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桃園縣 龍潭鎮 三坑老街】

 


三坑老街位於龍潭台3乙線上,從北二高龍潭交流道下來往石門水庫方向的113縣道走,大約不用20分鐘就可抵達。由於這裡同時有「蔗蔀坑」、「火劫尾坑」、「鴨母坑」等三條水渠流經,因此以往被稱為「三坑子」。由於三坑子鄰近大漢溪,從客家人進入開發之後,這裡就成為鄰近內陸與大溪間的水陸路貨運轉運站。

 

三坑老街最熱鬧的時候,這裡曾經被稱為「龍潭第一街」,整條街上都是酒館、客棧、餐飲點心舖等等,非常繁華。大正六年(1917年),日本人修築桃園大圳,圳水引自大漢溪,造成大漢溪水位驟降,三坑子因此喪失碼頭轉運的功能,市況趨於蕭條。大圳修築期間,帶來大批日籍工程人員,老街一度恢復繁忙熱鬧的景象。如今的三坑老街上,桃園大圳的水道及暗渠工程完工後,工程人員離開後,三坑老街的繁華也跟著離去。從此,三坑子成為一個寂寥的小村落,彷彿是被歲月凍結的睡美人,百年前的老街模樣遺留至今。

 

現在非假日期間走進三坑老街,遍眼看去只有鄉下小村莊的幽靜,很難想像當年的繁華,但仍有少部分特色可以看見當年的興盛。最常被提起的就是一家仍保存著用當年用日文書寫的「櫻花啤酒」招牌,還有許多人家門口,都還保存著做生意用可伸縮的木板商品架。不過,如果在假日期間前往,許多人家的這些木板商品架就會擺上客家湯圓等等當地料理或出租腳踏車,力圖展現當年的繁華味道。

 

自從大漢溪水位下降,三坑老街逐漸沒落之後,老街居民就開始慢慢適應幾乎全無人潮的鄉村生活。現在到了假日,村民除了合作推出各種餐飲、自行車租借、伴手禮等等特產與服務外,更重要的是,居民們彼此間都會互相打氣,提醒要對遊客熱情一點、親切一點,也會彼此分享與遊客間的互動跟小故事,那是一種對於鄉土的情感,也是對於社區營造的共同用心,這才是三坑老街目前最吸引人的部分。

 

《我要怎麼去》

 

搭車:
從桃園搭乘往石門水庫之桃園客運,於三坑站下車後循指標即可抵達。
自行開車:
1.下龍潭交流道,接113縣道往石門水庫,至泉橋中學右轉3乙省道續行約5公里。
2.從台三乙往石門水庫的路上,看到金山寺馬上左轉。

 

地址:桃園縣龍潭鄉三坑村5鄰1號。
開放時間:AM09:00 ~ PM17:00。
門票:Free。

 



從台3乙線轉進三坑老街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個「黑白洗」,黑白洗用台語念,就是「隨便洗」,只不過,這邊住的大部分都是客家人,為何用上一個閩南語名稱,當地人也說不清。有人說,或許這邊的水來自於附近灌溉過後的山泉水與石門水庫的水,一黑一白,所以叫做黑白洗。黑白洗前,偶爾可見當地人在此隨便洗,水池前一個牌語寫著:「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

 



永福宮位於老街底,建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三坑子最早的廟宇,也是三坑子居民的信仰中心。廟宇外觀古樸典雅,三川脊雕飾精巧,二條飛龍各在廟脊左右飛騰,垂脊末端的牌頭則有福祿壽三仙及騎馬的武官造型人物。
永福宮三川殿的門面仍是古樸的木造格式,斑駁的油漆,透露出年代的久遠,樸拙動人。永福宮經過三次遷移,大正十三年(1924年)才遷移至此,殿內的龍柱上還可看見「大正十三年」的落款題字。廟內最初是祀奉客家人所信仰的主要神祉-三山國王,後來改以神格位階較高的三官大帝(堯、舜、禹)為祀奉主神,而以三山國王為配祀的神。廟裡亦配祀閩南人所信仰的開漳聖王。

 



永福宮裡有老人在泡茶聊天,廟前的廣場則有兒童在玩耍。這裡既是三坑子聚落的信仰中心,也是居民休憩的主要場所

 


 


 


 


 


 


 


 


 


 


 


 



老街兩側新舊房屋並列,一側的房子幾乎都已翻建為水泥樓房,另一側則是一排約七、八戶的紅磚平房,亭仔腳彼此相連,仍保存著昔日老街的舊式店面格局,很有古味。然而一條街,兩種風情,一新一舊,對比明顯,不禁令人暗暗猜想,這一排舊式房子還能維持多久,日後若也改建翻新,則三坑子的老街風貌就蕩然無存了。

 


 



街上也偶爾可見有人製作客家米食。特別這家由阿公阿嬤自己做的客家米食,阿嬤吳秀琴說,不管湯圓、蘿蔔糕、豆花、滷味、粄條,只要是想得出的客家美食,跟她訂製,她就可以用傳統方式做出來。生意好時,一天有時做個幾十上百斤都有。

 



路的盡頭,就是永福宮,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主要祭祀桃竹地區客家人的信仰的三官大帝。

 


 


 


 


 


 


 



走過黑白洗,經過幾棟老房子後,就可進到當初最繁華的三坑老街,街很短,盡頭是一家永福宮,街上的最受矚目就是這家有著日文「櫻花啤酒」招牌的房子,還可看見褪色的舊招牌上,寫著日文的「櫻花啤酒」(サクラビール) 字樣。

 


 


 

 

 



這條老街,嚴格說起來建築並不精美,沒有大溪、三峽等等那類充滿雕花的巴洛克建築,反倒有的用紅磚,有的用木頭,各自以不同建材建成,但卻更有一種古樸美。

 


 



「青錢第」是一座坐落於田埂間的古宅,興建於1895年,坊間流傳擁有這座宅院的張姓富商,有一年因家鄉發生嚴重飢荒,於是自行發行「青錢」賑災,贏得皇帝嘉許讚揚其善行,賜予「青錢第」封號。目前仍有張姓後代子孫居住於宅院內。儘管宅院不對外開放,仍可從牆外欣賞這幢歷史悠久的紅磚三合院,從田間望向青錢第,隨著不同角度,各有雅緻風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