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北投區 忠義山登山步道】



忠義山位於台北淡水捷運線上,從復興崗站或是忠義站下車後,往行天宮方向前行即可到達廟右後方的登山口,在行程上可以搭配關渡親山步道 (從捷運關渡站下車),或是貴子坑親山步道一起連走。不過我們單純只想走忠義山,那有三個登山口:其一是從行天宮後方登山口上山,其二是從楓丹白露登山口上山,其三是由稻香路的吳家厝登山口。依照我們能坐車就不走路的原則,當然是選最近的楓丹白露登山口上山。


其實如果不是要來爬忠義山,我們也不知道原來北投這裡也有一間行天宮,而且這間行天宮跟台北民權東路的行天宮以及白雞的行修宮都是一脈相承,開枝散葉。至於忠義山的地名原名為小八里坌山,居民為對岸八里所遷移過來的;現在在山腰有一間原位於北投捷運機廠的陳懷祖厝,現在忠義山登山步道範圍大都為「陳懷祭祀公業」所提供,所以行走在登山步道,可以看到步道旁立有小小石椿,上刻「公業界」幾個字。


忠義的開發主要始於雍正六年,陳氏家族在臺始祖陳懷公,本名陳時英,來臺拓墾並娶凱達格蘭族少女為妻,傳承至今已 21 代,子孫有千人之多,其第 13 代孫陳澄波考中舉人,於今陳氏宗祠內仍留有二根舉人旗杆,為忠義地區最大的家族。早期臺灣移民的信仰除了各鄉土神衹外,關公亦為最受崇敬的神明之一;而矗立在忠義山下的行天宮主祀著「關聖帝君」,為民國四十五年,廟方向陳氏家族承租忠義山下一塊地所興建,是忠義地區最莊嚴華麗的廟宇。


忠義廟,就是行天宮的北投分宮,怎麼會叫忠義廟呢?原來台北行天宮有三處:北投忠義廟、三峽白雞的行修宮、與民權東路的台北行天宮。玄空師父自民國 45 年至 58 年,短短十多年間,前後興建完成行天宮三宮:北投忠義廟、三峽白雞行修宮及民權東路台北行天宮,旨在教忠教義,宏揚聖教不只是一個讓信徒拜拜球平安的地方,而是要宣養教化人心。


北投忠義的行天宮後殿於民國 49 年落成,為完成大廟格局,繼續興建玉皇殿和前殿,於民國 54 年落成。行天宮旨在教忠教義,所以忠義廟之名遠播,當時台北行天宮尚未興建,台北的本宮一直要到民國 58 年才蓋好。由於行天宮的北投分宮建於此山下,行天宮主祀關聖帝君,因其忠義精神為人敬仰,從此山名後便改稱為忠義山。


至於忠義這地名,則是出現在民國 49 年,那時台鐵北淡線鐵路,於石牌、北投間增設「王家廟站」,北投、關渡間增「忠義站」,此二站皆為招呼站,所以十分簡陋,僅月台和站牌而已。原本日本時代北投、關渡間沒有設站,民國 50 年代居民日增而始設站。有趣的是兩站都取廟名來當站名,不過北淡線鐵路捷運化後,王家廟站消失,王家廟位置大概在奇岩站與唭哩岸站間。


至於忠義原本的地名是什麼?當年凱達格蘭的大八里坌 (音:ㄅㄣˋ) 社,被歐洲入侵者討伐而逃入關渡,過河後分成兩股,有一支在淡水鎮竹圍里建立小八里坌社,另一支嗄嘮別人則逃入北投捷運線以南的稻香、桃源等里建立新社,社名是叫嗄嘮別。『嗄嘮別』凱達格蘭語的意思係指「因飢餓而哭叫」,原來此地值山海之交,海邊無法耕種,而後面的山坡地也沒有多少野鹿可以獵捕,社人除捕魚外別無他途,部落中的孩童因而時常飢餓哀號。


現在的忠義,就是凱達格蘭人嗄嘮別社的範圍,日本時代改做嗄嘮別庄,範圍大概是目前北投區關渡、一德、桃源、稻香等四里。而台鐵忠義站附近的地名,分別是港子尾與陳袓厝,港子尾是昔日淡水河航行尾端而得名,也就是現在的忠義。也因此忠義山舊名「嗄嘮別山」,或稱為「小八里坌山」。


『王家廟簡易火車站』(現公舘路和東華街交會處附近)改為奇岩站與唭哩岸站,唭哩岸算是恢復凱達格蘭故名,不過忠義站就沒有恢復嗄嘮別故名。在捷運淡水線未開通前,淡水線鐵路的時代,行天宮的北投分宮 (忠義廟) 前就是忠義火車站(不是現在的捷運忠義站所在地)。現在的捷運淡水線,當然是沿用通俗的『捷運忠義站』命名,而沒有使用原本『嗄嘮別』的名稱!


位於北投之西的忠義山海拔高約233公尺,登頂後可南望廣大的關渡平原,乃小坪頂臺地延伸出的尾端山丘,,為大屯山西南餘脈的支稜,亦是大屯火山噴發的熔岩流覆蓋的地層,故以安山岩為主的地質常呈現灰、灰黑或灰紫色,且多呈斑狀結構,由結晶較粗大之斑晶散布在石質細密之石基中。


途中會經過很大的家廟,是為「陳懷祭祀公業」所有,前面有說過這邊也有個地名叫做港子尾與陳袓厝,港子尾在河邊,陳袓厝位於在目前大眾捷運的北投機場區內,因政府興建捷運政策,陳袓厝遭到強制拆除移建的命運。


目前陳懷古厝移建到這忠義山半山腰上,佔地三千多坪,具傳統建築原始之美。陳懷古厝前有一公司埤的石碑。公司埤現已不復存在,今為桃源國中所在地。乾隆初年,泉州人陳懷率族遷此;向山胞承購土地開闢,族人合力鑿大埤,灌溉田園,以名公司埤。今其右建有陳懷公紀念堂。


忠義山屬於臺灣低海拔典型的淺山丘陵,森林主要為樟科的樟樹與楠木類組成的亞熱帶闊葉林。由於臺灣早期過度的採樟及對燃料的需求,普遍低海拔山區的原始林均遭受嚴重的破壞與林相更替,滿山遍野的相思樹林即是明顯的寫照,而北投地區因燒窯對炭薪的需求更是殷切;忠義山因此變成了以相思樹為優勢的林相。


忠義山步道沿途所見的傾倒枯木,正是森林演替留下的痕跡,枯木騰出了空間,讓林下的幼苗因接受更多的陽光得以迅速成長,過去所蓄積的養分也融入了循環,只要不把森林砍除糊上水泥,大自然就能恣意地生長。


忠義親山步道有多少歷史典故,凱達格蘭人、小八里坌、嗄嘮別、忠義廟、陳懷古厝還有山上的自然環境。北投忠義山,山下就是鼎鼎大名行天宮的北投分宮,當居民口中的「忠義廟」。從民國四十五年以來,北投分宮就和這裡的鄉土人文緊密結合,不能分離。


行天宮北投分宮內的花圃也別有一番雅致的美,值得細細品味、欣賞;另外,分宮的後山,長年來細心整理下,開出了一片綠意盎然、繁花 似錦的優雅風光,這片後花園,有修竹筆挺、有杜鵑夾道、有松柏長青,還有那廟內寧靜的馨香, 深深遠遠地隨風飄揚。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tcge.taipei.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忠義山登山步道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4808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