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 南澳鄉 莎韻紀念公園】

 


西元一九三八年,南澳鄉泰雅族流興社少女莎韻‧哈勇,為送老師出征,遭遇暴風雨,不幸失足掉落於南澳南溪殉難。當時台灣總督為表彰莎韻的事蹟,頒贈了一只鐘給流興社,做為紀念,而這只鐘就稱為「莎韻之鐘」。莎韻紀念公園位於葉家香宜蘭名產展售中心旁邊,為蘇花公路南澳鄉中途的休息點。因為這個公園是在葉家香休息站旁邊,每個遊客到這裡或許只知道到休息區內逛逛買名產,卻很少會注意到莎韻紀念公園。公園面對著遊覽車歇腳來來去去,在陽光的輕灑下,帶有點感嘆與寂寞。

 

「莎韻之鐘」是個武塔村人皆知道的故事。南澳南溪流經南澳鄉金洋村 、武塔村至南澳村,匯合北溪注入太平洋。沿岸青山翠谷、叢林羅列,綠水旖旎,景色秀麗。溯溪蜿蜒而上,沿途可造訪武塔、金洋兩大部落,是原住民泰雅族聚居孳息的村莊。莎韻的故事是這麼說的,話說日本政府在臺統治期間,施行日本教育,武塔村(舊武塔)中也有幾名日藉老師進駐。就在 1938 年,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發動武漢大侵略,而對在臺日人進行徵調。泰雅族流興社(現宜蘭縣南澳鄉)的少女莎韻‧哈勇 (Sayun Hahyon) 的日藉老師田北正記及另一名老師 (志田君) 因為受徵召,必須到前線去參加作戰。

 

同年九月廿七日颱風過境,兩名日藉老師在風雨中背起行囊準備離去,師生情深的莎韻及其它四名同學決定送老師們一程,於是在村人和老師的極力勸阻之下,莎韻及同學四人認為可互相照應而不顧反對的決定陪老師下山。由於颱風天而使溪水暴漲,南澳南溪的下游水流更是湍急洶湧,幫老師背著行李的莎韻,在行至下游過武塔南溪(現為南澳南溪)的獨木橋時,不甚打滑而失足墜河,被洪水帶走,老師及同學們沿著河岸想盡辦法要救她,但由於溪流太急,水勢又大,一夥人追到了無路可走的岸邊,眼睜睜地看著莎韻被淹沒在洪水之中。

 

事件傳開之後的兩天,也就是九月廿九日,當時的《台灣日日新報》以『蕃婦跌落溪中,行方不明』的新聞標題刊載著此事件。流興社教育所於十一月二十六日,為莎韻舉行盛大的慰靈祭,參加者包括當時的總督府理蕃課長、州郡關係課長、當地警察官、莎韻的家人、教育所的學生,以及高砂族各社青年團代表等,莎韻的老師田北正記也從作戰部隊來電弔慰。十二月六日,臺北州知事藤田佳治郎巡視「蕃地」流興社時,還特地造訪莎韻家人,到莎韻墓前燒香獻花,並作感懷詩贈與流興社青年團。

 

「莎韻事件」經過了將近兩年的沒沒無聞之後,直到 1941 年 (日本昭和十六年),日本在臺第十八任台灣總督長谷川清,新上任約五個月後聞知此事,為表彰莎韻的愛國事蹟,而特頒刻有「愛國乙女」和「昭和十六年四月台灣總督長谷川清」的鐘給流興社,後來人們皆稱為「莎韻之鐘」。並在當時莎韻失事的溪岸邊,立下一刻有『愛國乙女サヨン遭難のち』(愛國少女莎韻遇難之地) 的紀念石碑。

 

後來這個故事被拍成電影,很可惜的它不是記錄原始故事的影片,而是種種為了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成功、宣傳日人的愛國情操以及鼓動台灣原住民加入「高砂義勇軍」的目的,除了莎韻落水的原因之外,將整個事件的前後及相關環境背景做了另一番迥然不同的詮釋。曾聽過六○年代由當紅歌星紫薇所唱的「月光小夜曲」嗎?這是原來改編自「サヨンの鐘」的日文歌曲,當時這首歌曾在日治時期風靡全台,後期的蔡琴也曾翻唱過這首歌。每當整點一到,鐘亭簷下的擴音器就會傳出噹噹的鐘響,鐘聲響過後揚起哀悽的音樂前奏,隨後傳來日語的歌聲,正是著名的《莎韻之歌》,頓時鐘亭的周遭就洋溢著歷史的氛圍。歌曲結束之後,同樣的曲調又再揚起,這回唱的是國語版的《月光小夜曲》,而所播放的就是蔡琴翻唱的版本。

 

「莎韻之鐘」這首歌曲的誕生,則是以「莎韻事件」的故事為依據,於 1941 年由古賀政男作曲,西条八十作詞,並由歌星渡辺はま子所唱。於是成為當時台灣最流行的歌曲。二年後的 1943 年,再由松竹公司拍成電影,由李香蘭(山口淑子)主演的這部電影仍然以「莎韻之鐘」(サヨンの鐘) 為名。而如今,只有武塔村老一輩的人還記得這首日文歌曲,因為他們大部份都是此事件的見證人。從立碑至毀碑,從被歌頌到被糟蹋,不過短短四年時間,「愛國」的行為變成「叛國」的行徑,正是歷史變化無常而令人感慨之處。直到近年來重視台灣原住民文史的學術界及媒體開始陸續深入探討,方才還給這個故事本來的真實面目。

 

臺灣光復後,莎韻橋前的石碑被鑿壞,當時接收的國民政府官員基於對日本政府的痛恨,導致莎韻的遭難紀念碑遭到人為的破壞。目前石碑上已經看不清楚日本文字的部份,特別是『愛國』兩字(這裡頭的『愛國』指的是日本國),石碑側面的日本紀元亦已被刮除。而石碑的位置也因道路拓寬工程,而從溪岸邊移到堆高後的柏油路旁。現在的莎韻之鐘是複製品,因為真正的莎韻之鐘,在戰後遭到了冷落的命運,並且在部落的遷徙中遺失了。目前莎韻之鐘所在的地方,是宜蘭縣政府於民國八十七年所選址,也就是現在的莎韻紀念公園安置。

 

因為莎韻的故事,所以我們來去南澳古道找路:http://cjyyou.pixnet.net/blog/post/463561547

 

 

 

附錄:サヨンの鐘
作詞:西条八十;作曲:古賀政男
 
(一)
嵐吹きまく 峰ふもと
流れ危うき  丸木橋
渡るは誰ぞ  麗(うるわ)し 乙女 
紅き  くちびる ああ サヨン
(二)
晴れの戦いに  出てたまう 
雄々しき師の君  懐かしや
坦う荷物に  歌さえほがら
雨は降る降る  ああサヨン
(三)
散るや嵐に  花ひとえ
消えて哀しき  水けむり
蕃社の森に  小鳥は鳴けど
何故に帰らぬ  ああサヨン
(四)
清き乙女の  真心を
誰か涙に  偲ばざる
南の島のたそがれ  深く
鐘は鳴る鳴る  ああサヨン

 


 《我要怎麼去》

 

◎開車路線:
台北(台九省道往花蓮方向) → 蘇花路二段 → 南澳村 → 武塔村 → 莎韻紀念公園。

 

◎住址:宜蘭縣南澳鄉蘇花路2段419號 。

 

◎官方網站:http://www.nanao.e-land.gov.tw/showplace_index.php?cid=5&eid=22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莎韻之鐘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2024490

 


 


 


 


 


 


 


 


 


 


 


 


 

 

 


=================我是分隔線=================

 

 

 

 


【宜蘭縣 蘇澳鎮 蘇花古道 ( 大南澳越嶺段 )】

 


在南澳鄉,由南澳南、北溪沖積出來的三角洲,是蘇花古道上最重要的泰雅族聚落,從開路至今,都以大南澳為名,但行政區域卻將這塊沖積平原分屬兩個不同的鄉鎮,蘇花公路以西的,隸屬於蘇澳鎮,行政區域劃為南強里,蘇花公路以東的,則隸屬於南澳鄉,行政區域劃為南澳村。這是國民政府來台之初,為了劃分「平地鄉」與「山地鄉」,於是在許多地方,劃出了如此奇特的行政區域,早期被稱為「山胞」的泰雅族人,也就被劃為山的民族,而靠海的地帶,劃歸蘇澳鎮管轄,當然也因為近海的這一塊,為蘇花古道所經之地,因古道而移民這裡的漢人不少。但鮮少有人知道,爬上防波堤,旁邊卻有著一小段沙灘,原來朝陽港原是一片美麗的沙灘,但政府為了在此地的定置漁場,建了朝陽港,沙灘上卻佈滿著形狀不一的消波塊。

 

蘇花古道是台灣的一條古道,路線自蘇澳到花蓮,沿著南北向的海岸興建,其中一段開鑿於著名的清水斷崖,該路最早是清末沈葆禎實行開山撫番時修築的北路山道,後在日本時代又加以開築,成為現今蘇花公路的前身。具有一百廿六年歷史的蘇花古道,開通於清朝同治十三年,它是清代「開山撫番」三條要道─北路「蘇花古道」、中路「八通關古道」和南路「崑崙坳古道」之一。 狹義的蘇花古道,指的是從宜蘭縣蘇澳一路南行,經花蓮縣和仁、崇德、太魯閣、三棧、新城、嘉里、美崙,至南濱木瓜溪附近止。除了沿山修築山路外,也有橫渡和平溪、立霧溪的水路,全程約一百公里。

 

蘇花公路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十三年 (1874 年),臺灣道夏獻綸與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費時兩年開闢『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為準之路,俾能通行輿馬,當時稱做「北路」,沿途蘇澳-(20)、東澳-(30)、大南澳-(35)、大濁水-(25)、大清水-(35)、得其黎-(10)、新城-(50)、歧萊花蓮港-(20)、吳全城-(39)、大巴籠-(22)、周塱社-(22)、秀孤巒水尾,全程總計 308 里。北路開通前的交通貿易都靠海路,陸路則僅為東西向的原住民遷徙路線、獵路。北路沿著峭壁開出,相當狹小曲折,但在清朝開山撫蕃的政策下,有其宣揚國威、防堵海寇、移民開墾、獲取資源等多重功能。「北路」修築後仍不時受到原住民侵襲,加上首尾間遠、駐防兵勇、維護不易、瘴厲疫病等問題,於完工後不及一年半即移紮駐營,任其廢棄。西元 1881 年曾有清朝營官何秀林帶兵重修,又有 1889 年劉銘傳副將劉朝帶再度疏通,但後者部將弁勇等人卻不日中伏,所帶官兵死傷逾半,在劉銘傳大軍圍勦後原住民雖投降,但實際上清末東澳以南路段可謂已經荒廢。

 

日據時代,日人先後修築了「大南澳路」、「沿岸理番道路」、「東海徒步道」,日治時代曾於沿線設置七個警駐所,多次整修拓寬,1916 年開始到 1923 年完工,路寬 12 台尺,費時七年,旋因天災受損。1925 年,為了使此路能通行車輛,將步道拓寬為車道,並在 1932 年完工,當時的台灣總督石塚英藏將之命名為臨海道路。從蘇澳到太魯閣口間鋪設砂礫路面,部份路段鋪設兩道混凝土供車輪行駛,寬 3.56 公尺,太魯閣口到花蓮港間則大幅拓寬,使用砂礫鋪路,寬 14公尺。沿線計有大型橋樑 9 座,隧道 14 處,全長約 120 公里,於 1932 年全線完工通車,稱「臨海道路」。臨海道路自動車行大約五個半小時,左右當時是由東海自動車株式會社行駛,每日兩班車次,接駁由基隆到蘇澳的鐵道遊客。

 

共匪竊據大陸之後,國府播遷來台,此路改稱為「蘇花公路」,最窄的路面僅有 3.5 公尺,彎道的最小半徑則僅有 15 公尺,相當險峻。1980 年代開始逐步拓寬,到 1990 年才開放雙線通車。蘇花公路早年單線通車時期,南下北上車輛均需在各管制站依管制規定放行,從北往南約為東澳、南澳、和平和崇德。此時車隊多為日間通行,頭車必為公路局之金馬號客車,行經斷崖路段,車中旅客往往無法看見狹窄道路的邊緣,僅見低處海色藍白,駕駛車行左旋右迴,讓人驚恐不已,印象無法磨滅。但在台鐵北迴線通車後,鐵路挾著安全、舒適、快速、便宜的優點,使得蘇花公路之定期客運路線慢慢走入歷史,雖一度有民營客運業者經營台北花蓮客運路線,但和 70 年代海路的花蓮輪一樣,重要的客貨運運輸,均已轉向鐵路,蘇花公路則轉為以景觀公路、採石運礦和區域性交通為主。

 

其實不管如何,清朝的北路及日人闢建的臨海道,其年代均已久遠,也都是東部蘇澳到花蓮這段人為道路的演進歷程與重要的歷史見證,我們不妨都以「蘇花古道」視之。如今,清代的北路部份路段因日人修築臨海道和今日蘇花公路的拓寬,加上長年無人行經,古道路基已經流失或頹圮於荒煙漫草間,現今遺留下來的以蘇澳、東澳、南澳附近的路徑和清軍營盤遺址較為明顯。而臨海道有些部分則與現今的蘇花公路重疊。

 

Joy and Tom 並非要徒步走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實在是因為交通接駁不易,考慮之後,決定由蘇澳的南方澳開始,沿著蘇花公路探訪蘇花古道的各個景點,然後原路來回。

 


《我要怎麼去》

 

◎開車路線: 
蘇花公路新澳隧道後轉入烏石鼻戰備車道,直接到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登山口。

 

◎官方網站:http://www1.forest.gov.tw/nt/TR_F_01.aspx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蘇花古道
◎參考資料:http://www.forest.gov.tw/ct.asp?xItem=46802&ctNode=1369&mp=1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6348638

 


 


 


 



「慶安堂」位於蘇花公路一百一十六點七公里處,神龕供奉著〈開路先鋒爺〉,祭祀當年因興建蘇花公路而犧牲的工程人員。

 



「開路先鋒爺」源自於日治時期的蘇花公路工程,這些令人緬懷的人文事蹟,都伴隨著蘇花公路沿線的美麗景致,而讓人永懷感念。

 


 



慶安堂旁闢有一處〈開路英雄紀念公園〉,除了是蘇花公路的一處休息站,由此也可以俯視粉鳥林海岸一帶的美麗風光。

 



續行不久,抵達附近的觀景台,豁然開朗,東澳灣及烏石鼻岬角一帶的碧海藍天盡在眼前。這一路而來付出的辛苦與汗水,在此得到了美好的回報。

 



像極海中小島的烏石鼻 (182 公尺)。

 



東澳嶺山係位在中央山脈最北端,山雖不高 (821 公尺),但山勢渾雄,頗有大山的架勢,山頂芒草、箭竹叢生。

 



由東岳冷泉遠攝猴椅山與東澳嶺登嶺保線道。

 



蘇花公路上遠眺有著雷達站的南澳嶺 (702 公尺)。

 



由台九線一二四點五公里叉口處〈即新澳隧道前〉左轉進入舊蘇花公路〈入口有禁入標誌,提醒進入者須辦理保護區申請〉,車行二點四公里即抵烏石鼻隧道柵門口。

 



車過隧道後轉入狹窄戰備道,迂迴繞行山腰之間,不久到了登山口。步道約是位於東澳與南澳之間,循著南澳嶺的稜線越過南澳嶺,然後下到南澳朝陽里的天后宮後方,全長約四公里 。

 


 


 


 


 



「朝陽國家步道」是林務局依當年先民開墾的主要山徑重新整建,並增加休憩設施而成,登山口的原本標示意象十分顯眼。

 



朝陽社區的「娜娘路」。朝陽社區日治時期稱為 [浪速],是因日本戰艦浪速輪曾停泊在此,故名 [浪速],台語發音為 [娜娘]。而大南澳步道,日據時稱之為 [娜娘仔岐]。

 



古道入口就位於大南澳天后宮的右側後方,從廟旁小路走進去,約幾十公尺即可看見蘇花古道登山口的標誌。

 


 


 


 


 


 



林務局整修完成大南澳越嶺段,每兩百公尺設里程路標,步道寬三尺,路徑清晰,路況良好。

 


 

 

 



「朝陽國家步道」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南澳鄉朝陽社區的「龜山」,海拔一百八十一公尺的龜山為南澳漁港南側的獨立山頭,東臨花東海岸,西接丘陵起伏之農漁村落,遠遠望去,好似一隻海龜停泊山海之間,遂得其名。

 



「朝陽國家步道」設有詳細的生態解說牌及森林教室等設施,來這裡讓心緒徹底放鬆、沉澱,體驗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忘我情懷。

 


 



龜山原本是一座漂流之島,當初是因為板塊擠壓,河沙的沖積,讓這小小的島嶼跟台灣碰在了一起。

 


 


 


 



南澳震安宮旁,奉祀羅大春開路紀念碑的小廟。

 



路邊小廟內有座石碑,石碑上還刻了不少字,原來是一座紀念碑,為紀念蘇花古道羅大春開路功蹟。

 


 


 


 


 


 


 


 



「溫萼斷崖」海岸生態保存得相當自然,盛產美石,此地的麥飯石和白雲母經海水長期琢磨,晶瑩圓潤,和花東海岸的美石不相上下。

 



南澳海岸一路跳踴前行,視野中除了青綠山林,還有廣袤無涯的蔚藍太平洋,這一段有著天險之美的絕壁危崖。古道此去,緊臨浩瀚汪洋而行,但這段路因為開闢倉卒,又受地形限制,過南澳後連路基都沒有,沿著海岸沙灘經過的路線,加上路途漫長、維護不易,這條後山北路很快就廢棄了。

 



南澳嶺相連的山稜延伸到了盡頭,成為烏石鼻深入海中的岬角,溫柔地被海水環抱著。

 


 


 


 


 


 


 


 


 


 

 

 


=================我是分隔線=================

 

 

 

 


【宜蘭縣 南澳鄉 番外篇 南澳神社】

 


想到南澳部落走走,抓住方向,順著武雲溪畔鐵馬道走。

 

在南澳消磨了大半天,都在蘇澳鎮的範圍內;跨越蘇花公路,才算是進入南澳鄉地界。武雲溪畔上坡車道口有個指標寫著「南澳神社」,行前並不知南澳還有這麼處景點,就依指標往上走。即抵達南澳的泰雅族社區,結果在部落外圍繞上一大圈,就是未見到有「神社」樣子的蛛絲馬跡,只有部落區最上緣一些駁坎平台,疑似神社遺蹟;這真的是神社嗎?

 

走入部落想問路,鄉犬不懷好意地低鳴,顯然再走進去會引起一陣狂吠;到了社區卻不見任何神社的指標,選一條橫向的巷道左行,沿途詢問當地居民,竟然都無人知曉。實在是欺騙遊客感情,路口都設指標了為何裡面不再標示?後來還是問了小學生,方才順利找到南澳神社。

 

南澳神社,僅剩殘跡而已。爬上長長的階梯,神社的主體建物及附屬設施已消失,不過整體來看,神社的格局依然清晰可辨,寬闊的石階路,是神社的舊參道,爬到上方的平台,是昔日的拜殿;再上一層,最高處是正殿的所在。當我們爬上神社的階梯後才發現,怎麼上面空空如也,除了涼亭外什麼也沒有。這空礦的神社,旁邊有片夜總會,心裡著實有點怪怪的。

 

戰後,南澳神社就迅速被摧毀了。神社正殿的位置後來放了孫中山先生的銅像。查閱宜蘭縣文化局的宜蘭老照片資料庫,南澳神社的舊照片中,還可看到這座銅像豎。日治時代的神社,往往都是選在居高臨下的山上興建,因此站在神社遺址上,俯瞰整個南澳的景致,美景盡收眼底。雖然已看不見原神社的一磚一瓦,連鳥居石燈籠也沒有,只留下兩棵高高的杉樹及椰子樹。近年來銅像已被移除,剩下空蕩的平台而已。

 

神社對面是南澳天主堂。南澳天主堂在民國37年時,由現年九十六歲的華思儉神父一磚一瓦蓋起來的,華神父原於加拿大從事醫療工作,在三十二歲那年決定從事神職工作,一九四七年,他來到台灣,並被派往宜蘭縣南澳村傳教、行醫,並設立天主教會南澳醫院。華神父來台服務一甲子。早年他到偏遠地區行醫,遇到村民急需輸血急救時,立刻捥袖捐血。附近的居民童年時,生病的時候找神父,想吃糖果也找神父,對神父有非常濃厚的感情。

 

南澳天主堂的建築分為禮拜堂及神職人員的宿舍。禮拜堂是素雅的灰色建築,以洗石子為外牆;神職人員的宿舍整棟建築是用紅色磚牆砌成,搭配西式拱窗,並有西式的廊柱及女兒牆,更是典雅,屋子側邊的白色石柱也很雅緻,整體感頗有英國鄉村建築的風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