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 樹林區 大同山、青龍嶺、大棟山】
大同山、青龍嶺、大棟山坐落於新北市樹林區、桃園縣龜山鄉交界處,屬於林口台地的脈稜。其中,大棟山是林口台地脈稜的最高峰,擁有一等三角點,名列台灣小百岳。大同山的平易近人、青龍嶺的絕佳景色、大棟山的原始山林,因為彼此相距不遠,可以一次走完,使得這幾個地方成為假日時相當熱門的郊山健行路線。
大台北盆地共有五座山擁有一等三角點,分別是七星山、燦光寮山、獅仔頭山、土庫岳,與大棟山。粗略研究大棟山的登山路線,可從樹林連登大同、青龍、大棟三座山,然後下山至山佳,再搭火車返回樹林,剛好可走一圈完美的O形路線。
從樹林火車站走到大安路 312 巷巷口的大同山登山口,大約 10 分鐘路程。從巷口進入,一路是寬闊的水泥路陡坡,沿途有吵雜的卡拉 OK 聲伴行。由於鄰近巿區,此地山頭有點過度開發,路徑階梯材質有水泥、木板、枕木、碎石、柏油等不同路面,看似雜亂無章,卻又亂中有序;約 20 分鐘,抵達南寮福德宮。
南寮福德宮算是樹林最大的土地公廟,為往大同山的必經之路,建廟有一段故事,有位信徒楊添財先生,因妻子楊賴裡女士生重病,有一天兩人路經此地,發現一座不起眼的「三粒石土地公」,他向土地公許願,如妻子可以早日康復,將還願幫土地公蓋新廟。後來他妻子的病情慢慢好轉,於是他便依約將原來的「三粒石土地公」翻建為新廟,並重塑原小土地廟內的「石主」土地公石塊的金身,重修後命名為福德宮,建廟時間約為 1974 年。
樹林國小後方到南寮福德宮的這一片山丘,海拔高度僅 30 至 60 公尺左右,土名稱狗蹄山或九茶山,形狀如狗蹄踏地,此地考古發現有一些陶片文物出土,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植物園文化,距今約二千至三千年前,命名為狗蹄山遺址,植物園文化陶器即舊稱方格印紋厚陶,陶器質地主要為泥質略含沙。
附近遊客頗多,聚集不少攤販。穿過福德宮廣場,爬往廟後上方,從「忠孝陵」(南寮福德宮創辦人之墓)前面繞過,爬上石階,即抵達大同山的正式登山口。
我們不走一般的登山步道,由此往左沿柏油路上行,改由櫻花林登山口上山。走約五分鐘,果然指標上寫著櫻花林,轉個彎,櫻花林的木棧道就在眼前;路旁的櫻花簡介,這裡的品種是山櫻花。現在當然不是山櫻花的季節,棧道入口的山櫻花只有光禿禿的枝芽。
櫻花林登山口依坡而建的步道,在這裡遇到好多來運動的人。沿途以泥土路及枕木土階為主,沿途林蔭怡然,比起剛才的水泥路舒適多了。一路經過兩個涼亭與一個觀景平台,爬著陡上的階梯,約 15 分鐘,抵達大同山。
大同山山頂有一座小土地公廟,站在這裡眺望樹林地區,展望佳。再往前走約 10 公尺,前後各有一水泥涼亭及木亭,大同山三角點基石就鑲嵌,位於水泥涼亭旁的一塊水泥石塊基座上。然而這裡並沒有大同山的任何標誌,因此,很容易就會忽略這顆基石。大同山海拔 237 公尺,為大棟山系的丘陵,除了土地公廟,山頂尚有水泥及木造涼亭各一座,居高臨下,無論北方的林口台地、觀音山,或是南方的樹林、土城,盡收眼底。
續前行,前方的山頭,就是青龍嶺了。步道先下行至鞍部,再往上爬。這段爬坡路段,設置了寬約六尺的棧道階梯,舒適怡人。約 15 分鐘,抵達青龍嶺,而到了這裡,又傳來陣陣喧囂的卡拉 OK 聲。我們由淡水河廣播電台左方小徑通往青龍嶺,似乎有點好奇電台到底會播放如何的內容,找個時間真該好好的聽聽看內容。青龍嶺山頂有一處甕作為造景的圖騰三角點就在旁邊,可惜甕全都不見啦。
從「淡水河廣播電台」旁的小徑進入,約三分鐘即可抵達三角點所在的青龍嶺主峰。青龍嶺位在大同山西北稜上,以其山形遠望有如睡龍伏臥而得名,雖然高度僅 256 公尺,但嶺上展望極佳,山頂有樹林巿公所以水泥框及陶甕,做成半圓形的造型景觀,途中據說還有一條青龍雕塑,為青龍嶺之象徵,但遍尋不著。
青龍嶺上有三角點基石,這次走這段郊山山徑似乎越來越駕輕就熟。佇立在青龍嶺觀景台上,遠方的市區在,而對面的天插山系朦朧中若隱若現,難得冬季的台北可以有這麼好的視野欣賞風景,能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的空氣已經是種奢求,再加上鳥瞰城市就已經心滿意足啦。
青龍嶺由於交通方便,柏油產業道路直接開到山頂上,此地遂成為觀看夜景之最佳地點。這裡的展望更佳,可俯瞰樹林、新莊地區。山腳下最明顯的地標,是高架的台灣高速鐵路,如一條長龍般地穿過樹林市區。
回頭前行沒多遠,就接上青龍產業道路。附近有一座「青德宮」,附近攤販雲集,形成小市集。從青德宮旁產業道路左轉,走一小段柏油路後,即接到往大棟山的登山口,如不小心錯過,再往前右側仍有幾處夜總會旁岔路,亦可接到山徑。
由青德宮對面的產業道路前往大棟山,右側出現的第一個山徑入口不取,至第二個登山口才進入。入口處無正式指標,僅樹幹上有小標誌標示「往大棟山」。山徑腰繞至「北靈宮」後山,抵達一座「青龍亭」。然後由亭旁小徑繞過左側墓園區的外緣,續通往大棟山。
過了墓區,便進入極優雅的森林小徑,擺脫了青德宮附近的攤販及喧鬧人聲。沿途林幽境清,令人驚艷。偶遇叉路,都無路標,依循主路及注意登山條,應不致於會迷路。約 10 分鐘,經過「樹登山莊涼亭」,又約 20 分鐘,經過「三仙台」叉路;右往三仙台,主路取左行。
又約 10 分鐘,遇到一座錐狀的古樸石碑,側面寫著「秋壇山」。不久,經過「觀雲亭」之後,即抵達大棟山。從青龍嶺至大棟山,大約走了一個小時。大棟山擁有一等三角點及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原本視野遼闊,但周遭被樹林遮蔽,視野不連貫,眺望的感覺反不如青龍嶺。山頂另建有一座通訊用的鐵塔,屬於水文觀測站,若能登上鐵塔,當可領略大棟山 360 度的環繞視野,不過這是不可能的事。
大棟山位於桃園縣龜山鄉免坑村,海拔 405 公尺,又稱龜崙山、橫坑子山,是林口台地稜脈的最高峰,名列台灣小百岳。山頂有兩顆基石,一等三角點與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另基石旁建有一座高大的鐵塔建築,是大台北地區衛星測量「基點」及水文觀測站,從山下遠遠就能望見,並且有車道可直達山頂。
從大棟山沿著產業道路往下走,經普世宮、石觀音寺,再從石觀音寺前走石階步道至五路財神廟,接走車道下山。沿途有不少叉路,大致走往「陳家農場」招牌的方向,並留意叉路口的登山條及地面寫著「往山佳」的漆字。
雖然下坡路好走,但也走了一個小時才抵達山佳火車站,且沿途大多是單調的柏油路。終於抵達山佳車站。這座建於 1920 年的日式車站,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山佳車站,最早設置於明治 36年(1903 年),最初僅是簡易的木造站房,名為「山仔腳停車場」,做為日本人在鶯歌庄山仔腳開採煤礦運輸之用。大正九年(1920 年),改名為「山子腳停車場」(山子腳驛);昭和三年(1928 年)拆除木房,改為較堅固的水泥結構,即是今日山佳車站的面貌。
山佳車站以磚造為主體,牆面及入口廊柱皆採洗石子,車站的天花板、窗戶、磁磚、地板氣孔、售票孔、屋頂之屋瓦、鎮瓦等,仍維持舊貌,散發出舊情綿綿的懷舊氣氛。
■ 交通資訊
開車:
(1)、樹林區 116 縣道(中正路)往板橋方向行至114縣道(大安北路)右轉,往山佳方向抵樹人高中,往前續行便抵文化街登山口。
(2)、走省道 1 丁(東萬壽路)過尖山腳,遇大棟橋左轉,經龍福宮抵天德寶宮登山口。
火車:搭火車至樹林站下車,步行至文化街登山口。
公車:
(1)、台北中華路、塔城街搭往樹林之台北客運,於樹人高中站下車,登大同山、青龍嶺等。
(2)、台北中華路搭 702 號公車,經萬華、板橋抵樹林,於樹人高中站下車。
(3)、樹林往龜山桃園客運,於尖山腳站下車,步行至大棟橋,再循指標進入可抵。
■ 登山路徑
(1)、文化街登山口-南寮福德宮-大同山-青龍嶺-三角埔頂山-軍人公墓、忠義街登山口-中正路。
(2)、省道 1 丁(東萬壽路)-大棟橋-龍福宮-元德寶宮登山口-大棟山-青龍嶺-大同山-南寮福德宮-文化街登山口。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tour.ntpc.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大棟山。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7969876。
樹林環河路旁,遠眺大漢溪對岸的土城工業區與遠方的天上山系。
樹林環河路,到浮州橋下右轉。
浮州橋橋下涵洞左轉,過車行地下道接中山路。
樹林車站。
樹林車站。
樹林車站廣場牌樓。
樹林車站廣場牌樓。
樹林文化路,這裡也有一處大同山登山口。
大安路 312 巷巷口的大同山登山口。
大同山登山口解說牌。
大同山登山口解說牌,看清楚怎麼走。
大安路 312 巷,往左上循水泥路往上去。
路邊一座墓園,站在上方的視野極佳,可俯瞰樹林地區。
也看得到遠處的 101 大樓。
大安路 312 巷,往勝安宮叉路口;不取,繼續直行。
來到南寮福德宮的階梯前。
回頭一望,大安路 312 巷路旁有一株老榕樹。
往右走到大安路 312 巷與保安路 45 巷的叉路口,迴頭彎這裡有一座觀景平台。
保安路 45 巷迴頭彎的觀景平台,可以看見台灣高鐵的大漢溪橋。
回到南寮福德宮的階梯前,階梯上黑狗兄在睡覺。
南寮福德宮,與孝親圖。
南寮福德宮上方有一尊土地公像。
南寮福德宮上方土地公像對面,就是大同山步道的登山口。
我們不走一般的登山步道,由此往左沿柏油路上行,改由櫻花林登山口上山。走約五分鐘,果然來到櫻花林,這兒是另一處大同山步道的登山口。
大同山步道旁的觀景平台。
觀景平台上,一百八十度的視野完全釋放眼前。
向南看大漢溪對岸的土城地區。
向東南看是三峽的北大校區。
階梯上也有很好的展望。
大同山山頂涼亭,基石就位在右方水泥台上。
大同山山頂令一處涼亭。
大同山山頂涼亭。
大同山,標高 237 公尺,舊名「九茶山」「狗蹄山」,不知哪個才是諧音,不過也可以知道山下那「狗蹄山遺跡」是以此而命名。
涼亭的展望很好,可以俯瞰整個大台北地區。不知您是否有看到 101 大樓?
這附近有人維護,種了不少植栽,應該是附近人早起運動休憩的地方。
大同山海拔 230 公尺 ,有一顆台灣省地政處精密導線點基石。
大同山山頂涼亭旁基石,三角點是金屬的,上寫「台灣省地政處精密導線點」,藏在水泥塊裡。
大同山山頂涼亭,眺望青龍嶺 (左) 與三角埔頂山 (右)。大同山展望方向約是東南方,而青龍嶺展望方向約是東北方,北方有座圓頂山,比青龍嶺約低一些,山頂有三支電線支架,應該是「三角埔頂山」,西側的大棟山,上面的天線是淡水河電台的發射站。
青龍嶺上的青德宮。
往大棟山的登山口 (之一)。
往大棟山的登山口 (之一)。
往大棟山的登山口 (之二)。
往大棟山的登山口 (之二)。
北靈宮。
青龍亭。
觀雲亭。
樹登山莊。
鎮遠山。
泰安休息站。
迴音亭。
秋壇山。
大棟山海拔 405.3 公尺,又名橫坑子山、龜崙山,山頂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及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為林口台地稜脈的第一峰。
大棟山山頂三角點旁有座木造涼亭。
大棟山山頂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及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為林口台地稜脈的第一峰。
大棟山山頂三角點,北方及西方的林口與龜山地區景緻盡收眼底,開闊山形讓心胸整個舒展開來。
按我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