣魚池鄉,接近台灣地理的中心位置,因此又稱為台灣心臟。遊客不管從北部或南部,經過國道三號,轉國道六號往東在埔里愛蘭交流道下來之後,經過台14線與台21線省道,很快就可以抵達。另外搭乘高鐵的遊客也可以在台中烏日站轉乘南投客運抵達日月潭。交通相當方便。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ropeway.com.tw/big/introduce_2.php。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日月潭纜車。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2650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