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山 (154).jpg
@ 五分山上群蝶飛舞。

 

【新北市 平溪區 五分山、頂子寮山】

 

五分山位於新北市的平溪、瑞芳和基隆的暖暖之間,以登高望遠,展望良好而著名。五分山處於台灣東北角,迎向東北季風, 故山之高處景觀以芒草耐寒植被為主,與大屯山相似,都以菅芒浪白之秋景著稱。五分山名列台灣小百岳,五分山步道沿稜而行,遠觀有如萬里長城,為壯麗的風景憑添動人的曲線。其中五分山西峰瞭望亭一帶的展望最佳,晴天時可遠眺台北盆地、基隆嶼、野柳、紅淡山和平溪等地。

步道終點為中央氣象局的「五分山氣象雷達站」,雖未對外開放,但有蜿蜒的五分山公路直達,附近視野遼闊,瑞芳和基隆港的山海景觀一覽無遺,四季景致各具特色:夏季清風徐徐;晚秋的芒花在山巒間隨風搖曳,如詩如畫;冬日時常雲霧繚繞,彷彿漫步在雲端。不但是遊客登高望遠的好所在、攝影師補捉晨昏大景的最愛、單車迷的經典挑戰路線、也是夜間觀星的絕佳地點。

五分山的傳統登山路線,登山口位於 106 縣道 73 公里處的李家祖祠(光孝祠),穿過宗祠的山麓門,爬上石階,抵達光孝祠, 祠堂旁的小徑即是五分山登山口。不過這條路線的路況不佳, 接近峰頂時又得鑽於芒草箭竹中,我們既不是專業登山者,可不想輕易嚐試。

一般的五分山登山路線, 起點在平溪鄉新寮村新平溪煤礦博物館的後方,全程皆鋪石階路。從新平溪煤礦一路爬石階,先抵達頂子寮山附近的鞍部福德宮, 然後再循稜爬向五分山,全程約兩小時左右。這條路線是走五分山步道,會經過宛如萬里長城的稜線步道,然後抵達五分山。

位於新北市平溪區新寮里十分車站附近,前身是成立於 1967 年的「新平溪煤礦公司」,由於礦產枯竭,在 1997 年停止開採,新平溪煤礦走入歷史,留下荒廢的礦場,之後改建為「台灣煤礦博物館」,2012 年 12 月正式改名為「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展覽煤礦業相關文物、歷史資料與開採工具,園區內擁有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 1200公尺 平水坑道,還有全台最早的電氣化火車頭『獨眼小僧』改裝的觀光列車可搭乘。

「台灣煤礦博物館」入口處寫著沒購票請勿進入,看來看去也沒其他正常的路線。雖然沒進去「台灣煤礦博物館」,不過收費員還是追出來要了一百元的停車費。順道問路之後,由「台灣煤礦博物館」停車場沿著圍籬繞到「台灣煤礦博物館」後方,總算抵達五分山步道起點。

五分山位在平溪、瑞芳與基隆暖暖交界處,是平溪第二高之中級山 (第一高是中央尖)。沿溪修築的步道前半段潺潺流水聲伴隨左右,且幾乎在樹蔭底下穿梭,即便今天節氣為立夏,還是顯得涼意十足。中途經過二座橋,均為拱橋設計,我們曾在其他淡蘭古道的路段看過類似的設計。步道每隔 100 公尺就立有里程牌,而且步道叉路不多,不用擔心走錯方向了。

往上到了一段保留原始石塊的路段,此處水道與陸道合而為一,不知是否因土石流導致道路崩塌,約莫是步道 800 公尺處,開始一路陡上,陡上的程度是讓人有一高還有一高高的絕望感。也不知道轉了幾個高處向上,我們可是頭也不回的向上爬行。不斷陡上,雖然這段路是走在林下,不會直接曬到陽光,高溫加上爬升高度,還是讓人汗如雨下、溼透了衣衫。

過 1.4K 里程牌後,「嶺頭福德宮」就佇立在路旁,土地公守護著這條步道上來來往往的旅人,許多登山客喜歡在這裡小休乘涼。這裡也是從荖寮坑切上來的岔路,雖沒遮蔭,但涼風側灌,倒也不覺悶熱。後來的人在福德宮上搭了一個大鐵棚,感覺土地公氣派了不少,相傳此廟已經有二百多年歷史,是十分寮第一座用石頭砌的古廟。

位於五分山稜線鞍部的「嶺頭福德宮」附近有一條山徑陡下,往暖東峽谷而去,路程約四十分鐘。這條連繫暖暖及平溪之間的山路為昔日淡蘭古道支線之一,稱為「十分古道」,或稱「暖東舊道」,沿暖東峽谷的東勢坑溪谷而行,因此這條古道又被稱為「東勢坑古道」,在東勢坑附近山區有荖寮坑煤礦遺址及不少石厝遺跡。

過了福德宮後,一路躲在樹蔭下涼爽路線,從福德宮開始轉為順著稜線起伏而上,前方的步道直往上拉,有夠陡峭,看的讓人咋舌。步道在 2.2K 至 2.4K 是平緩好走的路段,之後又有幾個高點。而到了 2.9K 前步道下降到小鞍部後再往上攀升,稜線上視野很好,只是今日大部分時間天色灰灰的,遠方景色無法看的非常透徹。稜線步道起伏不大,平緩好走。 兩邊山坡植被不同,迎向北方的坡地有造林遺跡,為單一針葉杉林的樹種,南邊則以雜木林為主,步道旁則以芒草為主。

接著來到瞭望亭,在步道 3.25K 處,是登頂五分山最佳休憩場所,人多時連個位子也沒得坐,慶幸今日登山客不多,還有位置可以讓我們坐著填飽肚子、休息過後再去找基石。登頂回首來時路,確有「台灣的小萬里長城」的美姿,常在遠遠的地方看到的那顆小白球,是氣象雷達站,位在五分山公路的最頂端。靜下心境欣賞山容,感受自然沉澱人心的功用。

瞭望亭是五分山視野最佳之處,北望基隆河谷、台北盆地、七星、大屯山,其間溪谷平原山巒交錯, 南望則平溪、雙溪、石碇、坪林等鄉鎮山巒疊嶂起伏。而五分山之北南皆有基隆河流經,則是一大地理奇觀。基隆河自平溪流向東北, 過三貂角、侯硐後,又曲折流向西北, 經八堵,而變為向西流,在瑞芳前後成一百八十度大迴旋, 因此才會出現五分山的山南山北是為同一條河川的奇特地理景象。

離開瞭望亭,再往氣象雷達站的方向走。 經過步道最高處,看到通往山頂基石的登山條及山徑時, 轉往五分山高點尋找基石。五分山基石所在地,被人高的芒草所圍繞,其實毫無展望可言;而走這種小徑,須鑽過茂密的芒草箭竹,路徑不清, 得不斷穿箭撥芒前進。我們的長褲被芒草上的水珠掃溼了大半。

我們快步鑽衝,約三分鐘,就來到芒草箭竹叢所圍繞的一小空地處, 兩顆小巧的基石隱身於此。五分山,海拔 757 公尺,又名滴水大尖或粗坑口山,兩顆基石分別為二等三角點,編號一O六五號;三等三角點,編號一O三八號。雖然登頂無展望,不過有登頂的滿足感,與基石合影留念之後,發現山名鐵牌這一側的箭竹叢中有個缺口,深入探路,原來是連接到雷達氣象站的後方。

五分山具有多變的植物群落形態和分佈,每年到了五、六月份,大自然的舞者,不管是鳥類或蝴蝶等,都會開始翩翩起舞。陽明山地區的蝶種約150種,其中鳳蝶、粉蝶、斑蝶、小灰蝶等蝶類,欣賞翩翩飛舞於蜜源植物間的蝴蝶,觀察蝴蝶與蜜源植物、食草植物的生態關係。特別是氣象站旁的野花吸引十餘種斑蝶聚集吸蜜飛舞,讓我們看到五分山蝶舞的自然美景!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當初是為了彌補花蓮、高雄兩氣象雷達因受中央山脈阻擋及地球曲度影響,在台灣北部海上、陸上所形成的偵測涵蓋空隙而建立。民國 85 年 6 月五分山氣象雷達站完工,對北部的颱風進行嚴密的追蹤監視,並改善北部陸上豪雨預報及加強冬季之鋒面偵測,除可減少因氣象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並可增進水資源的有效運用。

我們沿著五分山氣象雷達站旁掩蔽於荒煙蔓草中的步道,閒步往下走,五分鐘後就到達五分山公路的車道上,旁邊就是五分山步道的終點處,我們還得循原路回到「台灣煤礦博物館」登山口。回頭是五分山步道的石階山徑,寬闊好走,緩坡而上,經過五分山基石叉、瞭望台、來到往龍門山的岔路口,右上方的山徑通往龍門山,左前方則前往五分山。上山的路徑有指示牌,是往五分山西峰的指標。

取右上方步道繼續往上攀,此時雲霧湧升,四下白茫茫地一片。來到 740 峰的山頂。這山無名、無基石、更無展望,還有不知是誰留下來一張塑膠椅。此山被蕭郎前輩命名為五分山西峰,位於五分山西偏南約 500 公尺處,位於新北市、基隆市交界上,海拔 740 公尺。

回到五分山步道往龍門山的岔路口,接著右轉續行稜線步道。步道漸下坡往平溪而去,走在平緩的五分山步道上, 視野又開闊,相當舒適。但稜線步道毫無遮蔽, 也只適合這個季節行走,很快回到「嶺頭福德宮」。頂子寮山位於十分古道接上五分山步道,越嶺鞍部的嶺頭福德宮的後上方,兩側皆有山徑到達。頂子寮山,海拔 550 公尺,山頂有顆無名基石,視野不佳。由頂子寮山有叉路到望古山,聽說箭竹、山林投、茅草密集。

回到「台灣煤礦博物館」,我們取車後,又開車登上山之巔海之涯的五分山。公路蜿蜒而上;地勢漸高,視野漸開展。基隆外海的基隆嶼,基隆附近的基隆山,瑞芳、四腳亭、暖暖、八堵一帶的基隆河谷, 皆在腳下。愈往高處,視野愈遠,景色愈美。約四公里,抵達山頂附近,白色雷達球就在上方不遠處。這時車道右側出現一條石階步道, 就是五分山步道了。繼續開車向上探路,彎過一斜坡,路盡頭, 抵達五分山氣象站。門禁森嚴,前去無路。於是車掉頭,驅車返家。

 《我要怎麼去》: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地址:新北市瑞芳鎮八分寮路50號。

(1)、開車:縣道 106 號的 74.0~75.0 公里處,彎入五分山大門,沿路往上至山頂即是。
(2)、大眾運輸:從瑞芳火車站或十分瀑布,搭乘 846 號路線公車於垃圾場站下車,往下一站 (往平溪方面) 或上一站 (往瑞芳車站方面) 的李家祖厝站,步行約 400 公尺,至可右轉的路口,沿著山路上山即是。

 

延伸閱讀:
◎ 官方網站:http://hike.ntpc.gov.tw/FS_A02.aspx?TRAIL_ID=226001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五分山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34133255

 

五分山 (22).jpg

 

五分山 (23).jpg

 

五分山 (24).jpg

 

五分山 (25).jpg

 

五分山 (27).jpg

 

五分山 (28).jpg

 

五分山 (29).jpg

 

五分山 (31).jpg

 

五分山 (32).jpg

 

五分山 (33).jpg

 

五分山 (34).jpg

 

五分山 (35).jpg

 

五分山 (36).jpg

 

五分山 (37).jpg

 

五分山 (38).jpg

 

五分山 (39).jpg

 

五分山 (15).jpg

 

五分山 (16).jpg

 

五分山 (17).jpg

 

五分山 (18).jpg

 

五分山 (19).jpg

 

五分山 (20).jpg

 

五分山 (111).jpg

 

五分山 (112).jpg

 

五分山 (113).jpg

 

五分山 (114).jpg

 

五分山 (115).jpg

 

五分山 (93).jpg

 

五分山 (116).jpg

 

五分山 (117).jpg

 

五分山 (4).jpg

 

五分山 (118).jpg

 

五分山 (120).jpg

 

五分山 (122).jpg

 

五分山 (123).jpg

 

五分山 (124).jpg

 

五分山 (125).jpg

 

五分山 (126).jpg

 

五分山 (127).jpg

 

五分山 (128).jpg

 

五分山 (129).jpg

 

五分山 (130).jpg

 

五分山 (131).jpg

 

五分山 (132).jpg

 

五分山 (133).jpg

 

五分山 (1).jpg

 

五分山 (2).jpg

 

五分山 (3).jpg

 

 

五分山 (5).jpg

 

五分山 (6).jpg

 

 

五分山 (8).jpg

 

五分山 (9).jpg

 

五分山 (10).jpg

 

五分山 (11).jpg

 

五分山 (12).jpg

 

五分山 (13).jpg

 

五分山 (14).jpg

 

五分山 (134).jpg

 

五分山 (135).jpg

 

五分山 (136).jpg

 

五分山 (137).jpg

 

五分山 (138).jpg

 

五分山 (139).jpg

 

五分山 (140).jpg

 

五分山 (141).jpg

 

五分山 (142).jpg

 

五分山 (143).jpg

 

五分山 (144).jpg

 

五分山 (145).jpg

 

五分山 (147).jpg

 

五分山 (148).jpg

 

五分山 (149).jpg

 

五分山 (150).jpg

 

五分山 (151).jpg

 

五分山 (152).jpg

 

五分山 (153).jpg

 

 

五分山 (155).jpg

 

五分山 (156).jpg

 

五分山 (157).jpg

 

五分山 (158).jpg

 

五分山 (159).jpg

 

五分山 (160).jpg

 

五分山 (161).jpg

 

五分山 (162).jpg

 

五分山 (163).jpg

 

五分山 (58).jpg

 

五分山 (59).jpg

 

五分山 (60).jpg

 

五分山 (62).jpg

 

五分山 (63).jpg

 

五分山 (64).jpg

 

五分山 (66).jpg

 

五分山 (67).jpg

 

五分山 (68).jpg

 

五分山 (69).jpg

 

五分山 (70).jpg

 

五分山 (71).jpg

 

五分山 (72).jpg

 

五分山 (73).jpg

 

五分山 (77).jpg

 

五分山 (73).jpg

 

五分山 (74).jpg

 

五分山 (76).jpg

 

五分山 (77).jpg

 

五分山 (78).jpg

 

五分山 (80).jpg

 

五分山 (81).jpg

 

五分山 (82).jpg

 

五分山 (84).jpg

 

五分山 (85).jpg

 

五分山 (86).jpg

 

五分山 (88).jpg

 

五分山 (89).jpg

 

五分山 (90).jpg

 

五分山 (91).jpg

 

五分山 (92).jpg

 

五分山 (95).jpg

 

五分山 (96).jpg

 

五分山 (97).jpg

 

五分山 (98).jpg

 

五分山 (99).jpg

 

五分山 (69).jpg

 

五分山 (100).jpg

 

五分山 (101).jpg

 

五分山 (102).jpg

 

五分山 (103).jpg

 

五分山 (105).jpg

 

五分山 (106).jpg

 

五分山 (107).jpg

 

五分山 (108).jpg

 

五分山 (109).jpg

 

五分山 (110).jpg

 

 

五分山 (40).jpg

 

五分山 (41).jpg

 

五分山 (42).jpg

 

五分山 (43).jpg

 

五分山 (21).jpg

 

五分山 (44).jpg

 

五分山 (45).jpg

 

五分山 (46).jpg

 

五分山 (47).jpg

 

五分山 (48).jpg

 

五分山 (49).jpg

 

五分山 (50).jpg

 

五分山 (51).jpg

 

五分山 (52).jpg

 

五分山 (53).jpg

 

五分山 (54).jpg

 

五分山 (55).jpg

 

五分山 (56).jpg

 

五分山 (57).jpg

 

五分山 (164).jpg

 

五分山 (165).jpg

 

五分山 (166).jpg

 

五分山 (167).jpg

 

五分山 (168).jpg

 

五分山 (169).jpg

 

五分山 (170).jpg

 

五分山 (171).jpg

 

五分山 (172).jpg

 

五分山 (173).jpg

 

五分山 (174).jpg

 

五分山 (175).jpg

 

五分山 (176).jpg

 

五分山 (177).jpg

 

五分山 (178).jpg

 

五分山 (179).jpg
五分山、頂子寮山地圖:按我放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