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5).JPG
@ 圓覺尖舊稱小尖山,標高 293 公尺,有一顆台北市計畫處 208 號四等鋼製基點。

 

【台北市 內湖區 內湖三尖 之 圓覺尖、圓覺瀑布、鯉魚山、鯉魚山小人國步道】

 

前情摘要,請參閱:台北市 內湖區 內湖三尖 之 Part I 忠勇山步道、白石湖吊橋

由夫妻樹沿碧山路前行,抵碧山路 41 號叉路,右側為碧佑宮(土地公廟),廟旁榕樹後就是圓覺尖北鞍的登山口。內湖三尖,唯獨圓覺尖沒有鋪石階路,為傳統的泥土山徑,遊客少有人走,所以較為冷門。山徑原始,呈之字向上,圓覺尖的這一側山坡較為平緩,山徑呈之字形迂迴繞而上,土石山徑路況倒也不錯。不久就抵達高壓電塔(編號 16),高壓電塔中間有一基點,電塔旁有一條小徑,通往圓覺尖的基石。抵達此處,約只剩三分鐘路程,即可登頂。

到了這裡才發現,通往圓覺尖的小徑已被高長的芒草所遮掩。路況不好,令人有點擔心;但是畢竟只剩這最後一小段路程,放棄可惜,於是鑽進去草叢之中,繼續前行。雖然路況極不理想,而女王因為未帶手套,一進入草叢之中便被芒草割傷。儘管如此,女王仍然堅持為了基石,而踏入路跡不明的山徑,走在亂叢之中。只是這一段登頂路甚為難行,還好有布條指引,至高點附近有一水泥石柱,水泥石柱後藏有二字,不過看不出來在寫甚麼。續往前不遠即抵圓覺尖山頂,山頂有一四等三角點,鑲在岩石上。

圓覺尖舊稱小尖山,標高 293 公尺,在三尖中排名老二,有一顆台北市計畫處 208 號四等鋼製基點。圓覺尖為大崙頭山西稜東南分出不明顯支脈中,唯一獨立的山頭,與另兩尖以大溝溪西支流相隔。圓覺尖以其南腰上圓覺寺為名,稜末東側有早年盛名的『圓覺瀑布』,假日遊人絡繹不絕。

原路折返至高壓電塔(編號 16),電塔的南側有一山徑直行往下,通到圓覺禪寺旁圓覺寺步道的另一登山口。穿梭於林間,下行約五分鐘,遇見一座電塔(編號15),山徑由電塔下鑽過去,可見這條原來是保線路。從電塔(編號15)開始,一路陡下,不時得手腳並用,攀爬而下。雖說路跡大致清楚,但一路下來,沒有滑倒算是幸運。約二十分鐘,就抵達了圓覺寺旁圓覺寺步道的另一登山口,接圓覺寺步道;這裡就很接近圓覺寺前的水泥地。這時看見樹林間有條小徑,入口樹枝掛有登山條,這便是圓覺尖步道的石階。循步道石階往下走,接著由一石厝旁叉路,往溪谷方向拾階而下,很快就看到圓覺瀑布。

圓覺瀑布是大溝溪的上游,大溝溪為大湖公園湖泊的源頭,發源於標高 485 公尺之白石湖山,經由圓覺瀑布往南,流至住宅區之流域,下游流經大湖山莊街箱涵下水道匯入大湖公園。這座瀑布高達四、五層樓,流經一道陡峻的大岩壁,於是形成瀑布,這片石壁高約數十公尺,傾斜達七十度。前方半山腰大塊裸露的岩壁上,有白色的水流奔騰。看見瀑布身影的那一剎那間, 就更熱切地想往前走,但溪石溼滑,落腳點難覓。只見瀑布之水自岩壁上方奔瀉而下, 沖擊岩壁下的溪潭,水聲淙徹,迴響於耳際。

圓覺瀑布斜壁頗為壯觀,若沒有六、七十公尺,至少也有四、五十公尺高,瀑布屬細長型,經過長年沖刷,流水在堅硬的岩面向下切蝕出一條石渠溝,瀑布從溝渠奔騰而下。高度夠,向下的力道夠,所以水勢抵達岩壁下方時,便激發出不小的淙淙聲響。瀑布上下分為兩段,上下之間似有一隱蔽的潭水,被岩石遮擋。我們本想爬上岩壁一探究竟,但岩壁傾斜,俯身上攀,手腳並抓岩面,仍然覺得岩壁滑溜,只好放棄。

圓覺瀑布屬硬岩雙條型細絲瀑布,涓細秀麗,流幅優美,是戲水賞瀑的絕好去處。圓覺瀑布下方的親水河谷中,可見石橋及人工石瀑,親水平台、砌石護岸、木長廊、立於賞瀑亭欣賞著細膩質感的瀑布。圓覺瀑布還有可供遊客休息香菇形狀的涼亭,讓人在休息之餘,還能多看看圓覺瀑布四周景緻。眼前平坦的石板步道,幽靜寧謐,環山疊翠,清澈溪流自纍纍疊石中流瀉而下,潺潺聲響,真是讓人有微醺的感覺。

離開園覺瀑布續往下行,步道沿著大溝溪溪谷右岸一路往下,映入眼簾的是豐美的生態,仰賴蓊鬱的林相、路旁天然的溪溝及木山層山壁,搭配著古意盎然的木製廊道,青山滴翠,流水成溪,碧波蕩漾,處處可見魚翔淺底,驚鴻一瞥的翠鳥、溪底戲水的臺灣藍鵲,在在細述生態工法的重要性。蜻蜓與豆娘的幼蟲(水蠆)棲息於水中捕食青蛙的幼體(蝌蚪),路面上青蛙卻展開捕食蜻蜓與豆娘的景象,非常有趣。臺灣的溪溝乃是最具本土特色的特殊生態體系,涵養了許多人類可利用的動、植物資源,同時兼有防洪、蓄水、補充地下水、調節微氣候、氣溫、淨化水質、提供美好的自然體驗等功能。

這段鋪石步道平坦,與溪水平行蜿蜒。頂上是最飽和的深綠色老樹,隨著腳步,眼前擷取的綠意溪水景緻,不斷更迭,讓人驚喜。仔細觀察溪流生態,會發現許多濕地生物,多種水棲昆蟲、兩棲類如蜻蜓、豆娘的點水其間,魚兒穿梭於溪水間。這些溼地生態系供養了許多水生動、植物(螺貝類、水棲昆蟲、魚類、兩棲、爬蟲類等),不但與人類的經濟、民生息息相關,更具有豐富的民俗、遊憩與美學價值。

大溝溪此段的地質是二千多萬年前沉積而成的「木山層」,五指山脈的山脊線走向一如台灣地質構造的走向(東北-西南走向),其山脈南面的坡面則順著岩層的傾斜面發育,因此基隆河中游的各支流方向均大致與主流方向呈正交,是直接穿過地層而匯入主流。這正是深受向斜地質構造所主控。基隆河流域的出露岩層,除東北方有基隆火山群、西北方與大屯火山群有小部份交集之外,大部分地區屬於臺灣北部第三紀沈積岩區。不同地層分別是不同年代在海底的沉積層,後來分別由南澳以及蓬萊造山運動的擠壓露出水面。沉積層有些為含煤層,這當然不是巧合,是所謂海進、海退期所造成陸地上的植物,在海進期濱海相地質期被埋覆在地底後,經千萬年之後所形成的能源礦物,是海進、海退一來一往之間的必然現象。

不久來到鯉魚山步道與園覺寺步道的交叉路口,往前為大溝溪步道,我們取右往鯉魚山步道,爬向鯉魚山。接著便是連續的石階路爬坡上行。鯉魚山步道的石階總數超過一千級,踏階上行約,路旁出現山石加工的迷你水泥雕塑,這時左側出現一條泥土小徑,通往附近的鯉魚山東峰。 轉入小徑,約十幾公尺,即抵達東峰,展望極佳。

鯉魚山東峰,又名『鯉魚尖』,海拔 215 公尺, 有一(北市)『都 2068』基石。登上展望絕佳的鯉魚尖山(鯉魚山東峰,即小尖山),可坐擁山林、夜觀群星、遠眺內湖的「一河、二湖、山多多」,還可與自然一起「森」呼吸,格外令人心曠神怡。從神氣活現的綠色大鯉魚頭頂往外看,就是氤氳飄渺、層層疊翠的山景,沒有雜質,只有最純粹的景致。望向碧山岩的方向,內湖三尖的鯉魚山、忠勇山、圓覺尖盡入眼簾。向前眺望,近處的內湖白鷺鷥山,遠處的汐止大尖山、台北 101、南港山都在視野之內。

由鯉魚山東峰返回主步道,往前行,離鯉魚山主峰僅剩 40 公尺,步道兩側的迷你雕塑愈多,宛如小型的小人國,題材則仿小人國,有台灣的十大建設、知名建築及國外著名景點,散佈在鯉魚山的山脊沿途兩側,主要以水泥糊成的小模型為主,帶給登山民眾另一種意趣。這些都是早期登山民眾自發所為,雕工樸拙,雖不符時代潮流,違反自然本色,因年代有點久遠,部份已斑駁損壞;這大概也算鯉魚山特色之一吧。這三處景象都位於茂密的森林裡,從遠處眺望也頗融於自然之中,人文與自然本應和諧共處,而非大肆的開發與破壞。

抵達鯉魚山,山頂有一水泥涼亭,基石就在涼亭前的水泥地上。鯉魚山, 海拔 222 公尺,有日設土地調查局所設圖根點一枚,舊稱『小尖坑山』。山頂展望亦佳,但視野稍不如鯉魚山東峰那麼遼闊。遠眺群峰與北邊的圓覺尖山(小尖坑山)遙相對望,三尖如斯鼎足而立,自左而右北望,金面山、忠勇山、圓覺尖山、龍船岩、大湖、白鷺鷥山,依序羅列。臺北盆地的單面山風貌在此更是清晰,一覽無遺;南面則俯瞰臺北市區新光三越、101 大樓,歷歷在目。

鯉魚山與其東方有一高差無幾的鯉魚尖 (東峰),全山呈一彎曲稜,從圓覺寺沿途到碧山巖望去,此山均像極一尾鯉魚,魚頭位於峰頂、魚嘴則朝向大湖山莊方向。由鯉魚山主峰續前行,開始下坡路,步道旁出現迷你萬裡長城,長城沿步道而行,一路起伏綿延,還設有亭幛樓閣, 頗為傳神。長城之外,不見荒漠,而是一片草蕨繁茂的綠色世界。這萬里長城,阻擋了芒萁綠軍入侵鯉魚山步道。我們由鯉魚頭走到鯉魚尾,下道鞍部時接上碧山路,踩踏柏油路至圓覺禪寺。

圓覺禪寺開山始祖來自觀音山;在圓覺寺後山大石塊有開山始祖刻字之景觀,創建於民國十三年,是內湖地區最早創立的佛教寺院,「圓覺寺」原名「源善堂」,剛好位於碧山山腰上,正對鯉魚山。寺內供奉三寶佛、釋迦牟尼佛以及觀音菩薩神像。圓覺寺供奉奉祀「三聖如來」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開山住持達淨法師 (俗名廖守加,未開寺前是碧山巖的住持)。在大殿右後上方為「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薩;右側另有「獅子洞」,洞口鐫刻「莊嚴世界」,乃民國十五年所作。於其右下方,尚有彌勒石、開山紀念碑和開山達淨大和尚紀念碑,供人憑弔。於大殿左側,還有「沖虛洞」,是六十七年冬月,闢為「菩薩學處」。

圓覺禪寺禪房分別立於兩旁,比丘、比丘尼各司其職;親切的笑容,噓寒的問候;一股喜悅平靜的幸福感直沁入心頭,這是一個祥和的地方。在羊腸小道的旁邊岩石處,靜定法師築一小廬,做為閉關之處,僅止方寸之地,一坐一臥。壁上的石刻達摩祖師將伴他渡過參禪的歲月。走進「玄門」,禮拜釋迦;願此心常清淨,「覺路」在左,出入之間,恍如隔世,閒坐在階梯冥想的比丘尼,神清自若,瀟灑之風,令人羨慕。

離開圓覺禪寺,我們踩著石階而上,回到碧山巖停車場,驅車返家。

 

《我要怎麼去》

【旅遊資訊】
◎ 交通:攀登內湖三尖主要以碧山巖附近、金龍寺與大湖山莊底的葉氏祖廟為主要出入口。假日停車不便,建議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上山。自捷運內湖站下車可步行3分鐘至碧湖國小站或金龍路口站,搭乘小2公車走碧山路上山,至碧山巖站下車可上登三尖。捷運大湖公園站可步行或轉搭計程車至大溝溪親水公園或葉氏祖廟登山口。另可搭公車240、247、256、267、604,抵終點站金龍寺,於此上登忠勇山。
◎ 食宿:內湖三尖鄰近台北市區,交通方便,鄰近也有麗湖大飯店與大直地區諸多精緻旅館。另碧山巖提供香客住宿服務,可就近欣賞台北市夜景,剛整建完成的碧山露營場亦是另類過夜選擇。位於三尖中心的碧山路上有商店販賣簡易飲食,攀登後亦可至鄰近白食湖草莓農園區,品嘗新鮮草莓和當地特色草莓冰。

交通資訊:
開車:經高速公路可由成功路交流道,往東湖方向左轉金龍路,續行碧山路,循路標至碧山巖。 
公車路線:搭乘藍 27、247、267、222、521、551、552、256 於「貿商三村」站或搭乘 21、278、28 於「達人女中」站下車,轉乘小二公車。
捷運路線:文湖線內湖站一號出口,步行至內湖路二段 452 號「梘頭福德祠」前,轉乘小二公車。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tcge.taipei.gov.tw/ct.asp?xItem=64154687&CtNode=67938&mp=106051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圓覺寺步道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32102580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93).JPG
抵碧山路 41 號叉路,右側為碧佑宮(土地公廟),廟旁榕樹後就是圓覺尖北鞍的登山口。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94).JPG
碧佑宮(土地公廟)。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95).JPG
我們由碧佑宮(土地公廟)廟旁榕樹後,圓覺尖北鞍的登山口起登。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9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97).JPG
山徑原始,呈之字向上,圓覺尖的這一側山坡較為平緩,山徑呈之字形迂迴繞而上,土石山徑路況倒也不錯。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98).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99).JPG
不久就抵達高壓電塔(編號 16),高壓電塔中間有一基點。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1).JPG
高壓電塔(編號 16)。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2).JPG
高壓電塔(編號 16)。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3).JPG
高壓電塔(編號 16)基石。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4).JPG
高壓電塔(編號 16)。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0).JPG
高壓電塔(編號 16)旁有一條小徑,通往圓覺尖的基石。抵達此處,約只剩三分鐘路程,即可登頂。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7).JPG
只是這一段登頂路甚為難行,還好有布條指引,至高點附近有一水泥石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8).JPG
水泥石柱後藏有二字,不過看不出來在寫甚麼。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5).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09).JPG
續往前不遠即抵圓覺尖山頂,山頂有一四等三角點,鑲在岩石上。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1).JPG
圓覺尖舊稱小尖山,標高 293 公尺,有一顆台北市計畫處 208 號四等鋼製基點。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2).JPG
圓覺尖舊稱小尖山,標高 293 公尺,有一顆台北市計畫處 208 號四等鋼製基點。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0).JPG
圓覺尖舊稱小尖山,標高 293 公尺,有一顆台北市計畫處 208 號四等鋼製基點。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4).JPG
圓覺尖舊稱小尖山,標高 293 公尺,有一顆台北市計畫處 208 號四等鋼製基點。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5).JPG
圓覺尖舊稱小尖山,標高 293 公尺,有一顆台北市計畫處 208 號四等鋼製基點。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6).JPG
圓覺尖舊稱小尖山,標高 293 公尺,有一顆台北市計畫處 208 號四等鋼製基點。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3).JPG
圓覺尖舊稱小尖山,標高 293 公尺,有一顆台北市計畫處 208 號四等鋼製基點。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7).JPG
該離開了,準備下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8).JPG
原路折返至高壓電塔(編號 16)。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19).JPG
高壓電塔(編號 16)的南側有一山徑直行往下,通到圓覺禪寺旁圓覺寺步道的另一登山口。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0).JPG
高壓電塔(編號 16)。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1).JPG
高壓電塔(編號 16)。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4).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5).JPG
高壓電塔(編號 15)。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6).JPG
高壓電塔(編號 15)。山徑由電塔下鑽過去,可見這條原來是保線路。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7).JPG
高壓電塔(編號 15)。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8).JPG
高壓電塔(編號 15)。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29).JPG
從電塔(編號15)開始,一路陡下,不時得手腳並用,攀爬而下。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0).JPG
路旁大石,看不懂上面的梵語。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1).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2).JPG
阿斗仔也來爬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3).JPG
山徑狹窄,交會困難。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4).JPG
抵達了圓覺寺旁圓覺寺步道的另一登山口,接圓覺寺步道;這裡就很接近圓覺寺前的水泥地。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5).JPG
圓覺尖登山口 (左) 與圓覺寺步道 (右) 叉路口。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8).JPG
雖說路跡大致清楚,但一路下來,沒有滑倒算是幸運。這表情不知是慶幸還是疲憊。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6).JPG
圓覺尖登山口與圓覺寺步道叉路口;解說牌。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7).JPG
圓覺尖登山口與圓覺寺步道叉路口;圓覺瀑布步道口解說牌。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39).JPG
繼續出發,續行圓覺寺步道,往圓覺瀑布前進。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0).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1).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4).JPG
循步道石階往下走,接著由一石厝旁叉路,往溪谷方向拾階而下。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5).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6).JPG
往溪谷方向拾階而下,站在階梯平台上,很快就看到圓覺瀑布。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7).JPG
圓覺瀑布。瀑布下方溪畔的休憩平台,花木扶疏。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8).JPG
圓覺瀑布。圓覺瀑布是大溝溪的上游,大溝溪為大湖公園湖泊的源頭,發源於標高 485 公尺之白石湖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49).JPG
圓覺瀑布。這座瀑布高達四、五層樓,流經一道陡峻的大岩壁,於是形成瀑布,這片石壁高約數十公尺,傾斜達七十度。前方半山腰大塊裸露的岩壁上,有白色的水流奔騰。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0).JPG
圓覺瀑布。看見瀑布身影的那一剎那間, 就更熱切地想往前走,但溪石溼滑,落腳點難覓。只見瀑布之水自岩壁上方奔瀉而下,沖擊岩壁下的溪潭,水聲淙徹,迴響於耳際。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1).JPG
圓覺瀑布。圓覺瀑布斜壁頗為壯觀,若沒有六、七十公尺,至少也有四、五十公尺高,瀑布屬細長型,經過長年沖刷,流水在堅硬的岩面向下切蝕出一條石渠溝,瀑布從溝渠奔騰而下。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2).JPG
圓覺瀑布。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3).JPG
圓覺瀑布。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4).JPG
圓覺瀑布。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5).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7).JPG
複層林相解說牌。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8).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59).JPG
順向河與逆向河解說牌。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0).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1).JPG
不明文字基石。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4).JPG
斷層型態解說牌。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5).JPG
不久來到鯉魚山步道與園覺寺步道的交叉路口,往前為大溝溪步道,我們取右往鯉魚山步道,爬向鯉魚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6).JPG
鯉魚山步道與園覺寺步道的交叉路口。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7).JPG
鯉魚山步道與園覺寺步道的交叉路口,路標指示牌。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8).JPG
鯉魚山步道與園覺寺步道的交叉路口,步道導覽圖。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69).JPG
鯉魚山步道與園覺寺步道的交叉路口,路標指示牌。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70).JPG
接著便是連續的石階路爬坡上行。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71).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7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7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74).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75).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7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77).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78).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0).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1).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4).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5).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7).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9).JPG
往鯉魚山東峰叉路口。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0).JPG
往鯉魚山東峰叉路口。(另一角度)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8).JPG
鯉魚山東峰到了。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89).JPG
鯉魚山東峰,又名『鯉魚尖』,海拔 215 公尺, 有一(北市)『都 2068』基石。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0).JPG
鯉魚山東峰,又名『鯉魚尖』,海拔 215 公尺, 有一(北市)『都 2068』基石。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1).JPG
鯉魚山東峰,又名『鯉魚尖』,海拔 215 公尺, 有一(北市)『都 2068』基石。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4).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7).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8).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9).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0).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1).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4).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5).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195).JPG
鯉魚山東峰,又名『鯉魚尖』,海拔 215 公尺, 有一(北市)『都 2068』基石。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7).JPG
鯉魚山東峰上有一腰繞叉路。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08).JPG
由鯉魚山東峰回到稜線山路叉路口。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1).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4).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5).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7).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8).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19).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0).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1).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4).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5).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7).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4).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5).JPG
鯉魚山, 海拔 222 公尺,有日設土地調查局所設圖根點一枚,舊稱『小尖坑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8).JPG
鯉魚山, 海拔 222 公尺,有日設土地調查局所設圖根點一枚,舊稱『小尖坑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29).JPG
鯉魚山, 海拔 222 公尺,有日設土地調查局所設圖根點一枚,舊稱『小尖坑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0).JPG
鯉魚山, 海拔 222 公尺,有日設土地調查局所設圖根點一枚,舊稱『小尖坑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1).JPG
鯉魚山, 海拔 222 公尺,有日設土地調查局所設圖根點一枚,舊稱『小尖坑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2).JPG
鯉魚山前,展望剪刀石山與金面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6).JPG
鯉魚山, 海拔 222 公尺,有日設土地調查局所設圖根點一枚,舊稱『小尖坑山』。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7).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8).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39).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0).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1).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4).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5).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6).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7).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8).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49).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0).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1).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2).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3).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4).JPG
我們由鯉魚頭走到鯉魚尾,此處已接近碧山路了。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5).JPG
下到鞍部時接上碧山路,這裡是鯉魚山步道的入口意象。

 

碧山路 (11).JPG

 

碧山路 (10).JPG

 

碧山路 (12).JPG

 

碧山路 (13).JPG

 

碧山路 (14).JPG

 

碧山路 (15).JPG

 

碧山路 (16).JPG

 

碧山路 (17).JPG

 

碧山路 (18).JPG

 

碧山路 (19).JPG

 

碧山路 (20).JPG
我們由鯉魚頭走到鯉魚尾,此處接上碧山路,為忠勇山鯉魚山步道的登山口。

 

碧山路 (21).JPG
踩踏柏油路至圓覺禪寺。

 

碧山路 (22).JPG
圓覺禪寺大門牌樓旁解說牌。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6).JPG
圓覺禪寺大門牌樓。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7).JPG
路上遠眺鯉魚山,知道鯉魚的頭尾各在何處嗎?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8).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59).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60).JPG
圓覺禪寺。

 

碧山路 (24).JPG
圓覺禪寺前眺望鯉魚山。

 

碧山路 (25).JPG
圓覺禪寺前眺望 101 大樓。

 

碧山路 (26).JPG
圓覺禪寺前眺望大溝溪溪谷。

 

碧山路 (27).JPG
圓覺禪寺開山始祖來自觀音山;在圓覺寺後山大石塊有開山始祖刻字之景觀,創建於民國十三年,是內湖地區最早創立的佛教寺院。

 

碧山路 (28).JPG
圓覺禪寺禪房分別立於兩旁,比丘、比丘尼各司其職。

 

碧山路 (29).JPG

 

碧山路 (23).JPG

 

碧山路 (30).JPG

 

開眼山 (8).JPG

 

內湖三尖:忠勇山、圓覺尖、鯉魚山 (261).JPG

 

圓覺尖 map.jpg
內湖三尖地圖:按我放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