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 五股區 五股坑山、御史坑山 (牛屎坑山)、旗竿湖、西雲禪寺、五股山】
今天的行程是五股坑山(又稱成子寮山)、御史坑山(又稱牛屎坑山)、與五股山。「五股」 原名為「五穀」,其實「五穀」象徵豐收,用詞也算典雅,不過改為「五股」倒是有點俗氣了 。但「御史坑」就改得頗有學問,因為其原名是叫「牛屎坑」。
美國有個旗桿鎮,台灣則有個旗竿湖。觀音山為錐狀火山體,因其地形特性,四周會形成放射狀的水系及稜線。五股坑山(又稱成子寮山)、御史坑山(又稱牛屎坑山)、與五股山都位居觀音山系的東南板塊,稜線被北邊的觀音坑溪與南邊的五股坑溪切割。三角點都在御史路沿線,旗竿湖的附近。
五股山:標高海拔 65 公尺,台北縣三角點編號 354027 號。
御史坑山:標高海拔 107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五股坑山:標高海拔 224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
五股坑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於淡水河水系,為塭子川的支流,分布於新北市五股區。其源頭位於觀音山西南側小坪頂附近,即五股與八里交界,向東南流入台北盆地後,注入塭子川。
五股坑,位於新北市五股區中西部,範圍大致包括五龍里、成泰里西北半部、民義里西南部除外部分、六福里、陸一里、五福里、五股里。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五股坑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五股坑庄」,隸屬於八里坌堡。
當時的五股庄轄域內分為觀音坑、洲子、成子寮、五股坑、石土地公、水碓、更寮、新塭八個大字。洲子大字下有「洲子」、「御史坑」小字名;五股坑大字下有「五股坑」、「冷水坑」、「壟釣坑」小字名。
1920 年(日治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五股坑」大字,隸屬於臺北州新莊郡五股庄,大字下有「五股坑」、「冷水坑」、「壟釣坑」小字名。戰後五股庄改制為五股鄉,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2010 年 12 月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五股鄉改制為五股區,村改制為里。
御史坑舊名牛屎坑,是因為早期這裡皆為黃土路,因為農耕的緣故養了很多水牛,路上常佈滿牛糞。 有鑒於不文雅之故,才從閩南語的「牛屎坑」,改為音相近的「御史坑」。
五股御史坑地區的居民大多姓吳,以往吳氏祖先在清朝時進京赴考,進士及第回鄉祭祖,朝廷御賜插旗竿祭祖以光耀門楣,這就是旗竿湖地名的由來,而旗竿早已不見,但據說旗竿座就在旗竿湖底。旗竿湖因為是坑谷地形,所以稱之為湖。旗竿湖是觀音山綠竹筍的產區,所以由附近居民配合農村再造所,成立『綠竹社區產業合作社』,共同經營『旗竿湖農場』。
旗竿湖原本位於五股五大坑谷的觀音坑,因為開發會影響風景區,所以將社區發展重心轉為御史坑。為了更加推廣綠竹筍,社區發展協會與農民合作,集資擴建當地的旗竿湖農場,並將其作為推廣中心。近年更將共生概念與綠竹筍結合,讓民眾到農場可以玩得開心,吃得安心。
由於觀音山是一座火山,因此有天然的砂子壤土,這種土壤因為較為蓬鬆,因此在這裡種植的竹筍會比較細嫩。綠竹筍的產季大約是從五月到九月,在這段時間內會有兩波收成的高峰,第一波是大約五月中旬,第二波則是七月底八月初的時期。
觀音山屬於坑谷地形,是由五個大坑谷組成的,分別是觀音坑、御史坑、五股坑、蓬萊坑、水碓坑,目前綠竹筍的種植區域以觀音坑與御史坑為大宗。當地農民在種植竹筍之後,不會再噴灑其他的化學藥劑,對於雜草都是以將他們翻至土壤內的方式來處理,一方面當作天然肥料外,也比較不會破壞自然生態。
這種與自然共生的概念也引來台灣特有昆蟲,台灣大象鼻蟲的拜訪。他們對於綠竹筍來說是害蟲,然而綠竹社區的農民也不會特地噴灑除蟲劑,而是將它們放生,除了遵循共生的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台灣大象鼻蟲的存在反而是有機與健康的品質保證。
五股坑尾一帶是屬於同安陳氏家族的製茶產業範圍,一度外銷至東南亞,直到戰後沒落,至今漸漸的已不在種植農作物,也可以看到這裡的發展差異。「五榖坑」這地名沿用數百年,到了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客家人逐漸外移,閩南人遷入,「五榖坑」即簡化為「五谷坑」再轉音為「五股坑」。日治時期,日本人統治臺灣後,再將其簡化稱之為「五股」,這即是「五股」地名稱謂確立之演繹過程。
※※※※※※※※※※※※※※※※※※※※※※※※※※※※※※※※※※※※※※※※※※※※※※※※※※※※※※※※※
我們從台北行經關渡大橋,往八里方向走省道台 15 線,經龍米路,沿中華路往廖添丁廟方向,於中華路二段上的荖阡坑路指標,左轉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
觀音山支稜呈放射狀地向四面伸展,支稜之間為陡直的谷地,其中較為人所知者為長道坑、荖阡坑、噶瑪蘭坑等,荖阡村因荖阡坑莊得名。康熙末年,漳州移民前來墾殖;荖阡坑因草地豐茂,老樹蓊鬱,故曰荖阡坑莊。
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 沿線,早年農業以柑橘居多,後來因觀音山系紅土層土壤肥沃,加上終年海霧吹拂,種植出來的八里文旦柚香濃多汁甜度高,農友於是開始轉作,逐漸形成北台灣最大文旦柚產區。
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 直行到底,左轉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約 300 公尺(三叉路口),右轉中直路,約 100 公尺(三叉路口),右轉御史坑路 (北 55 線鄉道)。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沿著稜線而行,兩側都是墓區。
至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約 3K 公里處,路旁有一土地公廟(碧雲巖),旁有一「清園」牌樓,正是五股坑山的登山口。牌樓旁沒有停車的空間,將車停放於土地公廟(碧雲巖)前路旁。
由「清園」牌樓進入,沿著水泥車道往上走,天空出奇的湛藍,白雲悄然飄過頭頂,遠眺林口台地清晰可見。接著來到「清園」,看來應是已廢棄的墓園,取墓園前方側續行。然後見到叉路口,轉左叉通往墓園區。墓園正前方有一座滯洪池,再往前是竹園,不取。
左手邊山坡有兩座墓上下排列,取右側的小徑沿著竹園邊往稜線上走,來到五股坑山西側稜線鞍部,接上稜線路徑,然後取右往電塔的方向走,五股坑山之圖根點就位於竹林中。
五股坑山,海拔 224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位於竹園中,無展望。
沿著稜線往下,走到豪華有圍牆的大墳邊;此墓的視野展望極佳,還有雙涼亭。接回滯洪池旁小徑,取右續行。回到「清園」,沿著水泥車道往下走,回到清園牌樓,走回土地公廟(碧雲巖)前路旁停車處,取車續行御史坑路 (北 55 線鄉道)。
車行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來到旗竿湖。旗竿湖附近民宅梅花、櫻花、梨樹、茶花等,繁花盛開,風景優美。旗竿湖有一公園有涼亭等可泡茶,前方有一水池,竟然還有一小艇。其實旗竿湖的由來,是因為當地的官宦人家在此處附近的小湖泊上插放旗竿,因而得名。旗竿湖一帶規劃有果園農場、觀景棧道,附近還有停車場,不用煩惱停車問題。
由旗竿湖續行約 200 公尺,御史路約 4.2 公里處,稜頂叉路路口電桿路燈編號為 338503,電桿尚有三角點的記號,不過路燈旁已無『新台灣』的指標。
取右側水泥產道彎進去,水泥產道其實路況不佳,會先經過夜總會林立的台地。過墓區後轉為泥土產道,進入竹林而且車道轉為陡下,令人感覺應該是過頭了。不過不用懷疑,不管車道如何陡下,循著明顯路跡一路前進到底就對了。
車道由陡下轉為緩升,顯然又來到另一階的台地,兩側都是竹園,沿途會經過好幾處工寮。先前查過網路資料,資料所言是工寮旁竹林叉路左轉,問題是哪座工寮?還有是工寮前轉或是工寮後轉?
果然就因為錯看資料裡所說的工寮,因而走進錯誤的竹林叉路,在裡面繞了一個小時,看到許多古墳與廢竹根,就是沒有看到任何三角點的蹤跡,別說是參考座標用的幾棵枯樹了,連一根枯枝也沒找著。還有資料裡所說的『乾德界碑』到底在哪裡哩?
後來終於發現關鍵字不是『工寮』,而是『一路前進到底』,與『有狗屋的工寮』。所以繼續往前,經過『有廢棄發財車的工寮』,已經不見蹤跡的『乾德界碑』,遇到右叉車道也不管,左叉車道也不管,一路前進到底,終於來到『有狗屋的工寮』,只是狗屋裡沒有兇猛的小黑在裡面。
停好車後,於『有狗屋的工寮』之前轉入竹林小徑,入口處沒有任何布條。網路資料記載上會經過陳公墓,發現竹林小徑右前方有一座,趕快前去確認一下,然侯確認無誤後繼續前進。
接著來到應有幾棵枯樹的空地,枯樹已不復存在,只有一座綠色鐵皮工寮。綠色鐵皮工寮後方的高點確實是竹林,於是往高點方向前進,繞過幾座墳墓後,可以看到竹林內的基石。
御史坑山 (牛屎坑山),標高海拔 107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回程循著堂號『金墩』的墳墓方向下山。堂號本意是廳堂、居室的名稱。因古代同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姓族人的共同徽號。
回到綠色鐵皮工寮前,循原路竹林小徑走回停車處。
所以『御史坑山 (牛屎坑山)』沒有『乾德界碑』,沒有參考的『幾棵枯樹』 ,竹林小徑叉路口也不是很明顯,重點是『一路前進到底』,與『有狗屋的工寮』。
接著下一個行程是五股坑山。
車行御史坑路 (北 55 線鄉道),右轉成泰路二段,續行到成泰路二段 147 巷右轉,一路順巷道主線走道到路底T字叉路右轉馬上停車。
登山口為一水泥路,有車輛禁止進入之標示,無任何登山條,上行轉為土石泥路。第一個迴頭彎旁有水塘,第二個迴頭彎旁有鐵塔,過第三個迴頭彎後,看到路底T字叉路。左上叉竹園往『御史坑山 (牛屎坑山)』方向,右下叉往竹園『鄭界』石碑。基石位於三叉路旁,無任何布條。
五股山,標高 65 公尺,台北縣三角點編號 354027 號。
原路下山,本想連稜走到御史坑山,探路走了一小段,看竹林內雜草叢生,想一想還是放棄算了;循原來土石泥路,陡下三個迴頭彎,回到停車處。
《我要怎麼去》
◎ 開車路線:
※ 國道一號(南下或北上)→ 五股交流道 → 台 64 號快速道路(八里方向)→ 觀音山交流道 → 凌雲路三段 → 轉中直路,一路沿著觀音坑溪 → 上稜線左轉御史坑路 (北 55 線鄉道)。
※ 台北 → 士林 → 大度路 → 關渡大橋 → 五股方向 → 成泰路四段(103 號縣道)→ 凌雲路(北 53-1 鄉鎮道) → 轉中直路,一路沿著觀音坑溪 → 上稜線左轉御史坑路 (北 55 線鄉道)。
※ 台北 → 士林 → 大度路 → 關渡大橋 → 八里方向 → 省道台 15 線,經龍米路 → 中華路往廖添丁廟方向 → 於中華路二段上的荖阡坑路指標,左轉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 → 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 直行到底 → 左轉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約 300 公尺(三叉路口) → 右轉中直路,約 100 公尺(三叉路口) → 右轉御史坑路 (北 55 線鄉道)。
◎ 大眾運輸:
※ 公車搭 581、在御史路站下車。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s://www.bali.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99。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zh-tw/五股坑山。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7800686。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八里中華路二段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0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華富山路 (北 50 線鄉道,左) 與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右) 交叉路口的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華富山路 (北 50 線鄉道,左) 與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右) 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1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仰視觀音山硬漢嶺。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2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往荖阡里 4 鄰 (廖添丁洞) 叉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往荖阡里 4 鄰 (廖添丁洞) 叉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往荖阡里 4 鄰叉路的交叉路口旁,『荖阡里 4 鄰』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往荖阡里 4 鄰叉路的交叉路口旁,往『廖添丁洞』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里 4 鄰叉路,與往『廖添丁洞』山徑的交叉路口旁,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往『廖添丁洞』山徑的交叉路口旁,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往『廖添丁洞』山徑的交叉路口旁,導覽解說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往『廖添丁洞』山徑的交叉路口旁,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往荖阡里 4 鄰叉路,與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旁,往『廖添丁洞』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往荖阡里 4 鄰叉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旁,觀音山福園。
@ 新北市.五股區|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與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旁,觀音山福園。
@ 新北市.五股區|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 ,與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與荖阡坑路 (北 49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與中直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與中直路的交叉路口旁,往荖阡里 4 鄰叉路。
@ 新北市.五股區|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與中直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與中直路的交叉路口旁,與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入口意象。
@ 新北市.五股區|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與中直路的交叉路口旁,與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入口意象。
@ 新北市.五股區|民義路 (北 53 線鄉道),與中直路的交叉路口旁民宅。
@ 新北市.五股區|中直路,中直路與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中直路與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旁,中直路。
@ 新北市.五股區|中直路與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旁,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0K路標指示牌 。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1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2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2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田寮坑產業道路」誌碑。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田寮坑產業道路」誌碑。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田寮坑產業道路」誌碑。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田寮坑產業道路」誌碑。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路旁,「清園」牌樓,正是五股坑山的登山口。牌樓旁沒有停車的空間。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路旁,有一土地公廟(碧雲巖)。將車停放於土地公廟(碧雲巖)前路旁。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土地公廟(碧雲巖)前廢棄公車站。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路旁,「御史路.277 號.277-1 號」門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路 (北 55 線鄉道) 路旁,「清園」牌樓。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路 (北 55 線鄉道) 路旁,「清園」牌樓,五股坑山的登山口,由「清園」牌樓進入。
@ 新北市.五股區|「清園」看來已廢棄,由「清園」前方水泥步道 (右) 前往五股坑山。
@ 新北市.五股區|由「清園」前方水泥步道,左轉進入「清園」側方土石步道,前往五股坑山。
@ 新北市.五股區|來到果園與竹園前空地,右側為滯洪池不取,直行進入竹園為保線路至電塔,取左前往五股坑山。
@ 新北市.五股區|來到果園與竹園前空地,右側為滯洪池不取,直行進入竹園為保線路至電塔,取左前往五股坑山。
@ 新北市.五股區|左手邊山坡有兩座墓上下排列,取右側的小徑沿著竹園邊往稜線上走。
@ 新北市.五股區|來到五股坑山西側稜線鞍部,接上稜線路徑。
@ 新北市.五股區|由五股坑山西側稜線鞍部,接上稜線路徑,往電塔的方向走,五股坑山之圖根點位於竹林中。
@ 新北市.五股區|左手邊山坡有兩座墓上下排列,取右側的小徑沿著竹園邊往稜線上走。不久進入竹林,接上稜線路徑,取右往最高點走,五股坑山之圖根點位於竹林中。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山,海拔 224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位於竹園中,無展望。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山,海拔 224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山,海拔 224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位於竹園中,無展望。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山,海拔 224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往電塔方向雜草叢生,路徑杳然。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山,海拔 224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位於竹園中,無展望。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山,海拔 224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位於竹園中,無展望。
@ 新北市.五股區|離開五股坑山,回頭往五股坑山西側鞍部走。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山西側鞍部交叉路口,左下沿著墓園邊山徑往靜園,右下稜線山徑。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山西側鞍部交叉路口旁,右下稜線山徑方向。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山西側鞍部交叉路口旁,左下沿著墓園邊山徑往靜園。
@ 新北市.五股區|陡下沿著墓園邊山徑往靜園,墓園有雙涼亭。
@ 新北市.五股區|陡下沿著墓園邊山徑,回望五股坑山西側鞍部方向。
@ 新北市.五股區|沿著墓園山徑繼續陡下往靜園,下方是果園與竹園前空地。
@ 新北市.五股區|沿著墓園山徑繼續陡下,回到果園與竹園前空地。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路旁,「清園」大門,與前方「清園」牌樓。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路旁,「清園」牌樓。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路旁,「清園」牌樓,五股坑山的登山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路旁,土地公廟(碧雲巖)。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3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3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回望五股坑山電塔。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福佑宮入口意象。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福佑宮。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入口意象。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旗竿湖農場產業道路,與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旗竿湖農場產業道路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旗竿湖農場產業道路交叉路口旁,『御史路 172 之 2、4、6 號』門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社區入口意象。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旗竿湖農場入口意象。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交叉路口旁,電桿上三角點噴漆。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交叉路口,電桿上三角點噴漆。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交叉路口旁,御史坑山產業道路。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路旁樹幹出現三角點標記。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路旁樹幹三角點標記指向路旁電塔。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電塔下方『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圖根點』。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產業道路在電塔旁轉為陡下。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錯誤的竹林叉路。因為錯看資料裡所說的工寮,因而走進錯誤的竹林叉路。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錯誤的竹林叉路。因為錯看資料裡所說的工寮 (對,就是照片裡那個竹林裡的工寮),因而走進錯誤的竹林叉路。回頭還來得及,由御史坑山產業道路繼續往內走。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經過有廢棄發財車的工寮。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路旁已經不見蹤跡的『乾德界碑』。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遇到右叉車道不要彎進去,取左。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遇到左叉車道不要彎進去,一路前進到底。不過我們不信邪,還是彎進去看看。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叉路進去還有叉路,先看看左叉。
@ 新北市.五股區|回到御史坑山產業道路,遇到左叉車道不要彎進去,一路前進到底。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一路前進到路底又是叉路,左叉是往御史坑山竹園山徑,右叉是往『有狗屋的工寮』。先往右叉看看。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右叉『有狗屋的工寮』,小黑不見了。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右叉『有狗屋的工寮』。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一路前進到路底的叉路,左叉是往御史坑山竹園山徑,右叉是往『有狗屋的工寮』。取左往御史坑山的竹園山徑。
@ 新北市.五股區|往御史坑山的竹園山徑,右手邊是山徑旁的陳公墓。
@ 新北市.五股區|往御史坑山的竹園山徑,來到空地中的綠色工寮前。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三角點,標高海拔 107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三角點,標高海拔 107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三角點,標高海拔 107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三角點,標高海拔 107 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 新北市.五股區|往御史坑山的竹園山徑,回到空地中的綠色工寮。
@ 新北市.五股區|往御史坑山的竹園山徑,空地中的綠色工寮。
@ 新北市.五股區|竹園山徑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路旁的陳公墓。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回到產業道路路底的竹園山徑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錯誤竹園山徑的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交叉路口,電桿上三角點噴漆。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往御史坑山產業道路交叉路口,電桿上三角點噴漆。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4.5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5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5K路標指示牌。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御成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御成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御成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御成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西雲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西雲路,與西雲路 185 巷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西雲路 185 巷,與西雲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御成路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西雲路,與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 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 (北 55 線鄉道),與成泰路三段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溪左岸水防道路,與成泰路三段 147 巷的交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五叉路口,正解是右二叉路前往五股山。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五叉路口,正解是右二叉路前往五股山。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五叉路口,由此叉路前往五股山,路口有『成泰路三段 147 巷.5-8 號 — 5-17 號』門牌。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巷底T型叉路口取右。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巷底T型叉路口,另一角度。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左轉水泥產道,由此叉路前往五股山。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由此叉路前往五股山。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叉路,左叉前往五股山。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叉路,由此前往五股山。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一迴頭彎,彎旁有滯洪池。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一迴頭彎旁滯洪池。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二迴頭彎旁電塔。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二迴頭彎旁電塔。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二迴頭彎旁電塔。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路底T字型叉路口。路旁有五股山基石,標高 65 公尺,台北縣三角點編號 354027 號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路底T字型叉路口,右叉往『鄭界』石碑。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路底T字型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山,標高 65 公尺,台北縣三角點編號 354027 號。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山,標高 65 公尺,台北縣三角點編號 354027 號。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山,標高 65 公尺,台北縣三角點編號 354027 號。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山,標高 65 公尺,台北縣三角點編號 354027 號。
@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山,標高 65 公尺,台北縣三角點編號 354027 號。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路底T字型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路底T字型叉路口,左叉往竹園。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路底T字型叉路口,左叉路底竹園。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路底T字型叉路口旁,ㄇ字型木架。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路底T字型叉路口,路旁有五股山基石。
ㄢ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三迴頭彎。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二迴頭彎旁電塔。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二迴頭彎電塔旁展望。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二迴頭彎旁電塔。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第一迴頭彎。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旁展望。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水泥產道,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路底T字型叉路口。
@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 147 巷,與成泰路三段的交叉路口。
@ 御史坑山三角點地圖:按我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