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 中正區 基隆燈塔、白米甕尖、白米甕砲台 O型來回】
基隆港西主要有兩座砲台,一是大武崙砲台,一是白米甕砲台。西元 1900 年建造的基隆燈塔,位於基隆港西岸碼頭萬人堆鼻。原為磚砌圓塔,民國 51 年(西元 1962 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圓塔。萬人堆鼻原是一岩石林立的海埔地,因周邊奇岩怪石林立,如眾多鼻頭堆疊羅列,因而得名,不過現今已改建為三十號碼頭。基隆燈塔早年還設有紅色光弧,以標示港外的險礁,頗為特殊,後因險礁遭炸除,紅色光弧也遭撤除。
基隆港西岸碼頭的基隆燈塔,白色塔身很有地中海風情,燈塔旁有條小路往上走,有一處視野絕佳的祕境「觀測台」,已闢有觀景平台,站在平台上除可遠眺基隆嶼和壯闊大海,還可以欣賞郵輪、貨櫃船、軍艦進出基隆港美景。基隆燈塔入口處位在光華路,但燈塔仍屬管制區沒有開放。除了燈塔外,附近還有觀測台、白米甕尖、暗砲台等,都是步行可到達。
基隆燈塔位於基隆港的西岸碼頭盡頭,開車到這裏的盡頭會看到「台基國際物流公司」的入口,入口左邊會看到一個小小的斜坡路,車子可以停在光華路邊的停車格,或往前一點的樹林間可以停幾部車。但切記不要想開車到燈塔,因為無法會車,燈塔也不開放民眾停車。
基隆燈塔走上去的路上,右邊就可以隱約看到台基物流的大型吊車在進行吊卸貨櫃的作業。依指標沿著陡坡走上去,確實要有點腿力,還好並不算長。接著就會就會抵達「基隆燈塔」的大門。基隆燈塔的內部,假日沒有開放參觀,所以只能在圍牆外面走走。
白色的基隆燈塔在陽光下非常耀眼,和藍天構成了希臘風格。眼前的綠色草地和海外的基隆嶼,有如等比例放大圖。燈塔不高,還能讓人看見黑色的圓頂。往下走有座椅可以坐,坐在這裡欣賞海景非常舒服,自動化貨櫃也是吸引不少人觀看的目標。
燈塔前有條岔路,那就是「燈砲連線」的起點。還是個陡坡,不過很快就看到了暗砲台的入口。因為沒有清楚標示,一開始還半信半疑。但看著燈光亮著,又沒有說不能進去,大膽猜暗砲台就是這個位置了。裡面的燈光是感應式的,不過有點遲鈍,最好把手機燈準備好。
隧道鐵柵門沒有上鎖,安裝有人體感應照明,原本在外頭看裡面很黑,但一走進去馬上照明亮了起來,隧道內為 Y 字形走道,也就是分有左右兩個砲陣地。暗砲台隧道通達臨海的岩壁,也就是隱藏在山壁上的砲口。暗砲台有兩個陣地。左邊砲台開口為圓的,設有獨立的炮彈儲藏間,砲座軌道已不明顯。右邊砲台開口為方的,同樣有獨立的炮彈儲藏間,砲座軌道完整。
坑道蜿蜒前進,埋在山腰裡,空氣顯得濕涼,路面還算平整。先沿著右邊有亮光的地方走去,眼前就是槍砲陣地的樣子。往外看更是壯觀。遠處基隆嶼看得一清二楚,視野良好。近處底下是在協和火力電廠的廠區內。因為少了人為干擾,礁岸海水湛藍清澈有如貓眼。
走出暗砲台再往上,很快就到了觀測所的位置。觀景平台很大,可以 270 度眺望海景和市景。躲在裡面,可以嚴密堅控海上動態,又不容易被發覺。依照相對位置,底下就是前面看到的暗砲台所在吧?另一側台階往下,彷彿可以一躍入海,非常壯觀。大大小小船隻進港出港盡收眼底,也可看到貨櫃船的吊掛作業,吹吹海風,欣賞無敵海景。
其中觀測台最靠近燈塔,只要沿著燈塔左邊一條小路往上走就可抵達,入口處有二棵榕樹根鬚垂下,走進去有如一處綠色小洞,讓人心曠神怡,一出山路豁然開朗,壯闊大海就出現在眼前。站在觀景平台上,手撫白色欄杆,正前方可遠眺有台灣龍珠之稱的基隆嶼,右邊就是整個基隆港的進出航道出入口。
既然走到這裡了,離白米甕砲台只有 300 多公尺,怎能功虧一簣?碎石路都很好走,坡度也還好,很快先映入眼簾的是基隆地標之一的協和電廠三枝大煙囪。
白米甕尖,標高 102 公尺,山頭設置有休憩的座椅,立有編號 A021 圖根點,制高點觀測台即為白米甕尖,山頂循壕溝,可探無名基石及高速圖根點,循散兵坑、碉堡、環繞一圈。坐在這裡欣賞無敵海景,看基隆嶼鎮守外海,做基隆最忠實的守衛。或是往西沿著海岸線往外延伸,經過一片深藍海水,極目可見野柳海岬,讓人心胸頓時開朗。
既然是制高點,旁邊當然就是白米甕砲台的觀測所。一般人從光華路 37 巷到白米甕砲台,會挑戰這條極陡的小徑到這個觀測所來。今天我們反向而行,直接陡下石階,沿ˋ眼ㄕ途都鋪有小石子,走起來很好走。入口處有介紹告示牌,顯示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西側的山丘上,扼守基隆港進出門戶。
白米甕砲台又稱荷蘭城,位於基隆港口西岸,為市定古蹟,與東岸的砲台共同來扼住港口,相傳西班牙人、荷蘭人曾於此建城堡,礮台的創建年代在清法戰爭時,但以現今所見之建築,應為日治時代日軍因應日俄戰爭所改建,清領時期以來的歷次對外戰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白米甕砲台遺址保存尚可,有礮盤區、彈藥庫、觀測所、機槍陣地等;指揮所位於砲座西側的小丘,觀測台則位於右側的山頂上,四個砲台則呈長形平面一字排開,是迎敵的第一線,是白米甕砲台最大的特色之一。
砲盤座旁的小土丘上綠草如茵,有指揮所、觀測台、涼亭,可俯瞰基隆港區、協和發電廠、基隆嶼,自清代即有「米甕晚霞」的美稱,是基隆勝景之一。白米甕砲台呈長形平面,砲盤區的四個砲座,為堅實的鋼筋水泥所建造而成,白米甕砲台四個半圓形砲座原配備有安式八吋加農砲。屬於海岸平射砲射擊使用,以攻擊軍艦側舷為主。
由於白米甕砲台主要任務,不外乎直接以強勁火力摧毀敵艦於海外,因此採用故一字排開的配置,更便於指揮調度。在寬闊無比的砲陣地中,原有四尊大砲,早已不見,現役政公園內的阿姆斯特朗後膛砲,即為其中的一尊。
白米甕砲台視野遼闊,可俯瞰基隆港內外全ㄤ景,但見萬頃波濤,再加上協和火力發電廠的三支大煙囪,儼然已成基隆港的地標。站在觀測所上,可將整個砲台全景一覽無遺。三個混凝主柱則是觀測使用的測遠機三角基座。有個圓形陣地是觀測所,位於砲台的西側高地,為砲台命令下達即聯絡通信的指揮中樞,也兼作左翼分觀測所之用。
砲台附近的停車規劃到是不錯,砲台旁有個小公園,可以看盡基隆港的景色。從砲台到入口處,出入的柏油路很小會車不易,不過從基隆市到白米甕的路說簡單是很簡單,就一條路一直走,不過很容易就沿著港邊繞一大圈,最近的路是中山二路接復興隧道,可以直接到白米甕砲台路口。
走回到西岸萬人堆鼻貨櫃碼頭,基隆燈塔入口就位在白米甕炮台旁,搭基隆公車 301、302 在太白莊站下車,再步行往貨櫃碼頭方向行,即可看到步道口,步道口為水泥車道,立有方向指標。
接著下一個行程,當然是挑戰球子山燈塔,完成基隆一日双塔的行程。
《基隆燈塔、白米甕砲台》
.交通資訊:
(1)、自行開車:
※ 自行開車:國道三號 → 基金交流道下 → 省道臺二己線 → 中山四路 → 光華路。
(2)、大眾運輸:
※ 大眾運輸:搭乘臺鐵至基隆站下 → → 轉搭基隆市公車 301、302 路至太白莊站下。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s://www.kltravel.tw/。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基隆燈塔。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4058086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