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龍一村 (59).JPG
@ 宜蘭縣.宜蘭市.化龍一村。

 

【宜蘭縣 宜蘭市 化龍一村】

 

化龍一村,清代為宜蘭地區最重要的軍事基地武營遺址;日治時期後日人改為練兵場、憲兵分屯中隊,二次大戰期間作為日軍野戰醫院,名為「衛戍醫院」,為提供醫院醫官、護士住宿,日本政府在醫院週邊興建日式房舍作為醫療人員的宿舍及儲物間等;民國 38 年(1949 年),國民政府撤離至台灣,接收日遺房舍,將本來在大陸天津生產通訊器材和電池的聯勤 204 廠撤遷至此,而原木造日式官舍即提供作為聯勤電池廠員工宿舍,取名為「化龍一村」;民國 46 年(1957 年)軍方因電池需求急速增加,原來產量不敷使用,即利用美援在礁溪興建新廠,而原宜蘭市廠房改作為聯勤 204 廠的倉庫。

聯勤二0四廠原設立於四川重慶,後遷至天津。當年聯勤電池廠製作之電池主要供給電信局、台鐵及韓國美軍之使用,盈收可觀,為解決員工宿舍之不足,故自行出資興建房舍。宜蘭市化龍一村係為服務於聯勤電池廠之軍官宿舍;礁溪化龍二村係為服務於聯勤電池廠之工兵宿舍。南門計畫區原為宜蘭縣政府舊址,現為宜蘭縣歷史建築空間重要保存區域,包含設治紀念館、宜蘭監獄部份、宜蘭農校舊校長宿舍及舊主秘公館等。

化龍一村的展館以機槍堡入口意象、淺山坑道等情境式空間體驗,讓參觀民眾親身感受「宜蘭.二戰印記」所欲傳達的主題內涵。另配合歷史建築「化龍一村眷舍群」近代眷舍區正式開放,特別以「化龍.話龍」展題引領民眾理解清代武營至戰後第一座眷村的時空變化。另「春仔花.盤繞傳承—陳惠美的纏花信念」展題,係向民眾分享「陳惠美」藝師,獲文化部認定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纏花」之保存者 (通稱為「人間國寶」) 之殊榮。

1944 年 8 月,逐漸失去西太平洋戰場的日軍,預擬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可能由菲律賓進攻登陸臺灣恆春、枋寮、花東、宜蘭等地,爰依不同地域之戰略需求,部署各式反登陸防禦工事。為防止盟軍登陸宜蘭作為進攻琉球的飛行根據地,以及轉而進攻臺北的可能,日軍為此特別強化蘭陽溪以北的海岸線及淺山地帶,各部署二座要塞,由海線至淺山緊密守護溪北平原三座飛行場,另規劃部署十處分散於溪北、溪南各地的掩護陣地,以永久工事的規格,進行長久抵抗之準備。

1945 年 4 月,盟軍直攻琉球 (沖繩),臺灣幸運躲過慘烈的戰爭風暴,直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隨著軍事科技日新月異,75年前建造於宜蘭境內各地的要塞、陣地已然失去軍事功能,卻因躲過戰爭摧殘意外地保存至今,成為見證大歷史時代的重要資產。終戰75年後的今日,「太平洋戰爭」仍牽動著這兩、三代宜蘭人的家族記憶,包含軍事動員參與、戰事下的庶民生活與時代巨輪轉動下的身份認同。

化龍一村三面環繞聯勤前 204 廠區週邊配置,由武西路、武營街、西後街及舊城南路所圍塑之一完整街廓,目前聯勤前 204 廠區為閒置空間。化龍一村週邊有宜蘭酒廠、臺灣銀行、南門計畫區、及光復國小、中山公園等,其中宜蘭酒廠、臺灣銀行、南門計畫區內的設治紀念館、以及中山公園,都是宜蘭縣「蘭城新月」的重要據點。

化龍一村的配置形式為線性配置形式,並於眷村與廠區之間使用圍牆隔絶,故無留設多餘的外部開放空間,僅有武營街 71 巷內,在眷舍群剩餘的空地上圍塑出一個開放空間,最早是植滿樹木的綠化空間,日後作為眷村主要的公共性活動空間,但近年因停車問題,活動廣場現作為停車場使用,及眷戶的晾衣晒被場,只有少數眷村媽媽在午後會自行攜帶塑膠矮椅聚集在廣場邊聊天。

另外在眷村內有三棟小型的公共性建物,一棟是磚造平頂的公共厠所,位於武營街 65 旁,目前閒置;另二棟推估早期可能作為倉庫使用,其中一棟是磚造雙坡斜頂建物,位於眷村西南隅,目前荒廢閒置,週邊長滿雜草;另外一棟是日遺木造雙坡斜頂建物,位於西後街 1-11 號旁,保存良好,現作為居住使用。

目前位於西後街 1-6 號之眷戶作為宜蘭縣退伍軍人協會、宜蘭縣榮光協會及化龍一村自治會之辦公室使用,辦公室的內部仍保留原始的空間配置型式呈現,客廳放置一套桌椅仍作為客廳接待使用,房間放置一張辦公桌作為辦公空間,另將前庭增建作為會議討論的空間,這裡是眷村老伯伯經常走動、聚集的場所,是眷村行政、互動交流的重要空間。

化龍一村的植栽豐富,綠意盎然,多栽種於日遺房舍的庭院內,如亞歷山大椰子樹、榕樹、樟樹及果樹 (包含台灣枇杷、芒果樹、芭樂樹) 等大喬木,從日治時期一路陪伴,述說著歷史的演替。眷村內有許多大喬木被保存良好,建議相關單位可認定為老樹保存。其中,比較特別的植栽配置情形為亞歷山大椰子樹,由基地現況,多分佈栽種於獨門獨院的日遺房舍之間,具區隔空間之用途。

化龍一村周邊西側為宜蘭酒廠,南側有南門林園,北側南北館市場,陸續完成的五座空間使用,規畫為眷村文化與二戰歷史展場、社區活動及宜蘭人間國寶專區,文化資產保存者將進駐展現工藝,其他後續的空間使用則規畫宜蘭舊城工藝相關講堂與展示,還有保留日治時代的歷史建築,開放體驗。

化龍一村的發展歷程即為宜蘭城開發史縮影,走進歷史現場,探索「化龍一村眷舍群」自清代以降的歷史身世,及蘭陽地區二戰軍事遺產。也期待讓化龍一村能結合社區,成為有歷史、文化、故事、親子都合適的文化園區。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200420000001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zh-tw/化龍一村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4984187

 

化龍一村 (4).JPG

 

化龍一村 (8).JPG

 

化龍一村 (9).JPG

 

化龍一村 (10).JPG

 

化龍一村 (11).JPG

 

化龍一村 (12).JPG

 

化龍一村 (5).JPG

 

化龍一村 (59).JPG

 

化龍一村 (60).JPG

 

化龍一村 (61).JPG

 

化龍一村 (62).JPG

 

化龍一村 (63).JPG

 

化龍一村 (64).JPG

 

化龍一村 (65).JPG

 

化龍一村 (66).JPG

 

化龍一村 (67).JPG

 

化龍一村 (1).JPG

 

化龍一村 (2).JPG

 

化龍一村 (3).JPG

 

化龍一村 (13).JPG

 

化龍一村 (14).JPG

 

化龍一村 (15).JPG

 

化龍一村 (16).JPG

 

化龍一村 (17).JPG

 

化龍一村 (18).JPG

 

化龍一村 (19).JPG

 

化龍一村 (20).JPG

 

化龍一村 (21).JPG

 

化龍一村 (22).JPG

 

化龍一村 (23).JPG

 

化龍一村 (24).JPG

 

化龍一村 (25).JPG

 

化龍一村 (26).JPG

 

化龍一村 (27).JPG

 

化龍一村 (6).JPG

 

化龍一村 (7).JPG

 

化龍一村 (28).JPG

 

化龍一村 (29).JPG

 

化龍一村 (37).JPG

 

化龍一村 (38).JPG

 

化龍一村 (39).JPG

 

化龍一村 (40).JPG

 

化龍一村 (41).JPG

 

化龍一村 (42).JPG

 

化龍一村 (43).JPG

 

化龍一村 (44).JPG

 

化龍一村 (45).JPG

 

化龍一村 (46).JPG

 

化龍一村 (47).JPG

 

化龍一村 (48).JPG

 

化龍一村 (49).JPG

 

化龍一村 (50).JPG

 

化龍一村 (51).JPG

 

化龍一村 (52).JPG

 

化龍一村 (53).JPG

 

化龍一村 (54).JPG

 

化龍一村 (55).JPG

 

化龍一村 (56).JPG

 

化龍一村 (57).JPG

 

化龍一村 (58).JPG

 

化龍一村 (6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