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 永和市 潭墘甘泉 (遺跡)】

 


先來一段順口溜:

 

永和有水源街沒有水源路,中和有水源路沒有水源街;
永和的水源街走到底會連到中和的水源路,
中和的水源路走到底會連到永和的水源街。
永和的水源街底是西往東的單行道,
中和的水源路底是東往西的單行道。

 

會去尋找潭墘甘泉,是因為位於莒光路旁的自強公園內,板橋自來水道系統中的瑞穗配水池以及山本氏記念碑兩個古蹟。板橋自來水道系統的配水池,為日昭和 4 年 12 月 31 日完工,記念碑則在日昭和8年落成;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當時土城山本炭礦為了要洗煤,一直在尋找水源,最後在今永和市(日治時代為中和庄)水源街 52 號(俗稱水源地)找到水泉口,於是將這道水泉輸送至舊板橋後火車站洗煤炭,再將剩餘的水源供給礦廠員工與居民用水。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自來水誌中則記載,板橋居民原依水井取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臭,難以飲用,自日大正 13 年著手籌建自來水,但由於板橋鎮內找不到適當水源,延至日昭和 1 年,才不得不遠在鄰鎮永和潭墘地勢低凹之處,取其湧泉為水源興建自來水。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乃堀鑿集水井一口,擷取伏流水,經消毒加壓送至瑞穗山上之,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用。

 

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對於板橋街民來說是個水源地,而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為現代化水道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遺跡。永和在台北湖時期,應在湖底,經若干年的侵蝕台北湖西面火成岩較弱的部分(今台北縣關渡口一帶),湖水宣洩後,湖底乃形成平原。平原上的河流仍繼續進行沖積形成若干沙洲,永和當為新店溪的新、舊沙洲堆積而成。因此,永和市原地名叫做「溪洲」(龜崙蘭)。

 

永和原為平埔族原住民「秀朗社」的故址。根據歷史考據,「秀朗」是荷蘭譯音。永和早年被稱為「溪洲」,這是因為當時永和的聚落分為三個庄:秀朗庄、龜崙蘭庄以及潭墘庄,其中龜崙蘭一詞是龜崙蘭社平埔族話「溪洲」的意思;雖然溪洲並不代表整個永和,但由於幅員較廣,於是早期的永和便通稱為溪洲,而外地人都習慣稱永和人叫做溪洲人。

 

永和的移民潮應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漢人開始不斷地從福建漳州、泉州來到雙和地區開墾,漳州人多半居住在中和一帶,泉州人則居住在頂溪、網溪一帶,所以有著「泉州人開闢永和,漳州人開闢中和」的說法。在民國四十七年之前,永和市原與中和市同屬中和鄉,然而在台灣光復多年之後,外地人口陸續移居永和,使得當地人口不斷增加,到了民國四十七年,永和人口已經增加至三萬多人,至此永和才從中和鄉分出來,並改為「永和鎮」。

 

「永和」鎮名是楊仲佐先生所取,他認為不管是本地的泉州人、中和的漳州人、或是中央政府遷台後移入的各省籍人士,都應體認和諧、團結的重要,未來才能有繁榮的建設、永久的和平,這就是「永和」鎮名的由來。「永和鎮」自中和鄉分割出來之後,因大量移民與快速都市化而發展迅速,在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縣轄市,始稱「永和市」,現在永和已經成為臺北市南郊的主要工商業及住宅區。

 

在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為了保護台北市以及當時總督府的所在地,甚至將永和做為限建區,以作為洪水來時的洩洪區,所以以前在永福橋、福和橋一帶都是低地,一直延伸到樂華夜市一帶,是沒有住人的。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外來人口因為不了解永和地形,便隨意選擇鄰近道路的土地居住,造成每回淹大水的時候,大陸撤退來台居民的家特別容易淹水的原因。

 

有這樣的說法,說潭墘在舊地層與新地層交界處,自然噴湧而出的一泓冷泉,當地人稱『 冷水泉』,雅稱『潭墘甘泉』,舊時已為當地名勝,因地近板橋,從潭墘的發展由來、中永和分鄉設鎮、潭墘從水路到陸路的轉變及庶民生活在潭墘等主軸,展現潭墘百年來的樣貌與變遷。潭墘地區橫跨今日的中永和,以四號公園為中心,向四周延伸,範圍約略涵蓋智光商職、瓦瑤溝、樂華夜市一帶。

 

1958 年永和從中和鄉分離出來,永和從中和分出來時是「信仰」是很重要的因素,永和是信仰保生大帝的泉州人,中和是信仰開漳聖王的漳州人。當時因中和大都為漳州人,永和為同安人,部分潭墘人不願併到永和,所以潭墘有一半歸中和,原本完整的地形被分割得亂七八糟。潭墘地區以四號公園為中心,向四周延伸,橫跨現今永和與中和的潭墘區域,百年前還是一片漳州人開墾的水田,如今交通便利、住宅密集、充滿文教氣息的都市精華。

 

潭墘原本指河川旁邊的意思,在潭墘水源地﹝現今永和水源路一帶﹞,以泉水甘美著稱,據說當時有專門從遠方來取泉水煮茶的人。這裡是舊地層與新地層交界處,有一口自然噴出的冷泉水,故稱冷水泉,又曰「潭墘甘泉」,昔為附近名勝且地近板橋,所以日據時期設有水廠,而板橋地區的飲用水,部分從冷水泉抽取。民國 69 年 1 月 1 日水廠廢止,改設立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工程處迄今。現在於該處設自來水公司,附近地區也已開闢為中和四號公園,有香蓴撰詩曰:「潭乾靈地出靈泉,冷冽清甘飲欲仙,我正詩腸枯渴甚,願分一勺試茶煎。」

 

《我要怎麼去》

 

◎ 自行開車:國道 3 號中和交流道下,往中和市區方向,接景平路左轉景安路,直行接中和路後,至永安市場站,左轉水源街39巷,到底為水源街右轉,過兩個巷口即達。
◎ 捷運:台北車站,轉搭捷運南勢角線至永安市場站下車。一出車站中和路,對街直走水源街39巷,到底為水源街右轉,直走過去過兩個巷口就到了。
◎ 地址:台北縣永和市水源街52 號。

 

◎官方網站:http://www.hotown.org.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潭墘甘泉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80715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y and Tom 的頭像
    Joy and Tom

    Joy and Tom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