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縣 梧棲鎮 梧棲老街】
梧棲是臺灣西海岸中部的一座小鎮,古稱『竹筏穴』,又名『五叉港』,道光年間稱『鰲西』,光緒年間改稱『梧棲港』。梧棲兩字取自古詩:『鳳非梧不棲,非靈泉不飲,非竹實不食』的寓意。梧棲老街由於地處牛罵頭溪水出海,形成之五股分岔處,故舊稱「五汊大街」,起初發展於頂橫街,是早年梧棲漁業、航運和商業的經濟活動中心,現在老街還存有多棟老屋。走進梧棲,感受百年歲月裏,激蕩的歷史煙雲。
梧棲老街就在梧棲鎮梧棲路。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沒有市井叫賣的熱鬧,行走街市,竟有種寂寥之感,那是繁華過後的素靜,歷史沉淀後的滄桑。時間,彷彿在老街定格。街道兩旁,一幢幢老舊建築,看似斑駁殘破,卻是當年響當當的老字號,如穎川衍派、新同成、林吉安、洪福泰、裴同安等等,一同見證老街昔日的繁華與榮光。
早期梧棲的居民,大多移民自福建省泉州府,除了農地拓墾之外,多以討海及近海養殖為業;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梧棲與福建即開始了貿易往來;道光初年,梧棲港的商務盛極一時,成為臺灣中部重要的稻米輸出港;至道光十二年(1832 年),因受流沙淤積,梧棲港逐漸喪失了港灣的功能。
日據昭和十年(西元 1935 年)大地震後實施市區改正,重建的日式二層樓之混泥土洋房建築為主,呈現古老藝術裝飾派(Art Deco)之建築風格,表面施以洗石子手法,配合簡單裝飾手法,在加上不怕風雨的「亭仔腳」,以『朝元宮』旁警察局最具代表;且當時有許多行業聚集,如船頭行、診所、雜貨店、餅店等等,可以想見早年梧棲街上的繁華。
重建後的老街,因擁有寬敞的『亭仔腳』(騎樓)和整齊的街容而聞名。從媽祖廟『朝元宮』北行,老街東側,有座濃厚巴洛克風格的舊建築,是日據時期的派出所。老街是歷史的鮮活切片,每一棟建築均刻錄著過往歲月的生活記憶,每一片磚瓦都有流傳不盡的街談巷說。日治時期,雖有新高港的興建計劃,但二戰爆發後,新高港終因物資匱乏而被迫於 1944 年停工。
國府接收後,梧棲老街始終是梧棲鎮的行政中心。隨著臺中港都市計劃的實施,行政機關逐步往東遷移,老街漸漸失卻了昔日的光環,愈形沒落了。梧棲西臨臺灣海峽,因五條河流在此出海形成港灣,稱為『五汊港』。港口的興衰,深深影響著梧棲的起敗;港興,則街起;港衰,則街敗。
老街北邊,有一小石拱橋,橋下河水西流入海。當年石橋一帶就是海港,船只可直接駛進來。站在橋頭西望,眼前街屋林立,小溪加蓋,帆檣不再,海港也早沒了影子,不禁心生滄海桑田之嘆。
《我要怎麼去》
汽車:
(1)、國道 1 號:由台中「台中港路交流道」下平面道路,西向台中港路往梧棲方向,接到中棲路,過西濱快速道路,右轉梧棲路即達。
2.中山二高:
(2)、國道 3 號:由台中「龍井交流道」下平面道路,西向往台中港方向,接到中棲路,過西濱快速道路,右轉梧棲路即達。。
◎ 地址:台中市梧棲區梧棲路50號。
◎ 官方網站:http://www.dadu.gov.tw/guide.asp。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梧棲老街。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9074949。
中棲路旁的梧棲入口意象,台中港區的地標,讓遊客一看就知道這邊有座台中港。
中棲路旁的梧棲老街入口意象。
梧棲老街入口意象對面有坐『安仁里』的指示牌。
梧棲分駐所,門前兩株盤根錯節的老榕樹,大榕樹雖早已成蔭,也愈加流露出滄桑之美。
梧棲分駐所是老街上唯一巴洛克式建築,看得出確實有專人在整理維護,牆上的油漆卻早已班駁了。
梧棲分駐所是老街上唯一巴洛克式建築,古樸堅實的外貌,看得出走過多少風雨歲月。
明德春、金玉山、陳宥村在分駐所對面三間店面,雖然大小一樣,但各有特色:『陳宥村』是三道起伏有致的波浪,窗櫺亦成斜線交錯。
林吉安舊宅的外觀:二樓有兩米深的陽台,正門兩側則是橢圓形的窗戶,在欄杆內側是兩根磚色圓柱,比較可惜的是呈現左青龍、右白虎格局的兩邊對稱樓房,左邊的鷹架早已腐朽卻未拆除。
創立於民國 34 年的新天地海鮮餐廳,對 Joy and Tom 而言,是家族從小吃到大的餐廳,也是當年長輩們來梧棲必須品嚐的海鮮料,其實這是老店,新店面早就移到附近的大智路上。很難想像當年如此規模的海鮮餐廳,還真讓 Joy and Tom 開了眼界,也不愧是中部人氣最高的海鮮餐廳。
梧棲老街上第二悠久的海產店,就是在新天地海產店老店對街的海龍海產店。海龍海產店是簡單的一層樓平房,門 更是不起眼,在窄窄的老街上,請自行找車位。
裴同安與洪福泰這兩家連在一起的商號比較特殊的是二樓五角形的窗戶,只不過裴同安的鐵窗是整個封住;而洪福泰的鐵窗只封了三分之一,且窗框也較為斑駁,有種年華老去的滄桑。
洗石子外牆的日式街屋,樸素而無過度的裝飾樣式,散步其間其實頗為悠閒。
梧棲老街目前街內廟宇眾多,以朝元宮為最具代表性。
古色古香的朝元宮,是清咸豐年間自福建湄洲媽祖分靈來台,屬縣定古蹟,就位在分駐所的隔壁。
廟裡的石獅、門神彩繪、交趾陶、泥塑千里眼、順風耳神像和韋馱、伽藍尊者,還有木雕、石雕作品,都非常精美,是值得仔細欣賞的上乘之作。
朝元宮除了石雕木座精美之外,還有許多仿歷代名人,如王羲之、曾國藩、康有為、左宗棠等人墨寶石雕,為其最大特色,喜歡研究書法可以來此臨摹一番。
路旁豎立的高大牌樓,有著梧棲耆老黃海泉老先生所題的一副對聯:「朝闕後鰲山前鯤海地靈人傑,元基右甲水左肚溪源兩合流」。這副對聯,已完整勾勒了梧棲鎮和朝元宮的地理位置和座向。
梧棲老街縣定古蹟真武宮,是一座主祀玄天上帝 (地方上通稱為上帝宮) 的廟宇,創建於清代道光年間,根據日治大正年間所做的寺廟台帳記錄,真武宮係於道光 26 年 (1846 年),蔡金盃為祈求航海安全及商業繁榮而倡建。
真武宮閩南式廟宇建築風格和形制的側廊。
真武宮幾次修建工程,並沒有改變廟宇原來的風貌及格局,僅用針對毀損的部分加以整理補強,現今所見到的真武宮,尚能保有原本沿海地區低矮的閩南式廟宇建築的風格和形制。
真武宮幸運地被保留下來,低矮的閩南傳統建築格局,其實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歷史和文化。
真武宮經歷了多次的整建修復,在每一次的施工過程中,留下了不同時期的建築記錄,使得真武宮的建築,就像一座建築博物館,保存了從清代、日治時期到現代建築工法。
真武宮靜靜地看著小鎮的興衰,虔誠、古典、素雅的真武宮,成了梧棲的第一座古蹟。
錦成橋旁的梧棲老街解說牌。
很難想像道光年間海水漲潮時,船隻可以進出,沿岸有成排棧間,當年錦成橋旁原是貨物的集散地。
頂車埕的大溝被覆蓋後成為公園,位於公園下的河道成為家庭廢水的排放通道。
錦成橋旁的梧棲老街入口意象。
中棲路旁的梧棲入口意象,讓遊客一看就知道這邊有座台中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