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 南竿鄉 仁愛村 北海坑道】

 


馬祖列島地下坑道之密集,聞名中外,其中的南竿北海坑道,更能稱得上「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民國57年,國軍為讓攻守一體及作戰需要,並隱藏軍力於九地之下,在當時馬祖防衛司令部雷開瑄中將任內,下令於南竿、北竿、東引等地,建造可供小艇靠泊的地下坑道,稱之為「北海計畫」,其中,規模最大的,非南竿北海坑道莫屬。

 

南竿北海坑道是馬祖最被推崇的戰地景觀,位於仁愛村附近一處澳口,外觀平凡,但進入坑道內才發現,整個坑道充滿詭譎而神秘的氣氛,工程之雄偉,真是別有洞天。北海坑道內部呈「井」字型,旁有走道可供單人通行,水道全長 640 公尺,走道長 723 公尺,步行一圈約需三十分鐘。坑道內部高十八公尺,寬十公尺。滿潮時,海水會將走道淹沒,此時無法進入參觀。

 

民國 57 年,國軍基於攻防一體之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在南竿、北竿、西莒與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藉以保持戰力於九天之下,並將此案定名為「北海案 」作戰工程。(註:西莒因地質關係開鑿失敗)建造時,軍方動員兩個師、三個步兵營、一個工兵營和一個傾卸車連,編成三組二十四小時不停趕工,歷時兩年多,820 個工作天才完工。

 

當時的工程技術遠不如現在發達,能在堅硬的花崗岩鑿出坑道,除了炸藥之外,只能靠一鎬一斧的人力,工程極為艱鉅,由於炸藥爆破之後,現場煙霧瀰漫,施作的工兵戴著口罩勉強工作,只能做十分鐘就要換班,為了這條坑道,也犧牲了不少官兵的寶貴生命,可說是一鑿一斧都是官兵的鮮血與汗水。同時,也讓這座被譽為「鬼斧神工」的地下碼頭坑道,披上了無比悲壯的神秘色彩。

 

但不幸的是,耗費無數心血建造的坑道,由於潮差太大、南風季節海浪洶湧,以及多次遭到颱風破壞,而不堪使用。於是坑道就一直封閉,直到戰地政務解除後,才對外開放。走進北海坑道,無風無浪的航道內,水明如鏡,反射出坑道頂端花崗岩剛直的線條,昏黃的照明燈光更把坑道妝點得神秘詭譎,岩壁上一個個爆破後遺留下來的鑽孔,讓訪客行走其間,不僅震撼於它的鬼斧神工,更將當年國軍「人定勝天」的精神力量,展現無遺。

 

注意事項:坑道在大潮的漲潮期間,由於海水淹沒步道,無法進入,因此參訪北海坑道須避過大潮的漲潮期間。如果暫時無法入內,可先前往附近的鐵堡或官帽山一遊,等退潮後再進入參觀。

 


 


 


 


 


 


 


 


 


 


 


 


 


 


 


 


 


 


 


 


 


 


 


 


 


 


 


 


 


 


 


 


 


 

 

=================我是分隔線=================

 


 

 


 


【連江縣 南竿鄉 仁愛村 大漢據點】

 


大漢據點是突出於鐵板沙灘與北海坑道之間一座岬角,不同於其它的軍事據點,大漢從下到上有三層坑道,地下第一層主坑道長約 304 公尺,寬約 1.5 公尺,高約 2 公尺。遊客走在狹長蜿蜒的岩洞裡,不畏艱難的歷史歲月是具體而微呈現。已閒置的大大小小機槍砲射口宛如相機的觀景窗,是通過幽暗後的另外一番新天地。

 

『大漢據點』為坑道式砲兵連隊。於民國 65 年 3 月 29 日完工。早期馬祖南竿有駐守兩個砲兵營和一個獨立大砲連,而各分佈於南竿島東區、中區、西區三個區域。當時防區砲兵所負責的火砲,最大則是金馬地區最大的 240 砲,最小則是 90 高砲。『大漢據點』則負責的就是最小的火砲90高砲,連隊中共有四門 90 高砲,加上一個機槍堡。

 

大漢據點是一座少見的三層坑道。戰地政務終止後,軍方棄守,將坑道撥給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經整理後,將廢棄的九○高砲裝設於坑道內,增加觀光賣點。大漢據點的位置,除隱密外,更可監控南竿往來莒光間的水道,並可遠眺對岸,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於撤軍,民國 92 年移交給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整修,於民國 95 年底整修完成,次年 2 月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連結北海坑道的新景點。

 

地上一層之三層多砲台坑道,通行廊道較為狹小,而內部設置高角砲砲臺、彈藥儲藏空間、士兵宿舍等軍用格局,具有完整之軍事設施。據點內部三層坑道,合起來為一完整的生活空間,最下層作為戰備使用,包括砲台、機槍台、中山室等,上面兩層,則是官兵生活及居住的處所。

 

從軍方聯保廠後方步道,繞行至坑道後方的九○高砲台,途中可看見一軍舍,對聯寫著「我不殺匪,匪必殺我」,頗能呈現當時兩岸對峙期間,前線戰地的肅殺氣氛。大漢據點末端出口處,建有一條新的步道,連結官帽山生態公園,遊客可以順道遊覽官帽山。

 


 


 


 


 


 


 


 


 


 


 


 


 


 


 


 


 


 


 


 


 


 


 


 


 


 


 


 


 


 


 


 

 

=================我是分隔線=================

 


 

 


 

 


【連江縣 南竿鄉 仁愛村 鐵堡】

 


鐵堡位於仁愛村西側通往津沙之濱海道路下方,這裡原是一座突出於海上的獨立岩礁,早年國軍因為戰略需要而挖掘岩礁使它中空,上覆以水泥掩體,在此設立據點,傲然聳立於狂濤中,旁邊岩礁上插滿了玻璃碎片,防止大陸的水鬼摸哨。

 

鐵堡突出於鐵板澳口附近的礁岩上,是一座小型坑道式碉堡。早年國軍因為戰略需要,挖掘礁岩使其中空後,上覆水泥並漆上迷彩,作為掩體。從遠處看,鐵堡孤獨突出於海中,頗有傲然屹立之感。鐵堡內部則為士兵的居住空間,機槍口、砲台、床鋪、廚廁等空間,井然羅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坑道旁的岩壁上,曾插滿以水泥固定的玻璃碎片,目的是為防對岸水鬼摸哨。

 

過去,由於鐵堡位處偏僻,加上突出於海上,對岸水鬼常會趁半夜前來摸哨,因此,當年鐵堡是馬祖少有一隻授與軍階的軍犬駐守,戒備森嚴的前哨據點。現在鐵堡屋頂,仍保有該軍犬的圈養住所。此堡為昔日一重要戰略據點,今已全天開放免費進入參觀,是體驗昔日戰地風情的一處絕佳地點。

 


 


 


 


 


 


 


 


 


 


 


 


 


 


 


 


 


 


 


 


 


 


 


 


 

 

=================我是分隔線=================

 


 

 


 

 


【連江縣 南竿鄉 仁愛村 馬祖故事館】

 


馬祖故事館位於馬祖日報社的社址中,民國 94 年馬祖日報社提出了興建報史館的構想,後來獲得文建會補助經費,將報史館的概念延伸成為「馬祖故事館」,豐富了展場的內涵。故事館陳列戰地政務時期馬祖的文物、照片,讓遊客得以步入歷史時空,體會戰地時期的馬祖生活情境,感受兩岸對峙下的前線氛圍。

 

今日的新聞、明日的歷史,新聞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生活故事及歷史事件的記錄者,在國共對峙時期,曾為兩岸接戰地區。這段漫長的砲火哨煙歲月及軍民守護島嶼生活故事,記錄最多在馬祖日報檔案資料庫,也是馬祖人心中永遠的記憶。

 

回顧過去半個世紀,因時空背景與台灣本島不同,金門、馬祖體制以實驗性質,全面實施戰地政務之軍管措施,雖有歷史悲情的宿命,也有殊多戰地成就。此等可歌可泣故事,既是馬祖的歷史軌跡,也是地方珍貴文化資產。

 

為留存及見證馬祖成長的故事,馬祖日報社計畫性建立歷史資料儲藏庫,自 1992 年改隸地方性報業以來,該社即著手整理檔案報紙、圖像、發行馬祖新聞故事選集、出版馬祖老照片故事專刊,以及成立馬祖電子報,並完成檔案報紙的數位化電腦建檔、設立馬祖日報智庫,供各界閱覽及查尋資料及下載使用,成為馬祖歷史資料取得的最佳平台,也是馬祖日報深化媒體功能,延伸馬祖故事館推動成立,為在地報業存續發展及為地方觀光發揮效益。

 

後續規劃成立軍史展館,展示馬祖防區成立一甲子之史料及過往半個世紀軍政合一時期之記錄,成為馬祖軍史縮影的文化館;設置遊客服務中心,展售馬祖故事館周邊紀念產品,並提供遊客諮詢、服務處所。「馬祖故事廣場」、「防空洞電影院」、「懷舊餐廳」、「咖啡館」及「戰地主題民宿」等,形塑馬祖文化園區特色招牌。

 


開放時間:上午 09:00 至下午 17:30。
地址:馬祖南竿鄉仁愛村 19 號。

 


 


 


 


 

 

=================我是分隔線=================

 


 

 


 


【連江縣 南竿鄉 仁愛村 梅石大砲連】

 

Joy and Tom 有幸到梅石大砲連參訪,其中參觀的重點就是 240 公厘榴砲。823 砲戰時,國軍還沒有 240 榴砲,8 吋榴砲指的是 203 MM 火砲,換算砲口直徑是 20.3 公分。823 的成名作應該是 8 吋榴砲,不過也是 823 砲戰後期才有的東西,一砲落地非死即傷,可造成半徑 50 公尺左右的坑洞,殺傷範圍肯定超過,被震到七孔流血是很正常的。 8 吋榴砲也是傳說中一發把廈門車站打爆的大神,而且還是砲管截短版。

 

言歸正傳。國軍 M1 式 240 公厘榴砲,是於 1960 年代由美國提供,部署於外島地區,射程約 23000碼 (21000 公尺),編制人員 16 人,砲身全重約 27000 公斤,砲彈重 163 公斤多,威力不言而喻,是國軍目前口徑最大火砲。本砲為野戰重型火砲,彈道較彎曲,射程遠,可兼用作海岸防禦之武器。 使用液氣拉力式之平衡機,高低機構設有剎車離合器,由鐵軌軌道拉出來;一顆砲彈、就必須由四個人抬出來。

 

因為當年美國要輸送 240 公厘榴砲到台灣的時候,遭到大陸極力反對,因為 240 公厘榴砲原廠射程可以打到大陸內地,聽說 240 公厘榴砲落地爆發時,會使彈著點形成方圓 100 公尺的真空狀態。現在科技發達,幾乎不再用大砲,都在用地對地飛彈了。

 

榴彈炮和加農炮不太相同。榴彈炮是一種身管較短、彈道較彎曲的中程火炮,榴彈炮口徑較大,殺傷威力大,並可打擊山背後的目標。最早的榴彈炮起源於 15 世紀的義大利和德國,是一種炮管較短、射角較大、彈道彎曲、發射石霰彈的滑膛炮。16 世紀下半葉,出現了爆炸彈。17 世紀,在歐洲正式出現了榴彈炮的名稱,它是指出身爆炸彈、射角較大的火炮。最先裝備榴彈炮,是一支由荷蘭裔士兵組成的英國部隊。

 

在此後的漫長歲月裏,榴彈炮有了很大發展。從 17 世紀到今天,榴彈炮的身管長度與口徑之比由 6 至 8 倍加大到 30 至 44 倍,火炮最大射角由 12 度加大至 75 度,最大射程由 1000 多公尺增大至 25000公尺,現代火炮增程榴彈的射程可達到 30000 公尺。在歷史上和現代炮兵中,榴彈炮一直是使用量最大的炮種。

 

加農炮的炮身管長、初速大、射程遠、彈道低伸,它適用於對付裝甲目標,直視目標和遠距離目標的射擊。海岸炮、坦克炮和航空炮,都具有加農炮彈道低伸的特點。加農炮的名稱是從英文『cannon』譯音而來的,原意是『圓柱筒』。最早的加農炮起源於 14 世紀的歐洲。17 世紀後,爲了提高炮彈射出炮口時的初速和火炮射程,人們開始製造身管較長的火炮,並把這種火炮稱爲加農炮。過去(二戰時)的標準,25 倍口徑為止叫榴彈炮,以上叫加農砲。­但現在隨著榴彈炮的改良,很多超過 50 倍口徑的火炮也叫榴彈炮,加農砲這個詞已經很­少用了。

 

參考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Cwv7PEIPA

 


 


 


 


 


 


 


 


 


 


 


 


 


 

 

 

 

=================我是分隔線=================

 


 

 


 


【連江縣 南竿鄉 仁愛村 馬祖南竿遊客中心】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專責風景區的規劃建設及經營管理。馬祖傳統的閩東石屋、海蝕奇景和飛翔群舞的燕鷗,共同構築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美麗景致;而道地的福州美食,也散發出誘人的獨特風情,吸引文人與饕客流連忘返。不同季節造訪馬祖,均有滿坡縱情綻放的野地花朵,讓人彷若置身於海上花園,令人遺忘俗事煩惱。

 

南竿遊客中心也是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所在地,也是每個遊客必定到訪之地。遊客中心提供簡報影片預約觀賞、觀光諮詢、摺頁索取等服務,更是旅客來南竿時,一定會利用的休息點。在遊客中心的週邊就有許多軍事設施已經規劃為觀光景點,不過因戰防地位特殊,還是有很多地點是有軍隊駐防,要看清指標,小心駕駛,以免誤闖軍區。

 

住址: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95-1號。
電話:(0836) 25630。

 


 


 


 


 


 


 

 

=================我是分隔線=================

 


 

 


 


【連江縣 南竿鄉 仁愛村 十烈士紀念碑】

 


西元 1911 年 3 月 29 日廣州爆發黃花崗之役,革命黨青年壯烈成仁,可考者有 72 人,其中隸屬福建連江縣者達 10 人之多,分別是黃炳忠、陳清疇、卓秋元、劉六符、魏金龍、胡應昇、王燦登、陳發炎、羅乃琳、林西惠等烈士。

 

民國 71 年青年節,地方軍政首長為敬仰烈士們「碧血黃花」、捨身取義之精神,特興建紀念碑彰顯其事蹟,以強化當年所倡導的革命意識與復國大業。由紀念碑往下走不遠處有一「梅園」,為紀念經國先生之母毛福梅而命名,蔣緯國將軍題字,園區內栽植著梅樹,當寒流來時整個梅花催白,十分賞心悅目。

 


 


 


 


 


 


 

=================我是分隔線=================

 

※ 馬祖卡蹓趣 ※ 
連江縣 南竿鄉 馬祖村 天后宮、媽祖宗教園區
連江縣 南竿鄉 四維村 夫人咖啡館、漁業展示館、四維聚落、秋桂亭
連江縣 北竿鄉 塘岐村、塘后道連島沙洲、后沃村、戰爭和平紀念公園、碧園、壁山
連江縣 北竿鄉 白沙村、坂里村、芹壁村、橋仔村
連江縣 南竿鄉 清水村 勝利山莊、枕戈待旦公園、福澳港、福清自行車道
連江縣 南竿鄉 仁愛村 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鐵堡、馬祖故事館
連江縣 南竿鄉 復興村 牛角聚落、馬祖酒廠、八八坑道、么二據點
連江縣 南竿鄉 珠螺村 雲台山
連江縣 南竿鄉 津沙村 津沙聽海民宿、勝天公園
連江縣 南竿鄉 介壽村 南竿航空站、山隴蔬菜公園、梅石加油站

 

=================我是分隔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