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 楠西區 野店食堂、梅峰步道、梅峰三角點、竹仔尖山三角點、觀音步道、O型來回】
竹子尖山海拔 1110 公尺,台灣小百岳第 67 號,位於台南市楠西區梅嶺風景區內,梅嶺昔日盛產香蕉而有香蕉山之名,後來改種梅樹而有更名為「梅嶺」,由梅嶺登竹子尖山有四條路線,梅龍步道、伍龍步道是外環線,梅峰古道、觀音步道為內環線,內外環線由稜線步道連結竹子尖山與梅峰,健腳者可加碼連走一線天與獵鷹尖,亦可內外環線一次走透透。
難得春節假期到台南走走,車停二層坪停車場,現在是梅花開的季節,我們選擇到梅嶺來賞花,順走小百岳竹子尖山,花季期間星期一的梅嶺,還是很多遊客來賞花。在二層坪公共停車場這裡,就可分往左或往右兩個方向:往左為伍龍步道、梅峰步道、稜線步道、一線天獵鷹尖;往右為觀音步道、梅龍步道。
梅嶺風景區的五條步道,其實在稜線上是可以互通,四條登山步道最終都接到稜線步道。二層坪的梅嶺休息區,就是有好幾間餐廳匯集的地方,這邊的餐廳約在早上十點就開始營業了,不論是要吃飽再上山消耗體力,或是先運動再放鬆享受美食,都能妥善安排。
我們選擇的是『野店食堂』,因為是春節假期,所以只有合菜套餐可以選擇。合菜套餐均免費提供白飯與梅汁,梅汁是無限暢飲,喝完自己再添加(大門邊)。醬料、餐具都放置在出菜口旁,自行取用(有訂團餐,餐具店家會預先放置好)。
第一道端上桌的是「山茼萵」,山茼萵是令人垂涎的山產,獨特的香氣,清脆爽口不油膩頗能開脾胃。第二道上桌的就是招牌的「白斬雞」,一隻全雞,肉質柔軟細嫩,還帶有一層薄薄雞凍的口感。第三道「魚香烘蛋」,魚香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川菜菜式,豐富的魚香醬澆淋在食材上,吃來噴香鮮鹹,有辣香但入口溫潤。
第四道「五味豆腐」,本以為不就是豆腐,一上桌蔥蒜辣醬香濃的氣味竄入鼻腔,引得人猛吞口水。先油炸過後再五味醬煨,不僅入味又下飯。最後是「炸溪蝦」表現中規中矩,沒有很出色但也不失味道,不油膩是讓人讚許的地方,清香又美味。
在春節假期山區如此菜色的經濟合菜,不是很名貴的大作,吃的多是在地的山產料理,風味還不錯,若有機會前來梅嶺賞花、賞螢,不妨順道來品嚐一番。
梅嶺風景區的登山步道還,蠻多條可以選擇,最多人喜愛的上山路線,莫過於梅峰古道及伍龍步道兩條路線,難度最高也最具挑戰性的是觀音步道,這幾條路線都是許多山友喜愛的登山路線。我們一群人最主要想要挑戰竹仔尖山,一起挑戰成功完成小百岳,單純竹仔尖山步道來回加上休息,大約三小時即可完成。
梅峰古道就是過去居民利用其摘採竹筍和草藥等,運送到楠西販售的步道,沿途的景觀很棒,我們於一月造訪,梅嶺古道的洋紅風鈴木、紫牡丹、杜鵑花接棒,正相繼開花,有的在枝頭上含苞待放,有的已爆炸滿開,像是今年乾旱因素,使得洋紅風鈴木花況更勝往年,大片樹冠開滿粉色花朵。
從梅峰登山口沿途都有明確的指標,一會兒工夫便會抵達第一觀景平台。這裡景觀真的很不錯,可以稍作休息。沿途都有樹蔭,一路鳥語花香,還有美景陪伴。
然後大概都是石階步道一路往上,此路段仍算是好走的路線。到第二觀景平台的時候,距離登頂尚有 0.8 公里,這裡可以眺望楠西和玉井,還能欣賞漂亮的曾文水庫,其實沿路便可看到曾文水庫的集水區與大壩!
然後接到水泥鋪設的狹小產業道路,坡度不算太陡,算是適合親子一起健行的路線,產業道路兩旁沿途都是梅園。我們一行人繼續往右側的梅峰古道前進,這裡的分岔路口都有指示牌,所以不會迷失方向喔。沿途只要遇上開闊處就能看見景色,雖然造訪當天的天氣很好陽光很充足,能見度真的很好,遠處都看得很清晰。
距離登頂 0.2 公里處,路面較為顛簸,路面寬度也越來越小,在這段很能體會古道的感覺,不過正因如此,這裡的蕨類非常的生氣蓬勃。後半段開始有些都是泥土路,所以若是下過雨來造訪必定會較濕滑泥濘,建議大家一定要穿上適合登山健行的鞋子才能安全爬山。後段大多也都沒有太多的遮陰處,所以一定要準備好充足的水分及做好防曬。
一路走著走了,雖然是冬天,也留了些汗,走大概 1.6KM 後,終於登頂了,海拔高度 1059 公尺。這時候就會看到路牌,往右是竹子尖山,往左則是往伍龍步道。梅嶺稜線為阿里山山脈的稜線,又稱阿里山稜線步道。稜線步道連接梅龍步道、觀音步道、梅峰步道、伍龍步道的終點,一律可通往竹仔尖山登山口。雖然是沿著稜線開的步道,卻十分平坦。
稜線步道兩側其實大多是樹木茂密,不太會一直曬到太陽,但也因此無法真的感受走在稜線上,可同時觀賞兩側山坡壯麗的感覺。後面有一段走在較原始的山徑裡,路基算是還蠻穩固,只要注意自身行走的步伐即可。最後一段緩上坡,終於能看見頂端的電線杆,看到這些就代表離竹仔尖山頂端的觀景台不遠囉。
頂端的木棧平台還有設置木頭座椅,視野很好山腳下還可以看見曾文水庫,更遠處的即是群山繚繞的樣貌。一起成功登頂,台灣小百岳編號 67 的竹仔尖山,海拔 1109 公尺者裡也是一個二等三角點的位置,位於臺南市楠西區灣丘里與南化區關山里交界處,地處曾文溪支流灣丘溪與後堀溪的分水嶺上,立有二等三角點 1090 號,視野良好,可俯瞰嘉南平原。
能見度很好,但是天氣也算還不錯,看著水庫還有遠處的山脈,讓不自覺心情變得很好。三角點旁除了有座氣象局雨量測報站,觀景台附近還有一座鐵架設置的休憩處,山頂的觀景區,視野真的讓人看的心曠神怡。稍作休息後,我們就準備經過『稜線步道』由『觀音步道』下山。
觀音步道的終點是接在稜線步道的中間段,終點旁邊有個觀景坪,可以看到大片藍色天空,以及更近的曾文水庫。觀音步道可是五條步道中,最具挑戰性的步道,「觀音步道」步道長度約 1,123 公尺。
由「觀音步道」下山,一開始就是綿延不絕的石階,雖然幾乎是這種高度較高的石階梯,階梯都算大、平坦,較陡峭地段會有拉繩可輔助。接著則是以石階、石頭等較難爬的登山步道,雖然下山很傷膝蓋,但至少算好走。越接近觀音寺,視野越開闊,到後段則則是水泥步道和泥土地交錯,泥土地略潮濕,小心會滑。
就到了半山腰處的觀音寺,也是觀音步道的登山口處。觀音寺面對的瞭望台很寬敞,還可以在這泡茶,共享清風襲來的怡然自得。觀音寺瞭望台右側就可以依稀看見曾文水庫,水庫後方的山巒看似平躺的觀音。觀音寺的老梅樹已有百餘年歷史,姿態優美,還也被稱有億年以上的大化石頭,也讓旅人論賞著天地的造化。
接著我們經由梅園產業道路下山,是相當寬敞且平坦的柏油路,以「之」字形逐漸下坡。直接面向的是楠西區市區,也可以看到更遠 (更西南邊) 的玉井市區。觀音寺旁其實也有有一段樓梯步道稱「365 層梯」,直接通到文川、二層坪梅子雞等餐廳的休息區後方,不算長但是有幾階較高,走起來會稍微吃力。
梅嶺高、中海拔的梅花大量綻放,可欣賞梅花盛開的景點有好幾處。目前梅嶺的梅樹有十多個品種,花期和花朵的大小略有不同,樹齡最高的屬於桃梅,多數的老梅樹為桃梅,數量最多的「石塔」種約占七成,它的梅子多產,做成脆梅的品質不錯,花朵也很漂亮。
由梅峰古道上梅峰,山頂海拔 1059 公尺無基石。接稜線步道至竹子尖山,台灣小百岳編號 67,二等三角點,海拔 1109 公尺,山頂視野遼闊,可以看到大凍山脈及嘉南平原,還有曾文水庫。這裡剛好可以走「觀音步道」下山,回二層坪停車場完成O型一圈。
.交通資訊:
(1)、開車:
※ 南下:國道一號 → 麻豆交流道下 → 循 171 縣道轉台一線 → 過渡頭橋 → 左接省道台 84 線至玉井 → 左轉台三線 → 過楠西橋 → 右轉南 188 線鄉道 → 到達梅嶺風景區。
※ 北上:國道三號 → 由新化交流道下 → 循省道台 20 線往玉井、楠西方向 → 右轉南 188 線鄉道 → 到達梅嶺風景區。
(2)、大眾運輸:
※ 搭台鐵至台南站下 → 搭乘大台南公車到玉井 → 改搭綠 22 到梅嶺。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s://www.siraya-nsa.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26。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梅嶺風景區。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4193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