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灣 (15).JPG
@ 布洛灣.環流丘公園。

 

【花蓮縣 秀林鄉 布洛灣、山月村、環流丘公園、山月吊橋】

 

布洛灣位於中橫公路 179.5 公里處,溪畔隧道旁叉路蜿蜒上行二公里即可抵達。布洛灣。布洛灣臺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的意思是「追蹤獵物的地方」,分成上、下兩個台地,地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現今太魯國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管理站,並規劃成原住民特色的園區。

立霧溪歷經多次顯著的地形隆起運動,每次地殼隆起都會使河床高度提升,導致河流向下侵蝕作用加劇。此時河流的攻擊坡(外坡)所受的侵蝕力較大,舊河床較難留下;對岸堆積坡受到的侵蝕力較小,而能殘存下來。當河流繼續下切,殘留的舊河床相對提高,就形成了表面平坦的河階地形。這種作用持續下去,便可以造成好數層高度不等的河階地。

布洛灣管理站提供遊客解說諮詢服務及遊憩訊息、放映多媒體節目;左側的太魯閣族工藝展示館,展示太魯閣族人織布、藤編技藝的精美作品,展示館二樓是販賣部。下臺地可走環流丘步道繞行環流丘公園,往東可俯瞰溪畔水壩,往西可遠望山月吊橋,觀賞峽谷景致。上臺地採委外方式經營,規劃為住宿及研習中心,有套房及和室通舖、會議中心及餐飲服務中心。

河階地形是立霧溪流域最重要的地形景觀之一,聚落、果園、農場、風景區及遊憩區等等,都分布在各溪流的隆起河階上。從史前、太魯閣族到現代的人文發展,熱帶季風雨林生態環境、環流丘與河階、峽谷地形,以及國家公園多年來著手培育廣植的原生種臺灣百合、台東火刺木、雙花金絲桃、金花石蒜等,都是布洛灣台地值得深入瞭解的特色。 

在 1914 年的太魯閣事件,和 1930 年的霧社事件之後,日本統治者便誘迫太魯閣族人遷移到現今的秀林鄉富世村和秀林村。織布和藤編是太魯閣族人最引以為傲的兩項手藝,織布是女性的工作,花紋有條紋、人字紋、方格紋、三角形紋和複雜的菱形為主,顏色則多為白色、紅色、黑色,圖案精緻美麗;藤編是男性的工作,以黃藤為材料,編成上山工作的背籃,盛裝物品的簍子、盤子等。

環流丘公園位在布洛灣下臺地的邊緣,堆疊著許多片麻岩巨石,是立霧溪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木棧道環繞整個環流丘一周,設有觀景平臺及休憩涼亭,適合在此觀察地形、植物及昆蟲生態,亦可欣賞百合,俯瞰溪畔水壩及立霧溪峽谷,在布洛灣遊憩區中,儼然成為一個獨立的活動區域。走到環流丘景觀公園木棧道的盡頭,東望溪畔隧道、西臨燕子口、山月吊橋,立霧溪溪谷之美盡入眼簾,也是解說『環流丘』地質景觀的最佳戶外教室。

木棧道延伸到環流丘鄰近立霧溪谷最近的頂端有一平臺,平臺周邊幾乎都被刺杜蜜、青剛櫟等樹種圍住,只有在西側出現了一個空隙,正好可以俯瞰燕子口前的立霧溪峽谷,可說是少數可以從高處俯瞰峽谷的好位置。從這裡也可以約略觀察到立霧溪對岸咖啡色的岩壁,正與環流丘上的巨石一樣同屬片麻岩,這即是環流丘的巨石與對岸山壁曾連成一體,後來因立霧溪改道而被切開的證據。

環流丘主要是由河川作用塑造而成,很久之前立霧溪被截斷形成偃塞湖,大量泥沙淤積出河階臺地的雛型。在河流的下切作用下,經漫長時間,終於衝開了阻塞的河道,切割出新的河道,湖水洩去後,即留下現今的布洛灣的河階地,而被切割的地方就是環流丘。所以環流丘與對岸的山脈本來是一體,之後才被立霧溪切分開來,形成現在的地形。

溪畔水壩位於中橫公路 181 K,日治時代末期,日本人為了發展立霧溪水力發電,1940 年 3 月開始在立霧溪下游興建立霧發電所,並在溪畔建造水壩,開鑿 563 公尺長的引水隧道直通太魯閣。電廠於 1944 年完成第一部機組並開始運轉發電,但四個月後水壩及遭大水沖毀。二戰後重建,並於民國 40 年 12 月第一部機組恢復發電,民國 43 年第二部機組也加入運轉發電至今。溪畔水壩於民國 50 年左右從放流式水壩改為閘門式水壩。 

環流丘公園位於布洛灣下臺地邊緣,堆疊著許多片麻岩巨石,是立霧溪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木棧道環繞整個環流丘一周,並有觀景平台及休憩涼亭,適合在此觀察地形、植物及昆蟲生態,亦可欣賞百合、俯瞰溪畔及立霧溪峽谷,在布洛灣遊憩區中儼然成一獨立的活動區域。

「山月吊橋」一九一五年舊稱山月橋,原橫跨立霧溪,連接布洛灣與錐麓古道的巴達岡,現已毀壞無存。最初「太魯閣產金道路」僅達布洛灣,由山月橋起,開始徒步合歡越嶺步道,根據記載,早期山月吊橋落差七十五公尺,長一百九十公尺,後因產金道路繼續向前開闢至荖西溪附近,山月吊橋失修損毀約於民國二十六年。

布洛灣至巴達岡的景觀吊橋(山月吊橋),橋樑設計長一百七十公尺,橋樑連結布洛灣、錐麓兩地地質環境,至溪底垂直高一百五十公尺、至台八線路面垂直高一百○一公尺。山月吊橋目前建構完成並且開放之後,後續可望重整巴達岡一號橋、與巴達岡二號橋,未來可經山月吊橋往返布洛灣、錐麓古道景點兩地,串聯生態文化景觀。

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管理站,並規劃成原住民特色園區。先來觀賞影片,在這桃花源密境散步,也有餐廳可以用餐,或是住宿,然後再往山裡繼續旅行。布洛灣整個台地位於立霧溪河階平台上,地勢三面環山,南依塔山,過去曾是泰雅族據守要塞,曾挖掘出史前文化遺跡,現規劃為『泰雅人文遊憩區』。由大南澳片岩中之片麻岩與混合岩所構成的地質屬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此處動植物生態資源豐富,為環境教育親子活動的戶外教室,兼具保育、遊憩、解說等多元化功能。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由台九線到花蓮縣新城,轉接台八線至中橫公路 179.5 公里處,溪畔隧道東洞口叉路,轉布洛灣聯外道路,上行二公里。中橫往布洛灣連外道路沿途上坡,且道路狹窄,常有大型車輛行駛,請特別小心交通安全。
☆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搭乘花蓮客運往天祥、洛韶或梨山班車,或是臺灣好行太魯閣線往天祥班車,在布洛灣站下車。
☆ 注意事項:
   ※ 布洛灣管理站:成立於民國 80 年 4 月 26 日。位於距太魯閣與天祥均約 10 公里的居中處,為一海拔 370 公尺、總面積約九公頃的雙層河階地。是布洛灣行政所在,提供解說諮詢服務,也是應變及簡易醫藥中心。每天為遊客提供多元化服務,以滿足遊客旅遊資訊、交通狀況及解說教育等各項服務。
   ※ 簡報室/伊達斯廳:簡報室及伊達斯廳為太魯閣開放影片播放館,裡頭的影片是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風光,有「樂太魯閣」和「地景太魯閣」兩部,比擬電影院的大螢幕,適合全家大小來觀賞。開館時間: 上午 08:30 分至下午 4:30 分。休館日:每月第一、第三週的星期一休館(遇國定假日順延及除夕)。

 

◎ 官方網站:http://www.tarokovillage.com/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布洛灣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5776956

 

布洛灣 (1).JPG

 

布洛灣 (2).JPG

 

布洛灣 (3).JPG
開車上來,第一個彎道,可以看到這個石雕像。

 

布洛灣 (4).JPG

 

布洛灣 (5).JPG

 

布洛灣 (6).JPG

 

布洛灣 (7).JPG

 

布洛灣 (8).JPG

 

布洛灣 (9).JPG

 

布洛灣 (10).JPG

 

布洛灣 (11).JPG

 

布洛灣 (12).JPG

 

布洛灣 (53).jpg

 

布洛灣 (54).jpg

 

布洛灣 (13).JPG

 

布洛灣 (14).JPG

 

布洛灣 (15).JPG

 

布洛灣 (16).JPG

 

布洛灣 (17).JPG

 

布洛灣 (18).JPG

 

布洛灣 (19).JPG

 

布洛灣 (20).JPG

 

布洛灣 (21).JPG

 

布洛灣 (22).JPG

 

布洛灣 (23).JPG

 

布洛灣 (24).JPG

 

布洛灣 (25).JPG

 

布洛灣 (38).jpg

 

布洛灣 (39).jpg

 

布洛灣 (26).JPG

 

布洛灣 (35).jpg

 

布洛灣 (27).JPG

 

布洛灣 (28).JPG

 

布洛灣 (29).jpg

 

布洛灣 (30).jpg

 

布洛灣 (31).jpg

 

布洛灣 (32).jpg

 

布洛灣 (33).jpg

 

布洛灣 (34).jpg

 

布洛灣 (37).jpg

 

布洛灣 (40).jpg

 

布洛灣 (41).jpg

 

布洛灣 (42).jpg

 

布洛灣 (43).jpg

 

布洛灣 (44).jpg

 

布洛灣 (46).jpg

 

布洛灣 (47).jpg

 

布洛灣 (48).jpg

 

布洛灣 (49).jpg

 

布洛灣 (50).jpg

 

布洛灣 (51).jpg

 

布洛灣 (55).jpg

 

布洛灣 (56).JPG

 

布洛灣 (57).JPG

 

布洛灣 (58).JPG

 

布洛灣 (36).jpg

 

布洛灣 (59).JPG

 

布洛灣 (45).jpg

 

布洛灣 Map.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