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 美濃鎮 竹仔門發電廠、水德宮、與獅子頭圳】



美濃古名為瀰濃,意思是說水氣瀰漫的地方,因美濃位於於中央山脈與荖濃溪夾切的沖積扇平原,所以氣候溫和穩定,水源豐沛。在此天然條件下,日據台灣後,台灣總督府於 1908 年同時動工興築竹仔門發電所、龜山堤防及獅子頭大圳,並在日後發展出六十餘公里的渠道,以灌溉全美濃和部份旗山地區近五千公頃的農田。為配合打狗(高雄)港築港工程需要,「竹仔門發電所」於 1909 年 11 月 20 日,先供應打狗港築港工程之電力。


美濃地區水圳灌溉屬於高雄縣農田水利會旗山灌溉區。高雄農田水利會下轄曹公區 (鳳山)、岡山區、和旗山區三大灌溉區域;旗山灌溉區位於高雄縣東北部區,地勢東高西低呈長帶狀自東北向西南隆坡而下;整個灌溉區以荖濃溪和旗山溪 (楠梓仙溪) 南北包夾,均自東北朝西南而流;取水口以荖濃溪和旗山溪為主,排水則以旗山溪為主,最終匯入高屏溪。地理位置:東至六龜鄉,西迄旗山溪州,南起里港溪 (荖濃溪),與屏東農田水利會相鄰,北至甲仙鄉而止。


廣闊平坦的美濃地區耕地,後面卻有虎形山與竹子門山,要截取荖濃溪的溪水,勢必得興建穿山隧道,加上荖農溪溪水因季節變化並不穩定,有其艱難之處。美濃灌溉區所使用之水源,係由竹仔門東側之獅子耳處,設臨時攔水壩及引水道,取用於荖濃溪水,經由隧道工穿過山嶺引入竹仔門水力發電廠。


而位於高雄縣美濃鎮獅山里竹子門的「水德宮」,前身為「水神宮」,於清宣統三年,即日本明治四十四年(西元 1911 年)三月,在獅子頭大圳興築完成後,台灣總督府鑒於工程艱鉅,於是竹仔門發電所入口處興建一座日本神社,祭祀東瀛水官大帝(水份大臣)、大麻天照大神等神址及水利有功者,並命名為「水神宮」。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 1945 年)國府接收台灣後,水神宮加祀王爺千歲、五榖神農大帝及龍肚的「水利三恩公」(涂百清、鍾丁伯和蕭阿王),並改名為「代天巡狩水德宮」。民國八十四年(西元 1995 年)農田水利會撥款將神社修建為中國式廟宇,並也拆除了神社前之鳥居。雖然當地居民由早期祭祀日本水神為主的神社,轉變為現在祭祀王爺的信仰,但由每年水官大帝的慶典之中可發現,當地居民對於水文化之敬重並沒有因時代的轉變而有所改變。


竹門電廠是平原上的心臟,竹門電廠尾水所流經的水圳,是美濃平原的大動脈,每一塊稻田就好像是一個身體上的細胞,藉由這個這條大動脈輸送養分、水源到每一塊稻田,而在稻田裡長出來的糧食,以及在糧食當中長出的美濃生活文化,這一切,就是美濃人賴以為生的生活。


綜觀當時臺灣總督府於此地區的建設計畫,可說是思考縝密,並徹底運用開發出的各項資源。以興築港口之必要,建設了發電廠,以水力發電後之餘水,作為埤圳灌溉用,並搭配堤防之修建解決水利問題,使原野開發和官設移民村計畫得以順利運行。竹子門發電廠的建造與供電,使美濃至旗山進入電氣化時代,開啟新式工業的營運:旗尾糖廠、新式輾米工廠等。在諸項建設相互搭配下,建立現代化城鎮的雛形。


今日的獅子頭圳,依然稱職地進行灌溉工作,同時已內化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份,婦女洗衣、孩童戲水於其中,這是多數污水渾濁的埤圳所不能看見的,也成為這純樸小鎮最美麗的一面。美濃擁有美麗又清澈的蜿蜒水圳,對於美濃人來說,水圳是生命之泉。已經是美濃文化的一部份,也是美濃人生活的一部份。水圳是美濃老街最美麗的一段,來到美濃的第一印象,對美濃擁有一條蜿蜒美麗的水圳而讚嘆不已。美濃土地和水圳網構成的水文明,已經讓美濃成為台灣最獨特也最珍貴的客家文化發展地區。


獅子頭圳的美濃水橋於日治時期 1926 年建造,橫跨美濃溪上,前、後均與水圳相接,水圳為獅子頭圳的分支「下庄水圳」,由日本水利技師岡田安久次郎設計,兼具暗坑引水及陸橋的功用,也就是橋上讓行人及機車通行,橋下是水道。美濃水橋反映日治時期水利工程的特色,具工程美學,高雄縣政府公告為第 19 處縣定古蹟。多年來美濃水橋擔負下游千餘公頃農田的灌溉,已是當地居民的歷史資產與舉辦相關紀念活動的重要地點。


《我要怎麼去》


◎ 自行開車:
(1)、北上:國道一號於鼎金系統交流道,接國道十號(往左營、旗山),到旗山端左轉接台三號省道,看到中興路右轉接台二十八號省道,過旗尾橋,經過美濃鎮,至獅山里竹門,在台二十八號省道旁循指標即達。
(2)、南下:國道三號於燕巢系統交流道,接國道十號(往旗山),到旗山端左轉接台三號省道,看到中興路右轉接台二十八號省道,過旗尾橋,經過美濃鎮,至獅山里竹門,在台二十八號省道旁循指標即達。

◎ 公共交通工具:
(1)、客運:可在高雄客運鳳山站,搭乘往六龜班車,至竹子門站下車,循路標指示前往。


◎ 地址:高雄縣美濃鎮龍段125之1號。
◎ 電話:(07) 685-1079。
◎ 參觀時間:需事先跟台電申請。官方網頁寫前往竹子門電廠參觀前需先徵得廠方同意,通常都會獲得親切的接待和解說,請洽詢服務電話。(僅供參考)


◎官方網站:http://traffic.kscg.gov.tw/CmsShow.aspx?Parm=2007421424315,20073271536100,5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竹仔門發電廠
◎參考網頁:http://pylin.kaishao.idv.tw/?p=217#more-217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6824871





『高屏發電廠』入口指標。




『水德宮』入口指標。




『水德宮』側寫。




『水德宮』廟前石階,這是過去舊神社的參道。




獅子頭圳通水九十週年紀念碑。




獅子頭圳由日本水利技師岡田安久次郎設計。立於水德宮旁的岡田安九次郎君之碑中對其生平有文記載,碑文內容如下:「岡田安久次郎君埼玉縣人也,明治二十二年如東都,修業於小田原工手學校,歷任埼玉縣及橫濱市吏員後,明治四十四年渡台,奉職於台灣總督府土木部,尋入官設獅子頭水利組合。大正十年為書記兼技手,大正十五年昇進組合理事,昭和6年任命初代組合長不久,便卒於同年八月一日,享年六十六歲。此間十有六年,精勵職務貢獻良多,一同相茲,建碑以表其功績云爾,昭和九年四月十日」。




高雄縣農田水利會竹仔門工作站。




『水德宮』背影。




『水德宮』背側近景。





當車子駛到入口前不遠處,見到一塊小石碑上刻著「昭和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這是『竹仔門發電廠竣工碑』,說明竹仔門是個有歷史的發電廠。




『高屏發電廠』的正門。




幽雅的前庭是當地民眾及遊客駐足留連的休憩場所。




路旁兩排矗立的椰子樹。




一九○九年開始興建,一九一○年啟用發電的竹仔門發電廠,是同一年代,在台灣碩果僅存仍可正常運作的第一代川流式水力發電所。




其建築外觀為二坡頂,上部設有通氣孔,前後立兩面大山牆,屋頂上有一造型精緻的避雷針,與大樹鄉竹子寮取水站屬同期相仿建築物。




這一座發電廠係利用二一.三公尺落差,築設多處臨時攔水壩及引水道,開鑿山洞取用荖濃溪水,經過明渠及三道攔污設備至前池。




前池旁的排洪道。




『尾水道』:電廠排出的水經由此人工渠,供給美濃地區灌溉農田。




這一座發電廠係利用二一.三公尺落差,築設多處臨時攔水壩及引水道,開鑿山洞取用荖濃溪水,經過明渠及三道攔污設備至前池,再以約七十度落差,透過四條壓力鋼管,引水入電廠發電。




排洪道水勢驚人,這水也沒浪費,流入獅仔頭圳。




獅仔頭圳閘門。




竹仔門發電廠透視圖。




獅仔頭圳。



產生電力後的龐大水量也有浪費,使用過的「尾水」,經由「獅子頭水力組合」開闢的大圳,讓原本缺水的看天田,獲得穩定的水源,造就美濃、龍肚、中壇等區域的荒地成為良田。




水橋位於美濃鎮永安路旁,為日治時期 1926 年建造的水利工程。它橫於美濃溪上,前、後均與水圳相接,除了設有暗坑引水之外,橋面亦可讓行人及機車通行,而水則是走橋下的水道,設計者為岡田安久次郎。岡田安久次郎為日本國埼玉縣人,曾擔任埼玉縣及橫濱市吏員,明治四十四年來台,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土木部,隨後進入獅子頭水利組合,大正十五年晉升組合理事,昭和六年被任命為代組合長,同年八月一日辭世,享年六十六歲。水橋是美濃重要的文化資產,極具歷史意義,目前已被高雄縣政府正式公告為縣定古蹟。




近百年來水圳穿越美濃市區,尤其在下庄水橋兩側水泥護壁每隔不遠距離便設有台階,婦人可拾階而下浣洗衣物,小孩可下水圳戲水,在水圳和房屋之間形成一個戶外起居場所,是美濃人的共同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