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彰化縣永靖鄉 餘三館】

 


彰化縣永靖鄉陳性餘三館,名列臺灣十大古宅之一,為台灣著名古宅第,創建於清光緒十年 (西元一八八四年),完成於光緒十七年。餘三館遠祖於清康熙末年,自廣東饒平縣可塘埔鄉大榕社渡臺,勤墾於十五莊圳灌溉區域,致富成當地望族。清末第十五世的陳有光,開始營造大宅,歷時七年半始完工。餘三館名列臺灣十大古宅之一,整體造型典雅,混合閩南及粵東之傳統建築特色,民國七十五年遭韋恩颱風毀損嚴重,近年整修完成已恢復昔日舊觀。餘三館為清代盛行大租戶開墾制度下,由大租戶所建之客家宅第。

 

宅取名為「餘三館」,與出蘇東坡曾說:「有味在三餘」,所謂三餘便是:「冬」、「夜」、「陰」。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這三個時間便是生命最閒暇的時侯,利用這「三餘」的時間來充實自己,想必就是陳有光心中的自我期許。餘三館中以下的聯文正顯示出他這種豁達的心態:「餘樂非他半耕半讀真事業,三生有幸克勤克儉舊家風」、「餘地留存孫耕子種,三分退讓玉潔冰清。」、「餘樂何如琴書劍佩,三綱奚在父子君臣。」 或許也為了紀念祖先「艱難創業,垂留後代,此後蔭澤世代子孫多福、多壽、多子孫」之涵義。 
 
永靖餘三館彩繪,可說是真正台灣本土建築彩繪的源頭,因為其不像寺廟彩繪是以一脈相承的教忠教孝故事為藍本,而是以就地取材,就光緒年間當時所見的生活物件為藍圖量身定做,所以彩繪出現主人陳氏家族族人所用的帽子、眼鏡與油燈等圖像,人物也有主人與生活情境的描繪。格扇門之螭虎爐透彫藝術價值超高,油漆彩繪用色優美,值得細看。餘三館為一座單進四護龍帶四垂亭的三合院建築,位在農村,前有田園,環境良好。餘三館宅坐西朝東,取紫氣東來之意,格局為三合院,前有水池及門樓,正堂前帶軒亭,外護龍比內護龍長,此種佈局稱為「一字二彎」,為閩南及粵東一帶常見之傳統。

 

永靖餘三館正堂前之軒亭為整座宅院雕刻、彩繪最精美之處,門楣上懸有初建主人陳有光,於同治十二年所得功名而立之「貢元」匾,懸於正廳前門楣上。堂內佈置太師椅、八仙桌、供桌及「恩授貢元」「成均進士」執事牌二對,都保持相當完整。堂上祭祀自木苑公以下十四世之先祖,命名為「創垂堂」,以感念先人「創立家業,垂留後世」之德意。餘三館屋頂形式,除「軒亭」為歇山式外,餘均為硬山之馬背式。

 

餘三館不僅是住宅,亦為陳家之祠堂。陳姓也是舜的後代,為示不忘舜曾耕於歷山,捕於雷澤,左右護龍各懸有光緒十五年所立之「雷澤」「歷山」匾,亦是百年之古物。餘三館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餘三館有強烈的粵東建築性格,內埕空間由較短的內護龍和山牆間的另一重圍牆圍住中央三合院。正屋前的四垂亭為本古蹟的傑出之作。四根梭柱撐起歇山屋頂,由六架捲棚屋面構成,大木結構細緻,梭柱比例勻稱,山花泥塑精美,是重要的特色。

 

餘三館空間配置嚴謹,是經典級的台灣客家建築,彩繪部分乃是鹿港師傅所繪,餘三館陳家十分講究建築物的空間秩序,祖廳是家族的建築中心,旁邊所建的家族成員住居,不得影響到祖廳的視覺景觀。因此在祖廳旁的橫屋,都是一層,第二層住居空間才有兩層樓房,很有秩序感的客家空間文化。彩繪為台灣傳統建築的一大特色,木結構建築中以油漆做為外層保護,但在寺廟、宗祠或富有的民宅中,敦聘畫師為木構建築上彩,是極重要的藝術成就。

 


《我要怎麼去》

 

◎自行開車:
南下:下員林交流道後,循148線道至員林,右轉走1號省道南行5.6公里後,可見中山路451巷,向口有往餘三館的指標,依指標又行400公尺過第一個岔口在右轉即達。自交流道至此約12.6公里。
北上:中山高-->北斗交流道下-->縣150往北斗-->省1中山路-->一段轉451巷後右轉即可底達。

 

◎大眾運輸:從台中、彰化、員林搭往北斗、西螺的台汽客運;或自員林搭往北斗的員林客運,在湳港西站下車。

 

◎住址:永靖鄉港西村中山路一段451巷2號。
◎官方網站:http://www.yces.chc.edu.tw/arts/three/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餘三館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16938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