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 頭城鎮 頭城老街】
和平街是頭城最早發展的街道,古稱「頭圍街」。清代頭城的精華 區域,就是這裡,它見證了頭城以往的繁華歲月。同時,它也曾是宜蘭地區最重要的經濟中心,現在則是全宜蘭碩果僅存的老街,特別值得珍惜。
經過重新整理與規劃後的頭城老街,鋪上嶄新的石磚,尋著清晰的地圖與說明牌,可以探訪頭城最早發展的街道、清代繁華中心─和平街,古稱「頭圍街」。老街呈南北向,東臨頭圍港,北通烏石港,原本是因為河運所發展的商業街,卻因為 1924 年大水淹沒且淤積頭圍港,與公路、鐵路的開闢,使老街逐漸落沒不振。
歷經歲月風霜,老屋舊毀或拆除,現存的老房子僅佔少數,又因多數為私人住宅,故多半是欣賞外觀,體驗新舊並存的奇異風貌。雖然頭城老街老房子僅存不多,建築風格卻存有清代傳統閩南風格、日治中期以前的磚造洋樓、日治後期鋼筋混泥土建築等,見證歲月的痕跡。
從北端開始走訪老街,明顯的起頭為因為文建會整修而大門緊閉的北門福德祠,接續為十三行、頭城國小校長宿舍、盧纘祥居所、吳朝陽宅、老紅長興、新長興樹記、慶元宮、源合成商號、陳春記商號與南門福德祠。南、北兩門的福德祠除了界定這條街的空間,寓意包含街上店家為了守住財氣而建造,祀奉福德正神。
長排平房是清代船頭行的遺址「十三行」,建在河道碼頭旁,相傳是盧家的船頭行與倉庫,為閩南式建築風格,紅瓦斜屋頂,外觀經整修變得相當新,看不出老照片上的模樣,目前好像尚未開放參觀。頭城國小校長宿舍不在主要老街上,需要轉到隔壁條街。以檜木與杉木建造的日式建築,地板抬高六十公分,典型的日式住宅,目前所見是最近重新修繕,用為頭城鎮史館,可入內參觀。
繞回主要的老街上,混合各種建築風格的盧宅,是第一任宜蘭民選縣長盧纘祥的故居,日式屋頂有西式的「老虎窗」,牆面是洗石子與白色面磚,不但相當顯目,且佔地廣。可惜,屬於私人住宅,隔著厚重的鐵門,無法一窺具有特色的建築。盧宅對面是一片看似沒有什麼的大池塘,其實它是頭城老街的發源,頭圍港遺址。接到頭城老街的南段,約建於日昭和五年(西元 1930 年),屬於店屋造型的吳朝陽宅,結構以鋼筋混泥土為梁柱,立面簡潔、樸實,屋柱仿照希臘造型。
早期南北貨批發零售的老紅長興與新長興樹記,兩棟老房子相連,看起來年代久遠,使用鋼架支撐。特別之處,在精緻的木雕門面,不但有維妙維肖的窗門,連春聯也直接刻劃上,典雅細膩。短短一條老街,存有三間老廟,中間的慶元宮為漢人在宜蘭建立的第一座廟,有「開蘭媽祖」之稱。但歷經多次重修,外觀不復古意,僅在細微處留下歷史的記憶,例如:內殿光緒年間的舊柱。
接近南端底的源合成商號與陳春記商號,融合西洋與傳統閩南的建築風格,其中迷人之處,在綿延相連的紅磚、圓拱的「亭仔腳」。南門福德祠明顯後有整修過,色彩繽紛,造型少了北門福德祠的古樸。一南一北的福德祠互相呼應,包圍新舊混搭的頭城老街,來回走一趟,不用太久時間,幾棟別具意義的老房子,雖比不上其他知名老街的完整,卻少了攤販與觀光客的喧囂,難得保有寧靜的面貌,靜待旅人與歷史相會。
今日的老街,隱藏於街鎮之中,很容易被忽略掉,其實它仍保存了不少昔日的遺跡,可藉以回顧頭城早年的發展。此外,還可看到清代及日治時財的老建築,非常難得。當漫步其中,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和平老街保存的古貌非常珍而且隨時面臨被拆除的危機,特別值得細心探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