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埤頭,客家天,做酸酸,呷甜甜」。雲林縣大埤鄉也是福佬客的大本營,舊名大埤頭,乃源於早期荷人在今豐岡地區興築水塘,名為紅毛埤,漢人於該埤附近築庄得名。由地方流傳的一首念謠即可窺見客家文化的遺緒:其中提到的「做酸酸,呷甜甜」就是酸菜。

 

醃漬食物是客家飲食上的一個重要特色,其中酸菜就是一大特產。芥菜為醃漬酸菜原料,大埤種植面積一千五百公頃,百年以來一直提供全台近八成的酸菜貨源。但近年來因土壤嚴重鹽化,而有規劃中的酸菜專業區,但因專業區鄰近嘉義溪口鄉而造成兩鄉的「酸菜戰爭」。

 

1500公頃的芥菜種植面積集中在大埤,據統計有800個醃漬芥菜桶,因鹽分流入地下,土壤遭受污染,若能集在酸菜文化推廣中心內,現行的污染將逐步改善,對水土保持有很大的助益,重新拾回過去農村鳥語花香的環境;酸菜產業也能從一級的種植、二級的加工、到三級的轉型休閒農園,期待大埤鄉酸菜專業區能發展成休閒農業中心。

 

酸菜專業區運作後,原本流入地下的鹽分,將經由高科技環保技術以結晶的黑色鹽山型態再利用。在台灣鹽山除眾人皆知的七股外、大埤的黑色鹽山也日日長高中。由政府花了2億元的酸菜專業區運作後,原本流入土壤及地下的鹽分,把美麗田園留給子孫,50年後黑鹽山將媲美七股的鹽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