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市 萬華區 萬華 406 號廣場】



萬華 406 號廣場,教人好陌生的地方。查了台北市政府的網站資料,原來這塊面積達 1.34 公頃的土地(現在有一綠色招牌上名稱為「萬華 406 號廣場」),因為「大部分土地久遭違建佔用,建物低矮窳陋,造成週遭環境品質低落,影響都市發展及市容觀瞻,因此,將藉理教公所都市計畫變更為公共設施公園用地,以營造西門地區健全居住之機能、商業發展之契機,提升萬華區在都市發展之競爭力。」


萬華 406 號廣場 (舊名為理教公所都市計畫) 原名為「中華新村」,位於西門圓環南側,為中華路、貴陽街、西寧南路及長沙街所圍起來的部份街廓,面積約 1.34 公頃,台北人俗稱「理教公所」,約有百來間木造、鐵皮層層疊蓋的殘舊房舍,人聲鼎沸的西門町圓環卻近在咫尺。「中華新村」只有一個舊有門牌號碼:中華路 147 號,土地所有權屬於國有財產局,341 戶共用一個門牌,居民籍貫涵蓋大陸各省,七成以上是八十歲以上的獨居榮民,他們年輕時曾在聯勤被服廠服務,或曾是民國四十二年最後一批撤退的反共救國軍,也就是當初大陳島的游擊隊員。


理教公所都市計畫名稱的起源,是因為附近有一座理教總公所的廟宇古蹟 (前身為「西本願寺」遺址),所以俗稱該區域為理教公所。日治時期的西本願寺的鐘樓、樹心會館,如今已正式指定為市定古蹟,而輪番所、御廟所遺跡、參道、本堂遺跡指定為歷史建築。其實就若完好程度來看,這些東西大都只能用殘跡、遺跡來形容了,儘管留下的是殘跡,但有留總比一磚一瓦都不剩要來得好太多了。像同一時期的「東本願寺」(日本真宗大谷派來台創建)就沒這麼幸運,東本願寺舊址就是現在西門町的來來百貨。現在想看東本願寺或是西本願寺?那只好去花錢去日本京都懷舊一下。


西本願寺所在地原本是一片超級雜亂的違建區,古蹟就包在違建裡一點一點地流失光了。看到只剩殘跡實在讓人難過,現在只能從照片中看見原來西本願寺的樣子。但這群違建的出現也是時代的無奈,那個逃難的年代就是得過著那樣的生活、大家又都是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中求生存,又能怎麼辦呢。現在違建已拆除,也正式得到古蹟的身份,西本願寺從商業計畫用地變成了公園綠地,再也不用擔心被拆了,然而市政府在拆除之前,西本願寺本堂與樹心會館歷經火災的摧殘,輪番所也於拆除時受損,在在顯示市政府在古蹟的維護上做得很差。想想大家會對台北這個城市缺乏自信也不是沒有原因。沒有自信,也就不會去關心、書寫和觀察。過去關於城市的書寫,特別是官方出版品,都是只想去複製一個想像中的現代化都市,從未想從歷史與古蹟的保存上發展台北獨特的魅力。


西本願寺屬於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當初因清廷割讓臺灣之後,日本佛教隨日軍來台而傳入,所以真宗本願寺派是最早進入台灣傳教的日本佛教。隨軍來台主要目的是慰問出征的軍人、舉行葬禮、照顧傷者、護送遺骨等等。隨著局勢的漸趨穩定,真宗本願寺派也開始正式派遣開教使進入台中、台南、基隆等地傳教。台北西本願寺的建築其實是陸陸續續完成的,期間相當漫長。從最早的選地、購地開始,一直到最重要的本堂正式竣工,中間經歷火災、市區改正不得不重新變更寺院各建築的配置,總計花了三十多年才完成了整個院區的建設。


戰後西本願寺被國府強制接收,改為台灣省警備總部交響樂團進駐使用。國民政府遷台後,第六軍團駐進西本願寺院區。當年有個萬年國大代表趙東書先生,出身軍方特務系統,官拜少將,是理教的教主。西元 1955 年,原來本願寺派台北別院 (西本願寺),本堂被國府撥交給趙先生所屬的理教作為總公所,俗稱「大廟」,寺院空地則被外省籍難民陸續佔用違建,形成龐大的違建區。撥交的依據,為理教在台復教時,曾承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第一五四號提案,「扶植理教」。於四十三年三月十八日經大會決議通過。嗣經行政院函國民大會趙代表東書,另以行政命令通知所屬各級官署,「扶植理教發展」各在案。


理教總公所,於清光緒廿四年二月清廷敕令,理教應在國都北京設立總公所,凡各地設立在理教公所,須頒發傳道鑒定證明書,經北京巡警總廳加蓋大字印,該鑒定證書於光緒廿四年二月生效。凡成立在理教公所得持該鑒定證書向當地官署登記。民國卅八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理教於卅九年春召集教友在台復教,首先恢復中華理教總會。理教係以愛國敬親為宗旨,內則配合國府建設台灣暨復興中華文化運動,外則以發展組織於東南亞,期以達到度人度世和睦邦交之鵠的。


1975 年 4 月 5 日國府先總統蔣介石去世的同一天,理教總公所遭到不明大火吞噬,趙教主也於不久後追隨領袖歸天。西本願寺損失慘重,所有經典、冊籍、法物、法器,及重要文獻均付之一炬。如今西本願寺的殘蹟,台北市政府只做簡單的圍欄保護就晾那裡,看起來這裡根本無法承受任何颱風或地震,實在是放任古蹟朽腐而且危險。古蹟保存好像不是這般搞法,好幾年了還是光在廢墟旁邊圍個網子,這樣對待古蹟的方式,反而顯得格外諷刺。台北市政府很多景觀、建築的再造,都一再地低估市民的智商,以為所有市民都是沒記憶的笨蛋。看著西本願寺的歷史建築已經不在,徒留下一片廢墟讓人回憶與感嘆。


《我要怎麼去》


◎住址: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47號。



◎官方網站:http://www.taipei.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4bf4327:1acb&theme=3790000000/379110000G/379110300G/Msg
◎參考資料:http://www.nscu.org.tw/%E7%94%9F%E6%B4%BB%E8%B3%87%E8%A8%8A/%E8%80%81%E8%88%8A%E7%85%A7%E7%89%87%E7%9A%84%E5%9B%9E%E6%86%B6.htm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6246378




請參考當時日治時期地圖,西本願寺的位置。










好吧,雖然只剩殘跡,倒也有些東西可以看看。




輪番所。




「輪番所」它是真宗本派本願寺「輪番」的宿舍(輪番:寺廟的總負責人),屬於傳統的日式宿舍建築,建於大正 13 年(1924 年)。2005 年市政府在拆除搭在它身上的違建時,施工機具毀壞了輪番所的部分建築,此事曾在媒體上喧鬧一時。




它的屋頂是四坡水形式(就是前後左右成四坡的屋頂),牆身為雨淋板式構造,部分內牆仍留有編竹夾泥之牆體構造。部分牆面外觀曾被違建戶改建,但屋頂之日式鬼瓦與脊瓦尚保存完好,屋頂大抵仍維持日治時期的形式,輪番所是西願寺所有的殘存遺跡中最完整的建築。




本堂。




大正 14 年(1925 年)開始規劃興建「本堂」(即大殿),本堂興建工程於昭和 5 年(1930 年)年動工,昭和 6 年完工,總經費達二十五萬日圓,本堂建築計畫委員會聘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為最高顧問。為了避免蟻害,所以臺基用鋼筋混凝土建造。臺基由台灣的技師設計,而上方的木造大殿由日本技師設計,本堂方位面朝東,面向總督府。「本堂」正面,黃色圍牆與大門當然不是西本願寺本來的建築,這些是理教公所時代加蓋的。




國民政府遷台後,佔地面積較大的日人寺廟大都被安置來台的大批軍人,西本願寺也不例外。本堂毀於民國 64 年的火災,大樹所在的平台原本是宏偉的木造本堂,如今只剩下下半部的水泥台基。




民國 64 年 4 月 5 日,一場大火將木造本堂燒光光,僅留下底部水泥臺基。階梯、欄杆、扶手因非木造,幸運地留存了來。火災後,理教公所仍在原地重修簡易建築辦公,一直使用至 2005 年為止。西本願寺之「本堂」,欄杆與階梯都是原來西本願寺的舊跡。




民國 43 年國民大會通過議案,確認理教之宗教地位後,內政部函台灣土地銀行公產代管部撥交台北市中華路一段 174 號(即西本願寺)的土地給中華理教總會,理教總會將西本願寺本堂做為總公所與台灣清心堂。而寺區其他部分,仍給第六軍團眷屬與來台退役軍人建屋居住,一批批退伍軍人不斷遷入此地,眷村漸漸成形,形成了昔日的「中華新村」。




御廟所。




位於本堂旁邊的御廟所,它與本堂都毀於民國64年的那場大火,今日只剩臺基與存放骨灰的地下室,御廟所完成於大正 11 年(1922 年)。御廟所的原貌是以銅板葺成重簷屋頂,上有九重相輪,前方為圓弧形之「唐門」。




鐘樓。




西本願寺的大銅鐘在明治 34 年(1901 年)就打造好了,銅鐘是日本原裝的,由大阪銅器會社鑄造,不過一直都放在臨時鐘堂,直到大正 11 年(1922 年),西本願寺正式的鐘樓才興建完成。鐘樓當時是建在一座大約三、四公尺高的人工假山上,戰後銅鐘下落不明(有一說法是悄悄運回日本)。




政府遷台後,寺院區被軍隊佔用,變成了眷村大雜院,鐘樓也埋沒於違建屋群之中。如今的鐘樓只存樑柱與斗栱,很難想像當年華麗莊嚴的外貌。木造鐘樓早被當年違建戶破壞得不成形,但從遺構中仍可想像出以前的宏偉氣勢(鋼架是新設的,預防古蹟倒塌)。鐘樓後來被包在違建群裡面,是某間小吃店的一部分。




樹心會館。




明治 42 年(1909 年),當時的紫雲輪番即有意在院中蓋一棟會館,不過礙於經費以及總總因素,會館直到大正 12 年(1923 年)才興建完成。會館完成後,因為總督兒玉源太郎特別賜了一塊「樹心佛地」匾額,所以才將新完工的會館命名為「樹心會館」。為了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樹心會館與寺院中其他建築的風格迥然不同,是一棟結合式日與西式風格的建築,建築本體館採用磚結構以及西式木屋架,而會館入口仍採用日式寺廟最常見的圓弧形「唐門」。樹心會館是辦教育和弘法的地方,當時白天當幼稚園用,晚上或假日則用來弘法或辦集會,假日也會借給學校使用。




在本區違建沒拆除之前,樹心會館外是一整排的違建小吃店,加上會館屋頂早已鋪上鐵皮,所以雖然它緊鄰中華路,但從路邊很難觀察到違建區裡面還擁有如此特色的建築。樹心會館在進入古蹟鑑定程序後不久,即發生火災(2005 年 08 月 03 日),原本的屋頂的檜木屋架已經燒毀,只剩紅磚牆。樹心會館仍保有大正末期的西式建築特色。



【附錄:西本願寺大事記】


◎ 明治 29 年(1896 年):在台灣成立「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巡教史駐在所」,台北開教使「紫雲玄範」向官方借用台北城外一糧倉為寺院。(原清代機器局之附屬建築「至道宮」)
◎ 明治 30 年(1897 年):購買現在基地之長沙街的北側,做為寺院預定地。
◎ 明治 32 年(1899 年):獲得台北州知事的許可,成立「真宗本願寺派布教所」。
◎ 明治 33 年(1900 年):獲得日本西本願寺的補助承諾,開始向日人信徒募款建寺。
◎ 明治 34 年(1901 年):對面所(即招待所,暫當臨時本堂)、集會所、茶所、宿舍完工,並升格為「台北別院」,舉行入佛儀式、慶讚法會,此時台北城牆尚未拆除,寺院入口在西側,寺院配置與今日不同。
◎ 明治 41 年(1908 年):台北市區改正計畫公佈,做為臨時本堂使用的「對面所」正位於道路計畫用地上,重新規劃寺院的配置,因此購買今日長沙街南側土地興建本堂與其他設施。但其實這條原本計畫穿越寺區的道路(今日的長沙街),直到戰後才開闢。
◎ 大正 11 年(1922 年):御廟所完工。
◎ 大正 12 年(1923 年):樹心會館、鐘樓完工,舉行落成慶讚法會。
◎ 大正 13 年(1924 年):集會所事務客室(臨時輪番所)火災,新建輪番所完工。
◎ 大正 14 年(1925 年):設立本堂新建築委員會,樹心幼稚園開園。
◎ 昭和 03 年(1928 年):本堂設計圖完成,舉行地鎮式。
◎ 昭和 04 年(1929 年):名稱由台北別院改名為台灣別院,正式全名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
◎ 昭和 05 年(1930 年):本堂新建工程開工。
◎ 昭和 06 年(1931 年):本堂於12月31日完工。
◎ 昭和 07 年(1932 年):本堂舉行入佛式。
◎ 昭和 09 年(1934 年):庫裡、山門竣工,鋪設參道,舉行慶讚法會。
◎ 昭和 20 年(1945 年;民國 34 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台灣歸屬中國。
◎ 民國 35 年(1946 年):警總交響樂團進駐。
◎ 民國 36 年(1947 年):發生 228 事件。
◎ 民國 38 年(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第六軍團駐進西本願寺院區。
◎ 民國 43 年(1954 年):土地銀行奉命將西本願寺撥交給中華理教總公所使用,理教公所將西本願寺的本堂作為佛堂,名為「清心堂」。 而樹心會館及寺區其他部分,仍由軍眷建屋居住,形成日後的「中華新村」。
◎ 民國 44 年(1955 年):「大陳義胞」遷入。
◎ 民國 46 年(1957 年):省立交響樂團遷移至師大。
◎ 民國 47 年(1958 年):長沙街開通。
◎ 民國 50 年(1961 年):鄰近的中華商場落成。
◎ 民國 64 年(1975 年):民國64年4月5日發生火災,原西本願寺之本堂、庫裡、御廟所付之一炬,火災後理教總公所仍在原址重修建築辦公。
◎ 民國 73 年(1984 年):中華路鐵路地下化施工。
◎ 民國 81 年(1992 年):配合鐵路地下化完成與都市計畫,10月20日拆除中華商場。
◎ 民國 89 年(2000 年):此區公佈為都市計畫更新區。
◎ 民國 93 年(2004 年):將理教公所所在原為商業區用地,變更為廣場用地,文化局建議將西本願寺參道、石階踏步、石柱、平台指定為歷史建築。
◎ 民國 94 年(2005 年):7月20日,進行地上違建物拆除。7月28日文化局辦理樹心會館、輪番所、鐘樓等建築價值鑑定會勘。
◎ 民國 94 年(2005 年):8月3日,樹心會館大火。
◎ 民國 95 年(2006 年):2月7日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文化局所提文化保存案,指定西本願寺的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並登錄西本願寺輪番所及參道、本堂、御廟所等遺蹟為歷史建築。



除了歷史的感傷,我們可曾想過我們要怎樣的城市面貌?要怎樣的城市記憶?要怎樣的城市未來?許多過去美好的事物,在短短數十年,已經逐漸被缺乏歷史感的統治霸權所破壞殆盡。新的建設,則又是在傲慢的都市計畫與粗糙的工程品質中,讓城市走向萬劫不復的境地。過去的美好已經被踐踏毀棄,如同萬華 406 號一般的廣場廢墟;新的規劃又是那麼地傲慢與粗糙,看看柵湖線與貓纜的下場就知道了。可憐的台北人,真的應該細細深思。只是我們的思緒,就如同模糊不清、無法細讀的告示牌一般,隨著時光遠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