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溫斷崖 (7).jpg
@ 宜蘭縣南澳鄉萼溫斷崖。

 

【宜蘭縣 南澳鄉 萼溫斷崖、朝陽步道】

 

緊鄰南澳海岸山的萼溫斷崖,是蘇花公路上除了清水斷崖之外的另一處巨大斷崖景觀。清朝開鑿三條道路通往後山(臺灣東部),這是其中的北路,也是臺灣東部第一條越嶺道路,因開山撫番政策而開闢,北起蘇澳(今宜蘭縣蘇澳鎮)、南至後山奇萊(今花蓮縣花蓮市)。原稱北路,戰後稱蘇花古道。當年福建路路提督羅大春帶兵開路,路開出南澳山區之後,接著走上萼溫海灘,繼續往花蓮前進,是以鄰近今日還有清兵營遺址存在。

1874 年(同治13 年)牡丹社事件(又稱臺灣事件)後,欽差大臣沈葆楨受命來臺,積極推行「開山撫番」政策,開鑿三條道路通往後山(臺灣東部)並招撫原住民。其中的北路,由臺灣道夏獻綸與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率軍在1874年8月動工,12月完成,全長118公里,道路全線皆在海岸邊5公里之內,緊鄰太平洋,除了中途的東澳(今宜蘭縣蘇澳鎮東澳里)、大南澳(今宜蘭縣南澳鄉南澳村、蘇澳鎮南強、朝陽里)、大小濁水(今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和平村和仁)、得其黎(今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至花蓮港等路段為平路外,其餘皆為山路。

至於當時開路之艱困,可由羅大春其著『台灣海防與開山日記』中得窺一二,日記當中曾記述:『大濁水、大清水一帶,峭壁插雲,陡趾浸海;怒濤上擊,炫目驚心,軍行束馬捫壁,蹜蹜而過,尤深險絕。』(大濁水即現今和平溪、大清水則是今清水斷崖一帶)。當時路寬僅一丈,山蹊寬六尺,逢海岸沙灘處便沿海岸前進,遇高山斷崖處則爬升到山腰或棱線橫越,上上下下崎嶇難行,更或有形勢險絕處,車馬不能通行,只能架設木梯攀爬而過,築路時為防泰雅族人偷襲,沿途設有碉堡,派屯營哨,並招募西部民眾前往屯墾。

北路 (蘇花古道) 於光緒 2 年(西元 1876 年)開通,不過由於北路 (蘇花古道) 時而有泰雅族人偷襲,且當地癘疫流行,因而駐碉堡屯兵大多生病受傷。中央山脈山勢在此區域直逼海岸,地形險峻,加上道路開通後,原住民時常攻擊行旅與駐軍,往來北路的風險大,1877 年(光緒 3 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又因彰化鹿港有暴民作亂,兵源不足,留在北路沿線戍守的兵士全被調回西部,北路因而無人監看與維護,很快便荒廢了。1881 年曾有營官何秀林帶兵百人重修北路,1882 年、1890 年,北路曾經全線與部分路段重新開通,但只要駐軍一撤即又荒廢,但仍因未有屯兵駐守,隨後又再度荒廢。

1908 年(明治 41 年),大南澳隘勇線完成,可有效防備原住民的攻擊,以後山北路蘇澳至大南澳段為路基,完成大南澳警備道。1916 年(大正 5 年)太魯閣原住民歸順,由於理蕃上的必要,日方重新開鑿蘇澳至花蓮港間的道路,初期只能徒步,稱「東海徒步道」,1931 年(昭和 6 年)全線拓寬為可通汽車的「臨海道路」,即今之蘇花公路,北路再也沒有通行。

《羅大春開闢道路紀念碑記》碑碣原文:
大清同治十三年夏六月丙戌,福建陸路提督黔中羅大春欽奉諭旨,巡防臺朔,開禁撫番。秋七月癸丑,師次蘇澳;八月辛未,達大南澳。
初臺澎道江右夏獻綸以千人伐木通道,自蘇澳及東澳;七月戊午,還郡。東澳以往萬山茸然,□古未薙;兇番伏戎,大為民害。
大春徵募濟師斧之、斤之,階之、級之,碉之、堡之;又從而以番說番,招撫之。於戰!軍士縋幽鑿險、宿瘴食雱,疫癘不侵、道路以闢。
朝廷威福也,將校用命也,不可不紀。囑幕次三衢范應祥撰文,三山應道本書丹,龍眼方宗亮、齊安高士俊選石,勒諸大南澳道左,黔中馮安國監造。

萼溫斷崖位蘇花公路中段,南澳溪口南側,是海岸山 (海拔 422 公尺) 東側斷層崖經海蝕後退後形成的陡峭崖壁,幾近於直立臨海,落差達三百公尺,景觀十分壯麗,是蘇花公路上僅次大清水斷崖的峭壁景觀。蘇花公路經由南澳南溪轉出海岸的位置,即為最佳瞭望地點,近觀斷崖外,尚可遠眺南澳灣海岸和烏石鼻 。地層屬太魯閣層,岩性(岩石)為石英雲母片岩、石墨片岩,地質構造上覆層為南澳嶺片岩,下覆層為漢本大理岩,地形為斷層崖與海蝕崖。 

蘇花公路「南澳」到「和平」之間的海岸,被列為〔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南澳神秘海灘〕正是在保護區內,這裡是花東斷層縱谷向北延伸形成的斷層海岸,在這間絕佳的地質教室裡,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位於宜蘭南澳、觀音之間的狹長型海岸地帶, 地殼岩層的擠壓,太平洋的侵侵蝕,加上風化作用,在這片海岸形成斷崖絕壁及海蝕洞群。這片長達六、七公里的狹長海岸沙灘,當地人稱之為「神秘海灘」。海灘面對浩瀚的太平洋,背有萼溫斷崖。蘇花公路穿山越嶺,通過這處險崖,往來於蘇澳與花蓮之間。

當年萼溫斷崖下方的海岸線,也是一條歷史古道。清軍開闢北路,寧可走海灘,而不走山路,是因為山區凶險難測,沿途會遭遇泰雅族的襲擊, 而南澳至觀音的海岸沙灘平緩,是現成的便道,除一小段海岸礁岩須跳踴或高繞而過, 其餘路段,如履平地,而空曠的海岸,也較不會容易遭受偷擊。

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的入口在南澳溪出海口南側的海邊。來到南澳的羅大春開路紀念碑,轉入對面的南澳南路(宜 58 線),道路行經南澳溪河口的沖積平原,沿途有大片的農田綠野。 通過海岸大橋,來到了南澳溪南岸,這裡是蘇澳鎮的南界,屬於朝陽里, 這裡被稱為「小南澳」。日治時代漢人進入此地拓墾,將這片海岸荒野化為良畝。 除了種稻及蔬菜之外,近海的農地,如今多已闢建為養殖魚塭。

循著指標,經過養殖區,抵達仙靈祠前的岔路口,左轉通往海岸景觀區。不久就來到了海邊。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六、七公里的海灘,全無遮蔭,預計步行來回約四小時。遠遠望去,這片礫石沙灘一路延伸至遠處的海角突出處,就是今天的目的地。從起點就能望見終點,讓人心情較為安定,原本還有點擔心,天氣不好,海浪無情,又不知潮汐如何?來到現場,見海灘夠寬,離海夠遠, 就可以安心的前進了。

換穿海灘涼鞋,以應付鬆軟的海灘。下過雨的關係,海灘吸水,較為緊實,踩踏之際,沙石較不會拖人腳步。因為路程較遠,所以加快腳步,偶爾也來一段小跑步急行軍。前行十分鐘,遇見一輛休旅車停在沙灘,一位釣客在海邊釣魚。打聲招呼,過此之後,漫漫長路, 就沒有再遇見任何人,只有海洋與山崖長相左右。沿途的海灘上,偶遇散落的巨大岩塊, 岸邊聳峭的山崖,岩層紋理外露,色澤各異,岩塊既堅硬,又陡峭,難以生長樹木, 只有青叢野草點綴於岩壁間,給人一種很蠻荒原始的感覺。偶爾瞥見崖嶺之上,出現蘇花公路微露的身影。

前行約二十幾分鐘,海岸出現連續的海蝕洞群。海蝕洞或大或小, 大多只是小海蝕洞,約如一般房間大小,僅可遮陽避雨而已。有的海蝕洞有小溪澗垂滴, 形成水濂洞的情景,而從蘇花公路流下的溪澗,遇斷崖,形成瀑布。沿途有多處瀑布景觀。 近日雨水豐沛,瀑布氣勢更為壯觀。

走了一個小時,約四公里路,終於抵達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最大的海蝕洞。洞口高挑,高約三層樓,洞深達十幾公尺。洞內相當寬敞,洞窟壁頂滴水不斷,岩壁有燕子築巢, 見有人闖入,紛紛驚飛亂竄。在洞內短暫停留,遙想當年清軍路過此地的情景。

根據學者調查,當時清軍在這段海岸線建有「滴水營」及「大石硿營」兩處營壘據點。滴水營, 應是有溪澗、瀑布或水濂洞等有水源之處,而這樣的地點,沿途多處都有。大石硿,閩南語發音是指大石洞,應是指沿途的海蝕洞。不過有學者認為,大石硿營應該在海灘終點(約六公里處)一帶的海蝕洞附近。眾說紛紜,不足為怪。 營壘設置的年代既已久遠,北路闢建完成後,僅僅幾年時間,就已道路荒廢。一百多年來, 觀音海岸又歷經多少強颱橫掃,大浪壓境,小小的營壘,早已了無痕跡。既然考證不易, 就只能各自臆測了。

離開最大海蝕洞,續行海灘路,沿途山海景色,令人應接不暇。沿途遇見白色的大理石巨岩,矗立於沙灘;有急湍的小溪橫越沙灘,奔流入海。 蘇花公路高懸於崖嶺,有長條瀑布如蛇鑽游而下。或見礁岩佇立海中,微露一角;或有奇岩橫臥海灘,與浪水相激盪。 步步有景色,時時有驚豔。最後抵達海灘終點,岩塊崩落,直插入海,海岸亂石堆疊,與浪濤相撞,激起浪花雪片。前方就是『高峰鼻』,也是今天預定的盡頭。在這裡您可以感受到岩盤被朝著同一個方向推擠的痕跡,海岸岩石奇形怪狀,宛如神話中的魔獸怪物,在濤聲風浪中現身。

高峰鼻在這段海岸上是一大天險,清代後山北路到此也不得不爬上山去;從現在觀音的地方再下切回海岸,然後再從烏帽子岩旁跳踴而過;到了現在的漢本,才又到了可以喘息的平坦地方;當時的交通環境,不論是上山還是下海,路程一樣是艱辛。

浪潮是直接拍打在岩石上的,通過此地時必須在浪潮間跳躍而過,在蘇花古道上凡是有這樣的地方,都叫做「跳踴」。在潮浪逼崖處,必須在石頭上跳躍而過,叫做跳踴應該是古人很正常的用法;不過不管需不需要跳踴,走在這段「路」上,浪潮隨時是跟在腳邊的;比起走在深山密林中,海灘上的蘇花古道應該輕鬆好走了吧?其實未必,海灘上的礫石並不穩固,走在上面很不好出力,反而很費力氣。

眼前的景象,已只不是「海角天涯」所能形容,而是讓人感到驚惶了。我們不是清軍,不須冒險前進。面對這樣的海岸,當年的清軍,須等待退潮, 然後心情忐忑的跳踴而過。若地形太險惡時,則只好另闢小徑高繞而過。從這裡看得見崖壁上方綠叢間的蘇花公路隱約的身影,陡峭的崖壁,有一條溪澗下流,形成連續瀑布。崖壁下,海岸邊,有大小海蝕洞,或說這附近才是清軍的大石硿營遺址。

一百多年前,羅大春開闢的北路,今日稱之為「蘇花古道」,舊路早已堙滅,而至今保存最完整的, 應該就是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的這段海岸了。今日所見大海、沙灘、斷崖、海蝕洞,與當年清軍所見相同。當時來此參與「開山撫番」修築北路的清軍,並非人人都能平安返鄉。今日蘇澳金字山日月宮附近的清軍古墓群,見證了這段歷史悲情往事。

回程回首這段海灘位於宜蘭縣南澳鄉南澳溪出海口以南的一段海灘,南北綿延長約六、七公里,海灘一邊緊鄰著〔萼溫斷崖〕,沙灘、斷崖、海潮、龜山、大南澳嶺、烏石鼻,既雄偉壯闊而又柔美靜謐。數百年的歲月過去了,當年為了開山撫蕃而倉促闢出的狹窄小徑早已不復存在,但萬山葺然,亙古未薙的自然山林永遠無私的撫慰每個旅人的心!能走在先人篳路襤褸的古道上,是緣;有幸能在行走的同時了解古道的歷史、了解腳下石頭的生命,更是難得的緣份。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www.nanao.e-land.gov.tw/circulatedview.php?menu=2542&typeid=2543&typeid2=2561&circulated_id=493%B5%B2%AE%D7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萼溫斷崖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2428772

 

 

南澳  (133).JPG

 

南澳  (133).JPG

 

南澳  (1).JPG

 

南澳  (2).JPG

 

南澳  (3).JPG

 

南澳  (4).JPG

 

南澳  (5).JPG

 

南澳  (6).JPG

 

南澳  (7).JPG

 

南澳  (8).JPG

 

南澳  (9).JPG

 

南澳  (10).JPG

 

南澳  (11).JPG

 

南澳  (12).JPG

 

朝陽步道 (1).jpg

 

羅莊食堂 (4).JPG

 

南澳  (77).JPG

 

南澳  (78).JPG

 

南澳  (79).JPG

 

南澳  (80).JPG

 

南澳  (81).JPG

 

南澳  (82).JPG

 

萼溫斷崖 (10).jpg
南澳海岸地區。

 

南澳  (83).JPG

 

南澳  (84).JPG

 

南澳  (85).JPG

 

南澳  (86).JPG

 

南澳  (87).JPG
細沙礙行,只能把車停好,接下來就靠步行了。

 

南澳  (88).JPG
冬日的太陽已經大到曬得全身熱呼呼了。

 

南澳  (89).JPG

 

南澳  (90).JPG
巨大岩層露頭。

 

南澳  (91).JPG
由很多質地顏色都不同的巨大石塊膠結而成,實在是太詭異了,怎麼會有這種東西?

 

南澳  (92).JPG

 

南澳  (93).JPG
往海蝕洞群前進,有人躺在沙灘上休息。

 

南澳  (94).JPG

 

南澳  (95).JPG
帶著橄欖綠色的變質岩。

 

南澳  (96).JPG
海蝕地形,還沒看見海蝕洞。畢竟海蝕洞群分布在神秘海岸長達十公里的範圍之內,最大的洞口又幾乎就在最深處,要走路實在太辛苦了。

 

南澳  (97).JPG
第一群海蝕洞。

 

南澳  (98).JPG

 

南澳  (99).JPG

 

南澳  (100).JPG
沙灘上很多車轍,似乎有越野車接送的服務。

 

南澳  (101).JPG

 

南澳  (102).JPG

 

南澳  (103).JPG

 

南澳  (104).JPG

 

萼溫斷崖 (3).jpg

 

萼溫斷崖 (4).jpg

 

萼溫斷崖 (5).jpg

 

萼溫斷崖 (6).jpg

 

萼溫斷崖 (7).jpg

 

萼溫斷崖 (8).jpg

 

萼溫斷崖 (9).jpg

 

萼溫斷崖 (11).jpg

 

萼溫斷崖 (12).JPG

 

萼溫斷崖 (13).JPG

 

萼溫斷崖 (15).JPG   

 

萼溫斷崖 (14).JPG

 

南澳  (107).JPG

 

南澳  (108).JPG

 

南澳  (105).JPG

 

南澳  (106).JPG

 

萼溫斷崖 (1).jpg

 

萼溫斷崖 (2).jpg

 

南澳  (109).JPG

 

南澳  (110).JPG

 

南澳  (111).JPG

 

南澳  (112).JPG

 

南澳  (113).JPG

 

南澳  (114).JPG

 

南澳  (115).JPG

 

南澳  (116).JPG

 

南澳  (117).JPG

 

南澳  (118).JPG

 

南澳  (119).JPG

 

南澳  (120).JPG

 

南澳  (121).JPG

 

南澳  (122).JPG

 

南澳  (123).JPG

 

南澳  (124).JPG

 

南澳  (125).JPG

 

南澳金岳瀑布 (7).JPG   

 

南澳  (126).JPG

 

南澳  (127).JPG

 

南澳  (128).JPG

 

南澳金岳瀑布 (7).JPG

 

朝陽步道 (2).jpg

 

朝陽步道 (3).jpg

 

朝陽步道 (4).jpg

 

朝陽步道 (5).jpg

 

朝陽步道 (6).jpg

 

朝陽步道 (7).jpg

 

朝陽步道 (8).jpg

 

朝陽步道 (9).jpg

 

朝陽步道 (10).jpg

 

朝陽步道 (11).jpg

 

朝陽步道 (12).jpg

 

朝陽步道 (13).jpg

 

朝陽步道 (14).jpg

 

朝陽步道 (15).jpg

 

朝陽步道 (16).jpg

 

朝陽步道 (17).jpg

 

朝陽步道 (18).jpg

 

朝陽步道 (19).jpg

 

朝陽步道 (20).jpg

 

南澳  (129).JPG

 

南澳  (130).JPG

 

南澳  (131).JPG

 

南澳  (132).JPG

 

南澳  (134).JPG

 

朝陽步道 (2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