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 中和區 南勢角山】
烘爐地山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後方的山區,又名『南勢角山』,地處標高 302 公尺,為天上山列延伸最東端的山頭,山頂平坦開闊、視野展望遼闊,週遭步道綿密,常吸引許多登山健行的人到此一遊。如果曾開車路經北二高,那麼一定會在中和交流道附近的山腰處,見有一尊土地公巨像,那裡便是中和南勢角山著名的烘爐地土地公廟所在。
「烘爐地」此處風景優美,山中亦有許多的寺廟,經常吸引許多登山健行客來此遊歷, 也成了信眾遊客們朝山的聖地。位於「烘爐地」最上方的一座寺廟,其位置為風水福地,由於山勢左右突出,而成鼎狀似烘爐型,也是地名的由來,就在福德宮下方約 50 公尺有塊大石位置,據說為烘爐之火母,其地火生旺而源源不熄,因此烘爐地神奇靈驗的事蹟也慢慢傳了開來,成為民眾祈財富、添福運的絕佳寶地。
在南山福德宮位置稍下方的財神殿亦是香火鼎盛,廟殿內外金碧輝煌、雕飾精美, 廟方更建造了一座高達 109尺的土地公巨大塑像,目前已成烘爐地山腰最大地標,想求得運途順遂者,不妨來此參拜祈福,並順道放鬆心情,欣賞遊覽一下這裡視野開闊的美麗山景。
烘爐地山頭上有一座高達 109 尺的土地公巨像,是烘爐地的明顯地標,從北二高中和路段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由土地公巨像旁石階登上,可抵達南山福德宮。南山福德宮海拔高度約 295 公尺,創建於清乾隆 20 年 (西元 1736 年),距今已約有 270 多年的歷史,廟內供奉福德正神,為漳州移民呂德進拓墾南勢角時所建 入廟後馬上看到高約二十公尺的土地公像,手中元寶已被信徒摸得閃亮,據說摸著元寶誠心祈求,相當靈驗。
台灣知名的土地公廟中,北部首推南山福德宮、南部則以車城福安宮為代表,都是台灣民間信仰中心。南山福德宮前廣場,也是大台北地區觀看夜景的著名旅遊勝地,天氣好時可以俯瞰整個台北盆地、大漢、新店二溪,還可以遠眺觀音、大屯火山群及淡水出海口。南山福德宮因再次擴建,便將乾隆年間建造的石造小廟,保留在正殿之後,形成「廟內有廟」的特殊景觀。
南山福德宮起源於西元一七三六年前後,約清代乾隆年間,呂姓祖先自福建漳州紹安渡海來台落腳開墾,以三塊石板供奉土地公,香火日盛;歷經多次擴建規模宏偉。福德宮主祀福德正神,上山祈福求財的善男信女卻越來越多,廟方特地打造銅製的成人高土地公像,供信眾「投子錢、換母錢,保平安賺大錢」,投入硬幣,摸銅像左手中的元寶可求財,摸土地公的鬍子可求福氣、求子,摸土地公右手的權杖可求權勢與升官。
烘爐地有兩個入口,一個是在平面停車場,旁邊有一個階梯入口,有一座長達近千階的樓梯,直達福德宮。另外一個入口就是通過停車場之後,繼續往上到開車。山頂停車場車位極少,假日前來或是初一、十五過來,一定是交通管制。建議在路邊立體停車場找好位置,改搭接駁車上去。接駁車到達山頂停車場之後,只要走百餘個階梯,就到福德宮了。
為了環保,廟方也不再讓信徒再燒金紙了,也讓很多商家的生意大受影響!但是為了地球的環境這樣的規定,真是符合現代環保的概念。這 20 公尺高的土地公,手上那顆元寶,已被信徒摸得亮金金的另外可以摸袖子,表示袖裡乾坤,可以存更多錢摸鬍子,等於摸『福』。
南山福德宮二十四小時都開放參拜,進入主殿參拜共分五爐,依序是天公爐、福德正神、山神星君與註生娘娘,還要依指引,特別繞到正殿後方參拜第五爐,也就是最早供奉在石板間的土地公。福德正神是相當隨和的神明,參拜時可自備喜歡的供品,為求環保早已取消金爐,不須準備紙錢等物品。
南勢角山又名烘爐地山或烘爐塞山,位於台北中和的南勢角地區,標高 302 公尺,為台灣小百岳第 016 號,可眺望台北盆地,山頂有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第 654 號。南勢角山屬天上山系,天上山系位於大台北盆地的西南方,是分隔新店三峽與中和土城的山系,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更北部賞桐花的主要區域。這個山系最高也最有名的山頭應屬「天上山」莫屬。整個山系由東北到西南的主稜線山頭分別為南勢角山、文筆山 (安坑山)、五城山、天上山、石門內尖山、十八羅漢奇岩、成福山與長壽山,向西北延申尚有數個支稜及山頭。
登南勢角山有好幾處登山口,依照我們能開車就不走路的原則,當然是選最近的南山福德宮登山口。登山口位於南山福德宮後方,循福德宮左右兩側,殊途同歸到同一個登山口。登山口就是陡上的峭壁,要上到稜線上,坡度雖算陡,只是睬著什階盤璇而上,難度不高。我們費了點力才爬上稜線。回到稜線上,走不了多久就到了南勢角山的三角點。
三等三角點基石就在步道中間,此處展望不錯,左方可見新店安坑焚化爐,右方可俯瞰春秋墓園、白馬寺。南勢角山,302 公尺,三等三角點六五四號。山頂旁邊有涼亭可休息。涼亭裡有一張桌子四張椅子,裡頭坐著兩個彈吉他唱歌的山友。涼亭上可以看到對面的圓通寺,以及右前方的南山福德宮大土地公像。對於辛苦爬上來的人來說,只想好好的先休息一下,於是在想,莫非登山的目的,就在歷盡身體的艱苦後,享受山頂上的席席涼風,以及現場演奏的音樂嗎?
◎ 烘爐地( 南山福德宮 )‧
◎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 399 巷。
◎ 24 小時開放 (福德宮設有停車場) 。
◎ 開車:國道三號由中和交流道下 > 右轉中正路 > 南山路右轉 > 接興南路直行 > 烘爐地(土地公廟)。
◎ 搭乘 627至無極宮站再循指標步行,或公車 249、670、809,於烘爐地站下車沿步道步行約 2公里。
◎ 捷運南勢角站 (出口4) 搭乘接駁車︰週一至週五 (自強國中 -- 橫路里)。
◎ 捷運南勢角站 (出口4) 搭乘接駁車:每月初二、十六及每週六、日 (自強國中 -- 烘爐地) 。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hike.ntpc.gov.tw/FS_A02.aspx?TRAIL_ID=235001。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南勢角山。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26664841。
南山福德宮正殿的福德正神塑像。
烘爐地( 南山福德宮 ),登山步道的入口牌坊。
=================我是分隔線=================
【新北市 中和區 中和尖山】
尖山跨新北市中和區秀景里與新店區新和里,東臨新店溪,因山勢尖聳所以命名為尖山,又名草鞋山,現在是板橋憲兵隊中和分隊使用。尖山中和區境有中和區第一公墓(尖山中和面的西側),新店區境有新店區第六公墓(尖山新店面整片都是)。
尖山峰頂海拔 92 公尺。 尖山腳有水源自今自來水廠附近,30 年前沿著水廠門口的巷子,到秀峰街 85 巷口的電線桿附近有個水門,一條經秀峰街 85 巷,為瓦磘溝南支流上源,一條直行後,走現今成功路再到秀朗路,流向永和,到復興商工,疑為「浮圳仔」,也就是瓦磘溝北支流上游,那麼尖山也許同時是瓦磘溝南北支流上源。
尖山晚渡(秀朗津渡):以前尖山新店溪畔設有渡口往返於景尾(今景美)之間,每天黃昏兩岸搭乘渡船往來的人數頗多,形成了一幅熱鬧的景象,「尖山晚渡」為昔日「中和八景之一」。自從建了橋廢渡後,已經無法體會昔日晚渡的情景。
舊稱中和庄的中和、永和一帶,仰賴好山好水的優勢,不但開發早、歷史悠久,更造就許多文人雅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昔日中和庄八景:
第一景「尖山遠渡」: 尖山位在今景平路往景美地區的秀朗橋頭、秀峰街口,因為山勢尖聳得名,面臨新店溪聳然疊翠,昔日有渡口往返景美之間,每逢黃昏兩岸往來形成一幅熱鬧的景象,即使昔日晚渡盛況不再,仍可在黃昏時步行到秀朗橋頭觀看落日餘暉,欣賞尖山蒼翠風采。
第二景「石門灘音」:位於舊橫路石門(今為興南路三段),有一股清流迂迴在一大轉彎處出現天然奇景,流水急轉時發出鏗鏘之聲宛如樂章,可惜地處偏僻、加上不當開發及垃圾處理場排放廢水,美景不再。
第三景「潭墘甘泉」:位於今潭墘水源地(永和水源路一帶),以泉水甘美著稱,當時還有人遠來取泉水煮茶,目前是自來水公司,附近開闢為四號公園。
第四景「璧湖怪石」:在圓通寺後山、中坑牛埔一帶的石壁湖山,因為砂岩層導致石塊易風化,形狀像猛獸蹲著稱為奔獸、或魔鬼站立稱為厲鬼,蔚為大觀。
第五景「福和鐘聲」:原位於中和庄廟仔尾今廟美街的福和宮,原於清朝舊稱為五穀先帝廟,不過如今為公寓樓房林立。
第六景「員山遠眺」:今日的積穗員山子,板橋文人黃智武在此築室,稱為小琬山莊;登山南望圓通寺,北遠眺淡水河及觀音山。
第七景「網溪泛月」:中正橋附近稱網尾寮溪,民國八年楊仲佐在此結蘆,號稱網溪別墅,以模仿王維之輞川別墅、種植菊蘭等奇花異草而聲名大噪,目前在博愛藝術街上保存完整。
第八景「永和暮湖」:今中原村新店溪、永和市中正橋一帶,昔日淡水河滿潮至此,河水相互激沖,景緻迷人。
尖山遺址:於秀朗橋頭的右側山坡,即尖山腳一帶。日治時期淵脇英雄曾於附近採集到石器,根據推測遺物其系統是屬於圓山前期文化,距今約三千至四千二百年間。
由中和區景平路走秀峰街 40 巷接秀峰街 85 巷經「尖山腳福德宮」到巷底,可見中和市第一公墓的牌子,沿路都是墳墓,可以通行機車一路越過,到新店區境的新店區第六公墓,而下山接到新店區永安街 75 巷。
由尖山續行山徑往尖山東北峰約 10 分,尖山東北峰有總督府土木局基石與總督府 53 號基石,標高 48 公尺。續行山路較少人走,路徑並不佳,決定還是原路折返下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