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 (212).JPG
@ 桃園市.大溪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武德殿。

 

【桃園市 大溪區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漫步在大溪,第一印象想到的是大溪老街及大溪豆干;如今可以看到多處日式老房舍變身而成的木藝博物館、不同產業主題的「街角館」、甚至新開的藝文風咖啡館、茶屋等,使得以往來大溪購物後就匆匆走人的遊客,紛紛拉長停留時間,放緩腳步,細細品味不一樣的大溪風華,也為老牌商圈注入活力。

大溪是台灣木藝產業及豆干產業重鎮,具豐富的歷史文化;但傳統產業趨向沒落及從業人員高齡化等問題,為大溪發展帶來挑戰。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簡稱木博館)在大溪開館,積極透過建構「大溪學」、鼓勵店家加入「街角館」行列,推動店家與居民共學、共造,推廣產業技藝及常民生活的文化價值,以期促成地方蛻變與創生。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大溪歷史悠久的建築、木作產業、人文風景為深厚底藴,打造出「無圍牆博物館」,將整個城鎮都納入博物館的範圍內,讓人得以用雙腳走過古老的街道、用雙眼欣賞大溪木作工藝的精彩、用味蕾感受在地的食材的美好。

木藝館是國內第一個以生態博物館為名的博物館,將大溪區內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多個公有老建物,如大溪警察局宿舍群等,陸續修繕成博物館,作為展示大溪木藝產業、匠師故事及常民生活文化的據點,讓居民及訪客留下正面評價。

※ 大溪小旅行的第一站是鳳飛飛故事館,日本時代為「大溪郡役所警察課長官舍」,當時大溪郡所轄還包含今桃園市復興區及新竹縣尖石鄉,警察課則負責管理大溪與山地部落之關係。自日本時代至 2015 年,歷任大溪地區警察首長居住在此,因此保存況狀良好,於 2012年 8 月 29 日登錄為歷史建築。本棟為大溪警察局宿舍群中,保存狀況最佳且面積最大之獨棟日式宿舍。

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 5 號;開放時間 | 9:30-17:00(每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2022 年起由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開館營運,詳情請見大嵙崁文教基金會 FB,或洽詢服務專線 03-3880871(週一至週五 09:30-18:00 )​。

※ 四連棟位於普濟路旁的大溪歷史館,為木博館的常設展館,分為前棟的木造日式宿舍、戰後增建的後棟及戶外空間三大區塊。建築推測建於西元 1937 至 1940 年,為大溪百年警政宿舍群之一部分。原本區隔為四戶的空間為再利用需求而打通,為了讓觀眾能瞭解原建築格局及功能,修繕過程中特意保留圍牆及四戶大門、門牌、部分木構件不做去漆處理等,以呈現老屋的生命刻痕和住戶的生活記憶。於 2012 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於 2016 年開放作為常設展「大溪人 ‧ 生活與歷史」展出空間。

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 23 號;開放時間 | 9:30-17:00(每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

※ 藝師館為 1941 年日本時代興建的雙併式單身警察宿舍,國民政府遷臺後,由於蔣中正總統於大溪設置行館,本宿舍改由其隨從俞濟昌先生一家居住。2016 年木博館完成修繕並開放為「藝師館」,成為大溪木職人故事收集及展示的空間,看見職人精神。目前展出「木職人在大溪」特展,從藝師的故事中了解大溪木藝的傳承、想像未來發展的可能。

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 52 號;開放時間 | 9:30-17:00(每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

※ 大溪武德殿落成於 1935 年,時值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日本政府推行軍國主義、提倡武士道精神,便在各地修建武德殿,以供警察及青年子弟修練柔道、劍道。2015 年武德殿交由木博館管理,次年附屬建築修繕及渡廊重建竣工。目前展出「記憶.再生」武德殿建築故事常設展,並辦理劍道體驗活動,也會不定期作為大型特展的展覽空間。

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 33-3 號;開放時間 | 9:30-17:00(每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

※ 木生活館為原大溪公會堂和館,目前以「大溪木藝生活」為主題,塑造木藝與多元產業、藝術對話的空間,成為推動大溪木藝創新的起點。興建於 1923 年之大溪公會堂和館,1949 年大溪公會堂轉為蔣公行館使用,並改建成現存的樣貌。當時蔣中正總統常來此休憩、接待外賓、召見晤談及與兒孫相聚等。周邊居民對此處的印象是戒備森嚴,但於總統壽誕的特殊日子,也留下與總統伉儷互動的記憶。

1975 年蔣中正總統逝世,1976 年元旦,洋館及行館皆改做「總統蔣公紀念堂」展示相關物件及起居空間。2016 年交由木博館管理,2020 年整修完成,以「木生活」為主題,做為木藝與多元產業連結及木生活體驗空間。

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 21-3 號;開放時間 | 9:30-17:00(每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

※ 木家具館原為大溪公會堂洋館,目前以「大溪木藝家具」為策展主題,提供大溪木藝匠師呈現精湛木藝技術的展示空間。大溪公會堂洋館,日本時代為集資籌建公會堂組成「財團法人大溪公會」,理事皆為地方仕紳,1923 年大溪公會堂落成,為磚造洋館與木造和館組成,洋館用作議事、集會、宣講、宴會、儀式舉辦等事務,和館則為住宿、休息、藝文教育等空間。

現為桃園境內唯一留存之日本時代公會堂,且完整保留公園、周邊建築脈絡,2004 年登錄為歷史建築。2020 年整修完成,以「木家具」為主題,作為大溪木藝職人技藝結合設計及當代生活需求的家具創作展示空間。

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 21-3 號;開放時間 | 9:30-17:00(每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

※ 「壹號館」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第一棟修繕開放的空間,因此被稱作「壹號館」,為 1920 年代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曾經為大溪國小宿舍。綠意盎然的環境加上濃濃日式風味建築,坐在木頭平台上,微風徐徐吹來,非常舒服。

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中正路 68 號;開放時間 | 9:30-17:00(每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

※ 大溪農會倉庫原為歷史建築「大溪農會倉庫」,由木博館負責修復活化為六廿四故事館。大溪農會倉庫約創建於日本時期 1942 年,1950 年左右憲兵隊曾進駐此處,後期由大溪農會租用,做為大溪區農會食鹽肥料倉庫。

建築形式與桃園米穀統制組合倉庫、新屋農會倉庫、社寮穀倉等相似,為日本時代後期統制倉,其建築壁體採用磚造及防潮壁,亦是歷史建築特色之一,外牆有扶壁柱,為少見保存完善的貯米倉庫。

六廿四故事館做為推動大溪社頭文化、提升市指定無形文化資產「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慶典」的核心空間,也是社頭成員共學的空間。博物館與社頭成員將共同策劃相關主題的展示與動態展演活動,是一座提供民眾了解、體驗、感受大溪六廿四文化的館舍。

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 48 號旁;開放時間 | 9:30-17:00(每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

※ 工藝基地位於大溪區公所後方的警察局宿舍群,目前設有「工藝交流館」及「工藝基地」兩座主要館舍,以及服務站、親子空間、物產小舖等服務設施。大溪警察局宿舍群始建於 1901 年大嵙崁支廳時期,日治時期先後做為大嵙崁支廳、大溪郡役所,戰後為大溪分局之警務職員宿舍。歷經日治至戰後多次整修,見證警察制度在大溪的發展歷程,戰後大溪公會堂作為前總統蔣中正之行館,鄰近地帶成為管制區域,豐富此聚落的故事。

警察局宿舍群於 2012 年登錄桃園市歷史建築。自 2015 年起進行分年分區之修復工程,並於 2021 年全區完工開放,除了講述宿舍故事,也以工藝基地的定位為大溪木藝產業引入創新。此區宿舍群與大溪歷史館、藝師館、武德殿、木生活館、木家具館等,由木博館負責策畫營運,透過多元體驗讓大家認識大溪生活文化與工藝。

地址 |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 13 號旁;開放時間 | 9:30-17:00(每週一與國定假日休館)。

細細品味完「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主要場館的展覽,悠閒的步行至「中央路老街」,許多人來到老街都只注意到騎樓下形形色色的小吃與攤販,然而佇立在攤販之後的老建築,才是老街最重要的精神所在。抬起頭來細心觀察,感受巴洛克式浮雕山牆的雄偉與精緻。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也力推「街角館」計畫,串連大溪商圈店家及在地產業,現地保存及展示自家特色,為產業注入文化脈絡及技藝知識,目前已有多家加入,打造「整個大溪都是博物館」。每家街角館的參與者以館長稱之。透過貼近在地生活,挖掘梳理地方歷史文化脈絡的地方學,已在台灣許多地方形成風氣。

為真正了解大溪,「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一直都在探索地方歷史文化脈絡、訪查木藝職人,深入大溪社區口訪居民,進行田調及整理資料,並發現每年農曆 6 月 24 日的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遶境文化,幾乎是每個大溪居民共同關心的焦點,且可交織出廣大的生活、人際及產業網絡。

由於木藝產業是大溪學的重要面向之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進一步與在地小學合作,設立木藝專用教室,作為木藝共學工坊,由木藝師投入木藝課程教學,讓木藝學習進入校園,從小扎根,使得更多人有機會認識及參與傳承大溪木業技藝。木博館也持續出版《一本大溪》刊物,徵集老照片圖文等,促成更多民眾分享生活記憶。

大溪中正公園建立於日據時代大正元年(1912 年),歷史悠久,是台灣最早建立的公園之一。公園的範圍雖然不大,但歷經近百年歲月,公園內頗多「阿公級」的老樹;特別是老榕樹, 巨碩的樹幹,盤錯的樹根,枝葉茂盛,綠蔭盎然。

進入中正公園,沿著步道走,目光向兩側搜尋,果然發現有不少樹下的石桌石椅都是當年大溪神社的遺物。公園內的「復興亭」是日治時期「忠魂碑」的遺址,基石尚在,舊址已蓋了一座中國式的圓形涼亭。 大溪神社的舊址,則已變成一座三層樓高的「超然亭」,拾階而上,可以登高眺覽大漢溪的景色。

超然亭的基石正是昔日神社正殿的礎石。超然亭的入口左右側各有一座石獅子,屬於昔日神社所有, 上頭刻有「大溪 加藤仁作」、「奉納」、「昭和七年十月」等字跡。昭和七年, 為民國二十一年(1932 年),大溪神社在該年落成。兩尊石獅子的外表略有磨損,但大致保存完整, 石材則因七十幾載的風霜而泛黃變舊,外觀滄桑而古樸。

大溪鎮公所在超然亭前,重新建造了一段參拜道,參道左右側各設五座石燈籠,以重現當年神社的情景。新穎的石燈籠,顯然還缺乏石獅子那種歷經過歲月錘鍊所蘊釀出來的魅力,只是添增公園新景,塑造一點神社的氣氛而已。

1909 年「大溪街」為日本殖民理番的重要據點,遂以「標準都市」概念作都市規劃,大溪第一座公園-大嵙崁公園因此於焉誕生。俯瞰為台灣形狀的公園,隱含著皇民化運動下,不願失去的國族信念。1975 年公園改名為「中正公園」,紀念蔣介石在台的貢獻。

公園內共有四大廣場,位於『台灣首』的『帆船廣場』,適合在那居高臨下欣賞大溪橋橫跨大漢溪的壯麗地景。因當地木器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陀螺便是常見的木製童玩,『陀螺廣場』以此象徵陀螺為大溪重要文化產物之一。『銅像廣場』以蔣介石騎馬英姿為主景,北伐、抗日氣勢渾然天成。公園中央的大溪相撲場,矗立一座原木搭建的唐代涼亭。風格古樸的建築構想出自於在地木工師傅,實心檜木打造的梁柱未見任何鋼釘,顯見大溪木藝之精湛﹔頗具流線感的屋頂以黑銅瓦層層包覆,日式懷舊感伴隨著檜木香氣,引人想像昔日的相撲盛況。

大溪中正公園具有豐富自然園景,除了生態池有台灣萍蓬草、野薑花,還有樟樹、榕樹、九芎、楓香、茄苳、黑松、桂花、落羽杉等樹種,使公園成為充滿歷史人文與生態美景的休憩景點,隨興撿拾一片悠然時光,都是故事。

大溪的街角館是木博館推動「現地保存」最重要的民間夥伴,也是讓「大溪學」遍地開花的種子。這些散布在大溪街道或社區角落的街角館,傳統和新興產業兼具,像是木器行、豆干店、茶坊、文創品牌商店、藝文館、旅社、設計工作室、老建築、醒獅團等,展現多元業態樣貌。木博館並推出街角館補助計畫,讓民眾可申請補助研究執行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許多街角館的空間是老房子,本身可能就是一個文物,業者在其中工作過程就是展演內容,木博館常跟他們互動討論共學,怎麼去看到自己的價值。為協助街角館館長從個人家族歷史文化中梳理出獨特價值,公部門也透過引進外部專家,藉由他們的眼光把大溪放在台灣大歷史中,更能看出哪些最特殊珍貴,更能找出故事主軸,並帶回居民生活中、甚至成為產業的一部分,創造新可能,促成地方創生。

大溪遊客服務中心也變身為散發藝文風的灌園草堂十二茶屋,以及將原蔣公行館打造成木生活平台,以創意參與創生地方,也為地方創造就業機會。木博館館員進到社區深入與居民互動,並與街角館合作連結,陪伴及行銷在地產業,透過共學、共造,以不同主題建置大溪學的不同構面,並讓居民都成為建構大溪學的一份子,凝聚出一股推動地方向前的力量。

喜歡邊走邊細細品味沿途風景的旅人,不妨將崖線步道列入踩點清單。450 公尺的友善步道自帆船廣場延伸至鎮南宮廣場。除了感受綠意圍繞的清幽,還可在外推的觀景平台飽覽唯美夕照、淙淙水聲等大溪八景。

 

《我要怎麼去》
◎ 開車路線:
   ※ 行駛國道一號,平鎮交流道下,銜接66東西向快速道路(大溪終點端)下,循員林路一段、介壽路至大溪,過武嶺橋後於康莊路右轉,然後於復興路右轉,即抵達區公所旁停車場。
   ※ 行駛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下,循員林路一段、介壽路至大溪,過武嶺橋後於康莊路右轉,然後於復興路右轉,即抵達區公所旁停車場。
◎ 大眾運輸:
   ※ 桃園高鐵站:搭乘台灣好行『501』大溪快線,於「大溪老街站」下車,康莊路轉中正路步行五分鐘。
   ※ 桃園火車站:至後站桃園客運總站搭乘『5096』路線,於「大溪老街站」下車,康莊路轉中正路步行五分鐘。
   ※ 中壢火車站:至後站出口右側站牌搭乘『5098』路線,於「大溪老街站」下車,康莊路轉中正路步行五分鐘。
   ※ 捷運永寧站:至4號出口搭乘『710』路線,或搭乘『9103』路線,於「觀音寺站」下車,於「大溪老街站」下車,康莊路轉中正路步行五分鐘。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s://wem.tycg.gov.tw/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zh-tw/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7800686。 

 

大溪 (216).JPG

 

大溪 (215).JPG

  

大溪 (1).JPG

 

大溪 (2).JPG

 

大溪 (3).JPG

 

大溪 (4).JPG

 

大溪 (6).JPG

 

大溪 (7).JPG

 

大溪 (8).JPG

 

大溪 (9).JPG

 

大溪 (10).JPG

 

大溪 (11).JPG

 

大溪 (12).JPG

 

大溪 (13).JPG

 

大溪 (14).JPG

 

大溪 (15).JPG

 

大溪 (16).JPG

 

大溪 (17).JPG

 

大溪 (18).JPG

 

大溪 (19).JPG

 

大溪 (20).JPG

 

大溪 (21).JPG

 

大溪 (22).JPG

 

大溪 (23).JPG

 

大溪 (24).JPG

 

大溪 (25).JPG

 

大溪 (26).JPG

 

大溪 (27).JPG

 

大溪 (28).JPG

 

大溪 (29).JPG

 

大溪 (30).JPG

 

大溪 (31).JPG

 

大溪 (32).JPG

 

大溪 (33).JPG

 

大溪 (34).JPG

 

大溪 (35).JPG

 

大溪 (36).JPG

 

大溪 (37).JPG

大溪 (38).JPG

 

 

大溪 (39).JPG

 

大溪 (40).JPG

 

大溪 (41).JPG

 

大溪 (42).JPG

 

大溪 (43).JPG

 

大溪 (44).JPG

 

大溪 (45).JPG

 

大溪 (46).JPG

 

大溪 (47).JPG

 

大溪 (48).JPG

 

大溪 (49).JPG

 

大溪 (50).JPG

 

大溪 (51).JPG

 

大溪 (52).JPG

 

大溪 (53).JPG

 

大溪 (54).JPG

 

大溪 (55).JPG

 

大溪 (56).JPG

 

大溪 (57).JPG

 

大溪 (58).JPG

 

大溪 (59).JPG

 

大溪 (60).JPG

 

大溪 (61).JPG

 

大溪 (62).JPG

 

大溪 (63).JPG

 

大溪 (64).JPG

 

大溪 (65).JPG

 

大溪 (66).JPG

 

大溪 (67).JPG

 

大溪 (68).JPG

 

大溪 (69).JPG

 

大溪 (70).JPG

 

大溪 (71).JPG

 

大溪 (72).JPG

 

大溪 (73).JPG

 

大溪 (74).JPG

 

大溪 (75).JPG

 

大溪 (76).JPG

 

大溪 (77).JPG

 

大溪 (78).JPG

 

大溪 (79).JPG

 

大溪 (80).JPG

 

大溪 (81).JPG

 

大溪 (82).JPG

 

大溪 (83).JPG

 

大溪 (84).JPG

 

大溪 (85).JPG

 

大溪 (86).JPG

 

大溪 (87).JPG

 

大溪 (88).JPG

 

大溪 (89).JPG

 

大溪 (90).JPG

 

大溪 (91).JPG

 

大溪 (92).JPG

 

大溪 (93).JPG

 

大溪 (94).JPG

 

大溪 (95).JPG

 

大溪 (96).JPG

 

大溪 (97).JPG

 

大溪 (98).JPG

 

大溪 (99).JPG

 

大溪 (100).JPG

 

大溪 (101).JPG

 

大溪 (102).JPG

 

大溪 (103).JPG

 

大溪 (104).JPG

 

大溪 (105).JPG

大溪 (106).JPG

 

大溪 (107).JPG

 

大溪 (108).JPG

 

大溪 (109).JPG

 

大溪 (214).JPG

 

大溪 (110).JPG

 

大溪 (111).JPG

 

大溪 (112).JPG

 

大溪 (113).JPG

 

大溪 (114).JPG

 

大溪 (115).JPG

 

大溪 (213).JPG

 

大溪 (211).JPG

 

大溪 (212).JPG

 

大溪 (116).JPG

 

大溪 (117).JPG

 

大溪 (119).JPG

 

大溪 (120).JPG

 

大溪 (121).JPG

 

大溪 (122).JPG

 

大溪 (123).JPG

 

大溪 (124).JPG

 

大溪 (125).JPG

 

大溪 (126).JPG

 

大溪 (127).JPG

 

大溪 (128).JPG

 

大溪 (129).JPG

 

大溪 (130).JPG

 

大溪 (131).JPG

 

大溪 (132).JPG

 

大溪 (133).JPG

 

大溪 (134).JPG

 

大溪 (135).JPG

 

大溪 (136).JPG

 

大溪 (137).JPG

 

大溪 (138).JPG

 

大溪 (118).JPG

 

大溪 (139).JPG

 

大溪 (140).JPG

 

大溪 (141).JPG

 

大溪 (142).JPG

 

大溪 (143).JPG

 

大溪 (144).JPG

 

大溪 (145).JPG

 

大溪 (146).JPG

 

大溪 (148).JPG

 

大溪 (149).JPG

 

大溪 (150).JPG

 

大溪 (151).JPG

 

大溪 (152).JPG

 

大溪 (153).JPG

 

大溪 (154).JPG

 

大溪 (155).JPG

 

大溪 (156).JPG

 

大溪 (157).JPG

 

大溪 (158).JPG

 

大溪 (159).JPG

 

大溪 (160).JPG

 

大溪 (161).JPG

 

大溪 (162).JPG

 

大溪 (163).JPG

 

大溪 (164).JPG

 

大溪 (165).JPG

 

大溪 (166).JPG

 

大溪 (167).JPG

 

大溪 (168).JPG

 

大溪 (169).JPG

 

大溪 (170).JPG

 

大溪 (171).JPG

 

大溪 (172).JPG

 

大溪 (173).JPG

 

大溪 (174).JPG

 

大溪 (175).JPG

 

大溪 (176).JPG

 

大溪 (177).JPG

 

大溪 (178).JPG

 

大溪 (179).JPG

 

大溪 (180).JPG

 

大溪 (181).JPG

 

大溪 (182).JPG

 

大溪 (183).JPG

 

大溪 (184).JPG

 

大溪 (185).JPG

 

大溪 (186).JPG

 

大溪 (187).JPG

 

大溪 (188).JPG

 

大溪 (189).JPG

 

大溪 (190).JPG

 

大溪 (191).JPG

 

大溪 (192).JPG

 

大溪 (193).JPG

 

大溪 (194).JPG

 

大溪 (195).JPG

 

大溪 (196).JPG

 

大溪 (197).JPG

 

大溪 (198).JPG

 

 

 

大溪 (199).JPG

 

大溪 (200).JPG

 

大溪 (201).JPG

 

大溪 (202).JPG

 

大溪 (203).JPG

 

大溪 (204).JPG

 

大溪 (205).JPG

 

大溪 (206).JPG

 

大溪 (207).JPG

 

大溪 (208).JPG

 

大溪 (209).JPG

大溪 (210).JPG

 

大溪 (222).JPG

 

大溪 (223).JPG

 

大溪 (224).JPG

 

大溪 (217).JPG

 

大溪 (218).JPG

 

大溪 (219).JPG

 

大溪 (225).JPG

 

大溪 (220).JPG

  

大溪 (226).JPG

 

大溪 (221).JPG

 

大溪 MAP.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