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 龍潭鄉 連登小粗坑山、小竹坑山、石門山、清水坑山、太平山】
常聽說桃園龍潭的石門山,這個石門山,不是合歡山旁百岳的那個石門山,是石門水庫旁的石門山。石門山位於石門水庫大壩西邊,地勢標高只有 551 公尺,但因為周邊沒有什麼更高的山,所以視野非常好,登高望遠風景非常秀麗。除了登山的時程可自行規劃可長可短外,更重要的是山頂還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呢。
因為還沒有去過石門山,所以上網搜尋一下路線,發現起登點的選擇非常多,從北側的勞工育樂中心起登似乎是比較多人的選擇。不過考量家中女王的體力,還是以離山頂最近的南端入口當登山起點吧。今天的目標是連走五座山:小粗坑山 (字跡已難辨之水泥柱,標高 550m)、小竹坑山 (殖產局三角補點基石,標高 551m)、石門山 (一等三角點,標高 551m)、清水坑山 (土木局三號水泥柱基石,標高 510m)、太平山 (測量局四等控制點基石,標高 535m)。
我們從中壢經龍潭前往石門水庫,至台三乙公路 10 公里處的叉路左轉,路口有崑崙藥用植物園區的標誌,這條為仁和道路;左轉直行約三百公尺,遇叉路,左往小粗坑桐花步道,右往石門山登山道的南端入口;取左行,前進約百公尺,抵達水泥橋旁的伯公廟。
伯公廟名為「原佑福德祠」,俯臨大粗坑溪。廟於民國七十年(1981 年)改建,廟身新穎,只有廟前的石製舊香爐,因長年風化而透露出古樸的歲月痕跡。走過水泥橋後,路旁有一油桐花觀景台,在此觀景,近處一片田畦,遠處有山巒。
觀景台旁有龍源國小製作的「小粗坑古道」標誌。「小粗坑古道」,山界則稱為「粗坑古道」。粗坑,是當地的地名。當地有大粗坑溪及小粗坑溪,古道沿著小粗坑溪的溪谷而行,所以稱為「小粗坑古道」。小粗坑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的一條牛車道,粗坑、關西十寮、竹坊、茅武督等地居民依賴這條道路運送物資出入。後來因興建石門水庫,山區居民他遷,加上公路的闢建,古道於是沒落。
「小粗坑古道」以桐花聞名遐耳,但十一月不是桐花的季節。小粗坑古道沿途有許多景觀資源及農作特產,五、六月盛產新鮮香菇,仲夏時節有嫩得出水的綠竹筍,初秋有茭白筍 (旁是茭白筍田),秋末則是苦茶收成。「小粗坑古道」不是我們今日的目標,於是我們回到仁和道路,過「崑崙藥用植物園」牌樓,與「崑崙藥用植物園」門口,續左上,來到石門山登山道的南端入口。若續直行道路盡頭,是「佛佗世界」,進去須收費。
石門山登山道的南端入口有一條產業道路,可達「石門山福德祠」與「石門山錢龍休息站」。我們先到達『景觀台』,這裡也是「小粗坑古道」的終點 (南口)。『第一景觀台』右邊有山徑兩條:右上為「小粗坑山」(木製指示牌,小粗坑山也稱「石門山」),左下 (拉繩陡下) 為「粗坑古道」(木製指示牌)。
『景觀台』這裡算是小粗坑山與石門山的鞍部,不過我們要先去的是小粗坑山。小粗坑山登山口極不明顯,由土石產業道路的『景觀台』往小粗坑古道走約五公尺有一叉路陡上,陡上小徑即是往小粗坑山步道,先取上登小粗坑山後再回。叉路口有登山步道導引指標,字跡已完全無法辨識;此處因鄰近鞍部,只能依窄稜路段,拉繩陡上。登上稜線後山路轉為平緩易行,很快就到達小粗坑山。小粗坑山,海拔 505 公尺,山頂有顆字跡已難辨之水泥柱,樹林間無展望。原路折返回登山口『景觀台』。
由『景觀台』沿著土石產業道路續行,土石產業道路沿石門山南側腰繞。遇「Y」岔路,左上水泥路面良好,但無布條。右水平路路面仍不佳,但有布條,取右至盡頭,為「石門山錢龍休息站」。回頭,從「Y」岔路口 (回頭路) 右轉上行,路底為「石門山福德祠」。「石門山福德祠」前有寬敞的停車場,車子也可以由產業道路開進來,不過假日恐難停車。
「石門山福德祠」前的水泥路,至此馬上就變成的泥土混雜的大小不一石塊的土徑。至此到山頂,一路就是這樣的路徑,偶爾參差著鋼筋與輪胎混合的土階,唯一不變的是雨天過後的溼滑。進入登山步道以後,山徑兩旁林木夾雜,頓時置身於綠蔭遮天的樹林之中,沐浴在充滿芬多精的空氣裡 ,令人神清氣爽,沿途有涼亭可供遊客休憩。
雖然說才海拔 550 公尺,不過可能真的是太久沒有運動了,爬起來還真是會喘,而且還喘的有點誇張。不過還沒有爬到有好漢坡的那一段路呢!看起來不運動不行了。這裡的步道不像比較有名的山,有專門打造成階梯一階一階的,還是利用天然的石頭搭配了一些鐵條,讓健行的人好行走,不過也因為這樣,其實對女王來說,這個路線可能辛苦了點,也危險了些。
來到此處,離石門山已不遠。石門山為桃園名山,擁有一等三角點基石,於是決定直攻石門山。有幾處地方較陡需扶繩而上,約十分鐘左右,便來到小竹坑山。小竹坑山,海拔 550 公尺,有一日治時代殖產局的三角補點基石。小竹坑山約再走二十幾公尺,便抵達石門山,有一座一等三角點基石,以及板新給水廠水源,保護區界基石,編號 01。石門山,海拔 551 公尺,被列為台灣小百岳,山頂展望佳,可見到六福村與友達面板廠。
石門山南側無樹木擋住,在橫木搭設的簡單坐椅休息一下,好在林相姿態豐富,在迷濛間又呈現了不一樣的美。站在石門山一等三角點基石前,回看小竹坑山的殖產局基石,便知這兩個基石的距離有多近了。
殖產局的名稱十分陌生,「殖產局」是什麼單位呢?回家上網查看,日本於 1895 年接收台灣時,台灣總督府民政局下即設有殖產課(後提升為殖產局)。殖產局大約相當於現在的經濟部。當時殖產局下轄拓殖、林務、農務、礦務等課,林業開墾與樟腦製造都由殖產局負責,因此殖產局須進行土地測量,以掌握山地資源。至今,台灣低海拔的山峰,仍不時可以看見殖產局時代所豎立的三角點基石。請參閱:http://www.forest.gov.tw/fp.asp?xItem=1600&ctNode=130&mp=1。
石門山上還有一支板新給水廠水源,保護區界基石,編號 01。大漢溪流域兩畔集水區,面積 88 平方公里,於民國 69 年10 月,奉台灣省政府公告劃定為「板新給水廠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並公告管制事項,禁止一切污染行為。
埋設三角點和保護區界基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測量人員必須揹負重物翻山越嶺,踏查、測量與選點後,方能設置這些基點,他們的辛苦與艱難,比起我們單純的登山活動,實在是以倍數來計算。三角點是為便於測量而設置,因此多設於較高又可透視其他兩個測點的位置,是故通常設置於山岳最高點,因為石門山只有 551 m,所以說它是平易近人的一等三角點不為過,但三角點也有設置於山腰或山腳處的例外狀況。
由石門山往向東方向下稜,下稜前北側有叉路往勞工育樂中心 (觀音聖像),不取。下稜,遇叉路,左山腰路可往觀音聖像,不取。續直行,很快來到石門山與清水坑山的鞍部,此處為觀景點十字路口,視野佳,右山路可往錢龍休息站 (奉天宮),左陡下山路可往觀音聖像,續直行上坡往清水坑山,由此開始算是景春步道的部分路段。
由石門山與清水坑山間鞍部,所在的觀景點十字路口續直行,於景春步道指標 1K+900M 處遇清水坑山登山口,直走稜線步道可往太平山,取左山小徑往清水坑山 (石門山中峰),上稜遇水泥柱,循稜往清水坑山,不久至清水坑山。清水坑山,(H515m),又稱石門山東北峰、石門山中峰、或太平山西北峰,旁有土木局三號水泥柱基石,續行可往福德祠登山口 (指標曰約 30 分)。原路退回,回到稜線步道的清水坑山登山口,取左往太平山。
不一會兒來到清水坑山與太平山之間的鞍部,此為另一處觀景點十字路口。左陡山徑下山為景春步道,往勞工育樂中心 (觀音聖像);直行山腰路可至好漢坡叉路或太平山。直行約十公尺遇指標,依指標取左往太平山,拉繩上急陡坡。上稜後步行至一平台區。平台休息區,視野佳,於此休息,女王也在此做伸展運動。正要離開時才發現樹上有「山水雲,太平山,無基點,海拔 535M」標示牌。續直走,至往發射台叉路,左右殊途同歸,取右小徑,約 10 公尺至太平山山頂 (H535m),旁有內政部土地測量局四等控制點 GA37 水泥基石,視野不錯,稍休息後回頭走。
今天我們走的路線算是稜線路線,距離長一些,但是坡度就比較急升急降。走了這一段山路之後,才終於對石門山附近的登山路徑有了較為全面性的認識。如果不要走重複的路,又要登上石門山周圍諸峰,最順的走法應該是由勞工育樂中心 (觀音聖像) 或北端入口起登,取道好漢坡上登 (請參考附圖),沿著稜線步道,由東側的太平山至西側的小粗坑山,完登各個山頭後,再腰繞土石產業道路至福德祠,接景春步道經十字鞍部下山,下山途中還可以順道參觀觀音聖像。這樣的行程就,可以避免多次回到同一段路徑的情形發生,還可以回到原來的登山口。
石門山位於石門水庫的西側,登山口基本有三處,一處入口在高線收費站前方 (此為北端入口),一處入口在仁和道路鞍部 (此為南端入口),另一處則在勞工育樂中心前方。石門山的步道系統十分複雜,許多登山口和路線變化出許多的走法,各路徑又有可能相互連結,可謂四通八達!只是每到一個叉路,只有主要步道旁有到看到官方或登山團體的相關的指引說明,雖然非主要步道的部分,還是可以直接詢問熱心的山友,但感覺似乎只要多用點心,就可以把它變得更好。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tour.ntpc.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石門山。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38915。
龍源路上眺望石門山。
龍源路上石門山指示牌。
往小粗坑桐花步道,此處為台九線與仁和道路交叉口。
台九線與仁和道路交叉口,活魚餐廳。
直行約三百公尺,遇叉路。左往小粗坑桐花步道,右往石門山登山道的南端入口;取左行。
取左行路旁,前進約百公尺,抵達水泥橋旁的伯公廟。
小粗坑古道北口,旁有油桐花觀景台。
小粗坑古道北口,在油桐花觀景台觀景,近處一片田畦,遠處有山巒。
小粗坑古道北口,觀景台旁有龍源國小製作的「小粗坑古道」標誌。
小粗坑古道北口。
小粗坑古道北口指示圖,古道南口可接石門山登山口。
小粗坑古道北口。
小粗坑古道北口。
小粗坑古道北口。
小粗坑古道北口。
小粗坑古道北口旁伯公廟,名為「原佑福德祠」,俯臨大粗坑溪。
「原佑福德祠」於民國七十年(1981 年)改建,廟身新穎。
「原佑福德祠」只有廟前的石製舊香爐,因長年風化而透露出古樸的歲月痕跡。
前方無路。「小粗坑古道」不是我們今日的目標,於是我們回到仁和道路。
過「崑崙藥用植物園」牌樓。
過「崑崙藥用植物園」門口叉路,續左上。
仁和道路上眺望「崑崙藥用植物園」。
來到石門山登山道的南端入口。
石門山登山道的南端入口。
石門山登山道的南端入口指示牌。
若續直行道路盡頭,是「佛佗世界」,進去須收費。
第一觀景台。
第一觀景台旁為小粗坑古道南口。
小粗坑古道南口指標清楚。
小粗坑古道終點,由土石產業道路回望,大樹左側是小粗坑山登山口,大樹右側是小粗坑步道,先取左上登小粗坑山後再回。
小粗坑山,海拔 505 公尺,山頂有顆字跡已難辨之水泥柱,樹林間無展望。
小粗坑山,海拔 505 公尺,山頂有顆字跡已難辨之水泥柱,樹林間無展望。
小粗坑山,海拔 505 公尺,山頂有顆字跡已難辨之水泥柱,樹林間無展望。
第一觀景台,今日展望不佳。
第一觀景台旁,往石門山三角點登山口,不過指標上看不出來。
續行石門山產業道路。
叉路,左往「石門山福德祠」,右往「石門山錢龍休息站」;取左。
石門山登山道與景春步道交叉口的指示牌。
石門山登山道與景春步道交叉口。
石門山登山道與景春步道交叉口。
「石門山福德祠」。
「石門山福德祠」。
「石門山福德祠」後老樹。
「石門山福德祠」。
景春步道 (左下) 叉路,往上至石門山三角點。
景春步道。
小竹坑山,海拔 550 公尺,有一日治時代殖產局的三角補點基石。
小竹坑山。
石門山。
小竹坑山約再走二十幾公尺,便抵達石門山,有一座一等三角點基石。
板新給水廠水源,保護區界基石,編號 01。
板新給水廠水源,保護區界基石,編號 01。
石門山,一等三角點基石。
石門山,一等三角點基石。
石門山,海拔 551 公尺,被列為台灣小百岳,山頂展望佳。
石門山休息及賞景後,向東續前行往清水坑山。於叉路口處取右,步道轉為陡下準備下稜。
回頭拍攝叉路。左為石門山下稜山徑,右為山腰路可往觀音聖像,不取。
續直行,很快來到石門山與清水坑山的鞍部,此處為觀景點十字路口,視野佳,右山路可往錢龍休息站 (奉天宮)、土地公廟,左陡下山路可往勞工育樂中心、觀音聖像,續直行上坡往清水坑山,由此開始算是景春步道的部分路段,往好漢坡、及清水坑山方向。
觀景點十字路口,北側陡下山路可往左往勞工育樂中心、觀世音菩薩像,也是黃色路線的起點。
叉路口,為綠色步道里程石樁 1K+039M 處,與黃色步道里程石樁 0K+000M 處交會點。
觀景點十字路口旁休息平台,名曰:『市外桃源』(就是「市」喔)。
景春步道 0K+900M 處,兩位山友處旁為清水坑山登山口。
於景春步道指標 1K+900M 處遇清水坑山登山口,直走稜線步道可往太平山,取左山小徑往清水坑山 (石門山中峰)。
清水坑山,海拔 515 公尺,又稱石門山東北峰、石門山中峰、或太平山西北峰,旁有土木局三號水泥柱基石。
清水坑山,(H515m),又稱石門山東北峰、石門山中峰、或太平山西北峰,旁有土木局三號水泥柱基石。
清水坑山,海拔 515 公尺,又稱石門山東北峰、石門山中峰、或太平山西北峰。
清水坑山,海拔 515 公尺,又稱石門山東北峰、石門山中峰、或太平山西北峰,旁有土木局三號水泥柱基石。
清水坑山,海拔 515 公尺,又稱石門山東北峰、石門山中峰、或太平山西北峰,旁有土木局三號水泥柱基石。
清水坑山,海拔 515 公尺,又稱石門山東北峰、石門山中峰、或太平山西北峰,旁有土木局三號水泥柱基石。
清水坑山,海拔 515 公尺,又稱石門山東北峰、石門山中峰、或太平山西北峰,旁有土木局三號水泥柱基石。回頭可往福德祠登山口 (指標曰約 30 分)。
回頭沿原路回去,往景春步道 0K+900M 處 (清水坑山登山口)。
回到景春步道 0K+900M 處 (清水坑山登山口)。取左續往太平山方向前進。
續直行,很快來到太平山與清水坑山的鞍部,此處為觀景點十字路口,景春步道 (綠色步道) 里程石樁 0K+800m 處,有三角點解說牌,左往景春步道,前行往好漢坡,取前後再轉左走小叉路 (石門山登山步道導覽圖右側) 可登頂太平山。
觀景點十字路口,景春步道 (綠色步道) 里程石樁 0K+800m 處。
觀景點十字路口,景春步道 (綠色步道) 里程石樁 0K+800m 處,有三角點解說牌。
前行往好漢坡,取前後再轉左走小叉路 (石門山登山步道導覽圖右側) 可登頂太平山。
正要離開時才發現樹上有「山水雲,太平山,無基點,海拔 535M」標示牌。
續直走,至往發射台叉路,左右殊途同歸,取右小徑,約 10 公尺至太平山山頂 (H535m),旁有內政部土地測量局四等控制點 GA37 水泥基石。
太平山山頂 (H535M),旁有內政部土地測量局四等控制點 GA37 水泥基石。
由太平山山頂前行往東,來到好漢坡步道十字路口,左往景春步道,右往山腰繞至土地公廟,直行就是好漢坡步道,往北端入口。
回到觀景點十字路口,景春步道 (綠色步道) 里程石樁 0K+800m 處,有三角點解說牌。
回到觀景點十字路口,為景春步道 (綠色步道) 里程石樁 1K+039M 處,與黃色步道里程石樁 0K+000M 處交會點。取左續行景春步道 (綠色步道) 往土地公廟。
回到景春步道往石門山三角點叉路口,左下往土地公廟,不取;右上往石門山三角點。
回到石門山三角點。
由石門山三角點一路向西急陡下稜。
回到石門山與小粗坑山鞍部的第一觀景台。
按我放大。
石門勞工育樂中心。
遠眺太平山與清水坑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