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 番路鄉 天長地久橋、龍隱寺】
省道台 18 線 34K 觸口橋的北側就是「地久」吊橋。過了地久橋,沿龍隱寺旁的階梯上行即抵達「天長」吊橋。
「天長」與「地久」兩座吊橋橫跨八掌溪上游溪谷,在青山綠水襯映下,相當耀眼。「天長」與「地久」兩座吊橋建於日治時期昭和十二年(1937 年),落成時以紀念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和地久節(皇太妃生日)而命名。雖然過往的遊客眾多,但知曉典故的卻不多,倒是與「天長地久」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傳說形成佳話。
「天長」與「地久」兩座吊橋旁的龍隱寺,也是觸口的重要景點之一。龍隱寺於 1980 年 8 月開工建廟,在完全沒有經費情況下,動工興建寺廟。起初靠一些有誠心的信徒做義工,然後慢慢籌備起管理委員會。
龍隱寺於山水懷抱之間,在山明水秀的環境下還有天長、地久吊橋相伴,是遊客們前往阿里山必經的休憩景點,龍隱寺與吊橋更成為遊客行經阿里山必會停留的指標,也成為阿里山沿途的重要景緻與宗教勝地。寺裡主要供奉的李修緣師父,是一般所通稱的濟公禪師,因五次投胎降生救世又被稱為五公菩薩,而濟公禪師得道日在農曆十月初三日,是為禪師的聖誕之日,祭典當日幾乎每年都有舉辦隆重過火儀式。
祭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眾生消災改厄,驅魔避邪。由於神尊過火,神威更加顯赫,因此常吸引國內許多宮壇及大量信徒前來參加祭典;平日則是有來自各地的宮壇及信徒,在寺旁的林野小徑則是很適合遊賞山林間的風情。
「天長」與「地久」為早期番路鄉內的公田庄經觸口至嘉義的必經之橋,低處是地久吊橋、高處則為天長吊橋,地久橋與觸口橋平行於台 18 線上,天長則於龍隱寺後方,在這裡常可見雙雙對對的情侶漫步於橋上,由橋面上往下俯瞰,視野更為空闊。
浪漫情懷的天長地久橋站在橋中,彷彿置身半天中,而俯視下方八掌溪,冬季水清如鏡,夏日濁浪滔天自從阿里山公路開通後,公路即由平緩的道路進入蜿蜒曲折的險峻山路,所以成為公路的休憩點,大部分的旅客都會在此略做休息。橋後的山巒疊翠,與橋下的溪水潺潺,構成一幅極美的鄉間風情畫,清爽的視野環境,呼吸著清新空氣,一洗舟車勞頓之苦,能讓人完全放鬆。
《我要怎麼去》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下嘉義交流道 → 省道臺 18 線 → 即可到達。
(2)、國道三號:下中埔交流道下 → 省道臺 18 線 → 即可到達。
★ 搭乘大眾運輸:
(1)、搭高鐵至嘉義站下 → 轉搭台灣好行 7329 阿里山 A 線至觸口站下。
(2)、搭臺鐵至嘉義站下 → 轉搭台灣好行 7322C 阿里山 B 線至觸口站下。
(3)、搭臺鐵至嘉義站下 → 轉搭嘉義客運 7216 至觸口站下。
★ 無障礙交通資訊:
(1)、公車搭乘:搭高鐵至嘉義站下 → 轉搭台灣好行 7329 阿里山 A 線(固定班次低地板)至觸口站下。
(2)、公車搭乘:搭臺鐵至嘉義站下 → 轉搭台灣好行 7322C 阿里山 B 線(固定班次低地板)至觸口站下。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s://www.tbocc.gov.tw/SightLib/Sight_Detail.aspx?id=f3665831-66d3-e411-a5d3-e4115b13f301。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zh-tw/天長地久橋。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3894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