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 大溪鎮 李騰芳古宅】



李騰芳古厝又稱為李金興古厝,同治四年族人李騰芳高中舉人取得功名後,於清咸豐十年 (1860 年) 大興土木,至同治三年 (1862 年) 始完成此宅。李騰芳古宅座落于青翠田野中,紅磚黑瓦與綠野相輝映,十分醒目。由前落的三合院及後落的四合院所組成的二進二護龍的宅院.。古宅所在地位於大漢溪東側的河階臺地上,因為此臺地形如新月,所以稱為月眉。


李宅為兩進多護龍四合院加書房及附屬格局的建築群,前有半月形水池。具有強烈的防衛性,不僅護龍形成層層外包的形式,宅地四週亦有莿竹圍繞,原四個角落還建有銃櫃,現僅存西北角。埕前水池至主體建築物之間,有二道院牆,分別界定出外庭、外埕和內埕等三處廣場,主入口在外埕之東、北角,外埕並有兩對旗杆座一對為木座一對為石座,是李騰芳中舉後所立,左外護室側是書房。


李家原居於福建省詔安縣,來臺一世善明,字德耀,又稱李九公。他先由臺南登陸,初居楊梅,以販肉為業,輾轉來到桃園縣大溪鎮美華里的小角仔定居,稍有積蓄後則買土地,因而致富。善明公之第五子先抓遷至月眉開墾,先抓之子炳生以屠宰業起家,後利用大嵙崁溪(今大漢溪)航運之便,經營米穀運輸,獲利不少,使家業蒸蒸日上,家號名為李金興。


咸豐六年(1856 年)四十三歲時中秀才,同治四年(1865 年)五十二歲時中舉人,於是李家科名遠播,大溪之舊名大姑陷也因此改為大姑崁,直到劉銘傳時才改為大嵙崁。目前李宅外埕的兩對旗杆座,就是李騰芳中舉後所立,而李騰芳古宅則是清代中葉以後,臺灣一般在家族地位上昇後,為了光耀門楣而擴建家宅的實質典範。


李騰芳古宅的建材以紅磚、砂岩、土墼磚牆為主。第一、二進的屋頂是硬山帶翹脊的形式,但其一大特色則是第一進屋脊曲線緩和,第二進卻較為彎翹。屋脊的剪黏十分華麗,並且作成避邪祈福的圖象。李宅除了牆面以白色和磚紅色為主個外,多用黑色,此為三至九品官之象徵。其於大紅、金、青、綠等色均以小面積點綴其中,此種安排,使李宅更為典雅樸質,難掩其書香氣息的風範


門廳與正廳的大木結構是全宅木作最精細的部份,除了左右廂房檐柱之外,第一、二進中央三開間的柱子都用梭形的木柱。門廳與正廳都用抬樑式結構,雕飾華麗,突顯出李家崇高的地位。而正廳兩側牆面素白,只有墨線勾勒的畫幅,看來格外淡雅高貴。


《我要怎麼去》


◎開車路線:由桃園市中華路或中壢搭往大溪的桃園客運,於新街尾站下車,經和平路老街 42 號旁的月眉通路,再循李金興古宅指標前行即抵。


◎官方網站:http://www.hach.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李騰芳古宅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5732347



 




李宅前方一片坦蕩,光明淨潔,並有一半月形水池,即所讀書人所謂的「案前池」。位於宅第前的水池,除了吻合『前水為鏡,後山為屏』的風水格局考量,具備觀賞價值外,尚有多方功能;如調節暑熱、蓄水以備乾旱期家居用水、養魚養鴨或是提供救火之用。








進入古厝的第一道門即是『小門樓』,小門樓有兩座分別位在古厝的左右兩側,由於左青龍、右白虎的緣故,進出小門樓一般都由左邊,左右之分為站在外埕時,面對半月池,左手邊即為左邊。




進入小門樓後所看到的第一個開闊的空間便是外埕,由一道圍牆與半月池相隔,與內埕之間也隔著一道牆規及兩個小門樓,外埕有四座與舉人身份相關的旗杆台, 站立在外埕,東方為半月池,西方為大宅的主體。




李騰芳古厝的主建築為兩落四護龍的格局,若加上書房就成了兩落五護龍(橫的叫落,直的叫護龍),打破了傳統大宅特有的建築對稱性,據說是比大宅更早建設的建築物,室內主祀孔子。




旗杆台分為夾杆石、石座兩部分,共有四座,前一對為石造、後一對為木板做成,舉人宅的特色之一為旗杆,所以又有旗杆厝的稱呼。




左一右的兩個小門樓是用來與攏長牆規連結來區分外埕與內埕。




由外埕穿過門樓向大宅走便是內埕,與外庭有約十五公分的落差,可區別身份用。




走入門樓,便可見到內護龍高大的山牆,內護龍分立於外庭兩側,若將護龍的門打開,可以發現看到的不是一個開闊的空間,而是一條走廊,意味著裡面隔有許多的房間。




這是大宅的第一落入口室內, 外頭有華麗氣派的褟壽,內有壯觀的疊斗式棟架結構,屋樑上的椼架多達十一支,左右隔屏上是著名的「三通五瓜」,所謂「看頭看面」,既然此處為室內第一印象,棟架上的雕工設計便特別用心、特別華麗。









中庭東向門廳、西為大宅廳堂、南北為廂房,這裡幾乎可說是大宅的中心點,不論是各空間之間的往來、廳堂祭祀之時,這裡是所有的戶外空間使用率最高的地方。




廳堂是大宅整體建築最重要的精神象徵,廳堂棟架特別高聳以表示地位崇高、不得逾越,房樓屋脊與地面基地台也是一樣,廳堂是大宅的中軸線和橫軸線間交會點,在在顯示廳堂的重要性,廳堂的名稱很多,如:公媽廳、神明廳、龍廳、堂屋等。




位於廳堂與次間兩側並鄰接外護龍之天井,左側稱為龍井,右側稱為虎井。




這是大宅中少見的無門戶空間,又像室內、又是巷道,是一個附加在龍虎井簷廊旁的空間,也可說是日、月井的末端。













位於龍井邊的廚房,煙囪位置奇特,據說客家人大灶就是如此,灶旁有「司命灶君」灶神位,並有對聯曰「有德便能司火、無私自可達天」,橫批是:「積善餘慶」。





























 


=================我是分隔線=================

 



 


【桃園縣 大溪鎮 大溪藝文之家 之 蔣公行館‧公會館】


位於桃園縣大溪的東南方,座落在大溪公園與大溪武德殿之間,為獨立的園區。園區面積約有 4020 平方公尺,基地內建築群則為三座單棟建築物組成,分別為大溪公會堂、蔣公行館及管理員室。


公會堂原建於 1921 年,改建於 1932 年(昭和7年),建築本體採用紅磚與白色水平灰泥帶裝飾,屬於源自英國安妮女王樣式的「辰野式」風格。日據時期是提供市街住民集會、典禮等公眾活動使用的公共建築物。


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公會堂被納為蔣公行館,在原公會堂西南側另建新屋,作為起居宿泊之用。1975 年先總統蔣公去世,於 1978 年改設為蔣公紀念館,並開放民眾參觀。2004 年經桃園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2005 年 10 月整建重新開放,命名為「大溪藝文之家」,成為桃園縣地方文化館之一。


目前大溪藝文之家定期舉辦藝文展演活動,引介各類型藝文資源,並積極參與大溪地區藝文發展,成為藝文交流平台。





































 


=================我是分隔線=================


 





【桃園縣 大溪鎮 武德殿】



大溪武德殿興建於日據時代昭和五年 ( 1930 年) ,於昭和九年 (1934 年) 完工,昭和十年 (1935 年) 啟用。二次世界大戰前,日人行軍國主義,除提倡武士道精神外,並在每一個州郡都興建武德殿 (屬警察署) 以供警察及青年子弟修練柔道或劍道之武道館,全台約有七十座以上。並且每月定期舉行演武大會。


『傳統日本式建築』中的『寺殿式樣』以木造屋頂、洗石子磚牆砌築的劍道館。由於日式廟堂多採仿唐形制,因此其建築亦多少透露出中國味。然而,日本的傳統精神與風格,我們仍可在許多設計上驗證與體會,諸如殿前上短梯進正廳的緩衝空間名之「唐破風」,其意即在藉由爬階慢行的過程,培孕崇禮尚義的心境。


整修後的武德殿,屋頂保持原先的木質結構與青銅裝飾,四週牆面與護欄則改為水泥及洗石子;雖然屋頂不無褪斑駁,但武德殿肅靜、莊嚴與簡約之美,在歲月的洗練下更見日式建築藝術的耐人尋味。大溪武德殿,是國內尚存的武德殿中最完整的日據時代官方劍道館建築之一,武士道是日本的立國精神,發源於中國的儒道,其闡揚的思想是重義輕財、好勇上武、輕生樂死、忠君愛國,並重道德、氣節與實踐,也因為世間劍道館、所以名為武德殿。


政府播遷來台後,由於先總統蔣公經常到大溪,所以武德殿就成了憲兵隊駐守的地方。民國 88 年 4 月 1 日,鎮公所收回武德殿並重新整修,為全省首座翻修的日式柔道會館。另外,武德殿旁的憲兵隊宿舍也重新整修為美輪美奐的『親子活動中心』供民眾使用,於是武德殿、親子活動中心,串連起大溪公園、蔣公紀念堂、鎮立圖書館,即形成了一條深具文化氣息與韻味藝文綠帶































 


=================我是分隔線=================


 




【桃園縣 大溪鎮 大溪景觀大橋】



大漢溪大溪吊橋建於 1934 年(昭和九年),當時完工是一座鐵線吊橋十分優美,後來國民政府拆除改為水泥橋作為台四線省道的延伸,直到 1996 年大溪再興建武嶺橋取代之後,大溪鎮公所收回產權再修繕恢復歷史原貌成為如今的大溪橋,目前功能純為觀光行人徒步區,夜晚有大量照明提供行人散步,假日則夜燈全開成為桃園縣城市光廊。


橫跨大漢溪的大溪橋,橋身採用和大溪老街相仿的巴洛克風格,典雅浪漫。在鎮公所投入七千八百多萬元的環境美化工程後,顯得美輪美奐。尤其是在夜晚燈光點亮之後更是迷人,是一處浪漫的新據點。


大溪一直保有古樸小鎮的風貌,不僅僅是大溪老街所留給大家的印象,大溪豆乾、大溪陀螺以及到處都是的傳統工藝神桌,更是代表了大溪長年以來給大家的印象,在一次的偶然當中,發現了這座美麗的大橋,他所串聯的不僅僅是大漢溪的兩岸,更是將週遭的景點也一併的連結起來。


大溪景觀大橋已成為大溪鎮新地標,自日治時代興建鐵線橋以來,一直是大溪鎮對外聯絡的唯一橋樑,也是大溪人至今最為珍惜的一座橋樑,因為這座橫跨大漢溪的橋樑,不僅擔負交通運輸重責,也是大溪鎮溪東、溪西二個行政區住民,互相往來的必經之地,進而發展出與住民間血濃於水的濃厚情誼。


大溪觀光業蓬勃發展,交通日益發達,原舊橋已不敷使用,加上橋身橋墩在多次水災危害下,已不適重型車輛通行,舊橋改為觀光用途,僅提供旅客及行人走動。並仿日治時代大溪古吊橋外觀重建,同時兩端橋頭則仿大溪老街的巴洛克式牌坊建築,興建二座挑高牌樓,而橋身二旁則是純白色的老街牌坊雕花,及古典雅致的休憩景觀徒步區。大溪景觀大橋不論日景或夜景,均呈現難得一見的雕塑藝術品形態,因此過往遊客幾乎都會駐足留影。



















 


=================我是分隔線=================


 





【桃園縣 大溪鎮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就位於慈湖停車場旁,園區內共擺放了一百多件由全國各地捐贈而來的蔣公公銅像供遊客參觀,也讓由世界各地而來的遊客,緬懷蔣公公過去的豐功偉業。銅像中有大家熟悉的全身、半身像,也有坐姿與騎馬的塑像,每一座雕塑皆具藝術價值。整個園區以步道方式串聯銅像的擺放位置,還有庭園造景及小橋流水,相當雅致。


蔣公公在世的年代,不分本省人外省人,大家生活都很苦。然而隨著時代的遷移,七、八年級生對於蔣公公的回憶,大多來自校園裡豎立的蔣公銅像。猶記 Joy and Tom 的父執輩念國小時,在校園裡看到蔣公銅像會感到很害怕,因為不知道蔣公是誰,學校的蔣公又是半身塑像,只有頭跟肩膀,因此有很多可怕的聯想。而在同學們繪聲繪影下,校園裡的蔣公銅像便傳出許多有趣的故事。


桃園縣大溪鎮公所自民國八十八年起開始承辦蔣公公銅像遷移的業務。承辦課員張泰源表示,敵不過時代的巨浪,全台蔣公公銅像,陸續遭到遷移跟拆除的命運。適逢桃園縣政府成立「慈湖雕塑紀念公園」,便把各地方不要的蔣公銅像集至公園中管理。


蔣公公銅像漸漸在台灣社會消失一事,很多蔣公公銅像都是出自於名家之手,相當具有藝術價值。他們接獲拆除的消息後,便立刻與各縣市政府接洽,將銅像移至公園裡照顧。未能移到雕塑公園的銅像,往往遭受被丟棄、摧毀的命運,由公共藝術的角度來看,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擺設的是來自於全台各地所拆除的國父、蔣公銅像。








這些銅像有大、有小、有大家所熟悉的全身、半身像、也有坐姿與騎馬的塑像。
























這麼多座的銅像,並不會擁塞在公園綠地上,而是很巧妙的集中在分散的區域。































 


=================我是分隔線=================


 




 


=================我是分隔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