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 壽豐鄉 鯉魚山步道】
花蓮鯉魚山座落於壽豐鄉池南村,因在鯉魚潭旁而得名,為花蓮溪主流及其支流木瓜溪、荖溪的分水嶺,海拔 601 公尺。山頂立有一顆編號 4302 號三等三角點,視野良好,可遠眺海岸山脈賀田山、月眉山稜線,並可遠眺北邊的初音山,屬中央山脈中段脊嶺向東延伸之ㄧ的知亞干山支脈稜端,為一座秀麗俊逸的獨立山,名列台灣小百岳之ㄧ。《花蓮縣誌》形容此山「脊緩起伏,自西北折南走,狀似鯉魚蜷臥」,所以名為鯉魚山。
鯉魚潭為花蓮縣境內最大湖泊,是花蓮地區早期即頗負盛名的風景區。鯉魚潭本為荖溪被襲奪後所留之堰塞湖,當地人原稱之為「大陂」,阿美族人則稱之為「巴鬧」,後因東傍鯉魚山而被命名為「鯉魚潭」。潭水來自湖心的湧泉,終年清澈無比,粼粼波光倒映著群山綠意,更顯明媚深邃,早期以「澄潭躍鯉」名列花蓮八景之ㄧ。
花蓮縣有六座小百岳,分別是座落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祖輪山、立霧山,吉安鄉的初音山、壽豐鄉的月眉山、鯉魚山,最後是花蓮縣最南端富里鎮的萬人山,除了壽豐鄉的月眉山與鯉魚山最為平易近人,也最適合偕子同遊,其餘四座都是基石探勘路線,不是山高路遙,就是山徑荒蕪,若無萬全準備,難以竟其全功。
自鯉魚潭眺望鯉魚山頂,可見矗立著國內公視、中視、華視、台視四家無線電視台轉播站的四支高架鐵塔。自鯉魚潭眺望鯉魚山頂,依稀可見矗立著鐵塔左側尖挺的山頭,就是鯉魚山主峰。鯉魚山步道系統綿密而完整,從鯉魚潭出發往鯉魚山,主要有三條步道可登上鯉魚山稜線,分別為健身步道 (長 2100 m)、賞鳥步道 (長 1560 m)、登山步道 (長 1500 m)。另外,從台九線志學登山口循著遠眺步道 (長2700m) 也可抵鯉魚山頂。或是由最速路線即在鯉魚山西側山腳下的產業道路一路上行約 4.9 公里,爬升約 410 公尺到車道盡頭,電視台轉播站前停車,循著石階步道,不到十分鐘即可登頂。
除此之外,鯉魚潭山腰有多條橫向步道,分別為環潭自行車道 (長 4 km)、自然步道 (長 970 m)、野餐觀景步道 (長 1280 m)、野趣步道 (長 900 m) 等,步道系統十分綿密發達,東西南北交織錯綜,但遊客也無須擔心迷路,凡是往高處即是通往山頂之路,下坡即是往環潭自行車道。
進入鯉魚潭,沿著環潭車道,經過鯉魚潭福德祠來到延壽亭,此為車道盡頭,前面有欄杆圍住,僅供自行車出入。這次我們選擇我們選擇坡度較緩的登山步道 (長 1500 m) 登山口起登,此地海拔約 150 公尺,鯉魚山標高 601 公尺,落差卻有 450 公尺。首先遇到野餐觀景步道 (長 1280 m) 的叉路,不取。不一會兒,遇到野趣步道 (長 900 m) 的叉路,我們改走野趣步道。
野趣步道間散發著森林芬芳的氣息,伴隨著陣陣鳥叫聲,令人通體暢快。沿途不時可透過樹木枝葉間,見到群山包圍中的鯉魚潭美麗身影。步道沿線的植被屬於低海拔天然闊葉林及人造林,週遭就是一片台灣芭蕉林,空氣中散發著芳香的氣息,讓人神清氣爽極了。約行九百公尺左右,橫向的野趣步道街上縱向的賞鳥步道。
賞鳥步道除了一部份緩坡外,大多是階梯型態,有石階,也有利用廢棄枕木舖成的階梯,還有以木棧道工法設置的步道,暨安全又舒適,唯一擾人的是,一路拾級而上的陡坡。還好鯉魚山生態豐富,山坡上可見高大筆筒樹、九芎樹等,在蜿蜒而上的枕木步道上藉著觀察花草鳥獸的片刻,調整紊亂的呼吸,待氣息稍定後,在續往上行。鯉魚山林木茂密,氣候溫暖潮濕,適合爬蟲類生存,步道上不時標示當心毒蛇、毒蜂警告牌。
邊走邊欣賞周遭景緻中,終於抵達鯉魚山稜線步道了,往右可抵轉播站,往左即可抵達鯉魚山頂。見鯉魚山頂的無線電視台天線就在不遠的稜線上,此處為產業道終點的絕佳展望平台,此處亦是一處飛行傘練習場,車輛最多只能開到這裡。如果不想那麼累,這一條算是最便捷的路線,從鯉魚山西側山腳下的產業道路入口開車上來大約 4.9 公里,即可抵達電視台轉播站,再循著石階步道上行,不到十分鐘即可登抵鯉魚山山頂。不過開車爬山實在達不到健身的效果,還是靠雙腳去感受土地的芬芳,享受山林澤被與流汗的快活,方是健康之道。
絕佳展望點的展望真是好到爆,東華大學與志學村一覽無遺,校園、縱谷恬靜的鄉野景觀,蜿蜒阡陌中的花蓮溪,還有傍溪而立的海岸山脈層巒疊翠,令人忘卻一切煩憂,忍不住張開雙臂想擁抱這片山水風光。離開展望點沿著稜線往北續行不久即見「賞鳥步道」接上來的路,再往前沿著木梯上登,即可抵達鯉魚山頂。山頂設有一座雙層木造觀景台,可以眺望花東縱谷、海岸山脈、花蓮市區與花蓮港乃至浩瀚的太平洋,山河海景致盡收眼底。
從登山步道行至此約 2.6 K,爬升高度 450 公尺左右,費時七十幾分鐘 (含休息)。 三角點基石位於涼亭平台的木板下,上頭只露出基石頂部的十字,欲拍到號碼需將旁邊較小的那塊木板掀開才看得到。可能是探基石者眾,目前靠近號碼的那片木板釘子早已被拔除,只是蓋著而已,隨手即可輕易拿開 ,拍完照記得蓋回去。
下山我們選擇走健身步道,途中需先走遠眺步道 (長 2700 m) 越過另一個山頭,再接健身步道到環潭自行車道 (長 4 km) 的登山口,成一趟小 O 形縱走,體驗不同步道的景色。鯉魚山步道系統完善,展望佳,適合全家親子同遊,是值得推薦的優質步道。如果時間有餘,可順便一遊鯉魚潭風景區,漫步胡畔或划著小船,享受湖光山色且無拘束的休閒時光。
◎ 官方網站: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RT/RT_2_1.aspx?TR_ID=156。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鯉魚山步道。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7541904。
『野餐觀景步道』 (左) 與『登山步道』(右) 叉路口,取右往『登山步道』。
『野趣步道』(左) 與『登山步道』(右) 叉路口,取左往『野趣步道』。
『野趣步道』(來路) 與『賞鳥步道』(橫向) 叉路口,取右往上。
邊走邊欣賞周遭景緻中,終於抵達鯉魚山稜線步道了,往右可抵轉播站,往左即可抵達鯉魚山頂。
糟糕,解說牌上沒有畫出『健身步道』 (長 2100 m),會不會路不通哩?
還好來到『健身步道』(左) 與『遠眺步道』(右) 的叉路口。
這次解說牌上就有畫出『健身步道』 (長 2100 m),應該沒問題吧?
按我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