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 後壁區 無米樂社區、菁寮老街、金德興藥房、聖十字架教堂】
由國道一號高速公路新營交流道,下交流道穿過新營市區之後,經過新港東、頂長短樹,來到菁寮老街。
由菁寮里、墨林里、後廍里等三個里共同組成的菁寮,地理位置位處台南及嘉義之間,早期後壁、鹿草等地都以菁寮為中心向外擴散分居,是過往商人、旅人的中途驛站,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商業蓬勃及集居生活發展出各式產業,進而促成菁寮的過往繁華,也是八掌溪沿線聚落中最繁華的一個。
菁寮從清朝開始即是藍染重鎮,當地以栽種染料作物「小菁」與發展染織為主,小菁的閩南語稱之為「菁仔」,菁仔寮之名也就因此而來。南 82 線鄉道與南 85 線鄉道串連交叉的十字路口處,是菁寮最熱鬧的地帶,匯集了傳統市場、店舖、小吃店、農會、便利商店等等,也是生活文化展現最多的地方。
菁寮老街的生活機能就發展的非常完整,村內有棉被店、腳踏車修繕店、茶屋、冰店、理髮院、西服、糕餅店、布店等等,附近居民如要辦嫁妝都會前來菁寮採購辦理,也讓菁寮有了「嫁妝街」之美名。
台南後壁菁寮老街早期是古官道台南府城到諸羅縣城的中途休息站,曾經相當繁華熱鬧,歷經時代變遷、歲月流逝,依舊保留許多以前的景觀建築,漫步菁寮老街彷彿走進舊時空,能夠細細品味懷舊老街的獨特風情。也因為菁寮老街的古早魅力,電影記錄片「無米樂」與前陣子火紅的台劇「俗女養成記」都曾來到台南後壁菁寮老街取景。
金德興即為阮家古宅,主人為阮齊先生。原建於清乾隆年間嘉義縣鹿草鄉頂潭村,約二百五十年歷史,西元 1910 年拆遷後壁菁寮,古宅為木造閣樓式建築物,整體構造由精密切割的木窗、樑柱和斗拱所組合。牆壁上雕飾精美、彩繪層次分明為台南市內稀有古建築,今日店鋪內仍存放著漢藥櫃等百年物品。傳統木造結構的老房子讓人一眼難忘,匾額上的「金德興謙記」是在 1925 年由書法家景塘所撰寫。
義昌碾米廠廠內百年以上的檜木碾米機,至今仍能運轉,訴說著過往歷史。到了 1991 年前後小型碾米機問世,稻農自家就可碾米,使之沒落,現今僅供遊客參觀的博物館。是台灣少數仍以木造機器碾米的傳統米廠,現場也有賣米:檜木碾米機足足有兩層樓高,包含斗式昇降梯、選別篩、磨穀機、精米機、精米桶、細糠去除機、糙米磅秤…等,各種精密裝置。
稻稻來社區廚房位於老街阮家古厝旁,由莊隆厚先生無償提供,在區域型文化資產整合計畫整合活化為社區餐廳,現在星期一至五提供社區老人供餐 , 星期六日則是販售米麵包及米麵條 , 並不定期舉辦米食活動。「稻稻來」,取其台語諧音「慢慢來」的心情,體驗菁寮聚落在地生活、自然景緻及樸實人情味,還有人文、歷史等層面。
菁寮國小創校於民國前一年,是座百年學校。學校後來開始整修或拆除,留下來較有歷史性的建築,主要是禮堂、辦公室與日治時期的升旗臺。木造禮堂和辦公室為戰後初期所建,延續日治時期運用歐美建築工藝特徵,採光通風良好。 校園內還有一片數十年前師生一起種植的桃花心木林,現已綠樹成蔭、林木參天,滿地落葉搭配四時不同景緻。菁寮國小積極保留學校自然生態,綠意盎然,隨處可見石臼、米倉等本土教材,還有動物雕像散佈其中,是所極富特色的美麗小學校。
黃家古厝建於 1928 年為一座融合東方傳統與西洋巴洛克式建築,當地人稱之「西洋樓仔」,起造人為黃爐及黃水順兩兄弟,立面屬二落正身五間起,兩側對稱的設計相當氣派,正面有雙柱式造型及洗石子山牆,牆額上還有雙排文字,標明黃氏堂號「紫雲荔園衍派」,下處「AD1928」為西元建築時間,「JD2588」是日皇年代(昭和3年),而「SHINJ YUN. KOW.」是黃家店號「黃振順」以廈門音拼音。欣賞這棟八角凸出式廳堂及山形牆的特殊設計,常讓許多人驚嘆其建築物的巧思和派頭。
聖十字架教堂建於西元 1960 年,由普立茲建築獎的德籍建築大師 Gottfried Bohm 所設計的聖十字堂,教堂內主祭壇中的香爐和祖先牌位、八角形祭壇,以及朱紅的格子窗,中西交融的種種細節豐富了整體感,注入一股神秘氣氛。聖十字堂極具異國風味的尖塔,形成一幅美麗而令人難以忘懷的文化地景。整棟教堂特色為四角尖錐的建築外觀,如想進入到教堂內參觀,假日前來是最佳的時機,平常則是不開放的唷!
到農村旅遊,傳統的農家風味的割稻飯一定要記得吃看看,這是傳統農村特有的「禮俗」每當稻子收割人力欠缺之際,村裡的居民都會自發性地互相幫忙,展現出鄉村的互助與人情味。而接受幫忙的那戶農家,就會烹煮一桌佳餚宴請前來協助幫忙的其他村民,以此稱之為「割稻飯」。而稻稻來閩南語之意就是「慢慢來」的意思,有時間記得來吃一碗傳統割稻飯。
牛車路 24 節氣步道位於後廍社區西北方,由臺南教養院起,經文林伯的家、石敢當、幸福花園,到四安宮,全長約 850 公尺為社區外圍道路,車輛較少通行。配合田園自然景觀,為里民散步聚會的好地方。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為一年 24 節氣變化,本步道以每一節氣為主題,營造 24 個與節氣相關的景點。
「菁寮無米樂旅遊服務中心」,這兒除了提供旅遊諮詢服務外,也有廁所飲水機。菁寮老街有一些新開設的文創店舖,在老房子映襯下復古有魅力。
抵達後壁火車站後,如果要前往菁寮老街或其他景點,勢必要轉乘巴士,但由於後壁比較鄉下,巴士班次較少,可以在車站旁邊這間「慢慢租車-後壁驛頭 cozybike rental」租借腳踏車移動最為方便,而且可以甲租乙還,非常方便。
後壁車站為木造棧房,更早期之前的後壁車站曾經歷過嘉義中埔大地震的洗禮,導致站房倒塌,目前所見的車站外觀是在 1943 年所重建完工的,主體為日式四坡寄棟頂,並漆上白色外衣,屋頂上的水泥瓦奠定了後壁車站的歲月,看起來與林鳳營車站型似雙胞胎般。
後壁火車站簡單水泥瓦、米黃的木造外觀、洗石子地板,後壁車站典雅樸拙,小小車站展現出了台灣人最樸實的草根本色。車站站房是僅存少數的日式車站建築,當初建造縱貫線南段時,規畫了三條路線比較,由於鹽水地區的反對及路線彎曲冗長而放棄,而有了現在的縱貫線及後壁車站。
後壁火車站始建於 1903 年(明治 35 年),同年 4 月 20 日開始客貨運業務,當時舊稱為「後壁藔乘降場」。早期關子嶺溫泉興盛時,後壁車站是前往關子嶺的通車站。在 1912 年(大正元年)時,還曾鋪設後壁藔到關子嶺的輕軌以利兩地之間的交通運輸。
目前的車站站房是在 1943 年重建;因為 1941 年(昭和 16 年)的嘉義中埔地震導致站房倒塌,鐵路部於 1943 年新建車站落成,目前公告為歷史建築。車站在 2001 年由三等站降為甲種簡易站,新營站管理。車站內部還保留了水洗石子的售票窗口,跟懷舊的木製板凳椅。
木造結構與林鳳營車站非常類似,主體建築為日式四坡寄棟頂,相當於廡殿頂。牆壁底部是洗石子牆基,上方則是米黃色油漆的雨淋板。車站有岸式月台 (靠車站)、島式月台各一座,基於安全因素增建了天橋及無障礙電梯。
當時後壁最繁華的地方原是菁寮,只是由於位居交通要津之便,大正元年 (1912 年) 又鋪設輕便鐵道通往關仔嶺溫泉場,更是吸引不少人潮前來此地轉乘,使得後壁車站所在的侯伯村便逐漸取代菁寮成為後壁政經中心。
來到車站旁的樹蔭下乘涼,坐在搖搖馬上發呆閒晃,看著來往旅客離散又聚集,後壁車站小歸小,只是正前方面對的是南 172 甲縣道,沿著它一直前進就能到達白河市區,寬敞筆直的道路讓這裡頗有大站氣勢,另外橫亙站前的則是台一線,加上整齊潔淨的站前廣場,這其實是個只有區間車才會停靠的迷你小站。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943。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zh-tw/無米樂社區。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41145567。
@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老街。新源成布店,鮮彩的花朵圖樣是以前阿嬤時代最愛花布,看是要包包,還是棉被枕頭都找得到。
恩
@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老街地圖:按我放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