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部落 (97).JPG
@ 大禮部落,舊教堂。


【花蓮縣 秀林鄉 大禮大同步道】

 

「赫赫斯」為太魯閣語,位居立霧山間台地的舊部落,意思是「蛇很多的地方」,國語名叫「大禮」。在太魯閣崇山峻嶺間的這裡,空氣中瀰漫著遺世獨立的味道,彷彿時間也在此凍凝。循著前人的腳步,探訪「赫赫斯」這個舊部落,可以看見在文明還未進入前,山林部落生活的自然與初始,找到那一份已被遺忘在山上的永恆與美好。

山後海前的花蓮,自古以來就有多樣的族群在此繁衍生息,在山林、溪壑、平原、海岸間,倚藉各自不同的天份,在殘酷現實的自然世界中鍛練出獨特的求生本事,與萬物平等,共生共存。花蓮的山林、深谷間,住著一群古老、智慧的族群,他們承襲山林獵人的嚴謹傳統,守護山林,敏銳、安靜地在山野間生活著,它們是太魯閣族(Taroko)。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也因為太魯閣族,遭受到統治台灣的困境,不但先後發生「新城事件」(1896 年)與「威里事件」(1906 年),而且也阻斷日本人東部進入山區掠奪資源的道路。居住在此地的頭目哈鹿閣那威(Holok-Naowi),由西元 1896 年開始參加新城抗日事件,隨後出任太魯閣總頭目,令日本人無法進入太魯閣地區長達 18 年。

大正 3 年 (西元 1914 年) ,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決意貫徹「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花費大量資源開出合歡越嶺古道(今日的中橫到太魯閣),並且集結兩萬士兵於合歡群峰的石門山下誓言屠殺太魯閣族。雖然過程中日軍也損失兩千多人,哈鹿閣率族人奮勇抵抗,最後寡不敵眾,為顧及全族人命派,棄械投降隔年抑鬱而終。

被四面環繞圍剿的太魯閣族人因不敵先進武器,死傷慘重,不但因此面臨族群存亡的危機,也被迫遷出原來的居住山區移往花蓮的平地與山腳下,僅有大同(砂卡噹)、大禮(赫赫斯)以及西拉岸因為居住在種植區而獲免。日人對哈鹿閣既恨又敬,征服後,把赫赫斯社改為哈鹿閣社,把浴血激戰山頭取名為哈鹿閣台。

而這次的旅程就是以大禮(赫赫斯)部落為主,這裡在日治時期主要的作物為梧桐和桂竹,而這也是讓他們成為極為少數沒有被遷出原居地的部落之一的原因。只不過現在的大同大禮部落已經不如過往,仍然用著艱辛的方式在部落自在生活。沒有收訊、沒有網路、沒有電線杆供電、沒有任何連外道路。只有流籠為持部落需求。而我們到的時候流籠尚因颱風損害尚未修復,所有物資都得以人力徒步負重上山。

大禮部落的族人確實身體力行,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選擇有所犧牲取捨,並且不畏懼現實的壓力,抵抗外來者的強制作為,不曾停止對於自己全力的訴求,也因此得到很多漢人的支持。而這也是大禮部落不同的地方。他們所進行得是一個找尋包容的民族主義,他們不搞仇恨,只是清楚得提出訴求,找尋支持者,包括許多熱愛山林支持原住民自治的漢人,這才是聰明的民族守護方式。

山下通往大禮大同部落的步道共有三條,一條是在遊客中心前流籠頭起點,循之字形階梯而上,或可走索道下方之原始路徑;第二條則是在遊客中心往北一點的蘇花公路旁,沿台電綠色輸水管而上;第三條則是走砂卡礑步道至盡頭,由三間屋直上。今天我們是由流籠頭旁的登山步道起登。

一開始是緩升的步道,經過一小段的碎石路之後,接著就是「之」字形持續爬坡的陡升階梯,這絕對會讓初階的山林訪客有些吃不消,但放緩步伐,做有頻率且深的呼吸,配合腳步一步步的往上,必要時做短暫而適當的休息。步道前段急速陡升,三公里內需爬升八百公尺,需要一些腳力,但路面平整好走,沿途可欣賞立霧溪出海口、花蓮平原、富世村,眺望清水山、千里眼山、塔山與三角錐山等山岳,視野極佳、風景迷人。

在沿路的休息點上,穿透濃綠的樹蔭,會看見一座山被削去腹部,那是亞洲水泥的採礦場。在一片高山綠林中突兀地出現一大片土黃色的不毛之地,這裡就是遠東集團旗下的亞泥新城山礦場。林木被砍盡,緊接著不斷炸山,像剝皮般一層層挖走礦石,如此高破壞動作沒有間斷。難以想像的是,亞泥的礦場就位在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內。

隨著高度的上升,視野開始開闊,可以遠眺。習慣持續的陡升坡後,開始可以分心去注意山林間的細節,發現沿途上,蟲、鳥、獸都自在地展露美麗姿態。不停地爬坡與轉折,每段山路的情緒與畫面都不同。進入頗有坡度的登山路線後,海拔高度很快攀升,陡峭山徑具有挑戰性,一路陡上,路線清楚並無艱難地形。

當氣喘吁吁到達得卡倫步道和大同大禮步道的交會點,可俯瞰下方的遊客中心所在、錦文橋、橫貫公路牌坊等景致,視線的遠方,立霧溪出海口便在眼下。繼續沿著陡坡攀升的山徑,一路上爬直至第二流籠頭,在此休息,更可鳥瞰到花蓮平原、砂卡礑溪谷和在遠方矗立著的三角錐山,風光很是明媚。沿途經過的幾個流籠轉運站,那是大型物資要運送上山時必須經過的地方。可見要上山,除了腳下的這條路,再者流籠,沒有第三條路了!

再往上走,一個可向東方眺望的平台,讓你看見了海,遙遠、寬闊無際的藍色,沈穩地做為山林影像的背景。接近步道的頂點,路就緩了,沿途也有一些接好的山泉管線,打開,沁涼的山泉可補足水分,暑氣全消,但使用後也別忘了關好開關,別浪費這甜美的泉水。休息足夠由此再登,努力一下,便可抵達平緩的台地,來到大禮部落與大同部落的叉路口。

繞過山,發現「赫赫斯」(大禮部落)就在下方斜緩的山坡上了。大禮部落位於海拔 915 公尺高之台地上,會途經一棟棟的屋舍,有的頹圯了,有的經過修補。途經許多房屋的遺址,感受到過去的繁榮如今已消逝。路過小學的地基還有警察局的空屋,這裡曾經住著很多人,如今僅剩下幾戶人家,想要守護太魯閣族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居住方式。這裡的任何一物都值得細細觀察,那都代表過去,有著時光的味道。

大禮教堂是這裡最重要的景點,早已經隨著民國六十八年的遷徙離開此地,如今已經沒有在使用,裡面有大通鋪已經被人佔據為出租的住屋,有點可惜。看來這個艱困的日子對於部落的人有著一樣的影響,生活更忙碌了,也更難整理這裡的風景。回望赫赫斯部落的傳統居住地,可以感受出過去有多少人居住在這片緩坡上。雲朵在太魯閣的峽谷中環繞,很可惜我們也得下山了。

對於沒有聯外道路的兩個部落來說,流籠是最重要的運輸工具,而且在沒有供電的山上,用水來影響摩擦力驅動的流籠是最合適的工具。不過這樣深刻的影響了部落運輸的成本,因為在日本人不在進口台灣的桂竹和梧桐木之後,流籠就成為私人擁有。

回程經「得卡倫步道」,「得卡倫步道」全長 3200 公尺,上有一處太訓岩場,原為國軍的山訓岩場之地。回程又是接上陡峭的木棧階梯步道,有如「天梯」般,一路陡下。太魯閣台地曾為太魯閣族「得卡倫社」所在,因為上方山腰有楓樹,太魯閣語稱楓樹為「得卡倫」,因此得名。 上山困難,不料下山也難,還好順利回到太魯閣遊客中心。

太魯閣台地位在立霧溪出海口的北岸,立霧溪沖積扇三角洲的頂端,面積約三公頃,蘇花公路與中橫公路在此交會。台地上設置了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太魯閣遊客中心、國家公園警察隊及員工宿舍,是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樞紐,也是遊客要了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第一站。台地上遍植各種原生種的綠樹及豐富的生物資源,是遊客散步賞景的好去處,也是學校環境教育及戶外教學的場所。 

我們有幸來到大禮,這個座落在砂卡礑溪溪谷與清水大山之間平緩台地上的舊部落,還有機會看見,太魯閣先祖們留下來的生活範本,享受遠離塵囂、反璞歸真的生活,是個遺世獨立的世外桃源。雖然景物人事多所凋零,但仍提供給我們一個窗口,來看見歷史,與島嶼先民的生活智慧。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由台九線到花蓮縣新城,轉接台八線至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遊客中心停車場。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您可搭乘火車至花蓮新城站,下車轉搭計程車,約七分鐘車程可抵達。若在花蓮站下車,可就近搭乘花蓮客運或豐原客運(或租車),26Km 路程約一小時車程可到太魯閣遊客中心。

由太魯閣遊客中心,進入大禮大同步道。
注意事項:行前需辦理甲種入山證。部落道路錯綜複雜,建議應有嚮導全程帶路。
 

◎ 官方網站:http://www.taroko.gov.tw/zhTW/Content.aspx?tm=1&mm=6&sm=1&page=2&id=13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同禮步道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7541904

 

大禮部落 (1).JPG
太魯閣路牌。

 

大禮部落 (2).JPG
行前需辦理甲種入山證,可於太魯閣遊客中心旁的警察局辦理。

 

大禮部落 (3).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環境教育中心。

 

大禮部落 (4).JPG

 

大禮部落 (5).JPG
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

 

大禮部落 (6).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大禮部落 (7).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雕塑。

 

大禮部落 (8).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意象。

 

大禮部落 (9).JPG
大禮大同步道的起點之一,在太魯閣遊客中心大門前方的登山步道。還要有足夠毅力、體力,與齊全的裝備。出發吧!

 

大禮部落 (10).JPG

 

大禮部落 (11).JPG

 

大禮部落 (12).JPG

 

大禮部落 (13).JPG

 

大禮部落 (14).JPG
往第一流籠頭叉路。

 

大禮部落 (15).JPG
往第一流籠頭叉路路標指示牌。

 

大禮部落 (16).JPG
第一流籠頭。

 

大禮部落 (17).JPG
第一流籠頭。

 

大禮部落 (18).JPG

 

大禮部落 (19).JPG

 

大禮部落 (20).JPG

 

大禮部落 (21).JPG
步道捷徑已被封鎖,只能由「得卡倫步道」步行上山。

 

大禮部落 (22).JPG
遠眺富世村。

 

大禮部落 (23).JPG
「得卡倫步道」的起點,停了幾部機車。

 

大禮部落 (24).JPG
「得卡倫步道」,天梯的起點。

 

大禮部落 (25).JPG

 

大禮部落 (26).JPG

 

大禮部落 (27).JPG

 

大禮部落 (28).JPG

 

大禮部落 (29).JPG

 

大禮部落 (30).JPG

 

大禮部落 (31).JPG
太魯閣平台。

 

大禮部落 (32).JPG
太魯閣平台遠眺長春橋。

 

大禮部落 (33).JPG
太魯閣平台合照。

 

大禮部落 (34).JPG

 

大禮部落 (35).JPG
遠眺富世村。

 

大禮部落 (36).JPG

 

大禮部落 (37).JPG

 

大禮部落 (38).JPG

 

大禮部落 (39).JPG
遠眺富世村與亞泥工廠。

 

大禮部落 (40).JPG
遠眺錦文橋。

 

大禮部落 (41).JPG

 

大禮部落 (42).JPG

 

大禮部落 (43).JPG

 

大禮部落 (44).JPG

 

大禮部落 (45).JPG

 

大禮部落 (46).JPG
得卡倫步道和台電輸水管步道叉路口。

 

大禮部落 (47).JPG

 

大禮部落 (48).JPG
往第二流籠頭叉路口。

 

大禮部落 (144).JPG
第二流籠頭。

 

大禮部落 (146).JPG
第二流籠頭。

 

大禮部落 (49).JPG
往第二流籠頭叉路口。

 

大禮部落 (50).JPG

 

大禮部落 (51).JPG

 

大禮部落 (52).JPG

 

大禮部落 (53).JPG

 

大禮部落 (54).JPG

 

大禮部落 (55).JPG

 

大禮部落 (56).JPG

 

大禮部落 (57).JPG

 

大禮部落 (58).JPG

 

大禮部落 (59).JPG

 

大禮部落 (60).JPG

 

大禮部落 (61).JPG

 

大禮部落 (62).JPG

 

大禮部落 (63).JPG
第三流籠頭。

 

大禮部落 (145).JPG
第三流籠頭。

 

大禮部落 (64).JPG
第三流籠頭。

 

大禮部落 (65).JPG
第三流籠頭。

 

大禮部落 (66).JPG
第三流籠頭旁氣象雨量計。

 

大禮部落 (67).JPG

 

大禮部落 (68).JPG

 

大禮部落 (69).JPG

 

大禮部落 (70).JPG

 

大禮部落 (71).JPG

 

大禮部落 (72).JPG
往大禮與往大同部落叉路口。

 

大禮部落 (73).JPG
往大禮與往大同部落叉路口路標指示牌。

 

大禮部落 (74).JPG

 

大禮部落 (75).JPG
第四流籠頭。

 

大禮部落 (76).JPG

 

大禮部落 (77).JPG

 

大禮部落 (78).JPG

 

大禮部落 (79).JPG

 

大禮部落 (80).JPG

 

大禮部落 (81).JPG
大禮部落舊駐在所。

 

大禮部落 (82).JPG

 

大禮部落 (83).JPG
大禮部落舊駐在所。

 

大禮部落 (84).JPG
大禮部落舊駐在所。

 

大禮部落 (85).JPG
大禮部落舊駐在所,廁所。

 

大禮部落 (86).JPG
大禮部落舊駐在所。

 

大禮部落 (87).JPG

 

大禮部落 (88).JPG

 

大禮部落 (89).JPG

 

大禮部落 (90).JPG

 

大禮部落 (91).JPG
大禮部落,日式房屋。

 

大禮部落 (92).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

 

大禮部落 (93).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

 

大禮部落 (97).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

 

大禮部落 (94).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

 

大禮部落 (95).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

 

大禮部落 (96).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

 

大禮部落 (98).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

 

大禮部落 (99).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前門欄。

 

大禮部落 (100).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

 

大禮部落 (101).JPG
大禮部落,舊教堂。

 

大禮部落 (102).JPG

 

大禮部落 (103).JPG
大禮部落舊駐在所。

 

大禮部落 (104).JPG
大禮部落舊駐在所。

 

大禮部落 (105).JPG

 

大禮部落 (106).JPG
回到第四流籠頭。

 

大禮部落 (107).JPG
回到往大禮與往大同部落叉路口。

 

大禮部落 (108).JPG

 

大禮部落 (109).JPG

 

大禮部落 (110).JPG

 

大禮部落 (111).JPG

 

大禮部落 (112).JPG

 

大禮部落 (113).JPG

 

大禮部落 (114).JPG

 

大禮部落 (115).JPG

 

大禮部落 (116).JPG

 

大禮部落 (117).JPG

 

大禮部落 (118).JPG
背負日常生活物資的山青,相當辛苦。

 

大禮部落 (119).JPG

 

大禮部落 (120).JPG

 

大禮部落 (121).JPG

 

大禮部落 (122).JPG
德卡倫步道與台電輸水管步道叉路口。

 

大禮部落 (123).JPG
德卡倫步道與台電輸水管步道叉路口路標指示牌。

 

大禮部落 (124).JPG
德卡倫步道與台電輸水管步道叉路口旁平台。

 

大禮部落 (125).JPG
德卡倫步道與台電輸水管步道叉路口路標指示牌。

 

大禮部落 (126).JPG

 

大禮部落 (127).JPG

 

大禮部落 (128).JPG

 

大禮部落 (129).JPG
掩蔽於雲霧間的新城山。

 

大禮部落 (130).JPG

 

大禮部落 (131).JPG

 

大禮部落 (132).JPG
回到德卡倫步道起點。

 

大禮部落 (133).JPG

 

大禮部落 (134).JPG

 

大禮部落 (135).JPG

 

大禮部落 (136).JPG

 

大禮部落 (137).JPG

 

大禮部落 (138).JPG

 

大禮部落 (139).JPG
回到同禮步道起點。

 

大禮部落 (142).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同禮步道起點。

 

大禮部落 (140).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大禮部落 (141).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大禮部落 (143).JPG
錦文橋。

 

大禮大同步道地圖.jpg
大禮大同步道地圖:按我放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