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 五峰鄉 張學良故居、三毛夢屋】
先在此聲明,封面的照片是拍攝自張學良故居的簡報介紹,不是 Joy and Tom 的製作海報。如果版權上有所不妥,煩請告知。
新竹縣政府為促進地方觀光產業發展、帶動人文休閒風氣,並保存張學良將軍事蹟,所以配合旁邊的「三毛故居」、「清泉溫泉」,同時辦理了「將軍、文學、美人湯」的系列景點,目前的「張學良故居」是將原建築式樣稍為放大,再改至附近較安全之位置遷建。原故居之原址,則豎牌標示為「張學良故居遺址」供遊客觀看。附近除了「張學良故居式樣及遺址」之外,還可以欣賞五峰鄉桃山村清泉部落美麗的風景,以及名小說家「三毛」曾經住過的地方,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的遊客人潮。
上坪溪是由新竹縣五峰鄉山區的霞喀羅溪、爺巴堪溪匯流而成,河流至清泉流速趨緩,溪谷轉為開闊,幾百年前泰雅族人開始在河階兩岸打造家園,以泰雅語「溫暖泉水」做為地名,日據時代被改名為「井上溫泉」,「清泉」之名,光復之後才開始使用。清泉溫泉為弱鹼性碳酸泉,無色無臭,可飲可浴,原本只要在河床上翻找,就能享受專屬的個人湯,但天災改變了地貌,現在雖然只有私人浴場有穩定泉源及個人湯屋可供使用,但是鄉公所另外也有設置供大眾使用的泡腳池。
於是 Joy and Tom 決定拜訪位於新竹五峰鄉清泉部落的少帥張學良的故居。由於張學良將軍是改變國共平衡的歷史人物,他在新竹五峰的深山軟禁了長達 13 年,不論其功過如何,但其生前點點滴滴的傳聞事必引起遊客的好奇,另外在「張學良故居遺址」旁邊的「清泉一號吊橋」橋頭附近,是名小說家「三毛」曾經住過的地方。三毛是台灣有名的文學家,她除了在文學上的造詣之外也有很浪漫淒涼的愛情故事,因此也必是遊客爭相造訪的地方。
抵達清泉部落前三、五公里處,會經過一座單向通車的桃山隧道。一進入這黝黑的隧道,因為隧道位處較高的海拔,再加上隧道內山泉水的滲漏,雖然桃山隧道中間有較為寬敞的會車道,但還是在進入隧道前,先注意一下對向是否有來車的車燈。過了隧道後,也就快要抵達清泉了。
清泉部落早期就是以溫泉聞名的地方,新竹縣政府現已將原「溫泉頭」出水口旁整建成涼亭泡腳池,因位於「張學良故居遺址」旁也是前往「霞喀羅古道」的必經入口處,而且清泉部落裡有三條吊橋橫跨過「上坪溪」,吊橋景色優美,站在橋面上可欣賞四周群山或「上坪溪風光」;因此,在「張學良故居」、「三毛的家」、「清泉溫泉」、「清泉吊橋」、「環山步道」的組合下,清泉部落勢也成為遊客爭相前往的新景點。
雖然這只是個景點,但當一進入故居這裡,隨著牆上海報的詳細說明,時光似乎一轉眼拉回到七十年前。每一個故事細節都讓人隨著這段內容而起伏,它進而改變了大陸的版圖,也改變了台灣的歷史。918 事變後,張學良多次勸蔣聯共抗日,遭蔣拒絕。12 月 11 日晚,蔣邀請張學良、楊虎城和蔣鼎文、陳誠、朱紹良等晚宴。席間,蔣宣布了蔣鼎文為西北剿匪軍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綏寧四省邊區總指揮等換將的任命書,並且命令中央軍,接替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剿共任務。
12 月 11 日晚間,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 (西北軍) 的高級將領,宣布第二天清晨進行兵諫。12 月 12 日清晨五時,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東北軍到臨潼的華清池捉蔣,蔣從臥室窗戶跳出,摔傷後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然後被發現活捉,於是西安事變爆發。
當天,張學良、楊虎城向全國發出了關於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要點如下:
1. 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
2. 停止一切內戰。
3. 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
4. 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
5. 開放民眾愛國運動。
6. 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
7. 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
8. 立即召開救國會議。
南京中央於當晚十一點半,召開中常會及中央政治會議聯席會議,決議奪張學良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會議最後決定剿撫並用,一面以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一面以於右任為陝甘宣撫大使。
12 月 12 日晚間,宋美齡在上海初聞西安發生事變之際,就想到澳籍友人《端納》是生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記者,他一生的事業在中國,曾贊助過中國的辛亥革命,後來又成為北京北洋政府的客卿,曾為張作霖父子的謀士,與張學良交往密切,也是蔣中正的好友。蔣夫人請《端納》到寓所,與孔祥熙共商,《端納》對於西安一行,認為義不容辭,當晚,即隨同宋美齡乘夜車前往南京。
12 月 16 日,中央在勸阻張學良無效後,由於各界函電交馳要求討伐,遂由政治委員會決議派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劉峙為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為西路集團軍總司令,分別集結兵力,由東西雙方,同時向西安進行壓迫。隨即展開轟炸西安近鄰城市,並逐漸轉向西安。張學良乃允許拘扣的蔣鼎文先返回洛陽,請國軍方面暫停軍事行動,避免衝突升級。
12 月 17 日,史達林指示中共,考慮到蔣介石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抗日力量的重要領導人,希望放蔣。經過內部爭辯後,中共決定服從史達林的指示,中國共產黨遂派周恩來到西安,來參與西安事變的協商。
12 月 22 日,隨後《端納》全力週旋,宋美齡、宋子文等到西安。在飛機上,宋美齡把手槍遞給《端納》,說:「如果叛軍對我有任何不禮貌行動,你可用此槍立即將我槍殺」。張學良、楊虎城去機場迎接,下機後,宋美齡與張學良說:「漢卿,這是我的東西,就不要再檢查了把?」張學良馬上說:「夫人,豈敢!豈敢!」張、楊與宋子文、宋美齡舉行了會談。後由張學良本人陪同宋美齡和《端納》往見蔣。宋美齡拿著一個梅乾菜盒見到了蔣介石,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中記載,蔣見到宋後,眼淚直流,說:「你怎麼來了?如入虎穴矣!」宋美齡勸蔣道:「寧抗日,勿死敵手!」(寧可抗日,勝利失敗你都是英雄,總比因為拒絕抗日而死在叛軍的手裡要強)。從此,蔣介石的態度開始轉變。
12 月 24 日,蔣中正接受六項協議。即:
1. 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
2. 釋放上海愛國領袖,釋放一切政治犯,保證人民的自由權利。
3. 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抗日。
4. 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亡方針。
5. 與同情中國抗日的國家建立合作關係。
6. 其它具體的救國辦法。
但是蔣介石不想為他的承諾來簽訂任何協議書,於是東北軍和西北軍就有部下向張學良反應,不滿稱道:「我們提著腦袋給你幹,怎麼到最後連個簽字都沒有?」張學良回道:「你們的政治覺悟沒我高,現在蔣介石雖然被捕,但是其政治實力還在,既然我們打算要放他,就要把他捧為領袖。就算逼他簽了字,他到時還是有可能反悔,現在先取得一個君子協議就好。」但是張學良的這個提議,遭到了楊虎城的反對,最後還是在共產黨人周恩來的勸說下,楊虎城才同意張學良「不簽字放蔣」的提議。
12 月 25 日下午,蔣中正乘飛機離開西安,張學良親自陪同,並於當日抵達洛陽。離開西安前,張學良留下手令,把東北軍交給楊虎城指揮。12 月 26 日,蔣中正抵達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隨即遭扣留。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之 西安事變。)
自此,張學良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失去自由的生活。張學良 1946 年就被送往清泉,當時國共尚未大規模開戰,尚有談判的空間,國共兩方都有許多將領,為當時已軟禁 10 年的張學良求情,但蔣中正始終無法對「西安事變」釋懷,反而將張學良送往台灣一個由新竹平地上來還要 20 公里路程的偏僻山區;張學良 1959 年離開,在清泉待了 13 年,但除了口述傳說,並沒有留下任何歷史見證,他居住的屋舍早在 1973 年就被土石流沖毀了。
張學良被軟禁在新竹清泉的時間為 1946 至 1959 年,原本位於上坪溪北岸的故居原址,因為多年前颱風所引發的土石流而沖毀,故於上坪溪的南岸 (原址的西南方) 依照原本的建築興建了一座張學良故居的紀念館。
《我要怎麼去》
前往新竹縣五峰鄉「張學良故居」,可走北二高在 90K 處下芎林交流道,之後往竹東方向接 120 縣道,再前行約 2 公里,右轉上竹林大橋,跨過竹林大橋,在橋上十字路口左轉接北興路,再走到底至榮民醫院前右轉 (約 200 公尺),在第二個路口左轉,進入竹 122 縣道,沿著 122 縣道前行,過了「桃山隧道」之後就快到達,「張學良故居」就在竹 122 縣道 48K 處左下方的山谷邊。
◎ 地址: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
◎ 官方網站:http://general-oldhome.emmm.tw/。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張學良。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5752473。
竹 122 縣道上的桃山隧道。
下坡路旁的大理石上刻著清泉二個大字。
張學良故居外河岸邊遠眺清泉二號吊橋。
走過停車場,後方的這棟,就是訪張學良故居而興建完成的建築。
張學良故居遠觀。
張學良故居外河岸邊的簡介。
建築前方的就是張學良與其第二任妻子趙一荻。
張學良故居外河岸邊遠眺清泉三號吊橋。
張學良故居外河岸邊遠眺清泉三號吊橋。
張學良故居的入口。
張學良故居外觀。
張學良故居外落成誌。這塊落成誌,說到了原本的故居重建之來由。
張學良故居外觀。
張學良故居外桂花序。
張學良故居入口簡報。
張學良故居簡報。這段是張學良在原配于鳳至過世後,親自寫下的這段詩詞,深切的蔓延出了張學良的磊落與骨氣,讓人細細讀來,別有感觸。
張學良與楊虎城。
張學良自西安事變後,遭到長達半個多世紀軟禁的遷徙圖。
張學良故居的前身為日本台灣總督府所屬的訓練所。
張學良於清泉的幽禁歲月 1946 至 1959 年。
張學良於與他的兩個女人,元配于鳳至與後來的趙一荻。雖然於鳳至是他的元配,而趙一荻 (人稱趙四小姐) 在沒有名份的情況下,陪著他度過幾十年的監禁歲月。1963 年,罹癌的於鳳至寫了封信給趙四小姐,大意是對自己無法陪伴張學良感到愧疚虧欠,也感謝趙四能替代她陪著張學良,她願意離婚讓張學良與趙四共度余生,張學良與趙四在第二年舉行公開婚禮。
張學良與趙一荻於此的生活照。
張學良故居內長廊,長廊的盡頭就是張學良先生的畫像。
張學良與趙一荻於此的生活照。
張學良與趙一荻的生活照。
張學良與莫德惠。
Joy 的媽 and Tom。這對桌椅是仿被沖掉的故居內的陳設,聽說是張學良與趙一荻最常打發時光的地點。
這是另一座位於館內的張學良閱讀雕像。張學良對於明史涉獵甚深,原因是被軟禁後的 1938 年 11 月被帶到了貴州修文縣陽明洞。修文縣就是王陽明被貶的所在,再加上王陽明被貶的那年為 37 歲,恰巧也與張學良西安事變後被拘禁的年歲相同,因此有感於自己與王陽明有類似的遭遇,因此開始試著去瞭解王陽明,也因此到後來進而鑽研明史。
張學良故居內長廊,長廊的盡頭就是張學良先生的畫像。
張學良故居內長廊邊簡報,少帥晚年重獲自由後的剪影。
張學良故居外觀。
趁還沒有這麼多遊客時就趕快把入口拍下來,不然晚了一步的話,有了眾多的遊客,就很難會拍出全景。
這座外型簡樸的日式平房,是少帥張學良在 1946 至 1958 年和他的夫人趙一荻一起被幽禁的地方。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溫泉泡腳區旁的這塊高地就是原本張學良故居的遺址。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雖然是說被颱風沖毀,相關單位居然有這麼辦法可以盡量還原當年的樣子。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遠眺清泉一號吊橋,那是當年故居對外唯一的出路。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旁蔣中正送的釣竿。張學良在 70 歲時,將蔣介石送給他的懷表差人送回,雖然沒有附上隻字詞組,但張學良有著『看看時間,該放我了吧』的意思。蔣介石也懂,高人拆招高來高去,蔣介石則回送一支釣竿,一樣只能意會不用言傳,張學良也懂的,『還是繼續過著清閑的與世隔絕生活吧!』。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遺址旁的巨石上,也刻著張學良的簡史。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監視將軍的瞭望台。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縣政府將這塊區域重現,並簡易的重現其建築的基柱點。
清泉日據時代原名「井上溫泉」,素以溫泉聞名。
溫泉泡腳區,這裡曾經有簡單的石寮。石寮分為三個等級,一個是最高級的泡湯區,供張學良與一些高階軍官使用;次階的石寮為供看守張學良的守軍使用;最後的則是供一般民眾使用的石寮。
=================我是分隔線=================
【新竹縣 五峰鄉 三毛故居「夢屋」】
三毛和張學良,分別代表著文學和政治,兩個不同背景的人,之間怎麼會有牽連?如果說命運早有安排,那一切都說得通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Joy and Tom 曾經欣羨著愛情生活與冒險故事,為主角遭遇不測而落淚;不知塵封多久的記憶,都在清泉一一被喚回,新竹深山裡的小部落,卻因牽扯著三毛的愛戀,張學良的青春歲月,而與眾不同。
「我的這一生,豐富、鮮明、坎坷,也幸福。我很滿意。」三毛曾寫過這麼一段話,她乍然離世之後,也被拿來做為她回頭審視一生的結語。本名陳平的三毛出生於 1943 年,她是天生註定不平凡的,她的一生的確就如自己所言,「豐富、鮮明、坎坷」;三毛從求學起就遭遇許多磨難:因為數學不好,竟發明出以死背的方式得到高分,但卻也因高分,老師懷疑她做弊,反而遭到莫大的羞辱;又羞又恨的她不再踏入學校,她的人生道路,從此和別人不同。
文學上突出的天份與努力,讓三毛得到文壇人士的特別幫助,特許進入文化大學旁聽,但又因為對感情的偏執,憤而遠走海外,荷西在此時走入她的生命,他比三毛年紀小,苦戀著三毛,終以堅定的態度、多年的等待,等到三毛的愛情,但卻又無法實踐相守一生的承諾,1979 年因潛水意外猝逝,甜蜜婚姻不過六年。荷西的死對三毛是莫大的打擊,她悲傷得連夫婿的後事都無法處理,還是雙親飛往當地處理所有的事,並將她帶回台灣。而這個意外之後,三毛也深困於嚴重的憂鬱症。
來到清泉的三毛租用了一間山坡上的房子,她取名為「夢屋」,是棟紅磚矮平房,屋前平台是絕佳的觀景點,上坪溪蜿蜒眼前,隔著溪谷,開門就見清泉天主堂;三毛為研究張學良來到清泉,但這方面的文件並未見付梓,倒是清泉天主堂因三毛為美籍神父丁松青翻譯的「清泉故事」而聲名大噪。
三毛租住在此紅磚屋三年,並將此命名為夢屋,山明水秀的清泉,成為三毛暫時的歇腳處以及尋找靈感的地方。三毛夢屋是租來的,目前也由原房東的第二代在管理,參觀要收清潔費 20 元,可抵消費。
三毛故居在相關單位以及房東的協助下整建,成為清泉重要的景點之一,保有當時純樸外觀與風貌的紅磚屋內,展示了三毛過去的文學創作與舊照片,還可看到砥礪人心的三毛箴言。
在這文學氣息濃厚的空間,屋內不斷播放著三毛的音樂有聲作品,隨著那動人的詞句與悠揚的樂曲,閱覽當時所拍攝的一張張照片,與牆上多愁善感的創作文字,更可深刻感受情感。
房東將前庭打造成泡茶休憩之處,20 元清潔費可以抵茶飲消費。入坐此處,遠眺山水美景,宜人景緻盡收眼底,其實不難發現三毛為何鍾愛此處,這麼幽靜的清泉部落,人人都愛呀。紅磚屋上方木牌是由丁神父所保存並提供,是當時三毛在租賃期間掛於門楣上方。
三毛在沙漠時期的生活,激發她潛藏的寫作華,並受當時『聯合報』主編的鼓勵,作品源源不斷,並且開始結集出書。三毛作品中最膾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 12 篇精釆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飯店』,是三毛適應荒涼單調的沙漠生活後,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字,自此之後,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風靡了全世界的中文讀者。
這屋裏,遺留下的不僅是文人的風采,還醞釀著三毛那份永恒不滅的意志。三毛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作品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生平著作和譯作十分豐富,共有二十四種。
在張學良故居後方半山腰的天主堂,是清泉部落歷史最久的教堂,站在部落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山坡上有如皇冠的圓拱十字架,當初作家三毛也是在此與丁松青神父結緣。一個熱愛這個番薯地的神父,一個在清泉部落奉獻出他三十年的神父,儘管艾利颱風在清泉部落上留下重創的痕跡,「阿度仔神父」卻不放棄地再重新開始。丁松青神父在 2004 年獲頒「史懷哲教師獎」。他除了是耶穌會的神父外,也是一位作家;神父總共寫了五本書,其中的三本「清泉故事」「蘭嶼之歌」「 剎那時光」 由女作家三毛翻譯成中文。
三毛之所以會來清泉部落,就是為了幫在此執事的美籍丁松青神父,將其著作翻譯成中文,因而開啟了三毛和這個泰雅部落的緣份。丁松青神父已經在清泉部落住了三十餘年,將所有心力都奉獻在此,而天主教耶穌會的教堂更是他的精心傑作,教堂上的十一扇彩繪鑲嵌的玻璃窗,便出自神父之手。旅人可以在每周日早上八時三十分到天主堂望彌撒,感受部落裡神聖的宗教氣氛,也能近距離欣賞稀有的彩繪玻璃。
離開清泉的三毛,憂鬱症復發,情況時好時壞,終於在 1991 年 1 月 4 日,做出令人既震驚又惋惜的決定,她以絲襪在醫院浴室自殺,為生命畫上戲劇化的句點。雖有名人加持,但清泉的遊客不多,幽靜的溪谷橫掛著幾座吊橋,日據時代就有的清泉一號吊橋是其中最知名的,過去常見三毛與丁松青神父在此散步的身影。此情此景增添幾分惆悵,但這樣的氣氛,正好適合追憶過往的年代。
紅磚屋上方木牌是由丁神父所保存並提供,是當時三毛在租賃期間掛於門楣上方。
三毛的故居「夢屋」。眼前的這棟紅瓦屋就是三毛的故居。
三毛的故居「夢屋」。
三毛的故居「夢屋」旁商家。
三毛的故居「夢屋」。
三毛的故居「夢屋」。
三毛的故居「夢屋」。
三毛的故居「夢屋」。
三毛的故居「夢屋」。
三毛的故居「夢屋」。
三毛的故居「夢屋」下方通往三毛住處的小山道。
張學良清泉故居的上方有一座天主堂,這座天主堂與三毛有一點點的淵源。
清泉一號吊橋。
清泉一號吊橋。
在清泉這段,上坪溪從下游往上游一共有三座吊橋與一座可供車輛通行的橋。依序是二號吊橋、五峰清泉吊橋、一號吊橋、清泉大橋。清泉一號吊橋上往下游望去,所見近側為五峰清泉吊橋,遠側為二號吊橋。
清泉一號吊橋上還可以眺望張學良故居遺址,而且還可以感受得到溫暖的風。
清泉一號吊橋。一號吊橋似乎好像是以繩子與吊纜相連,所以整個都看起來很晃,其實一號吊橋很安全。
清泉一號吊橋。
清泉天主堂。
清泉天主堂。神父剛來的時候,清泉天主堂只是一間普通的教堂,但因為白白的牆壁讓他「覺得很無聊」,就開始有漂亮的馬賽克拚貼。
清泉天主堂。
清泉天主堂。
清泉天主堂。
清泉天主堂。神父的畫和清泉鄉土民情有關,是泰雅人的生活,那時民風還很保守,做禮拜時男人和女人還分開坐兩邊,因此教堂後側的畫一側畫的是在工作的女人,另一側是工作中的男人。
清泉天主堂。教堂上的十一扇彩繪鑲嵌的玻璃窗,便出自神父之手。
清泉天主堂。
清泉瀑布。
清泉對外交通的公車。
清泉路旁雜貨店。
桃山隧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