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寮山 (28).JPG
@ 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

 

【基隆市 七堵區  瑪西炭窯、七分寮山、印地安酋長岩】

 

五指山列主脈呈東北東 ─ 西南西走向,自萬里與基隆交界海濱的瑪鎖山起,經三界山、開眼尖山、七分寮山、友蚋山到最高峰五指山(以上為萬里與基隆汐止邊界)再以極緩的降幅經大崙頭山、大崙尾山(赤天上山)、文間山、劍潭山而中止於圓山大飯店附近(此段為士林與汐止、內湖、中山交界)。整個主稜與大屯╱竹子山系平行相對,中以七星╱頂山山系構連,行成大屯火山群”H”字構造的基本骨幹。五指山主稜上的諸峰,幾為圓潤平緩無甚獨立的山峰,全稜起伏極少,自台北市遠望,好似一片平緩未見峰頭的乏味天際線。

位於基隆七堵的五指山區內,有一處鮮為人知的溪林幽地,呈現與一般旅遊勝地完全不同的情境,極適合喜好寧靜、清幽的訪客到此一遊。瑪陵溪屬基隆河支流,瑪陵坑是低海拔的天然闊葉林,由於具有高濕、多雨的海洋調節性氣候特徵,所以孕育出極為複雜豐富的動、植物景觀。是基隆近郊難得一處兼具親樹、觀鳥、賞蝶之樂的世外桃源。我們今日的行程,主要是瑪陵溪畔的瑪西炭窯、七分寮山、與印地安酋長岩。

車行由國道三號得瑪東系統交流道轉 62 號快速道路,於大埔交流道下 62 號快速道路,一右轉就是瑪陵休閒農業園區。瑪陵溪的上游目前水質尚稱乾淨,河中有吳郭魚、鯽魚,也有鱸鰻、溪哥魚、竹篙魚、毛蟹和大管蝦,並不時有白鷺鷥過訪棲息;翠谷橋下是釣客們雲集之所,地理課本中介紹的壺穴就在這裡!壺穴是河水挾帶沙石,對河谷進行侵蝕所造成的地形奇景,可以在翠谷橋下找到。可惜北二高公路的開鑿,瑪陵溪的中、下游自然景觀正遭受嚴重破壞。

大華三路係沿著瑪陵坑溪谷右岸開闢之道路,早晨的車輛不多,過翠谷橋後沿途也少有住家,兩旁盡是翠綠的山巒,抵達長潭亭後,停下來暫歇。長潭係因為瑪陵坑溪流經此處時,受到山勢阻擋形成小曲流,而在凹岸處出現一條外形狹長的深潭,故稱為長潭。

長潭亭後方的瑪陵坑溪沒有水泥護岸,可能是遭到洪水沖毀的關係,維持著野溪的狀態,此處溪流湍急,對岸山坡有二三戶人家,原有的鐵板橋一半斷裂,而以歪斜木板連接充作臨時橋樑,看起來不甚牢靠,鐵板橋下游也有處曲潭,其位置約在下游一百公尺處。

長潭亭左側有座石砌長方形的炭坑窯,外觀原本長滿雜草和樹木,經過整理後除草後,已有半邊完整的的窯體出土,窯體保持尚稱完整,雖然已有部分破損;窯高約 2 公尺,寬約四公尺,長約二十五公尺,採丁字砌法。窯洞的開口分佈在兩側,兩兩對稱排列,每側均有 10 個左右的窯洞,共約 20 個窯洞,窯洞上圓下方,每座窯洞各自獨立,彼此互不聯通。窯洞內部呈半圓形,好像一個翻面的碗公,最上方有一個進料孔 (煙囪),窯洞內部也是石砌的構造,經歷這麼多年,少數窯洞已見塌陷,多數窯洞尚稱完好。

瑪西碳窯係用來煉製焦碳的炭坑窯,煤的主要成分為碳、氫、氧和少量的氮、硫或其他元素;除粘結性外,煉焦用煤要求低灰(Aad ≤ 10%)、低硫(St,d < 1.0%)和低磷(P < 0.02%),以保證獲得高強度、低雜質的優質焦炭。焦煤送到煉焦窯進行隔絕氧氣的高溫乾餾,去除掉焦煤中的可揮發成份如硫、磷有害物後,變成固態產物的焦炭,作為治金煉鐵的重要原料,煉焦尚會產生煤焦油及氨水,煤焦油可提取多種工業用的重要化合物,氨水可製造化學肥料,煉焦的副產品有焦爐煤氣和煤焦油,它們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從煤焦油中分離和測定的化合物已經近百種。

台灣之夾煤層依地層及其粘結性,可分為上部、中部、及下部三個系統;上部夾煤層為非粘結煤,中部夾煤層具有弱粘結性或強粘結性,可以單獨或與強粘結性煤混合煉製焦炭,而下部夾煤層全為強粘結性,可供煉焦用煤及瓦斯工業用。瑪陵坑地區所產之煤屬於下部系統,因此適合用來煉焦,各煤礦業者通常以自產之煤炭為原料,在礦場利用簡陋的與木炭窯同一構造之簡陋的蜂房式煉焦爐來製煉焦炭。

台灣早期因鋼鐵及肥料等用焦工業不興,因而煉焦工業不發達;民國 40 年以後,隨著肥料工業與小型鋼鐵工業之發展,年煉焦量才超過 10 萬噸。高雄硫酸錏廠及台灣肥料公司第六廠設立後,焦炭的需求量增加,使煉焦量在民國 46 年達到接近年產 20 萬公噸的高峰,不過民國 50 年啟業化工南港副產物煉焦工廠開工生產後,年產量約 15 萬公噸,一般蜂房式焦爐生產喪失競爭力,而被迫停產。

離開瑪西炭窯,車子繼續沿著大華三路溯溪而上,先左轉瑪支農路,遇瑪友農路叉路,不取;續行瑪支農路,然後又接回瑪七產業道路,左轉後仍是瑪七產業道路,一路往汐止方向前進 (所有往友蚋方向叉路都不取)。之後過豐年橋,就來到『瑪七產業道路』與七分寮農路東側叉路口 (因為還有西側叉路口),右轉進入七分寮農路。路右一大潭,應為農用蓄水池;經查 Google map 的地圖,居然有標示。遇『農北萬 006』與七分寮農路叉路時,找地方停車,因為不遠處就是七分寮山的登山口。

七分寮山登山口就在『農北萬 006』與七分寮農路叉路口附近,擋土牆旁邊的鐵柱上,綁有殘存的登山條,入口多芒草、無登山條。進入芒草徑約一百公尺,才見入林處綁有許多登山條。先腰繞而上,至高點後轉緩下。很快來到十字叉路口,右叉保線路下華新二路豐年橋附近,左叉保線路下北 28-2 號鄉道至萬里的崁腳,取直行。叉路前即見電塔,左繞而上幾步,才在 11 點鐘方向看到登山牌、登山條、路徑,取之準備進入芒草叢中。

這座吱吱作響的電塔為協和-汐止線#049、核二-汐止 #018;原本看不到續行路,還好在網友的網誌有記載,發現前方 11 點鐘方向,蔓草淹徑,完全不像之前才有登山隊走過。見又是要和雜草奮戰,女王有點猶豫,經再三保證就到了之後,才勉強同意續行。三分鐘後到達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山頂有玲瓏鵝指示牌,北向有些微展望。山頂續行仍有路往開眼尖山,不過與我們下一個目標正好反方向,原路返回『農北萬006』、七分寮農路的叉路口停車處。

於『農北萬006』、七分寮農路的叉路口,續右轉,這段也是七分寮農路。七分寮農路,全長 3.03 km,呈開口向南的『U』形,起自西端七汐農路與瑪七產道相接處,迄東端的瑪七產道叉路口。不久遇到友蚋山東側登山口。友蚋山有三處登山口,我們上次是由西側登山口原路來回;這一處是位於七分寮農路的東側登山口,而我們等一下會再經過位於七汐農路的南側登山口。一會兒車子就來到叉路口,這處叉路口為七分寮農路西端叉路口,往東為『瑪七產業道路』、往北為『七分寮農路』、往西為『七汐農路』,右轉往西。

七汐農路沿途有多處可展新山、十四坑山。七汐農路經友蚋山的山腰腰繞,公路旁就是一大片岩壁,展望前方七分寮山 - 開眼尖山 - 三界山稜線,其前面就是友蚋、瑪西、瑪東里所在的山谷。

不久來到「七汐農路」終點,這裡是基隆七堵與新北汐止的交界處。一邊 (北側) 為位於七汐農路的南側登山口,可以繼續爬上友蚋山與五指山;另一側可以爬上一個山頭高處,在山頭上建有兩處木製觀景平台,此處有二個觀景台一前一後,兩處觀景台視野都相當優美,汐止新山稜線、五指山、大尖山 、四分尾山及基隆港區、基隆嶼、基隆山都在遠處的風景中。

往左石桌椅處過去,看一眼新山西北稜登山口,發現右上坡的枕木階,清理得很乾淨及登山條;看到左下的路,推測應該可以下到鹿寮溪的溪谷。從七汐農路旁的步道起登,約五分鐘爬上第一處觀景平台,站上觀景平眼前一下豁然開朗,眼前腳下是大片的翠綠山巒,高低起伏的山勢連綿不絕,視線所及盡是翠綠的山頭。 

沿著稜線爬向第二觀景台,地勢比第一觀景台更高,視線掠過群山直抵基隆港區海岸,基隆嶼、協和發電廠煙囪、雞籠山、九份山城都歷歷在目,後可眺望五指山及台北市區 101 大樓景觀,右邊有汐止新山浩瀚壯闊的大石岩壁。

最令人驚奇的是在群山中,有一塊大石自山巒中凸出,一眼望去酷似戴著羽毛的「印地安酋長人頭像」。第二觀景台往南續行,可以接上新山夢湖步道,天上白雲悠悠,山巒上因雲層飄動所產生的光線變化無窮。時間有限,原路返回「七汐農路」終點越嶺交界處。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tung.hakka.gov.tw/0000028/article-0002174?lang=1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七分寮山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7991905

 

瑪陵坑 (1).JPG
瑪陵休閒農業區入口。

 

瑪陵坑 (2).JPG
瑪陵休閒農業區叉路指標。

 

瑪陵坑 (3).JPG
瑪陵休閒農業區,上方為北二高的瑪陵橋。

 

瑪陵坑 (4).JPG
瑪西社區。

 

瑪陵坑 (5).JPG
瑪西炭窯。每側均有 10 個左右的窯洞,共約 20 個窯洞,窯洞上圓下方,每座窯洞各自獨立,彼此互不聯通。

 

瑪陵坑 (6).JPG
瑪西炭窯。上方為進料孔 (煙囪)。

 

瑪陵坑 (7).JPG
瑪西炭窯。窯洞內部呈半圓形,好像一個翻面的碗公,最上方有一個進料孔 (煙囪),窯內部也是石砌的構造,經歷這麼多年,少數窯洞已見塌陷。

 

瑪陵坑 (8).JPG
瑪西炭窯。

 

瑪陵坑 (9).JPG
瑪西炭窯。

 

瑪陵坑 (10).JPG
瑪西炭窯解說牌。

 

瑪陵坑 (11).JPG
瑪西炭窯,旁邊有冷卻池。

 

瑪陵坑 (12).JPG
瑪陵農產品展示遊客中心。

 

瑪陵坑 (13).JPG
瑪七產業道路起點。 

七分寮山 (1).JPG
瑪七產業道路 (右) 與瑪支農路 (左) 叉路口,取左。

 

七分寮山 (2).JPG
瑪支農路 (右) 與瑪友農路 (左) 叉路口,取右。

 

七分寮山 (3).JPG
瑪友農路與瑪支農路叉路口,另一角度。二條都屬華新二路。

 

七分寮山 (4).JPG

 

七分寮山 (5).JPG

 

七分寮山 (6).JPG

 

七分寮山 (7).JPG
瑪七產業道路 (前) 與瑪支農路 (來路) 叉路口,取左,續行瑪七產業道路往汐止、萬里方向 。

 

七分寮山 (8).JPG
左往友蚋叉路,不取;取右續行瑪七產業道路往汐止、萬里方向 。

 

七分寮山 (9).JPG
左往友蚋叉路,不取;取右續行瑪七產業道路往汐止、萬里方向 。

 

七分寮山 (10).JPG
豐年橋。

 

七分寮山 (11).JPG
左往民宅,不取;取右續行瑪七產業道路往汐止、萬里方向 。

 

七分寮山 (12).JPG
七分寮農路東側叉路口。左為瑪七產業道路往汐止,不取;取右續行七分寮農路往萬里方向 。

 

七分寮山 (13).JPG
七分寮農路東側叉路口,路標指示牌。

 

七分寮山 (14).JPG
『農北萬 006』(右) 與七分寮農路 (左) 叉路口。

 

七分寮山 (15).JPG
『農北萬 006』與七分寮農路叉路口,路標指示牌。

 

七分寮山 (16).JPG
七分寮農路往東看,登山口頭頂,剛好有電塔纜線經過。

 

七分寮山 (17).JPG
七分寮山登山口。登山口擋土牆旁邊的鐵柱上,綁有殘存的登山條,入口多芒草、無登山條。

 

七分寮山 (18).JPG

 

七分寮山 (19).JPG

 

七分寮山 (20).JPG

 

七分寮山 (21).JPG
叉路口,右往豐年橋,左往北 28 號鄉道的崁腳。

 

七分寮山 (22).JPG
回頭望一下叉路口。

 

七分寮山 (38).JPG
叉路口即可見到前方的協和-汐止線#049、核二-汐止 #018 電塔,山徑由左方繞過去,取之。 

 

七分寮山 (23).JPG
協和-汐止線#049、核二-汐止 #018 電塔。

 

七分寮山 (24).JPG
電塔基石。

 

七分寮山 (37).JPG
這座吱吱作響的電塔為協和-汐止線#049、核二-汐止 #018;原本看不到續行路,還好在網友的網誌有記載,發現前方 11 點鐘方向,蔓草淹徑,完全不像之前才有登山隊走過。 

 

七分寮山 (25).JPG
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

 

七分寮山 (26).JPG
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

 

七分寮山 (27).JPG
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

 

七分寮山 (29).JPG
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

 

七分寮山 (30).JPG
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

 

七分寮山 (31).JPG

 

七分寮山 (33).JPG
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

 

七分寮山 (34).JPG
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

 

七分寮山 (35).JPG
往開眼尖山之山徑,雜草蔓生。不取,回頭。

 

七分寮山 (32).JPG
七分寮山,海拔約 440 公尺,鑛務課 #269 基石。準備離開,原路返回。

 

七分寮山 (36).JPG

 

七分寮山 (39).JPG

 

七分寮山 (40).JPG

 

七分寮山 (41).JPG

 

七分寮山 (42).JPG

 

七分寮山 (43).JPG
回到七分寮山登山口。

 

七分寮山 (44).JPG
回望七分寮山登山口。

 

七分寮山 (45).JPG
續行七分寮農路,來到友蚋山東側登山口。

 

七分寮山 (46).JPG
友蚋山東側登山口,路標指示牌。

 

七分寮山 (47).JPG
友蚋山東側登山口。

 

七分寮山 (48).JPG
友蚋山東側登山口。

 

印地安人岩 (1).JPG
一會兒車子就來到叉路口,這處叉路口為七分寮農路西端叉路口,往東為『瑪七產業道路』、往北為『七分寮農路』、往西為『七汐農路』,右轉往西。

 

印地安人岩 (2).JPG

 

印地安人岩 (3).JPG

 

印地安人岩 (4).JPG

 

印地安人岩 (5).JPG
不久來到「七汐農路」終點,這裡是基隆七堵與新北汐止的越嶺交界處。

 

印地安人岩 (6).JPG
一邊 (北側) 為友蚋山位於七汐農路的南側登山口,可以繼續爬上友蚋山與五指山;另一側可以爬上一個山頭高處,在山頭上建有兩處『印地安酋長岩』木製觀景平台。

 

印地安人岩 (7).JPG
友蚋山位於七汐農路的南側登山口。

 

印地安人岩 (8).JPG
『印地安酋長岩』木製觀景平台山徑入口,通往新山夢湖。

 

印地安人岩 (9).JPG
一入『印地安酋長岩』木製觀景平台山徑入口,就遇叉路,左下路徑不明,右上木階山徑通往新山夢湖與觀景平台。

 

印地安人岩 (10).JPG
第一觀景平台。

 

印地安人岩 (11).JPG
第一觀景平台旁控制點。

 

印地安人岩 (12).JPG
第一觀景平台展望。

 

印地安人岩 (13).JPG
第一觀景平台展望。

 

印地安人岩 (14).JPG
續行來到第二觀景平台。

 

印地安人岩 (15).JPG
第二觀景平台展望。

 

印地安人岩 (16).JPG
第二觀景平台展望。

 

印地安人岩 (17).JPG
第二觀景平台展望。

 

印地安人岩 (18).JPG
第二觀景平台展望。

 

印地安人岩 (19).JPG
第二觀景平台展望,近處為第一觀景平台,遠處為五指山公墓。

 

印地安人岩 (20).JPG
第二觀景平台展望友蚋山。

 

印地安人岩 (21).JPG
第二觀景平台展望七分寮山。

 

印地安人岩 (22).JPG
第二觀景平台展望。

 

印地安人岩 (23).JPG
第二觀景平台旁,路標指示牌。

 

印地安人岩 (24).JPG

 

印地安人岩 (25).JPG
回到第一觀景平台。

 

印地安人岩 (26).JPG
第一觀景平台展望。

 

印地安人岩 (27).JPG
離開第一觀景平台。

 

印地安人岩 (28).JPG
回到「七汐農路」終點,這裡是基隆七堵與新北汐止的越嶺交界處。

 

印地安人岩 (29).JPG
左往汐萬路叉路,不取;取右續行華新二路往五指山國軍公墓。

 

印地安人岩 (30).JPG
左往汐萬路叉路,不取;取右續行華新二路往五指山國軍公墓。

 

五指山 (13).JPG
下山時正好是日落時分,天空就這樣的迷離了起來。一種溫和的紅,柔柔的光,染紅了整個天空。

 

五指山 (14).JPG
看孤獨的山際線上,鐵塔也探出頭來欣賞這美景,好巧。

 

五指山 (15).JPG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瑪陵坑 (14).jpg

 

瑪陵坑 (15).jpg
七分寮山地圖:按我放大。(圖本取自偶爾獨步山林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