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 三義鄉 鯉魚潭觀景台】
鯉魚潭是不是覺得這個地方很熟悉呢?台灣有三個鯉魚潭,其實各有特色,分別是苗栗三義的鯉魚潭、花蓮吉安的鯉魚潭、與南投埔里的鯉魚潭。苗栗三義的鯉魚潭的面積是 53.45 平方公里,大約有花蓮鯉魚潭的 5 倍大、埔里鯉魚潭的 27 倍大。鯉魚潭水庫涵蓋三義、卓蘭及大湖三鄉鎮,水源除景山溪外,並由大安溪主流士林攔河堰越域引水。鯉魚潭水庫除了是當地飲用水來源及灌溉、防洪、發電功用外,也是苗栗地區最具發展觀光水庫重要資源。
苗栗縣卓蘭鎮附近還有鯉魚潭觀景台,就在台3線的道路邊。可以從高處欣賞鯉魚潭水庫的美景,路邊設有幾格停車場,然後從旁邊爬上小階梯,上去之後變成大階梯,階梯段沒有很長,上去後就是平台了。景觀平台這邊,就可以居高臨下的欣賞鯉魚潭水庫美景了。水庫四周環抱翠綠的山巒景色,從高處鳥瞰風景怡人尋幽攬勝,暢享湖光山色的寧靜。因為水庫範圍大,所以一定要從高處來欣賞。
鯉魚潭水庫是臺灣唯一具有鋸齒堰溢洪道的水庫。位於大安溪支流景山溪上游三櫃坑附近,集水區涵蓋三義、卓蘭及大湖三鄉鎮,為離槽水庫,水源除景山溪外,並由大安溪主流士林攔河堰越域引水,壩型為分區滾壓土石壩,壩高 96 公尺,壩長 235 公尺,容量為 1 億 2,612 萬立方公尺,下游設有景山溪攔河堰(後池堰),調節水庫除公共給水外之其他放流水,以供灌溉引水利用。採用鋸齒堰目的主要在增加通水面積,以利排洪。
為解決苗栗縣及大台中地區日益增加的民生用水、工業用水與農業用水,鯉魚潭水庫計畫分為兩期:第一期水庫工程為水庫工程,由前台灣省水利局負責設計施工,主要工程有大壩、溢洪道、取出水工及後池堰等,民國 74 年 7 月開工,民國 81 年 11 月完工後,僅能供應公共用水每日 22 萬公噸,另供應景山溪下游 55 公頃農田之灌溉用水。第二期工程為越域引水工程,由台灣電力公司負責設計施工,主要工程包括士林攔河堰、越域引水隧道工程及卓蘭電廠等,於民國 81 年 8 月動工,91 年 9 月完工,歷時 8 年 1 個月。
越域引水工程將大安溪水源,自士林攔河堰引水經導水隧道,利用落差發電,裝機容量淨尖峰出力為 80,000 kw,年發電量 266 百萬度,其越域引水路最大設計流量 35cms,發電後尾水大幅增加鯉魚潭水庫之蓄水量,目前每日可提供民生及工業用水 70 萬公噸。除了提供水庫供水能力外,並與大甲溪流域石岡壩聯合運用,穩定供應苗栗縣及大台中地區之民生用水。
景觀平台上方還有個景觀涼亭,來到這裡當然要爬上去看一下。再次環繞水庫一番,水庫秀麗的風貌讓人顯得怡靜悠閒。另一邊好像有什麼,所以就走下去看看,這邊有個小休閒廣場,從這邊也是可以欣賞水庫另一邊的風景。整個鯉魚潭水庫範圍真的很大,舉目所及美不勝收,享受湖光山色愉悅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