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 高樹鄉 高樹元氣館】



屏東縣高樹鄉,東倚大武山,境內荖濃溪、隘寮溪、濁口溪等三水繚繞,舊稱 「大車路」,古時傳說當時有一株木棉樹,高冠群木,且分枝甚多,形如車蓋,因之得名。


高樹鄉是農業鄉,故水利設施對居民的生計影響最大,根據《臺灣省屏東農田水利會會誌》記載,除了泰山地區取用口社溪(武洛溪)水外,高樹鄉的灌溉水源以荖濃溪(又稱北溪)及濁口溪為舊寮圳主要取水的水源。濁口溪與荖濃溪其圳路亦有新舊之分,新圳之水係取自濁口溪,舊圳之水係取之荖濃溪,由兩溪引水灌溉。


回顧以前客家先民廖亞元所做的舊圳,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經完成舊圳的開鑿。早年先民開墾土地都需要用到水源,於是開墾之初沿著河流,在墾地繼續擴大之際,便開始開埤作圳,引水灌溉農田,完善的水圳水利設施,成了農村是否富足的關鍵。那時候很早客家人來到開墾的地方一定要用到水,所以一定有水圳的工程,這條水圳就可以供應所有客家庄要用到的水,客家人耕田才有得吃。


日治時期總督府以發電為由,強制將竹仔門山開鑿隧道,並將荖濃溪之全部水源轉移,截流至美濃地區,放流至竹仔門發電所,高樹鄉因而只剩濁口溪一處取水,高樹這邊全部都是靠這裡的水,只有一個進水口,所以非常的重要。所幸民國三十六年五月起,政府在大津鑿穿尾寮山,開鑿隧道式進水口,築固定壩,穩定水源,至民國四十年二月十日竣工,工程完竣後水量穩定,才稍舒解高樹缺水之苦。


大津進水口掌握了高樹鄉四分之三的水源命脈,而引進的水經由導水幹道,流到舊寮新舊兩圳分水閘門,再分水流入農田,而灌溉系統仍就透過原舊寮舊圳與舊寮新圳兩個灌溉系統,灌溉高樹鄉大部分的主要農田達二千公頃。其中舊寮舊圳是高樹開鑿最早,灌溉最具規模的圳道,也是文獻上記載由客家移民開鑿的水圳。


除了舊寮新舊兩圳的灌溉渠道外,泰山圳是位於高樹東南方另一個系統的灌溉水圳,水源來自口社溪,水流砂礫高積,取水相當不容易,近年來高樹水圳沿線的村落如新豐村、大埔、東振等村,將水圳灌溉措施美化營造社區,兼具休閒觀光美化社區的功能。


高樹元氣館是經濟部與文建會興建的「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裡面除了設有「高樹主題館」,介紹屏東的風土人情、旅遊景點,還有許多農特產品的展示及販售。因應日益增多的遊客,館方還特別成立「旅遊諮詢館」,推出「元氣旅遊行程」,根據遊客需求規畫有趣行程。


荖濃溪、武洛溪環繞的高樹,在地理位置上如同一座孤島,民國 54 年高樹大橋完工之前,居民與外界聯絡的唯一交通工具還是竹筏,目前則有五座聯外橋樑;民國 76 年,高樹鄉被劃定為「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全鄉強制離牧,唯一的經濟命脈只剩下農業。


劃為水源保護區,對一個小鄉鎮來說,是危機還是起飛的契機?屏東縣高樹鄉是個默默無名的小鄉鎮,列入「水質水源保護區」已經多年。若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設定保護區保護了高樹的好山好水,也讓這片土地孕育出優質農產品;「高樹元氣館」是農產品的行銷中心,也是認識高樹的起點。屏東地方產業交流中心位於屏東縣最北端,最初設置目的為發展地方產業與國際接軌。全國五處產業交流中心,僅屏東高樹元氣館尚在營運。


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列為保護區的高樹也許可以好好利用好山好水的大自然珍貴賦予,發展成養生鄉鎮。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高樹元氣館」,在勞委會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協助下開始運作,許多人冷眼旁觀,但並不影響投入人的熱情;元氣館內還有高樹鄉的介紹,並提供附近旅遊資訊,若想到高樹看看,這裡是最適合的起點。



《我要怎麼去》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楠梓交流道下,循二十二號省道東行至高樹,左接台二十七號省道,即可抵高樹。或由台南系統交流道轉國道八號至新化系統交流道下,接台二十線省道至玉井、甲仙、荖濃、寶來,即可到達茂林,轉大津橋接台二十七線至高樹。
(2)、國道三號:由九如交流道下,接台三線往里港方向行駛轉台二十二線,於高樹接台二十七線即可到達高樹。

◎ 公共交通工具:
(1)、客運:可在屏東客運屏東站,搭乘往茂林班車,至高樹站下車,循路標指示前往。


◎ 地址:屏東縣高樹鄉興中路329號。
◎ 電話:(08) 796-7069。
◎ 參觀時間:09:00 至 17:00。



◎官方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2882&ctNode=1922&mp=1914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高樹元氣館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6834477




高樹鄉與茂林鄉的連絡橋樑:大津橋。




引水涵洞解說牌。




往大津進水口的步道橋,位於尾寮山腳下。




大津進水口。




大津出水口。




大津出水口。




大津出水口。




大津出水口附近為沿山公路。




舊寮水圳。




引水涵洞解說牌。




185 號縣道 (沿山公路) 的起點。




尾寮山眺望大津橋與濁口溪。




煙田。




185 號縣道 (沿山公路) 的一隅。





大樹鄉觀光導覽圖。




「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高樹元氣館。




「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高樹元氣館。




「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高樹元氣館。




「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高樹元氣館。




「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高樹元氣館。




屏東客運高樹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y and Tom 的頭像
    Joy and Tom

    Joy and Tom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