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州庵 (2).JPG
@ 紀州庵文學森林。

 

【台北市 中正區 紀州庵文學森林】

 

我們開車循著路幅稍窄,缺少寬闊步行空間的同安街,一路往水源快速道路方向開去,在街尾可見一座天橋,在天橋旁榕樹林蔭處,以鋼骨浪版所圍蓋的建築物,就是紀州庵。紀州庵依傍著新店溪旁的堤防,卻不見水天之遼闊,在堤防內隨著快速道路疾駛的車輛晃動著,晃動的是過去歲月的流光。

在過去的記憶裡,紀州庵就是火燒過的舊建築。但是同安街的耆老與文史工作者,都強調紀州庵在半個世紀之前是意氣風發的日式高級水畔料亭。投身於古蹟維護的市民朋友們也都衷心期盼,有一天紀州庵可以重新建回已經燒燬的本館和別館,但是我們願意花多大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去維護一處「古蹟」呢?

回顧過去,1897 年,來自日本關西和歌山地區的平松德松,帶著妻子與岳父場喜兵衛一家來台,在若竹町(今天的西門町)開創料理新事業,平松德松以家鄉「紀州」命名自己的料理屋,此為「紀州庵」本店。20 年後,因料理屋業績蒸蒸日上,伴隨淡水河航運及都市擴張,平松德松在 1917 年於日本總督府規畫為住宅區的川端町(今日汀州路以南至新店溪畔範圍)成立紀州庵分店,直至 1928 年為止。

1917 年至 1928 年 ,日本平松家族在新店溪畔興建「紀州庵支店」,原先興建的「紀州庵支店」,是一座兩層木構茅草屋頂的餐廳,二樓約與土堤頂等高,以數座木橋連接。後來擴建之後,共有本館、離屋與別館三幢建築。本館樓高三層,地面層為鋼筋水泥造、二樓與三樓為木造,二樓是主要出入的門面,以水泥橋連接堤防頂,作為主要迎賓的通道,整個建築物突出在河岸的堤防上有兩層高,從本館的三樓眺望出去,可以見到新店溪的沙洲上的秋芒、堤外的跑馬場與遠方水源地(今公館),整個河岸水景盡收眼底。

當初平松德松的丈人場喜兵衛在日本場家族的家業為「大工」,有相當建築經驗的場喜兵衛,隨著領台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以「軍屬」身分來台建設;而平松德松的妻弟場雄吉,則直接協助了 1927 至 1928 年間新店溪畔「紀州庵支店」的擴建工程,新建離屋與別館,因此,「紀州庵支店」共包括本館、離屋與別館三部分。不過,因連遭兩次回祿之災,今日僅存離屋,本館、別館皆燒燬。

改建後的本館樓高三層,鋼筋水泥造的地面層為主要居住空間;二樓木造建築空間分為客室、帳場、調理場與平松家族的居住空間等,同時也是主要迎賓通道,連接堤防頂的水泥橋面有石材裝飾,家人與服務生則由東側的木橋進出,動線區隔使用者;三樓的大廣間(中間不落柱且開敞的空間)木造建築設計,約有 100 疊榻榻米(50 坪),東西長、南北向略窄,兩側各有二間寬約 3.6 公尺之走廊,建築物突出河岸堤防有兩層高,可眺望河岸水景。平松家族還擁有3~4艘「屋形船」,每船可載30名客人,隨船配備服務員,讓貴賓可一邊享受現撈的鮮魚料理,一邊與藝妓飲宴作樂。

二次大戰終戰後,原川端町改隸屬為古亭區,國民政府接收所有日本總督府財產,紀州庵整編為省政府合作事業管理處與社會處的員工眷屬的「第一宿舍」,依職等分配於不同的建築,這也就是小說家王文興在台北成長的住所,《家變》小說可見對紀州庵「本館」的建築描述。可惜的是,紀州庵支店「本館」三層樓建築於 1996 年一場大火全數燒燬。

庭院東側的「別館」是作為招待貴賓使用的高等次客室,據平松家後人回憶,別館內分為兩個客室,每個客室約 20 至 30 疊榻榻米大小。無奈的是,紀州庵支店「別館」於 1998 年也慘遭祝融,近乎全毀。唯一沒有發生過火災的僅存紀州庵支店「屋頂漏水問題嚴重、樑柱有腐蝕情形」的「離屋」。

原位於紀州庵支店「本館」後方的是以過廊連接的一層樓建築「離屋」,「離屋」為南北長而東西窄的長條型空間,可用拉門區隔成五個小的空間,這也就是今日紀州庵僅存的建築物。平松家透過庭院空間的安排,創造了別具風味的飲宴環境,於離屋西側(今鄰同安街一側)營造了一個水池,周圍遍植松樹、山茶花、榕樹、杜鵑,透過花木、石與水等空間元素,離屋東側(今離屋至停車場間草坪)則以一個開闊的草坪空間,讓整個視覺延伸,從兩側不同的空間景觀,創造了飲宴環境的不同風貌,也作為舉辦戶外大型宴會的場所。

「廣間」在日本文化中是舉辦尾牙、忘年會等大型宴席的好場地。修復後的紀州庵古蹟,規劃為小型展演及研習茶道、棋藝、書道等藝文課程活動的場所。榻榻米、竹簾、和紙、木材、「欄間」(らんま)、踏石,皆是道地的日本建築元素。「欄間」的嵌合複雜結構有相當難度,在台灣要找到很厲害的欄間職人並不容易,判斷在紀州庵發現的組木應是過去日本職人留下的作品。紀州庵名稱中的「文學森林」即取自旁邊城南公園的一片綠意,紀州庵古蹟隸屬文化局管轄,但綠地歸台北市停車管理處掌管,因行政所屬權不同,在有限的經費及相關條件限制下,雙方需彼此協調。

紀州庵料理屋支店除了臨水岸的建築特色外,在飲食素材上也與新店溪息息相關,其特色料理之一就是隨時節供應的香魚(鮎魚)料理;另外料理屋也衍生出料理之外的經營項目,如「屋形船」,來客可於船上飲宴,並一邊捕撈鮮魚作料理,服務生與藝妓也會隨船服務。待客船返回紀州庵後,客人下船再入店內洗浴,然後繼續召宴。

紀州庵在 2004 年由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整頓計劃之一是在離屋古蹟旁新建一棟三層樓的「紀州庵新館」,「紀州庵新館」於 2011 年正式開幕,由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進駐經營,一樓規劃為書店、餐廳、紀念品區和展覽區域,二樓可舉辦研討座談會,三樓可用作展場或小型劇場,以多元機能輔助紀州庵離屋古蹟。

「紀州庵文學森林」建築的確很整潔典雅、充滿日式風情,可是!談形式骨架真的相對簡單,要還原紀州庵的血肉,傳達舊時日式生活情態,甚至凝練出京都鴨川般的水岸風情,這是不是太難了?究竟該如何克服滄海桑田的景觀,與既定制度及資金分配,才能真正找回古蹟的靈魂呢?

《紀州庵文學森林》

館舍名稱: 臺北市紀州庵新館。
開放時間: 每週一休館,週五、六早上10點至晚上9點,其它時間為早上10點至晚上6點。
休館日: 週一。
票價: 免費參觀。
導覽: 接受團體免費導覽服務,請來電預約。
Email: service@kishuan.org.tw。
連絡電話: (02)23687577。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 107 號。

《我要怎麼去》

@ 捷運: 
請搭乘捷運新店線於古亭站下車,自古亭站2號出口的「後」方同安街走到底左手邊即可抵達紀州庵,步行約10分鐘左右。
@ 公車:
站別: 強恕中學(建議路線,步行約5分鐘)。
下車後步行轉入同安街往河濱公園方向走到底,約5分鐘即達。 
參考車次:
強恕中學/253、297、673。

站別: 河堤國小(建議路線,步行約5分鐘)。
下車後步行轉入同安街往河濱公園方向走到底,約5分鐘即達。
參考車次:
河堤國小/297、671、673。

@ 自行開車:
<由北往南>
國道 1 號接建國北路出口高架橋,往南直行至連接往汀洲路/水源快速道路方向之高架橋,經地下道後於師大路左轉外線道,至水源路右轉直行至同安街口右側 (水源路上近同安街口有民營收費停車場)。 
<由南往北>
國道 3 號自萬芳閘道出口接往辛亥路方向交流道,下辛亥路後直行至與建國南路交叉之 T 字路口, 左轉直接上往汀洲路/水源快速道路方向之高架橋,經地下道後於師大路左轉外線道,至水源路右轉直行至同安街口右側 (水源路上近同安街口有民營收費停車場)。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kishuan.org.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紀州庵文學森林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32102886

 

紀州庵 (1).JPG

 

紀州庵 (9).JPG

 

紀州庵 (10).JPG

 

紀州庵 (11).JPG

 

紀州庵 (12).JPG

 

紀州庵 (13).JPG

 

紀州庵 (14).JPG

 

紀州庵 (15).JPG

 

紀州庵 (16).JPG

 

紀州庵 (17).JPG

 

紀州庵 (18).JPG

 

紀州庵 (19).JPG

 

 

紀州庵 (20).JPG
日本傳統建築結構「小舞壁」(こまいかべ),壁面內部以「竹編夾泥牆石灰」粉刷構成,所使用的竹材稱為「小舞(こまい)」。

 

紀州庵 (21).JPG
重新貼過的木皮包覆受傷古蹟,特殊表面處理補強木造建築的生命。

 

紀州庵 (22).JPG

 

紀州庵 (23).JPG
長長的木頭過廊,走起來溫潤舒適,搭配窗外大片綠意,相當紓壓。

 

紀州庵 (24).JPG

 

紀州庵 (25).JPG

 

紀州庵 (26).JPG
走廊一側面向綠地,是納涼的好地方。

 

紀州庵 (27).JPG

 

紀州庵 (29).JPG

 

 

紀州庵 (3).JPG

 

紀州庵 (4).JPG

 

紀州庵 (5).JPG

 

紀州庵 (6).JPG

 

紀州庵 (7).JPG

 

紀州庵 (8).JPG

 

紀州庵 (2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