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 大同鄉 寒溪神社、吊橋、石頭屋】

 


大同鄉是宜蘭縣兩個山地鄉之一,山地面積占百分之三十,地勢險峻,居民以泰雅族人為主;主要的交通動脈是台七號省道及台七甲線省道。由於地理形勢的優越,大同鄉擁有多處著名的風景點,如太平山、棲蘭、明池等遊樂區,其他散佈於山谷翠峰之間的村落,也都自成絕世獨立的美景,亦頗富攬勝之姿。大同鄉因為位處高山地區,於是高冷蔬菜和茶葉,便成為這裡的招牌經濟作物。

 

寒溪位於羅東溪上游「番社坑溪」的溪畔, 海拔約 250 公尺,住民屬泰雅族南澳群, 含括寒溪社、四方林社、小南社、大元社、古魯社等五大部落, 行攻區域劃為大同鄉寒溪村。寒溪從前是開發太平山林業時之重鎮,民國 63 年後林業沒落,居民已移往他鄉謀生,林務局在該處廣植造林,其中以梓樹為主。由於傳統狩獵的討生方式逐漸褪化,人口外流愈形嚴重。

 

番社坑溪下游流經寒溪社,溪床豁然開闊, 有座吊橋橫跨兩岸,可直達華興村落, 別有山林之趣。若駐足橋上眺望,遼闊平野、海上龜嶼,一目瞭然。昔日寒溪週遭遍植山櫻,初春花開, 如雲如霞。所謂「寒溪櫻花」就被選定為「蘭陽十八勝」之一。現在山櫻雖似杳然,惟因僻處山坳,寧靜清幽, 是愛好大自然人士攬勝採石的最佳去處。

 


 


 


 


 


 


 


 


 


 


 


 


 


 


 


 


 


 


 


 


 


 


 


 

 

 


=================我是分隔線=================

 

 

 


 


【宜蘭縣 大同鄉 寒溪神社】

 


往寒溪國小東側山邊,有一條通往新光的健康步道,兩旁樹林茂密,沿著羅東溪下游望去,可以俯瞰整個蘭陽平原,因此在假日吸引不少遊客登高賞景,享受健康之旅,山腰上原來有日據時代神社寒溪祠,也有兩尊古砲,光復後因沒人管,日久就成了廢墟。今寒溪祠本殿已毀,但是台階、石燈及平台在鄉公所及當地居民細心整理後,大致恢復原神社面貌,而雖因時代變遷,神社之作用已非如往昔,但卻成為族人懷思之所。現鄉公所又重新整理,可以顯見當時的神社風貌。

 

寒溪曾是宜蘭頗具規模的泰雅部落,也是昔日太平山檜木重要的輸送道。自從昭和五年(1930 年)10 月 27 日爆發震驚海內外的霧社事件,逼破日人正視原住民的管理和教化,並快速展開在本島各大部落繳械、建校、以及設置神社的理番政策。在昭和八年(1933 年)8 月 11 日鎮座的寒溪祠,即是日據時代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神社。日本政府控制原住民地區後,警察取代頭目成為領袖,為進一步「教化」原住民,而普設神社。但因原住民地區神社的社格較低,乃以「祠」為名。

 

寒澳祠的建設,是將日本的神社輔化為原住民部落「自已的神社」,甚具指標作用,該祠將泰雅族的祖靈崇拜編入日本神道信仰中,並於每年 8 月 11 日舉行日本傳統的收穫報告祭;以含括了寒溪社、四方林社、小南社、大元社、古魯社等五社的原住民為此神社的「氏子」(即信徒),五社的頭目為管理人,警察為顧問。1933 年,日人在此建造神社,派遣軍官駐守,防制原住民動亂;隔年在神社增設二門砲,監視部落動態。

 

戰後,寒溪神社像多數海外神社一樣已遭到人為破壞,古砲也不翼而飛。無獨有偶的也像多數神社遺跡一般,保存了完整的參道以及部分的石燈籠,長期以來寒溪神社似乎不只因歷史舞台的轉移而褪色,神社和部落的關聯,也從「教化」變成「觀光」,把神社、古砲轉型為歷史教材及觀光景點。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對原住民採取高壓手段,留下許多血腥衝突的過往。即使如此,寒溪神社迄今仍保有一份寧靜,而歷史仍是無法抹滅。

 

寒溪神社正名為「カンケイ祠」寒溪祠,位於寒溪國小後方山坡,居高臨下可鳥瞰部落,目前剩下階梯、石牆、燈座、洗手台,雖已面目全非,仍可看出當年的規模。寒溪祠主祀天照大神,以及死於侵台過程中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47 年至 1895 年);寒溪神社現今遺存的石燈籠樣式少見,除了寶珠、燈袋、竿的部份為石作,其餘為水泥鑄成。此外還存有一座石作的手水砵、「銃獵の廢」碑、「誓詞」碑,文物頗多。關於「銃獵の廢」碑,設置於昭和八年(1933 年)11 月,立碑之意圖正是欲禁止部落使用獵槍,可能反應當代日本政府在寒溪亦完成獵槍收繳,這是日治晚期很重點的理番政策之一,說明設置寒溪神社的撫番意味濃厚。

 

1983 年,前寒溪國小校長林光輝,在寒溪神社附近尋回一門古砲,把砲移往縣史館典藏;後來居民又在社區草叢中找到另一門失落古砲,置於寒溪天主堂旁,作為社區入口意象,不料卻被人竊走,至今下落不明。寒溪神社古砲被居民視為重要古文物,希望復原,文化局曾依照原尺寸加以複製,並舉辦古砲還原儀式,複製古砲為塑膠材質。

 


 


 


 



寒溪神社位於今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寒溪國小後方山坡上。

 


 


 


 


 


 


 


 


 


 


 


 


 


 


 


 


 


 


 


 


 


 


 


 

 

 

 

 


=================我是分隔線=================

 

 

 


 


【宜蘭縣 大同鄉 寒溪古魯林道】

 


寒溪西南方約二公里處的「古魯」,是全台雨水最豐沛的地方,有「雨水之鄉」的美稱,這裡有林務局管轄的寒溪與古魯二條林道,「古魯林道」自翠峰湖至寒溪全長二十八公里,原為早期太平山林場伐木所使用的聯外道路,自從伐木業結束後,林道多處坍方,目前後段至翠峰湖已無法通行而成為廢棄林道,現在的古魯己沒有人居住,但是仍留有大元派出所和林務局工作站等遺跡。

 

古魯除了雨水之美,更是鳥語花香、蝴蝶成群、飛禽走獸棲息的樂園,古魯林道的林相仍保持十分原始,沿途路徑平緩、生態豐富,加上豐沛的雨量,故植物亦生長茂盛,冬季經過蘭陽平原的候鳥都不忘拜訪古魯這個世外桃源,由於中高海拔的冷空氣會沿著溪谷沉降而下,形成低溫帶,也因此帶來了中高海拔的降遷鳥,使得此地區成為宜蘭縣境內賞鳥的極佳路線。近年來寒溪社區積極推展社區林業相關計劃,在護溪護林的基礎上,結合社區發展山林共管的願景。

 

古魯林道,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原可由寒溪村通往太平山翠峰湖。昭和十七年 (1942 年) 日商南邦林業株式會社着手開發,伐木數種以紅檜、扁柏為主,運材路線有架空索道,山線已輕軌台車運送,終點為古魯土場,古魯至羅東以卡車運送。自從伐林業結束後,林道只能由寒溪通至南澳北溪源頭,沿途路徑平緩、生態豐富,但無樹蔭、沿熱,偶有賞鳥人、生態觀查及機車族造訪外,鮮有登山客造訪。

 

番社坑溪源於大元山,兩岸蒼木茂盛, 屬闊葉林區,溪谷奇石嶙峋, 激湍拍岸,甚為壯觀,尤其在古魯段,岩壁峭立,形成一座深潭,水質清澈,潭域寬廣,蒼木茂盛、蝶蛾群舞,加上岩壁峭立、寬廣的潭水、清澈的水質,是盛夏戲水消暑的勝地。現在的古魯社,林蔭覆地,鳥類、蝶類棲息其間,鳥語花香、蝶蛾飛舞,是研究生物的好場所。現建有一處私人露營、遊憩區,原為宜蘭溪南地區一遊憩渡假勝地,可惜已暫停營業。

 

 

 


 


 


 


 


 


 


 


 


 


 


 


 


 


 


 

 

 


=================我是分隔線=================

 

 

 

 


【宜蘭縣 大同鄉 寒溪吊橋】

 


寒溪吊橋竣工於民國 86 年(1997 年)8月,全長可達 324 公尺,為宜蘭縣境內規模最大的鋼索吊橋,並於民國 93 年(2004 年)重新安漆、於橋墩畫上原住民文化中相當代表性的菱形紋。站在寒溪神社後方的山頂,遠眺著山谷中的部落,跨越羅東溪的寒溪吊橋,劃破了這山林間和諧的大地色,是寒溪部落裡最引人入勝的新地標。

 

寒溪原名「寒(凍)死人溪」,境內有古道、吊橋、神社及溪流等,是戲水、賞景的樂園,並有民宿可供食宿,另四方林附近農場飼養的「金雞」、「銀雞」、綠頭鴨、鴛鴦等珍禽,開放免費供遊客觀賞。走在寒溪村的地標「寒溪吊橋」,位在寒溪上之吊橋,下望可見溪水清澈綿延,溪中有苦花魚、蝦、蟹等水中生物,而於橋上亦可眺望遠山之綠林,令人有古時退隱山林,享受翠山幽靜之感,享受那搖搖晃晃、刺激驚險的樂趣,別有一番風味。

 

寒溪,沒有想像中的絕代風華,也沒磅礡山水,但那條橫亙寬闊溪床的長吊橋,在彩繪上原住民慣用的熱情色彩與圖騰後,配著兩端青山,縱使河水已在冬季乾涸,卻仍在豪邁天地間散發著一股清純而熱情的秀麗,誘引著旅人的腳步。遠望溪旁一望無際的果園,開遍了各種的花,把果園添滿了無限芳香,也使得寒溪這個小山村的景色,更顯得格外秀麗。

 

在筆直毫無干擾的微晃行進中,寧靜的滿足竟充滿腦門,而隨著鋼索與橋架的高低錯落安排,迎面而來的簡單幾何圖案與黑、白、橘、土黃等色彩,就像一幅幅不同構圖的藝術創作,掛在天地間,任憑旅客用慧心賞玩走吊橋的情趣。

 


 


 


 


 


 


 


 


 


 


 


 


 


 


 

 

 


=================我是分隔線=================

 

 

 


 


【宜蘭縣 大同鄉 寒溪寒碧園石頭屋】

 


走過吊橋,寒碧園的淳樸招牌,引發我們的好奇。本以為或許就是一處簡陋農舍,只是因應觀光與時髦罷了,沒想到以石頭堆砌的瓦舍,竟藏著差點荒廢的滄桑。熱情又豪爽的主人,毫不藏私的分享著築夢的過程。荒廢在溪床多年的老舊石頭厝,經曾金瀛、高碧惠夫妻倆,長達八個多月的整修,化身為「寒碧園」咖啡屋;不僅圓了父母的願望,也開放讓遊客感受石頭厝的古樸,還有冬暖夏涼的特色。

 

在現代人力求自然儉樸的放鬆哲學裡,低矮的房舍坐落於山林間,寬敞的前庭側院,加上陶缸陶盤抖擻的植栽襯映著石頭牆壁,視覺閃過的單純與和諧,在這方處處自然的賞心悅目裡,和著熱茶落座在屋外,看到外頭石砌的圍牆,還有簡單的庭園,就非常喜歡這裡。心中竟不自覺琅琅吟空氣中淡淡的花香。

 

這棟石頭厝,位於大同鄉寒溪村,是高碧惠的父親與祖父,在五十多年前興建。高碧惠本來只是想整修石頭厝,讓父母開心一下,經親友鼓勵,決定經營咖啡廳,並以寒溪和自己的名字命名,取名叫「寒碧園」。屋內擺設很簡單,木桌、木椅、吧台,全是曾金瀛兩夫妻自己做的,老電視機、舊腳踏車,老熱水保溫瓶,甚至一張舊的奶粉廣告紙,都成為咖啡廳的擺設。

 

屋邊則是遙望無際綠油油的果園,番社坑溪水則是孕養著近山的水源,還可以觀看到被列為台灣國寶級的植物,以漂流木所構建的休憩涼庭,讓人感到新鮮特別。石頭屋是採用扁平黝黑的溪石,一塊一塊堆疊而成的房子,非常特別。悠哉的遊走,全身放鬆的去體會這大自然的擁抱,看著五十年歷史的老屋,相當具有早期的泰雅特色,裡面有相當多的石器以及古老的家俱,可以體驗一下從前人生活在其中的感覺。

 

這些大石塊將房子內部結構一塊一塊疊砌起來,屋面越高時石頭用越小,因為這樣屋面會較穩固,而且較小的的石頭較輕,較易抬高。底層做成台基,如此可防止水花濺入屋內,夏天亦可做在此乘涼。一草一木、一石一瓦的蓋出美麗的庭園,曾金瀛兩夫妻親手堆砌,周圍被高山環繞,視野寬闊,自然資源豐富。

 

有興趣的到「寒碧園」,可從冬山鄉大進村往寒溪方向,依指示往華新部落,穿越溪床即可抵達,或是從寒溪吊橋步行前往,步行時間約半小時。「寒碧園」每周一至周四公休,周五到周日上午 11 時營業,有供餐。電話為 09381256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y and Tom 的頭像
    Joy and Tom

    Joy and Tom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