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 達仁鄉 壽卡鐵馬驛站、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阿朗壹古道、南田部落】
上坡騎抵南迴公路最高點壽峠,也是屏東、台東縣界。續往達仁 16 公里、大武 24 公里。來到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 南迴公路地標,經過石柱進入台東縣達仁鄉境。標高 460 公尺的壽峠檢查哨是車友環島必經休息站,壽「峠」源於日治時代,意指連綿的山路。日文發音的「峠」不好唸也不好寫,台灣人改寫成「壽卡」,沿用至今。
壽峠是舊南迴公路的最高點,沿 199 縣道前往牡丹、旭海的必經之路,也是進入台東的起點。壽峠是南迴公路最高點,位於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 12 公里處,因地處中央山脈尾稜一處山口,分屬屏東縣獅子鄉與台東縣達仁鄉所轄。近年來,因單車活動盛行,現在已發展成提供休憩的景點。鐵馬驛站有醫護支援服務,備有打氣筒、維修工具、茶水、洗手間。
走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 進出臺東的旅客都有印象,在蜿蜒山路上,路邊有個派出所,從旁邊巷子彎進去,就是森永部落。
森永部落是台東縣最南端的村落。部落只有一條馬路貫穿,只有門牌號碼,沒有巷弄與路名。日治時曾設立森永星奈園株式會社,種植奎寧、咖啡、茶等作物,光復後沿用森永為地名。排灣族代表圖騰是太陽神、貴族的陶壺以及守護族人的百步蛇。琉璃珠代表生命、也有象徵階級高貴與護身的力量。
森永村與安朔村、南田村,屏東縣獅子鄉草埔村相鄰。進入寧靜部落後,路旁有座教堂,是森永天主堂。教堂門口有在地化的圖像(排灣族傳統服飾)。小教堂有隱身山區巷弄的神秘感。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 旁的森永派出駐守險要關卡,防堵治安疑慮份子出入,很多通緝犯在此被逮。森永隧道通車後,仍扮演著守護達仁鄉民的角色。
達仁鄉人文景觀自行車道入口在派出所前方二十公尺處的右邊 (屏東往台東方向)。人文景觀自行車道從台九戊線進入後,除前方短暫的爬坡之外,幾乎是輕鬆下坡到出口。若選擇從台26 線上來,接近 10% 的上坡挑戰。車道原名「森永產業道路」全長五公里,終點在達仁鄉南田村,後接上台 26 線,全程以水泥路面為主。
沿路幾乎沒什麼汽機車,相較南迴舊線車流量,是很安全的自行車道。上騎過後是熱帶林區,林相豐富,台東山區多雨潮濕,雲霧濕潤,草木繁盛。四週都是茂密樹林,有騎走在亞馬遜雨林的感覺。
很快騎到最高點,隨海拔增加,停車休息,有不一樣的風景可看。遠方是太平洋,此行重點是眺望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山上空氣清新,舒爽的氛圍,讓人精神振奮。接著開始下坡,馬上有不錯的視野,從山上高處眺望無盡大海。路旁標示很清楚。來到停車場。
休憩涼亭建在山頭上。走階梯比開車還快到涼亭。雖然是假日,涼亭也空無一人,果然是秘境級景點,適合看山又觀海的自行車道。涼亭是景色最好的地方,圍欄旁能看見遼闊的太平洋,自行車道秘境中的秘境在此。
休憩涼亭前方是楓溪口山,涼亭旁是飛行傘觀光步道入口,進入的山徑也挺清楚,登山口到三角點不過短短的四、五分鐘。楓溪口山約海拔 198 公尺,三等三角點 No. 4235。山頂在樹林中無展望,所以快速地回頭走回飛行傘觀光步道入口。觀光步道終點是看海平台。
離開涼亭,往南田方向開始下坡,轉彎開始下滑,都是險降坡,一定要減速慢行。隨海拔下降,可見南田海岸景色。來到視野良好的觀海平台,這兒可以完整地看見南田海岸線。看向南方,台 26 線終點的觀音鼻清晰可見。看向北方,達仁、太麻里連綿的蔚藍海岸線令人放鬆。
南田觀景平台設有涼亭。靜靜坐在涼亭,不進涼亭,往上坡再走飛行傘步道,從更高的平台眺望山海無敵的海景。觀景平台往南田、安朔方向看去,海邊有曲折的海景,豁然開朗。
下方路口就是自行車道出口 (終點),換個角度往阿朗壹古道方向看去。下滑後要騎台 26 線道,遠方是屏東縣畫為生態保留區的阿朗壹古道與觀音鼻,終點在旭海村。天氣超好,蔚藍海天一線,盡收眼底,讓人流連忘返。
略事休息後就下滑到南田村。高度逐漸降低,天空顯現樹梢與藍天白雲。看到一片木麻黃樹林,,騎抵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終點。終點也是南田段出發,騎到森永派出所旁的起點。看到久違的柏油路與分向線,有回到文明世界的感覺。路旁導覽圖,是立體版的單車地圖。靠海很近,仔細聽見海浪聲,照路線騎走,能繞達仁鄉一圈!
台 26 線為恒春半島濱海公路一環,起點為楓港村經恒春、鵝鑾鼻、港口、港仔、旭海迄台東縣安朔止,其中旭海至安朔為全台濱海公路系統唯一尚未完成之路段。台26線是條永遠不會完工的「道路」,也是環島公路網唯一「缺口」。
鄰近沙岸形成「風吹沙」風積地形,因保有自然景觀成為祕境。村民稱為「會走路的沙」,每逢東北季風報到,海沙會隨強風往內陸移動,覆蓋馬路。南田海灘是全台獨有的鵝卵石海灘,岸邊石頭經海流洗禮,形成質地堅硬、黝黑光滑的南田石。南田石黑白色條紋的外觀,成為許多玩家和遊客尋寶的目標。
續騎台 26 線,往阿朗壹古道起點,經過達仁溪橋。仔細聆聽海浪的拍岸聲,低沈且富節奏,像演奏大自然的樂章。南田石岸,是遊客必訪之處。海浪上岸,潮信打來,石頭發出沙沙沉穩的聲音,著名「南田石的歌聲」。
南田石是達仁溪口沖刷下來,經太平洋流不斷地翻滾、琢磨,形成圓潤而無稜角,原本嵌在石頭內的石英結晶外顯,呈現出不規則的紋路,是石頭收藏者的愛好。而在親水公園旁的海岸,可以看到外表黝黑、有著白色石英附著的南田石,每一顆南田石的圖案都是獨一無二,且其外表相當光滑,是許多石頭收藏家尋寶的目標。
騎抵台 26 線的末端,這裡是阿朗壹古道南田端的路口。水泥路消失了,從此到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全長 12 公里,站在台灣公路網的缺口起點。阿朗壹古道是早期原住民南北往返物資運送的路徑,已成為山友、健行客喜歡拜訪的路線,為考量環境承載量,每日實施總量管制。
阿塱壹古道,指的是連接屏東牡丹鄉旭海和台東達仁鄉南田的古道,也是至今難得還沒有納入公路系統、卻肩負交通要道重任的古道,這條古道的正名是「琅嶠卑南古道」,琅嶠就是排灣族語的恆春古地名,琅嶠指的就是恆春,卑南則是指台東,換句話說整段古道是連接恆春與台東的重要道路,基本上與現在的 200 縣道、港仔到旭海段的台 26 線、阿塱壹古道和台東南田到安朔的另一段台 26 線重疊,所以說阿塱壹古道只是其中一段,「阿塱壹」一詞則是源於台東達仁鄉的排灣族舊社阿塱壹社而來。
騎離「阿朗壹古道」,轉往南田村方向。南田村沿台 26 線濱海闢建,臺東境內最南端的部落,也是達仁鄉唯一靠海而居的村落。
南田部落屬排灣族,最早名稱是「爛田」或「難田」,是土地貧瘠,沒有豐碩農產的地方。南田村舊名 『Ljupetje』 (斯路博吉),村民來自牡丹、大武、達仁三地,原住民族中少數沒有世襲頭目與貴族制度的部落。彩繪牆表述本地多種族共生的獨特部落結構。
南田村屬移居部落,有三位頭目分治,入口處是大頭目的家。大頭目家才有祖靈屋,有守護祖靈的任務。部落區分第一、第二部落。日治時日警駐防設立警戒哨所,將 『Malipa』 (馬里巴社) 遷到 (舊南田) 定居。除了頭目家屋,每間房屋有以南田石刻製的門牌與姓名。
社區協會將無人居住的老房重新整理,彩繪成公共工作室、廚房等,變成村落特色之一。南田村最特別的一棟房屋,門口南田石堆成太陽圖案,代表排灣族部落領袖之象徵。門口有上百顆石頭彩繪著眼睛,還有的瓢蟲、百步蛇,是村落的書屋。南田書屋是部落學習中心,「眼睛」代表所看的事物,是增長智慧的開始。「瓢蟲」代表與自然生態的共生共存。
南田海岸親水公園,走進去即可看到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隨著天氣變化,可欣賞太平洋的多樣美景。園區內亦有觀景平台與竹編步道,不妨在園區內漫步,感受微風輕拂。公園臨海邊空地有「南迴藝術季」兩座裝置藝術品,來自印尼藝術家創作的「捕捕」和台灣藝術家數計的「南向海」。
海濱公園有涼亭,別忘充體力再出發。觀海台眺望太平洋,無人打擾的角落,獨享大海的美。第二部落有集會所、籃球場、活動中心。離開第二部落告別南田,經過安朔溪,進入安朔村。
安朔溪水沒有流向大海,因出海口受到海浪堆成沙堤,使溪水無法沖開沙堤形成「沒口溪」。安朔段也是台東端的終點。台九線與大武鄉交會處有南迴公路罹難者慰靈碑。安朔路段豎立一座石碑,上段為新碑「南迴公路罹難者慰靈碑」。下段為民國 40 年所立舊碑「南迴道路一切慘死幽魂香位」。
居民在石碑旁興建祠廟奉祀魂靈,左為「福德祠」,右為「萬善公廟」,並雕塑萬善公及萬善媽金身奉祀。「福德祠」與「萬善公廟」各有香火,金爐不能燒錯。2019 年底通車的「南迴改」路段,為全台最靠近太平洋的公路。
安朔村有台九線貫穿,鄉公所、衛生所、警察局均設立於安朔,成為達仁鄉的行政中心。鄉立圖書館也是旅遊服務中心,都設在安朔。達仁鄉下轄六個部落,而「安朔」在排灣族語中指「最多人的社」。
安朔昔日曾種植水稻,因南迴鐵路開通後,工程將安朔溪的溪水調往加羅板溪,水稻田不復見。現在村民改以種植小米、地瓜、芋頭及紅藜等傳統的旱作。紅藜的膳食纖維是地瓜的七 倍,含鉀、鈣、鎂、鐵、磷等礦物質,還能抗氧化,具有保健功效,被譽為料理界的紅寶石。
接著就進入大武鄉境。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s://tour.taitung.gov.tw/zh-tw/attraction/details/245。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42053567。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壽卡鐵馬驛站附近,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壽卡鐵馬驛站附近,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壽卡鐵馬驛站旁,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壽卡鐵馬驛站旁,電信訊號基地台。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壽卡鐵馬驛站旁,電信訊號基地台。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壽卡鐵馬驛站旁,縣道 199 號公路。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旁,壽卡鐵馬驛站。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壽卡鐵馬驛站旁,『縣道 199 號公路』0K 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壽卡鐵馬驛站旁,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旁,壽卡鐵馬驛站。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旁,『縣道 199 號公路』0K 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旁,『壽卡驛站』入口意象。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旁,『歡迎蒞臨台東』入口意象。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旁,『壽卡驛站』入口意象。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旁,『壽卡鐵馬驛站』導覽解說圖。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旁,『達仁鄉』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縣道 199 號公路』交叉路口旁,壽卡鐵馬驛站。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 上,回望壽卡鐵馬驛站。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區間測速』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觀音亭』。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觀音亭』景觀台導覽解說圖。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觀音亭』景觀台,俯瞰『塔瓦溪』出海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觀音亭』。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達仁林場』。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達仁林場』。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觀音亭』景觀台。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10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9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8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7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福德宮』。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福德宮』旁,『藏橋於林』導覽解說圖。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福德宮』旁,『藏橋於林』景觀台,俯瞰『南迴公路』高架橋。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福德宮』旁,『藏橋於林』景觀台,遠眺『安朔村』。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福德宮』旁,『藏橋於林』景觀台,遠眺『中央山脈』尾稜。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福德宮』。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福德宮』。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5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4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森永派出所』。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森永派出所』。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森永部落』入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旁,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旁。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旁,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戊線 (舊台九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遠眺中央山脈尾稜。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下方停車場。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遠體北方的大武漁港。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俯瞰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涼亭旁也有一小塊停車處。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俯瞰觀景涼亭步道、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及停車場。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遠體南方的阿朗壹古道。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步道與停車場。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旁,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步道、與觀景涼亭。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飛行傘觀光步道,飛行傘觀光步道導覽圖。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飛行傘觀光步道,『楓溪口山』三角點。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飛行傘觀光步道,『楓溪口山』三角點。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飛行傘觀光步道,『楓溪口山』三角點。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飛行傘觀光步道,『楓溪口山』三角點。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飛行傘觀光步道,『楓溪口山』三角點。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飛行傘觀光步道』入口意象。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旁,『500M』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飛行傘觀光步道』,俯瞰觀景涼亭。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飛行傘觀光步道』,俯瞰觀景涼亭。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旁,『飛行傘觀光步道』。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俯瞰太平洋。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俯瞰太平洋。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俯瞰太平洋與南田部落。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俯瞰太平洋與阿朗壹古道。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俯瞰太平洋。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觀景涼亭旁,『飛行傘觀光步道』。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與『省道台 26 線』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與『省道台 26 線』的交叉路口旁,『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導覽圖。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與『省道台 26 線』的交叉路口旁,『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導覽圖。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與『省道台 26 線』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與『省道台 26 線』的交叉路口旁,『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入口意象。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與『省道台 26 線』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達仁溪橋,『90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達仁溪橋,俯瞰達仁溪。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達仁溪橋,俯瞰達仁溪出海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89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阿朗壹古道』入口意象。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阿朗壹古道』入口,導覽解說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阿朗壹古道』入口,警告禁制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阿朗壹古道』入口旁迴車處。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阿朗壹古道』入口旁,裝置藝術。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離開『阿朗壹古道』回頭騎行『省道台 26 線』。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89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達仁溪橋,『90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達仁溪橋,俯瞰達仁溪出海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達仁溪橋,『90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與『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的交叉路口旁,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91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南田海岸親水公園,導覽解說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南田海岸親水公園,入口意象。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南田海岸親水公園,入口意象。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92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93K』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安朔溪橋,俯瞰安朔溪出海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安朔溪橋,俯瞰安朔溪。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與『省道台九線.南迴公路』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與『省道台九線.南迴公路』的交叉路口。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與『省道台九線.南迴公路』的交叉路口處,『93.500K 終點』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與『省道台九線.南迴公路』的交叉路口處,『大武鄉』路標指示牌。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 26 線,與『省道台九線.南迴公路』的交叉路口處。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線.南迴公路,與『省道台九戊線』的交叉路口處。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線.南迴公路,與『省道台九戊線』的交叉路口處。
@ 台東縣.達仁鄉|省道台九線.南迴公路,與『省道台九戊線』的交叉路口處。
@ 台東縣.達仁鄉|『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地圖:按我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