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 安南區 台江國家公園遊船】

 

台江國家公園位於台南,是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成立於 2009 年。雖然台灣國家公園的設置比例相當高,但從第一座墾丁國家公園至最新的台江國家公園,每座國家公園設置的資源特色都不相同。台江國家公園即是以濕地生態、歷史資源、生態資源取勝,名列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區內最著名的自然生態資源,首推每年到台灣過冬的黑面琵鷺。

 

南部有幾個知名的搭膠筏遊潟湖的景點:大鵬灣、七股和四草,其中最受好評的當然就是七股潟湖。不過我們這回到的地方是四草遊潟湖行程。想到四草來趟海上綠色隧道之旅,有兩個地方可以搭船:一處是在大眾廟、一處則是大員港渡船頭。我們選擇的是大員港的膠筏行程,整趟行程大約 90 分鐘;乘客上船前,為了安全起見要穿上救身衣,竹筏上是一張張的小凳子。大家依序穿上救生衣就準備出發囉。

 

台江國家公園為國際級濕地,位於曾文溪、鹿耳門溪、鹽水溪與嘉南大排匯流處之間,省道台 17 線西南側,被台南科技工業區分隔成三處。300 多年前,四草濕地原為台江內海南端之北汕尾及南汕尾,1823 年暴風雨氾濫成災,曾文溪改道,由上游沖下大量泥沙,使日漸淤積的台江內海形成海埔新生地,同時也將台江內海分成三大鹹水潟湖,分別為鯤鯓湖、四草湖與七股潟湖。

 

四草位於台南市安南區的西南部,過去因為盛產一種 「草海桐」 而得名。原先是台江內海的一部份,後來因台江的泥沙淤積成了四個湖泊,該湖中長滿了草,所以叫做四草湖,後來草湖漸漸淤積成了溼地,也就成了現在的地名『四草』。由於臺江四草東半部的溼地,是多種珍稀鳥類過冬時,覓食及繁殖的區域,目前已經規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大員港在四草與安平之間的『四草大橋』,橋下就是臺江的出海口,河海交錯很適合觀浪。四草潟湖位於四草溪、古運河、鹽水溪與嘉南大排匯流處之間;我們由大員港出發,搭竹筏沿著台江遊四草潟湖,來一趟紅樹林古河道之旅。紅樹林一詞其實是各種生長在河、海交界、潟湖等等植物的統稱,「紅樹林」的由來,來自於一種叫做紅茄苳的植物,其樹幹是紅色的,加上樹皮可以提煉紅色染料,後來,就將這一類的樹木稱作「紅樹林」了。

 

早期,台灣共有六種紅樹林的樹種,不過由於工業的發展、填海造地、漁港的設置,一再的侵蝕紅樹林的棲息地,以至於現今台灣紅樹林僅剩四種,難能可貴的是,四草紅樹林就囊括了全台的四種紅樹林,包括:水筆仔、紅海欖(舊名五梨跤)、欖李(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及海茄苳等四種。在船遊的過程中,除了導覽員的豐富講解,在各種樹種間皆有明確的告示牌。

 

早期,大家認為紅樹林並沒有多大的實質效益,因此濫墾濫伐,以至於多數的樹種在台灣消失,仔細研究,其實紅樹林本身對環境有顯著的效益。部份紅樹林為胎生植物,小樹苗會在母樹上汲取養份,直到適當時機再掉落,紅樹林生長在鹽份很高的出海口,樹皮本身即有防鹽的功能,再者葉子可以吸取鹽份,並從葉片蒸發出,必要時會整片掉落,掉落的葉子即成了泥沼中魚、蝦、蟹、貝的良好食物來源。

 

紅樹林也可以防風,樹林本身可以當柴燒,碎片可以當製紙的原料、可以當染料還有紅樹林的果實、樹葉、樹皮、種子、樹液都可以拿來當藥引,用途相當廣泛。可防風護岸的五梨跤,胎生苗清楚可見,沿途導覽老師清楚的解說,讓我們領會生態平衡的奧妙。

 

接著船長載著我們來到一處用竹竿搭起的賞鳥亭,從外觀看起來十分原始而簡陋。踏上階梯時還會發出脆弱的聲響,令人不得不小心翼翼;賞鳥亭上頭放置了幾座高倍數望遠鏡,供遊客輪流觀賞鳥類。今天十分難得看到黑面琵鷺的身影,雖然望遠鏡裡的影像讓人總覺得有距離感,不過我們還是從望遠鏡鏡頭裡,拍到了裏海燕鷗。

 

裏海燕鷗除了繁殖於俄羅斯裏海地區,也繁殖於北半球的各溫帶地區。在亞洲的裏海燕鷗,夏季繁殖於中國大陸的東北地區,冬季則遷至中南半島、菲律賓渡冬,在台灣海岸地帶像嘉義鰲鼓、布袋、台南七股等地,常常可以看大批過境的紀錄。黑面琵鷺的習性通常為白天上百隻聚集在一起休息,傍晚則單獨或成小隊飛到附近海岸、魚塭淺水覓食、覓食時以扁平嘴喙在水中左右掃動,透過敏銳的觸覺捕食水中小魚小蝦。

 

水鳥的棲息環境主要為濕地水域,台灣的沿海濕地,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水鳥造訪,尤其台灣西南沿岸腹地廣闊,加上擁有多樣的棲地類型,如河口灘地、潟湖、魚塭、鹽田等,是台灣最多鳥類棲息的地方,也是愛鳥人士必訪勝地。大白鷺、小白鷺、蒼鷺等穿梭四草湖覓食,侯鳥的習性是中午天氣炎熱時休息,傍晚才又醒過來覓食,黃昏這時候賞鳥正是候鳥活動力最強的時候,乘船可以沿湖欣賞各種鳥類群起飛舞的英姿。

 

海邊的居民以海為生,而台江內海地處河海交界,水域平靜,水中的魚蝦蟹貝等魚產資源又相當地豐富,因此補魚是當地漁民重要的經濟活動。為了能穩定且簡易地捕獲水中的魚產,先民發明了能利用簡易槓桿原理便能將水中魚蝦撈起的『吊罾』(罾,音ㄗㄢ)。吊罾的設計主要是一面由竹架所撐起的方形大網,透過L形的支架與轉軸,壓下時將網具升起,網中便滿滿是魚蝦了。為了達到省力的方式,後段的支架會藉由重物增加重量,以方便操作,真是令人稱讚老祖宗的智慧。

 

再來就是「倒網笱(蜈蚣網)」的漁村捕撈體驗,這也是傳統的漁民的捕魚方式,拉起一節節的蜈蚣網裡面有魚、有蝦、還有螃蟹。,「網笱 (定置漁網、蜈蚣網)」、「鰻管」及「蟹籠」都是當地常見的捕撈漁獲的方式,船長取其中的「蜈蚣網」來示範給大家看。因為網具的形狀酷似蜈蚣,每一節都留有一個喇叭形入口方便魚蝦蟹進入網具中,且收放容易又不佔空間,目前已取代傳統的定置網 (網笱)。成為內海及河川的重要捕撈漁具。

 

而大員港的安排就讓為之驚豔,有蚵棚採蚵體驗,將船靠在蚵架上由工作人員,至蚵架收起養在海下的蚵仔,現採的感覺真的不一樣。走上蚵棚架可是有限制人數,太多人走上去可是會沉下去的。蚵串,一條繩子約有10~12個大的蚵殼。剝出蚵仔的蚵殼,再特選出來的大蚵殼,先在蚵殼上穿孔綁成一串,就叫「蚵串」。蚵串被蚵民拿回大海,掛在蚵棚上,等於是蚵仔的家。

 

導覽員把剛抓起來的蚵仔撥開,撥開之後並一一解說蚵仔的如何生存成長,還可看到心臟在跳動;蚵仔屬於雌雄同體的軟體動物,產卵後在水中浮游生活,幾天後會隨著潮水附著於蚵串上,開始它生長的歷程。蚵仔的食物是海裡的浮游生物,蚵農並不需要餵食飼料,蚵仔會隨潮水以過濾海水方式進食,台灣南部的蚵仔鎮日泡在海水中,蚵仔可以日夜不停的進食,所以產程快。

 

四草潟湖,在國家及有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早已復育有成,也成了民眾爭相造訪及了解自然生態的好去處,除了四草綠色隧道,鄰近的安平古堡、古堡老街、安平樹屋等都是順遊的好去處。

 

地址:台南市安南區北汕尾一路83巷139弄51號
電話:06-2841709
傳真:06-2840701
E-mail:service.mpatc@msa.hinet.net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np.cpami.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台江國家公園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357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