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 水林鄉 七角井】

 


水林鄉七角井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於顏思齊拓墾時前所建之七角井,其中包含車港村及水北村兩口井。明朝顏思齊時期由當地漢人祖先所建造的七角紅毛井,留存於水林鄉車港村內,之後又於水北村發現第二口七角紅毛井,第二口七角紅毛井原為王姓人家相傳十二代的主要水源,現已歸柯姓人家所有,是相當具歷史性的發現。

 

一般為大家所熟知的中庄七角井,位於水林鄉水北村中庄路旁,係一座明末時期顏思齊來臺先民開鑿的七角井,形狀為早期紅磚疊所砌成七角形古井,有別於台灣一般圓型古井。有人誤解中庄七角井是是全台碩果僅存的七角井,其實不然。據考證明朝末年,顏思齊率眾渡海來台拓墾,在水林 (水漆林) 顏厝寮聚落耕牧,在中庄掘井使用方塊壁磚為材料,應用拱橋原理所建構的井壁條紋清析,寬四尺許,深達兩丈餘,成七角狀,以供居民飲用。古物久遠,但內涵足以發人深思。

 

中庄七角井已經建設成一座小型休閒公園,這座井是在民國八十八年左右,教育局在水北村進行教師鄉土教學研習的田野調查時,在水北村所發現的一口七角井。這口位於通天府後方民宅旁的七角井,原來的王姓主人,在水北村已居住十二代,據說其先祖到此定居時,七角井即已存在,接著老井、井邊土地及房舍又轉手為郭姓人家所有,推算時間,這口七角井至少有三、四百年歷史了。整個水北村的社區總體營造若完成,七角井會變成一個重要的觀光景點,目前這口井在重新整理後,七角的形狀清晰可見。

 

離開中庄七角井,向東走五百公尺,就是燦林國小。沿著燦林國小的外牆,有一座長四、五百公尺的水漆林文化牆,在每一支柱子上面,都鑲著陶字,這是數十位水林出身的校長所提的字,非常的特殊。鑲在柱子這個字,是委託北港陶藝家蔡永武用陶土燒出來的,因為陶片相當厚,燒製不易,很多片都是燒壞了好幾次才完成。

 

目前牆面雖然還是空白,聽說將來每一堵牆壁,都會展出跟水林有關係的文物,讓大家了解水林四百年的歷史,也將邀請地方的傳統文化工作者,展示他們的作品,包括寺廟營造、雕刻、押花、風箏等等。我們也覺得,或許將來可以在這辦各種文化活動,讓文化牆與七角井相連,變成水林一個重要的觀光區。

 

我們要找的車港七角井,又稱紅毛井,其實是水林鄉最早為人所知的七角井,相傳是一口荷蘭人開鑿的七角井,時常吸引學者與大學生來參觀。這口井以前是車港村唯一的水源,在三百多年前,荷蘭人曾在這附近住紮,利用牛挑灣溪輸出台灣產的鹿皮、農產;根據歷史的記載,明末清初時,顏思齊與鄭芝龍開墾水林、北港,掌控笨港口,致使荷蘭人無法透過笨港運輸鹿皮,只得從牛挑灣溪 (現在的宏仁) 登陸,走紅毛路入笨港。

 

車港七角井位於車港村的興隆路,舊稱紅毛路,一直通到番仔厝,也就是現在的蘇秦村;因為紅毛路已經改做興隆路,時常讓來此尋找荷蘭人遺跡的人,弄不清是哪條路。不過沿著興隆路架設的的電線桿,依舊是紅毛兩字當番號,要找紅毛路的人,得先看電線桿的番號是不是『紅毛』;要找車港七角井的人,就從電線桿番號『40』對面的小巷進去就對了。還是找不到?去宏仁派出所問警察也可以。

 

車港村的這口七角井,地面以下結構與水北村的紅毛井相同,都是以素燒紅磚疊砌成七角形、深度約一丈餘,為避免有人失足跌落井中,前人將井口以磚塊砌高成圓形,外層再糊以熟石灰固定,由於外形似台灣一般圓型古井。車港村的耆老吳長味,目前是七角井的義務照顧者,因為它的田就在七角井的旁邊,為了防止小朋友或是喝醉酒的人掉落,伊用鐵條將紅毛井圍起來。

 

吳長味表示,這口井口徑的四尺、大約二丈深,因為是七角井的結構,一般人掉下去,輕易就可以爬出來;從日據時期,全庄都喝這口井水,現在地下水一直消退,這口井已經無法出水,這幾年已廢棄不用,因此,有村民就將紅毛井週邊的水池進行填土,可能是破壞了風水,以致於村內三十多戶住家,陸續有七人意外死亡,地方還辦過驅邪祈安大典。

 

紅毛路前鄰長吳寶表示,已前七角井四周都是水塘,僅留有一條小路進水井旁,友時雨季淹水時,村民還得用木板當船划到井邊取水;他回憶說,日據時代,曾就台灣各地的水質做評比,七角井的水質得到全台第二好的,僅次於台南另一口井,在水量較豐石,七角井的水平約和池塘同高,在乾季時,雖水位較低,但仍有足夠的出水量可供紅毛路的七、八十戶的三、四百人口使用。

 

依據雲林縣史績調查報告中指出,車港村七角井開鑿年代在西元 1590 年左右,是水林鄉現存最早的歷史建築物,不過荷蘭人抵達台灣的時間,在西元 1624 年,若是荷蘭人開鑿的,年代就有待商確,而且依照荷蘭海牙博物館的資料,及學者在大陸沿海地區的調查,發現這口井應是外人所建,很典型的明朝古井,而非傳統上水林人所認知的紅毛井。

 

為何要以七角來造型呢?據考証是源自易經上「七」是吉祥的數字,且能辟邪,七角形井壁有角不滑溜,萬一跌落井中,尚有攀附而上的依靠,不致淹沒,井壁的磚塊互相牽制,增加支撐力,也是具有科學性的創造,令人不禁讚嘆古人設計的巧妙工夫。

 

《我要怎麼去》

 

◎開車路線:
(1)、中庄七角井位於水北村中庄路。中山高斗南交流道下,循 158 縣道先經虎尾及土庫後至元長,轉台 19 號省道進入北港,於北港糖廠右轉進入 164 縣道,至水林在水林鄉公所旁轉進文化路,中庄路在廟前路的法輪寺與文化路的燦林國小中間,在路旁中庄七角井的指標旁一條小巷轉進去,直走到底即達。
(2)、車港七角井位於紅毛路 (地名而非路名),也就是牛挑灣 (現在的宏仁) 與番仔厝(現在的蘇秦村) 中間。由水林的文化路向北走到底,左轉接 155 縣道。在宏仁派出所旁,右轉進文明東路,接興隆路,開始數電線桿『紅毛』的番號,數到『40』,由對面的小巷轉進去,直走到底即達。
 

 

◎官方網站:http://www.shuilin.gov.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7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水林鄉
◎參考資料:http://wireless.yunlin.gov.tw/Default.aspx?tabid=443
◎參考地圖:中庄七角井 http://wikimapia.org/14047211
◎參考地圖:車港七角井 http://wikimapia.org/140472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