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 二水鄉 林先生廟】

 


位於二水員集路八堡圳取水口對面的林先生廟,是二水鄉首屈一指的古蹟,亦是二水鄉獨一無二的官設公廟。廟內供奉林先生祿位、施長齡先生神位、黃世卿先生神位、及土地守護神土地公與土地婆,目前是由彰化縣農田水利會二水工作站在管理,Joy and Tom 到此參觀農田灌溉水源頭八堡圳,了解當初開鑿的事蹟。

 

彰化平原在漢人尚未墾殖以前,住著二個平埔族群,那就是乏福郎族 (Favorlang) 及洪雅族 (Hoanya)。他們的農業生產採用輪耕休田制。僅管漢人入侵墾殖後,漢人仍以平埔族的輪耕休田、陸稻耕作的農業經營方法。施世榜見到台灣中部有高山,其水流落差大,水源充沛到氾濫成災,但是到了乾季卻又沒水,所以於一七○九年開始建造水圳,來解決灌溉問題。施世榜 (施長齡) 自鼻仔頭 (今彰化縣二水鄉) 設圳頭,挖掘渠道,引用濁水溪的水來灌溉農田,也就是現在的八堡圳。

 

林先生有「台灣大禹」之尊稱,與八堡圳同留台灣水利史。清康熙五十八年 (西元 1719 年),施世榜 (施長齡) 為開鑿建設八堡圳,於武東堡之鼻仔頭附近引取濁水溪流築設圳頭,但屢次都無法將溪水引進八圳道。眾人正望水興嘆之際,眼看功敗垂成時,後來巧遇林先生傳授導水圖法,改設圳頭於濁水左,以藤、鉛絲紮木成竹編成方錐型或圓錐形之壩籠,狀如倒筍,聯結成圍,上廣下狹,以大小石塊填實裝入,高下不等,自數尺至數十尺,視水深淺而定,使水流源源不絕暢流入圳。

 

老翁不願居其功,只自稱「林先生」,鄉人準備千金欲酬謝之,老叟卻已功成身退不知去向。後人為感念其恩澤,在二水鼻子頭八堡圳源頭附近﹝即源泉村員集路林先生廟現址﹞恭建祀祠,興建林先生廟,並配祀開圳有功之施長齡,黃仕卿二人,每年於中元普渡時熱鬧隆重慶贊祭祀,以追念崇功偉蹟,迄今已有二百七十餘年。觀察本省埤圳堰堤築成方法多沿用八堡圳築法,所以林先生不僅是灌溉彰化平原的功臣,亦是造福台灣水利之先賢。正如二水林先生廟詩聯所言:『八穀無恙萬民歡稼穡;堡城永存千載念先生。』。

 

林先生廟為一重檐歇山頂式建築,內供奉傳奇的林先生祿位,左右並配祀開圳有功的施世榜與黃仕卿。此廟曾於民國八年重建,六十四年奉謝東閔主席指示撥款再次重修,每年中元節水利會與施氏後嗣及當地居民均在此祭拜,以感念其開發水利之恩德。如今林先生廟經過翻修,廟裡更增添了許多設施,Joy and Tom 也見到彰化縣的各座大橋,以及各個水庫縮小版的模型。由於施氏興修八堡圳水利之功勞最偉大,故彰化農田水利會例年亦撥款祭祀。

 

八堡圳其長度本支八十九里,分流總延長為二百三十餘里。八個堡名及其涵蓋區域分別為:
1、 東螺東堡:今天二水鄉全部、永靖、田中、田尾的局部。
2、 東螺西堡:今埤頭、溪洲及田尾局部,北斗鎮全部。
3、 武東堡:今社頭、田中、員林的局部。
4、 武西堡:今員林、溪湖及田尾鄉的局部。
5、 燕霧上堡:今花壇鄉全部、秀水鄉局部。
6、 燕霧下堡:大村鄉全部、員林鄉大部。
7、 線東堡:今彰化市全部、和美鎮局部。
8、 馬芝上堡:鹿港鎮及福興鄉、秀水、埔鹽的局部。

 

八堡圳在台灣開拓史上占有重要之地位,林先生所傳之祕法(即土工法),是用籐紮木或竹,編製方錐形與圓雛形之壩籠,今人稱之「籠仔窩」,是開圳成功的關鍵。它是以藤編成之頭寬尾狹之圓椎型壩籠,狀如倒筍,故又稱「圓筍」或「倒筍」。「籠仔窩」其高度由數尺至丈餘,視溪流之深淺而放置於河中,形狀如倒筍,頭廣尾狹,以大小石塊裝入籠內,尖狀的一端朝下游,一個個連結成排圍,攔堵水流導入埤圳。「籠仔窩」不但於旱季有導水入圳的功用,雨季且能堵濁水溪水氾濫侵蝕河堤之功能。此種方法雖係原始,但合乎科學,本省各地埤圳堰堤,至今大部分仍沿用林先生所傳的方法攔水。因此,林先生不但是八堡圳導輸溪水灌溉農田之功臣,且係光耀於台灣水利史上之一位偉人。

 

《我要怎麼去》

 

自行開車:
由第二高速公路(國道3號)下竹山交流道,接集山路二段,左轉南雲路行至名竹大橋,左轉員集路(縣152),即可到達。

 

官方網站:http://www.erhshui.gov.tw/scene/s-006.htm
地址:彰化縣二水鄉源泉村員集路二段225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