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門舞集 (13).JPG
@ 新北市.淡水區.雲門舞集。

 

【 新北市 淡水區 雲門舞集、滬尾砲台】

◎ 雲門舞集: 

雲門劇場位於淡水高爾夫球場與滬尾砲台之間,需要搭捷運再轉公車,自己開車的話,可以將車子停在一旁的淡水高爾夫球場再走過來。因為隱蔽在樹林之間,距離雖然不遠但還是要稍微找一下。穿過樹林就可以看到大大的雲門二字,融入環境成為這裡的一部分,淡綠玻璃幃幕的建築映照週遭高樹,融入恬靜的綠色地景。

2008 年 2 月 11 日,雲門租賃 16 年,位於八里烏山頭的鐵皮屋排練場意外火災,多年心血付之一炬,全國關注。2009 年 4 月,雲門基金會通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與台北縣(今新北市)政府簽訂合約,由雲門自行籌募經費,在 1.5 公頃的中央廣播電台舊址上興建雲門劇場,營運四十年,如表現優異,得續約十年。營運期結束後,雲門劇場無償移轉新北市政府。

雲門董事會展開募款,在經過許多人的支持與努力之下,雲門舞集終於有了新家,位於淡水滬尾砲台後方,隱匿層層樹林之間,在一個像是桃花源的地方重生。你可能沒看過雲門舞集的表演,可能對他有無限的好奇,因為雲門劇場的落成,民眾將有更多機會接觸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藝術團體。雲門劇場於 2015 年 4 月 24 日開幕演出,是台灣第一個由民間捐款建造的劇院,也是華人世界第一個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創意園地。

雲門劇場建築群,包括一個四百多席的劇場,兩個小劇場,可容千人的戶外綠地,以及辦公室和劇場專業空間。這是雲門基金會與舞團創作工作的場域,由此出發,巡演台灣邁向世界。這也是一個匯聚國內外藝術家創作、演出、跨界交流的平台;並透過藝文推廣活動,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成為全民共享的綠色園區。建物置於砲台與球場之間的坳地,保留了中央廣播電台紀念性建築的結構與外觀,並在央廣原址前的空地鋪上草皮,栽種兩百棵樹木,讓民眾得以在新舊建築群間,停駐休憩,觀賞戶外演出。

浮雲意象的銅綠屋頂,漆成墨綠色的鋼材主結構,以及淡綠的節能玻璃帷幕,呼應周遭林景。出簷設計遮蔽烈陽,隔熱玻璃擋住西曬。天篷留出空間,讓自然光傾洩入室。工作空間都可開窗,力求節能減碳。建築內部規劃出 劇場、小劇場、辦公空間、佈景工廠、舞者休息室,交錯連結,人員可以迅速穿梭,又能獨立工作。室外的部分,從入口的廊道,央廣屋頂改建的平台,到通往草坪的寬大階梯,一氣呵成。民眾倘佯戶外空間,進入室內劇場觀賞演出,共同參與雲門新文化的塑造。

雲門不斷探索,探索身體、探索想法,探索人的感覺。用身體、用肌膚,用疲勞跟肌肉,去感受在土地上踩踏的感覺,去感受高山的風、雲和山的形狀,然後分享,用舞蹈,或把在舞蹈裡體會到的美好,不斷、持續地分享給更多人。透過雲門的舞碼,會打開身體許多感知,不管是聽覺、視覺或肌膚的觸覺,都會被觸動,像是看到樹的樣子、雲的流動、水在溪流的樣貌,用身體或聲音來表現,形成一個人舞蹈的樣子。舞蹈,不是文字,不會被鎖死框住,跟音樂很像,有無限的可能性。

雲門劇場四際高樹環繞,綠意盈目,四五月夾道藍花楹把天空染紫,夏天荷花簇擁羅曼菲在「輓歌」中旋轉的舞影,身後藏著光線通透綠意環繞的玻璃屋,這是咖啡與藝術相遇的美好空間淡水雲門星巴克,遠眺觀音山與淡水河出海口。花語餐廳外的曼菲雕像,除了緬懷雲門2的創始藝術總監羅曼菲女士,還有鼓勵更多年輕舞者堅持夢想的意念。

日光平台上可以看到朱銘的人間系列作品,在這邊可以直接看到淡水出海口,想像傍晚日落一定又會是醉人的美景一幅。跳傘人像由天而降,生活感的雕像組群羅列戶外空間,趣味盎然,就像親切歡迎各界的訪客。名為「穿越」的貨櫃裝置藝術,穿過貨櫃面向的就是再也回不去的八里練習場,讓雲門人永遠記得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雲門保留大部分的空地供民眾休憩使用,劇場外的大草皮平時開放給民眾使用,不定時會邀請外面的表演團體做戶外演出,在戶外看戲又是另一種風情。 

除了劇場本身的建築以外,一旁還規劃「大樹書房」以及「星巴克」兩個空間,讓看戲不只是來到這邊唯一的活動。大樹書房利用原本的中央廣播電台去改建,因為兩顆百年老樹倚靠生長所以得名。大樹書房內不僅有安靜的讀書空間,最有特色的就是,這裡有一整櫃的林懷民老師推薦讀物,如果好奇老師都看什麼書的話,這裡絕對可以滿足旅人的好奇心。

隱身在淡水河口,一個大家寄熟悉又陌生的舞團,終於有機會一揭雲門舞集的神密面紗,和熱鬧的老街相比這邊多了幾分輕鬆愜意,如果喜歡這邊的景觀及氛圍,推薦大家可以和滬尾藝文休閒園區一同遊玩,規劃淡水一日遊的行程。

 

◎ 滬尾砲台: 

滬尾砲台制高的地理位置與堅固的建材,打造出的宏偉砲台,可說是十九世紀戰爭與駐軍的最佳軍事堡壘,也是清代臺灣現代化的重要海防設施。滬尾礮臺位於淡水五虎崗的第一崗,為於至高處,過去可直接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可惜今為樹木遮蔽。滬尾礮臺坐北朝南,西側為新北市忠烈祠,東側為臺灣高爾夫球場,北側為雲門舞集。

這座由建於 1886 年的火炮砲台,是由當年的第一位台灣巡撫劉銘傳主導建造的滬尾礮臺,當年曾是守衛淡水港的軍事重鎮,雖然現在已經看不到大礮了,但從外牆及殘存的礮座遺跡仍能看出百年前的重要地位,於 1985 年被正式訂立為國定二級古蹟。

中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礮臺以利防禦。西元 1886 年 (光緒 12 年) 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建造十座新式礮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礮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礮31尊全數安裝於這十座新礮臺上。1889 年(光緒 15 年)大礮安裝完竣後,滬尾礮臺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礮臺內的四門大礮,改將此地作為礮兵射擊的練習場,1918 年日本人在砲臺東側建造號稱東洋第一的高爾夫球場,1928 年在北邊建造淡水無線電收信所用於和東京、大阪、鹿兒島聯繫之基地,顯示砲台的軍事防衛功能逐漸消退。臺灣光復後,滬尾礮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 74 年(1985 年)8 月 19 日公告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類別為關塞,之後開放民眾參觀。

劉銘傳所聘請的這位軍事專家後來葬在淡水外僑墓園中,墓碑上刻著(大清 欽賜雙寶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這位巴恩士在西元 1885 年(光緒 11  年)北洋武備學堂創立時,應聘擔任教習,因而與淮軍有關,並被推派來臺灣協助劉銘傳治理臺灣防禦工事,設計了當時臺灣地區數座重要的近代化礮臺,結果竟客死異鄉。

由於滬尾礮臺處於較高地勢,不易被察覺,加上礮臺外圍還有一道土垣圍護,隱密性佳,故易守難攻,是一座防禦性優越的暗礮臺,滬尾礮臺建造為矩形形狀,礮臺的最外圍為土垣,又稱為母牆,堆成與礮臺約略等高的土堆,高約 6.5 公尺,具有遮蔽礮臺及加強防禦的功能。壕溝將土垣和子牆區隔開來,提供類似護城河的作用。營門 (北門鎖鑰) 為礮臺唯一的出入口,位居東南方,營門門額有光緒 12 年(1886 年)重建完成時,劉銘傳所題「北門鎖鑰」四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見。因礮臺是一座軍營而稱「營門」。子牆為礮臺的主要壁體,以當時昂貴鐵水泥修築而成,厚度達 4.3 公尺,最高達 7 公尺。運彈坡為Y字型的斜坡,連結兩方砲座。當時以此坡來運輸彈藥。

滬尾砲台砲座呈圓弧形,兩座為一組,其間以甬道相通,配備「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周圍壁體凹陷處為儲彈槽,砲口皆面對淡水河出海口。原有四座砲座,分別為十二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十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八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現皆已不存。置彈槽在砲座旁牆面砲彈形狀的洞。從前砲彈的放置處。因「阿姆斯壯 (ARMSTONG) 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的彈藥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種砲座旁之置彈槽尺寸也會不同。

神龕為在置彈槽旁的正方形孔洞。據說於清代時為放置神明之處,放置的神明通常為武神(例:岳飛、關羽等),於民國初年則是放置通信設備。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其上植草具有吸彈作用,被覆上立有兵房的通氣孔。礮臺之甬道為士兵寢室、儲藏室、辦公室、儲彈室及日常活動空間,甬道互相連通,兼具遇到砲擊時防衛之作用。支撐洞為在甬道中兩邊牆壁的長方形小洞。據說從前會插入木頭做為支撐士兵上下舖之用。民國八十年 (1991 年) 開始修復廣場,修復時地坪開挖,礮臺內埕廣場發掘出面積龐大舊有建築基礎、地坪與少數遺物。

旅人利用捷運、公車、輕軌、微笑單車及短程步行等交通方式,即可抵達清法戰爭文化路徑各地點。

 

《雲門劇場》
.導覽請洽 : 02-2629-8558 #2302。
.預約信箱:tour@cloudgate.org.tw。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 6 巷 36 號。
.官網:http://www.cloudgate.org.tw/。
.營業時間:10:00~18:00,假日至19:00,週二公休。
.門票:無。

 

《我要怎麼去》
☆ 步行:
(1)、淡水捷運站 → 中正路 (老街) → 中正路一段 (約 20 分鐘)。
(2)、淡水捷運站 → 中山路 → 文化路 → 中正路一段 (約 20 分鐘)。
☆ 公車:(1)、滬尾砲台 (忠烈祠球場) 部分,民眾可搭乘包括 757、837、857、870、872、873、880、883、藍海 2 線、紅 26、836 等 11 條公車路線,其中 836 公車可直達,平日假日皆有行駛,其餘路線配合短程步行 500 公尺即可抵達滬尾砲臺。
(2)、滬尾砲台公園及天生國小部分,民眾亦可搭乘 757、857、870、872、873、883、藍海 2 線、紅 26 等 8 條公車路線抵達「天生國小」站,步行即可抵達天生國小、滬尾砲台公園及金目港仔濕地等地點。
☆ 
開車: 淡水捷運站 → 中山路 → 文化路 → 中正路一段 (約 20 分鐘)。
開館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 9:00 至下午 5:00。最後入館參觀時間為【閉館前三十分鐘】。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www.cloudgate.org.tw/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zh-tw/雲門劇場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7800686

 

雲門舞集 (3).JPG

 

雲門舞集 (1).JPG

 

雲門舞集 (2).JPG

 

雲門舞集 (4).JPG

 

雲門舞集 (5).JPG

 

 

雲門舞集 (6).JPG

 

雲門舞集 (7).JPG

 

雲門舞集 (8).JPG

 

雲門舞集 (9).JPG

 

雲門舞集 (10).JPG

 

雲門舞集 (11).JPG

 

雲門舞集 (12).JPG

 

雲門舞集 (13).JPG

 

雲門舞集 (14).JPG

 

雲門舞集 (15).JPG

 

雲門舞集 (16).JPG

 

雲門舞集 (17).JPG

 

雲門舞集 (18).JPG

 

雲門舞集 (19).JPG

 

雲門舞集 (20).JPG

 

雲門舞集 (21).JPG

 

雲門舞集 (22).JPG

 

雲門舞集 (23).JPG

 

滬尾炮台 (1).JPG

 

滬尾炮台 (2).JPG

 

滬尾炮台 (4).JPG

 

滬尾炮台 (5).JPG

 

滬尾炮台 (6).JPG

 

滬尾炮台 (7).JPG

 

滬尾砲台 (15).jpg

 

滬尾砲台 (28).jpg

 

滬尾砲台 (14).jpg

 

滬尾砲台 (16).jpg

 

滬尾砲台 (13).jpg

 

滬尾砲台 (18).jpg

 

滬尾砲台 (21).jpg

 

滬尾砲台 (19).jpg

 

滬尾砲台 (23).jpg

 

滬尾砲台 (24).jpg

 

滬尾砲台 (11).jpg

 

滬尾砲台 (27).jpg

 

滬尾砲台 (22).jpg

 

滬尾砲台 (29).jpg

 

滬尾砲台 (30).jpg

 

滬尾砲台 (32).jpg

 

滬尾砲台 (33).jpg

 

滬尾砲台 (35).jpg

 

滬尾砲台 (25).jpg

 

滬尾砲台 (31).jpg

 

滬尾砲台 (26).jpg  

 

滬尾砲台 (34).jpg

 

滬尾砲台 (17).jpg

 

滬尾炮台 (8).JPG

 

 

滬尾炮台 (9).JPG

 

滬尾炮台 (1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