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 八里鄉 十三行博物館】

 


位於八里鄉河海交接處,原本為二級古蹟「十三行文化遺址」,佔地約三千六百坪,全館面積約兩千坪,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得 2002 年「台灣建築獎」首獎,設計理念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新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架構成完整理念。全館凹陷於地下一點五公尺,觀眾入館前,需經歷一段緩緩向上後再向下斜身的坡道,象徵進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寶庫。

 

最吸引觀眾的則是可以登臨其上觀賞山海美景,意涵海中鯨背或十三行人居住時期砂丘的「鯨背砂丘」瞭望台,及隱射毀壞的遺跡與無法還原真相的傾斜「考古八角塔」。入館後,在參觀完一樓的教育服務設施,再蜿蜒而上,即進入開闊的展示環境。這裡展出史前的煉鐵遺跡,重要文物為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及與外族之交易品等,其代表性文物為「人面陶罐」等。

 

十三行遺址的重現,彷彿一開始就是充滿戲劇性與驚奇。民國 44 年,空軍飛行官潘克永在一次飛行任務當中,經過觀音山的上空,赫然發現羅盤有受磁力干擾的異常現象,機敏的他猜測,地下可能埋有大量鐵礦,才使得羅盤受到干擾。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到現場察看,發現當地有疑似鐵礦的黑褐色「鐵石」。

 

為了開發可能存在的鐵礦,潘克永找上了在台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專家林朝渠教授以及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民國 46 年,林朝渠與黃瀛東陪同潘克永一同前往台北縣八里鎮頂罟村勘查,以他的專業知識一眼就看得出來這些黑色鐵石並非鐵礦,而是俗稱「鐵屎石」的煉鐵殘渣。然而,根據史料記載,八里當地並沒有煉鐵的紀錄。沿著當地小路走到後來發現的十三行聚落,卻發現遍地鐵渣、貝塚、陶片,林朝渠高興地笑了,沒想到「鐵礦」沒有找著,竟找到台灣唯一鐵器文化的史前遺址。

 

民國 78 年,就在考古學家等多位考古學家在八里進行考古發掘的同時,卻傳來當時台灣省住都局計畫石璋如、劉斌雄、臧振華、劉益昌在十三行遺址上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的消息,污水處理廠的廠址幾乎與遺址重合。為了拯救台灣珍貴的史前遺址,考古學家四處奔走,呼籲各界重視,當時獲得社會大眾熱烈迴響,爆發台灣史上第一次文化保存與工程建設之間的衝突。

 

然而污水處理廠的興建工作並沒有停止,中研院的臧振華和劉益昌教授,於是帶領學生在工程動工的同時,在夾縫中進行文物的挖掘和搶救。多年後雖被列為二級古蹟,民國 81 年經行政院指定台北縣政府籌設文物陳列館,但遺憾已經造成。六萬平方公尺的遺址範圍,當年只搶救七百平方公尺,現今原址僅保留三千平方公尺,其餘均被嚴重破壞。展場中陳列了當時的簡報與影像紀錄,並藉由怪手、抗議海報與探坑出土文物的模型擺設,帶領觀眾回到搶救發掘現場,感受當時的壓力與無奈。

 

早在荷西時期,八里即有平埔聚落「八里坌社」的存在。在清朝時更是盛極一時的港埠,是漢族移民拓墾北台灣的重要據點之ㄧ。八里的地質經鑽探岩芯結果得知,挖仔尾至十三行遺址一帶,一萬年前為陸地,一萬年至六千年間因全球海平面上昇,而為海水淹沒。一直到六千年前左右,這一帶才因沉積物堆積成為陸地,一千八百年前左右,十三行人在此大規模定居。近年來台北港防波突堤的興建,使得淡水河口以南、防波堤以北之海岸泥沙淤積加劇,人為建物成為海岸線變遷的另一主因。

 

藉由實際文物的擺設,帶領觀眾想像十三行人的生活面貌。此區對於十三行人的墓葬、遺址的出土,也做了更為詳細的解說。另利用出土人骨,所復原的十三行人面貌,亦陳列在此。一千多年前,淡水河南岸,有個小小的部落。沒有人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這裡住的是甚麼人。據今五百年前,這個未知族群謎樣地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

 

至於「十三行遺址」命名由來,則是根據考古慣例:史前遺址的命名都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於是以村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至於頂罟村別名的由來則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因為清朝時,這裡曾為重要商港,有多達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經商,所以將此處稱為「十三行」。可是,也有學者認為「十三行」可能來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為原住民稱呼該地之名稱。

 

十三行人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地上發現的柱洞痕跡,則暗示了他們建屋的方式為東南亞較常見的干欄式建築。當地出土的陶器、陶片顏色偏紅,與台灣出土的其他文化中的陶器有明顯差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鎮館之寶」,為人面陶罐,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在陶罐腹部則為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據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留有大量證據的,還有墓葬的方式,十三行人為屈葬(大量出土的人骨姿勢為屈肢或半屈肢),都是背向觀音山,面向台灣海峽而葬。十三行遺址出土許多珠飾、青銅器及中國漢代至唐代的銅錢,還有台灣其他地區出土的陶器,顯示十三行人不但與島內他族群交通頻繁,也與中國、南洋一代的族群來往密切。與台灣原住民一樣,十三行人也屬於南島語族。考古學家推測,他們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關係最為密切。

 

《我要怎麼去》

 

◎自行開車:
(1)、捷運關渡站 → 接駁公車﹝紅 13 路,捷運關渡站﹞→ 十三行博物館﹝約 25 分鐘﹞。
(2)、捷運淡水站 → 渡船 → 接駁公車﹝紅 13 路,左岸公園站﹞→ 十三行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站﹞﹝約 40 分鐘﹞。
(3)、捷運淡水站 → 渡船 → 騎自行車﹝約4公里﹞→ 十三行博物館﹝約 50 分鐘﹞。
(4)、自行開車:關渡大橋 → 台 15 線八里方向 → 中華路 → 文昌路 → 博物館路 → 十三行博物館﹝約20分鐘﹞。
◎大眾運輸:搭捷運到淡水站下車,再轉搭淡水客運 (淡水-金山) 線,在老梅站下車 (20-60 分一班)。

◎住址:台北縣八里鄉博物館路200號。
◎營業 (開放) 時間:每天早上06:00至晚上08:00。
◎洽詢電話:﹝02﹞2619-1313。
◎GPS位址:25.241667, 121.543611。

 

◎官方網站:http://www.sshm.tpc.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十三行博物館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64673/

 



博物館因建築特殊,於 2002 年榮獲「台灣建築獎」首獎、2003 年遠東建築獎首獎。

 



八角斜塔代表時間軸, 其 17 度傾斜不正的設計,影射毀壞的遺跡與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

 



博物館外貌,鋼構建築象徵海,所有的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

 



博物館入口---全館凹陷於地下一點五米,入館前,需經歷一段向下斜伸的坡道,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

 



看十三行博物館的奇特建築了嗎?

 


 


 


 


 


 


 


 


 


 



為什麼展示飛機頭?文化層到底告訴我們什麼訊息?

 



本區也陳列遺址地層、考古探坑工作模型、遺址發掘影片等。

 


 



博物館入口一進去,就是「人面陶罐」,它的正面、左右側面皆會呈現不同面貌。有此一說:早期的原住民有獵人頭祭祀的習俗,此陶罐可能是代替人頭。

 



「人面陶罐」右側面。

 



「人面陶罐」正面 。

 


 


 


 


 


 


 


 



時光空橋。

 


 



原來考古是這樣發掘的。

 


 


 


 



博物館解說員的服裝很有特色。

 


 


 


 


 


 


 


 

 



時光走廊階梯。

 


 


 



全館凹陷於地下一點五公尺,觀眾入館前,需經歷一段緩緩向上後再向下斜身的坡道,象徵進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寶庫。

 


 


 


 


 


 



最吸引觀眾的則是可以登臨其上觀賞山海美景,意涵海中鯨背或十三行人居住時期砂丘的「鯨背砂丘」瞭望台,及隱射毀壞的遺跡與無法還原真相的傾斜「考古八角塔」。

 


 


 


 


 



代表先民乘船渡海來台 沿著階梯爬上即為鯨背沙丘聊望台,可遠眺海岸風光。

 



八里污水廠的消化槽;污水經初級處理後海洋放流,污泥經濃縮、消化後脫水成污泥餅;當年花了 42 億元台幣。

 



觀海觀夕陽的鯨背砂丘。

 


 



全館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新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架構成完整理念。

 



十三行博物館建築的設計理念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

 


 


 


 


 


 


 


 


 


 


 



十三行博物館週邊導覽圖。

 



十三行博物館佈置圖。

 



十三行博物館週邊配置圖。

 


 


 


 


 


 

 


=================我是分隔線=================

 


 

 

 

 

 

 

【台北縣 八里鄉 十三行博物館】

 

挖仔尾位於八里淡水河出海口,因地形彎曲轉折,所以閩南語稱做「挖仔」。這裡有水筆仔林,及招潮蟹、彈塗魚等潮間帶生物,是個可以探訪豐富自然生態的好去處。越過關渡大橋,往十三行博物館方向,即可輕易找到挖仔尾自然保留區。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在八里鄉淡水河出海口,在熱鬧的淡水的對面。在淡水街道被遊客塞爆都看不到地上的路的時候,對面的挖仔尾只有三三兩兩的幾個人。挖仔尾這個地方顯然還是被人所遺忘,如果騎單車要騎到最底,遠離熱鬧的商店街,挖仔尾就安靜的守在淡水河河口。

 

整個台灣的北海岸最早有人跡的地方就在最西邊的淡水河口,而挖仔尾這個地方正靠近十三行遺址,也是漢人近來開墾很早的地方,以前這裡很熱鬧,也許像現在的八里左岸一樣充滿了交易活動,不過後來沒落了以後,現在則是紅樹林的地盤。水筆仔是紅樹林其中的一種植物,根很粗紮得很深,可以耐鹽份,可以防風,可以欄截河口沖積下來的有機物,養活沼擇裡的螃蟹、彈塗魚、貝類。

 

挖仔尾範圍北起淡水河道中北市與八里鄉交界起,南至公路止,西邊則沿挖子尾溪向上溯至大崁腳堤。 由於位在淡水河口且地處彎曲能阻隔海潮,所以長久以來河流的搬運作用不斷的將泥沙搬運至此淤積而成沙洲,再經過海洋潮差的影響,造就了特有的濕地潟湖地形。而這些沙洲從挖子尾河海交接處開始順著淡水河的流向,往海中延伸長達百餘公尺。

 

挖仔尾聚落以前是漁村,現在沒落了,很多解說牌讓大家可以認識這個地方。想要觀賞挖仔尾的動植物生態,總共有三個地方可以選擇;舊蚵仔寮的舊碼頭邊,以招潮蟹種類繁多聞名;而挖仔尾河口的瀉湖灘地,則是以數量取勝,特別是退潮的時候,更是觀賞招潮蟹的最佳時機;在左岸水筆仔公園裡,遊客可以走在木棧道上,近距離觀察紅樹林的生長環境。

 

【交通位置】
◎ 大眾交通資訊:
(1)、渡船之旅捷運淡水站→淡水渡船頭→渡船→八里渡船頭→接駁公車(紅13路)→十三行博物館→騎自行車抵達。
(2)、田野風光之旅捷運淡水站→淡水渡船頭→渡船→八里渡船頭→左岸公園→騎自行車(約4公里)→十三行博物館→騎自行車抵達。
◎ 汽機車交通資訊:
(1)、從三重蘆洲方向來:蘆洲三民路→上成蘆大橋→成泰路四段往關渡大橋方向→台15線→觀海大道右轉直行→觀海大道與博物館路交界。
(2)、從關渡淡水方向來:上關渡大橋往八里方向→下橋接台15線往林口方向→觀海大道右轉直行→觀海大道與博物館路交界。

 


 



沒什麼人,雖然不是海水浴場,卻有沖涼的設施;在台北近郊有一個地方,可以享受沒有人的美景和好時光真是難得的事。

 



匆匆走過自然保留區,沿著木棧道往觀海長堤前進。

 


 



還有很多漁船停在這裡,到的時候是下午,剛好是一天裡的大退潮,可以很清楚看到剛掉在土裡生根的水筆仔。

 


 



這裡搭好的步道,沿著走可以走到漁船停泊的地方。

 


 


 


 


 


 


 

 


=================我是分隔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