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老茶廠 (63).JPG
@ 大溪老茶廠,用茶香醞釀懷舊的一份甘甜。

 

【桃園縣 大溪鎮 大溪老茶廠】

 

輝煌的紅茶,走過半世紀風華;茶鄉的榮景,在耆老口中傳頌。不捨,歷史洗練下的綠建築;重生,復古低調中的新風采。大溪老茶廠,用茶香醞釀懷舊的一份甘甜。

大溪老茶廠在 1926 年興建完工,後於 1946 年更名,歷經歲月洗禮,默默沉寂長達半世紀之久。直至 2010 年起,台灣農林全面修繕整建,保留了老茶廠挑高建築的老滋老味,讓這棟自光復後全台唯二的綠建築,處處流溢著古樸懷舊況味,完美重現老茶廠百年雋永光陰。大溪老茶廠讓世人感受大溪老茶廠往昔令人懷念的茶聲、茶香與茶韻風采,這座走過半世紀歲月的老茶廠融合有機栽培理念,也已經轉型為觀光與教育兼具的茶廠。

台灣農林大溪老茶廠,起源於西元 1899 年,三井合名會社來臺開拓茶園,並於 1926 年在大溪水流東地區興建新式機械製茶工廠 (當時名為角板山製茶工場)。台灣光復後,於 1946 年由農林處收編成立官營的「台灣茶業公司」,後改組為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茶業分公司,改名為「大溪茶場」。近年來因人們對於悠閒樂活環境的需求,國內的休閒觀光業蓬勃發展,台灣農林為了讓土地的活化,經營有機健康休閒事業,以期恢復茶業榮景。在 2010 年,台灣農林將大溪茶場正式更名為大溪老茶廠,並著手老茶廠的整建計劃,使大溪老茶廠以煥然甦醒之姿,依然屹立在靈秀山間,再次飄散悠遠茶韻風采,讓遊客得以品味茶香與歷史的痕跡。

日治時代的大溪,是紅茶的重鎮。摘種的小葉種紅茶年產量曾高達 600 英噸,有「黑金」的封號!品質好到進貢日本天皇、赴英國競賽打天下。時代變遷,茶鄉榮景不再,倒是老茶廠依舊屹立。台灣農林花了兩年的時間規劃再利用,讓老茶廠以低調清新的風貌再度在世人面前昂首。躋身世界四大名茶的「紅玉紅茶」,是大葉種阿薩姆紅茶和台灣野生茶樹衍生出的「台茶18號」,茶湯清澈亮紅,滋味甘潤濃醇,具有天然肉桂及薄荷香氣

隱身在大溪鎮靜謐小巷鄰近復興鄉三民村的「大溪老茶廠」說來有相當顯赫的背景。建於1926 年、占地 1,670 坪的茶廠,原是日治時代三井合名會社出產「日東紅茶」的基地,當時稱為「角板山工場」(舊名為「工場」)。時代變遷,民國 44 年由「台灣農林」接手營運。原址在 45 年遭祝融火吻,好在有老蔣總統協助重建,民國 48 年完成了目前廠房的輪廓。產業移轉,如今,茶園讓竹林和檳榔成為了主角,只剩沒有人氣的廠房徒嘆唏噓。從珍貴的老照片、歷史文物當中,可以遙想「大溪老茶廠」昔日風光

不願這片寶貴的資產荒蕪,「台灣農林」經過兩年的規畫重整,讓「大溪老茶廠」以低調卻耐人尋味的現代風味重出江湖。現在這兒飄著茶香,還有道盡輝煌歷史的古老機具緩緩運作,人文風情成為烘焙回憶的溫度,坐下來品茗,跟著老茶廠走進時光隧道。老茶廠再利用,成功的關鍵在保存原味!「大溪老茶廠」原本就是製茶廠,採收回來的茶葉,在這兒經過萎凋、揉捻的製程。兩層樓挑高的建築幾乎沒有更動,藍灰色窗櫺、踩得光亮的水泥地板,都是低調復古的本色,讓訪客感受寧靜舒適,不失自然樸實本色。

民國 48 年重建的「大溪老茶廠」,在能源使用上設計富有巧思。茶菁輸送進廠房,在二樓室內萎凋,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把一樓乾燥機產生的熱風集中引導到二樓使用。讓這座融合台、日、英式的工廠成為名符其實的綠建築。轉型之後,還是可以看到綠建築的特色,雅緻與樸拙並存、雋永和現代融合。新闢的靜水區透著天光,迴廊式設計,讓幽靜池畔成為駐足的焦點。

「大溪老茶廠」的歷史可以溯源自 1926 年,不少珍貴的老機具幾乎有百年歷史。可怕的是,不少件老機具至今還可以使用,來到這兒可以欣賞從前工具的智慧,可以說是難能可貴。 由英國人威廉傑克遜發明的茶葉揉捻機,大溪老茶廠共有六台,是製作紅茶的大功臣。日治時代三井合名會社留下來的保險箱是出自大日本新高商行,是「大溪老茶廠」保存的骨董。保險箱外層鐵製、內層採用梧桐木,再灌砂製成。內層至今還沒有開啟,裡頭藏著麼寶物?至今還是一個謎。

日治時代三井合名會社留下來的保險箱,是出自大日本新高商行;而 1872 年由英國人威廉傑克遜發明的茶葉揉捻機,可以說是現代機械化製茶的先驅。三井合名會社購入六座 36 吋的傑克遜揉捻機保存至今,現在還有在生產線上發揮功效。在「大溪老茶廠」廠房設計上,從二樓萎凋後透過投茶孔輸送到一樓的揉捻機上方,銅製輪盤機械揉捻,一次可以處理 90 到 150 公斤的茶葉,而且索條非常漂亮。台灣農林把這六台傑克遜揉捻機當作活歷史,保養得乾淨光亮,直到目前都是製作紅茶的大功臣。 綠茶揉捻機主要靠一根軸臂旋轉,讓揉盤上綠茶來回轉動揉捻。

民國 48 年啟用的「坦克式乾燥機」,則是道地台灣製有的大成式自動乾燥機。早年使用媒炭為燃料,後來改成燒重油,也是目前罕見的早期機具。綠茶揉捻機主要靠一根軸臂旋轉,讓揉盤上綠茶來回轉動揉捻。目前現場可以看到的是二連式揉捻機,在製茶高峰期,曾經六連一起運轉。60 年代使用的牧野式噴霧器,是台灣早期使用的噴藥機,重量不輕。

「大溪老茶廠」,重整的大原則就是保留原始風貌,轉型成為營業空間,依舊不失復古況味,可以從一些細節看出現代風巧妙的手法。呼應水泥建築本體,在展售空間上大量運用藍灰色櫃體和梁柱,長形家具帶出工業風的室內氛圍,佐以線條感的垂吊燈具,都市習氣當中多了一抹人文氣息。大面積的茶牆是「大溪老茶廠」最引人目光的角落。用水泥牆面為背景、利用金屬質感的造形層架,讓茶器、茶葉、茶磚當主角,大量的重覆卻不顯厭煩,反倒流露沉靜穩定的力量。

大溪老茶廠以原本工廠藍灰色的窗櫺成為基調,再裝潢時依舊運用藍灰色的門片、展示架木調相呼應,讓室內展示空間自然流洩懷舊況味。二樓的屋頂共有 151 根衍架、利用力學結構完成,轉型整修只有補強,沒有過度施作,意在保留老綠建築的衍架之美,在視覺上非常震撼。把樹葉當作茶葉一般揉捻,製成形狀不一的承盤,讓茶葉各自表述,和品茗的旅人做第一次接觸。簡單的構思,卻有文創的意涵,呼應空間更加契合。

《大溪老茶廠》
地址:桃園縣大溪鎮復興路二段732巷80號。
電話:+886-3-382-5089。
營業時間:10:00~17:30。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www.daxitea.com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大溪老茶廠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22502114

 

大溪老茶廠 (1).JPG
因為看指標寫的距離感覺似乎離三民圓環不遠,我們到了三民圓環就放慢速度,果然在路邊看見了指標,不過因為指標蠻低調的很不花俏,因此不是很容易被發現。

 

大溪老茶廠 (2).JPG
就在離三民圓環很近的一條巷子底,看見了這個乾淨整齊又有歷史感的廠房建築。

 

大溪老茶廠 (3).JPG

 

大溪老茶廠 (4).JPG

 

大溪老茶廠 (69).JPG 

 

大溪老茶廠 (5).JPG

 

大溪老茶廠 (6).JPG

 

大溪老茶廠 (75).JPG
用金屬板做為招牌,在傳統裡融入現代設計感。

 

大溪老茶廠 (7).JPG
一踏入建築,很明顯是經過精心設計過的空間。

 

大溪老茶廠 (8).JPG

 

大溪老茶廠 (9).JPG
當然老茶廠不會只賣東西,另外一區的空間保留了之前茶廠的史料。

 

大溪老茶廠 (10).JPG
既然是茶廠,當然少不了茶。將以往使用的器具當作陳列裝飾品,很能勾起遊客的興趣。

 

大溪老茶廠 (11).JPG
窗外另一側的風景吸引了我們。

 

大溪老茶廠 (12).JPG
很有日式庭院枯禪意象的水池展開在眼前。

 

大溪老茶廠 (13).JPG
水映著浮雲映著樹影,簡簡單單的四方空間卻有流動變換的風景。

 

大溪老茶廠 (14).JPG
整個庭院最大的亮點就是角落的黃金果。

 

大溪老茶廠 (15).JPG
茶屋吧檯的線條非常簡單。

 

大溪老茶廠 (16).JPG
像書本一樣排列的是一塊塊茶磚。

 

大溪老茶廠 (17).JPG

 

大溪老茶廠 (18).JPG
二樓完全是開放式空間,整個空間中央有兩條輸送帶。二樓的屋頂共有 151 根衍架、利用力學結構完成,轉型整修只有補強,沒有過度施作,意在保留老綠建築的衍架之美,在視覺上非常震撼。

 

大溪老茶廠 (19).JPG
因為製茶烘茶需要通風,因此二樓空間的設計都有考量到這個需求。

 

大溪老茶廠 (20).JPG
這是舊時的大溪茶廠,後來有經歷過一場大火而停擺,之後蔣中正先生又命人重新建設讓茶廠復工。

 

大溪老茶廠 (21).JPG

 

大溪老茶廠 (22).JPG

 

大溪老茶廠 (23).JPG

 

大溪老茶廠 (24).JPG
沒有老廠房的陳舊,但保留了老廠房的工業感。

 

大溪老茶廠 (25).JPG
在房子兩側共有8個大抽風扇作為換氣的功能。

 

大溪老茶廠 (26).JPG

 

大溪老茶廠 (27).JPG
二樓的屋頂共有 151 根衍架、利用力學結構完成,轉型整修只有補強,沒有過度施作,意在保留老綠建築的衍架之美,在視覺上非常震撼。

 

大溪老茶廠 (28).JPG
另外的兩側則是成排的窗戶讓空氣隨時對流。

 

大溪老茶廠 (29).JPG

 

大溪老茶廠 (30).JPG

 

大溪老茶廠 (31).JPG

 

大溪老茶廠 (32).JPG

 

大溪老茶廠 (33).JPG

 

大溪老茶廠 (34).JPG
二樓的屋頂共有 151 根衍架、利用力學結構完成,轉型整修只有補強,沒有過度施作,意在保留老綠建築的衍架之美,在視覺上非常震撼。

 

大溪老茶廠 (35).JPG

 

大溪老茶廠 (36).JPG

 

大溪老茶廠 (37).JPG
坐在池畔吹風放空什麼都不想就是一種奢侈享受了。

 

大溪老茶廠 (38).JPG

 

大溪老茶廠 (39).JPG

 

大溪老茶廠 (40).JPG

 

大溪老茶廠 (41).JPG

 

大溪老茶廠 (42).JPG

 

大溪老茶廠 (43).JPG

 

大溪老茶廠 (44).JPG

 

大溪老茶廠 (45).JPG

 

大溪老茶廠 (46).JPG

 

大溪老茶廠 (47).JPG

 

大溪老茶廠 (48).JPG

 

大溪老茶廠 (49).JPG

 

大溪老茶廠 (50).JPG

 

大溪老茶廠 (51).JPG

 

大溪老茶廠 (52).JPG
這個角落不知道以前是做什麼用的,旁邊有個小洞然後地上是瓷磚。

 

大溪老茶廠 (53).JPG

 

大溪老茶廠 (54).JPG

 

大溪老茶廠 (55).JPG
還有製茶烘茶的大型機具。

 

大溪老茶廠 (56).JPG
現在的大溪老茶廠,還是有部分區域不開放,應該是依舊有在運轉製茶吧,不過可以看得出來設備都很新穎,已經不是"古法製茶"了。

 

大溪老茶廠 (57).JPG

 

大溪老茶廠 (58).JPG

 

大溪老茶廠 (59).JPG

 

大溪老茶廠 (60).JPG
櫃台與陳列台連結,挑了商品就能直接結帳。

 

大溪老茶廠 (61).JPG

 

大溪老茶廠 (62).JPG

 

大溪老茶廠 (64).JPG

 

大溪老茶廠 (65).JPG
廠房後方的水井。

 

大溪老茶廠 (66).JPG
廠房後方的汲水筒。

 

大溪老茶廠 (67).JPG

 

大溪老茶廠 (68).JPG

 

大溪老茶廠 (70).JPG

 

大溪老茶廠 (71).JPG

 

大溪老茶廠 (72).JPG

 

大溪老茶廠 (73).JPG

 

大溪老茶廠 (74).JPG

 

大溪老茶廠 (7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y and Tom 的頭像
    Joy and Tom

    Joy and Tom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