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 石門鄉 風箏、老梅、石門洞】

 


石門鄉是台灣台北縣下轄的一個次級行政區,為一個濱海的小漁村,也是台灣本島最北的鄉鎮,鄉內除漁獲外另有出產桶柑、花生、茶葉等農產品,石門粽也相當有名。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在鄉內有個被稱為「石門」的海蝕岩洞,鄉裡的富貴角燈塔亦是台灣本島最北的點。

 

《石門洞》

 

石門洞是難得一見的地形景觀,原來位於水底,後因地殼變動而露出水面,一般稱海拱或海蝕洞,洞高約十公尺。進入石門洞往右方石階步道景觀亭,眺望遠方,眼前的是寬闊的海天一色海面、以及映照浪漫浪花溫柔景緻,延伸海角白色拱橋,相當引人注目。石門洞沿線風景點甚多,因受海潮侵蝕而形成大洞,狀似拱門,故稱石門。石門洞受千百萬年受潮汐長期侵蝕而形成,石門洞前兩側有步道可爬到頂部,頂部有一觀景平台,步道入口處有一 [北石門名勝] 的石碑,民國 60 年設立,背面題字為 [海蝕石門天然紀念物] 。

 

石門鄉的名稱首見於康熙33年鄭開極所著的《福建通志》卷五-山川誌,內文曰:『石門山;旗干石西,一石中空如圓門,故名』,到了道光、同治年間改稱為『石門迅莊』,隸屬於滬尾水師營以便防衛石門、三芝兩鄉海岸,根據淡水廳誌的記載,同治十年石門的海岸景緻被選為淡水外八景之一;至日治大正九年時代日人開始實行『街庄制』,此地仍名為『石門庄』。至民國23年由於此地的石門洞係因海蝕而成而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由於石門鄉濱海處有一個小丘,中間有一個像拱門的大洞,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承襲舊名並命名為『石門鄉』。

 

《石門風箏公園》

 

石門的風,不僅是雕鑿了令人驚豔的大地美景;石門的風還迴盪在碧海藍天之間,以五顏六色的熱鬧與繽紛,深深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一年一度的『石門國際風箏節』,是石門鄉的地方盛事,每年總是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潮,佇足於石門的藍天之下,欣賞風與箏共舞的精采演出。

 

在風箏國度裡,天馬行空的兒時夢想,從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改變。難怪常常有人在某個晴朗的午後,乘著風箏一起征服那一片藍天。試飛風箏的過程中,即使箏骨已粉身碎骨,也必須重新再製作一架風箏,有時測試結果非常理想時,降落時一個亂流,卻也難逃厄劫。各式風箏在外型上也是十分講究,飛行時呈現力與美的結合,就算強風暴雨,也無法阻擋它征服天空。

 

在以往台灣一直鮮少有機會參與國際性的風箏競賽,就在 2000 年開始在石門鄉嘗試舉辦國際風箏節活動,廣受好評之後,透過在地風箏產業活動的大力推廣,石門已成為了台灣的『風箏』之鄉。現在每年的風箏節活動,主辦單位皆廣邀各國選手同台競技,無論是論技巧,或者是比造形,每一次都是精彩絕倫,值得親身感受。

 

《北海岸的老梅》

 

老梅位於富貴角岬角的東南側,是一個典型的北部濱海漁村。有老梅溪發源於竹子山,向北經老梅村入海。在老梅一帶的海岸屬於沙岸,受到東北季風和波浪的搬運及堆積作用,在海濱的坡地上,形成海岸沙丘。老梅是一個純樸安詳小村落,每年春季2月中旬至4月上旬,大自然呈現了條狀石槽圖案搭配綠意盎然海髮絲, 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駐足拍攝,歷經過千萬年的演變而形成了特殊的海岸景觀。

 

來到老梅的人,都會問「老梅樹」在哪裡?其實「老梅」是從原住民語音譯而來的。早先老梅這個地名的起源,主要是依伊能嘉矩及安倍明義於《台灣地名研究》一書中的說法,一說石門鄉在以前為平埔番族「Vavui」社(即小雞籠社)的所在地,或說清代以後有三芝鄉的小雞籠社,有一部份的人遷來石門鄉居住,因而才有番社。「Vavui」意為:「山豬、豬」,也就是說石門鄉在以前為山豬出沒之地,因而有此稱呼。而後洪敏麟先生加以延伸使用,在其《台灣舊地名之沿革》一書中引伸說石門鄉的「老梅」地名,原來就是起源於「Vavui」,後來改以近似音的「老梅(Lo-boe)」。

 

但中研院台灣史副研究員翁佳音先生有不同的看法,翁佳音先生在其《北台灣古地圖考釋》一書中,引用荷蘭人隊長優司特‧戴‧弘特(Joost de Hont)於 1642 年寫的『從淡水林子到雞籠的報告』(Rapport van Joost de Hont vanwegen den wegh van hier naer Quelangh over landt te gaen, hoe deselveheeft bevonden)的第一天行程:『十一月二十一日,與淡水林子的番人三哥(Samco)出發,途經有四條支流匯合於一溪的田野,路況良好。八點抵達一處沙灘,沿沙灘而行,沿途看到許多的小溪。我們來到了去年步兵千總楊(Jan)率領二中隊休息的地方,此處有一伸出的岬角(疑似麟山鼻),並有一小片的沙灘(疑似白沙灣),溪河從此流出。我們再稍前行,來到一條溪邊(似楓林溪或老梅溪)有六間獵屋的地方,該地叫做Ero(疑似下荖)。從這裏再往前走,就是一條滿佈石礫與礁石的險惡之路。晚間,我們夜宿於一間叫做Malleymey的小獵屋裏。』

 

「Malleymey」若用臺語發音,接近「瑪老梅」。而在清代乾隆五十年(一七八五年)小圭(雞)籠社的招佃開墾等契約,有「嘎嘮覓」之地名,此舊地名幾乎與「Malleymey」同語同音。因此,幾可確定「老梅」的地名起源不是「Vavui」,而應該是「Malleymey」。 整個村落除了海浪與防風林的聲音外,只夾雜了一點人的聲音,就算在海邊講話,也不敢放大音量,深怕打擾到腳下的一沙一石。人們在這裡其實是配角。沿著波浪走,看見一個詭異的黃色漂浮物,原來是河豚,大概是釣客不小心釣上來被丟掉的吧。以前只看過河豚標本,鼓鼓刺刺的,死去的本物果然也是鼓鼓刺刺的。總有種淒涼的感覺。

 

一般而言,海岸沙丘多發育在大河河口附近或是和緩的彎曲海岸,老梅的沙丘,應該屬於後者。海岸沙丘的形成,必須要有四項基本要素:充分的沙源供應,足夠的攜沙營力,安定的緩坡濱面,合適的堆積空間。另外,植被、潮汐、風向、沿岸水流、降水量以及人為的作用,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在老梅的沙灘上,有另一項特殊的自然景觀-「石槽」,或稱為「潮溝」、「海蝕溝」。起因於海岸地層上升,礁岩在長期波浪的沖刷下,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留下較堅硬的部份,形成溝槽。在東北季風強勁時,海浪沖擊在成行的石槽上,激起朵朵的浪花,好像施放煙火一般壯觀美麗。

 

每年的五至八月間,在富貴角到老梅附近的沙丘上,盛開著天人菊。天人菊原產於北美洲,1910 年引進台灣後便以驚人的繁殖力廣佈於澎湖群島及北部海岸,由於它耐風、抗潮、生命力強韌,是良好的防風定砂植物,加上花形優美,花色豔麗,花期來臨時,形成一片花海,非常壯觀,是另一種特殊的美景。

 

《白沙灣與麟山鼻》

 

白沙灣位於富貴岬與麟山鼻岬角之間的半月形海灣,這兩座岬角位於台灣本島的最北端,白沙灣也成了台灣本島最北端的海水浴場。富貴岬與麟山鼻岬角是八十萬年前大屯火山爆發,熔岩流經此處所形成的,地質以安山岩為主。安山石經過長年風化,形成了獨特、有稜有角的風稜石,粗獷而原始,而兩岬之間則出現了長達一公里的沙灘。這是因為海水潮流在兩岬之間的沿岸不斷沖刷,將砂粒堆積鋪展而成為沙灘。於是這個區域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海岸景觀,一是嶙峋突兀,充滿陽剛氣息的風稜石,一則是細緻柔軟,宛如少女般的清純沙灘。白沙灣以白皙細沙聞名,在日據時代即是北台灣著名的海水浴場,有「台灣鐮倉」的美譽。

 

《我要怎麼去》

 

◎自行開車:
由淡水或基隆走北海岸公路 (台2線),往石門方向行走,約接近富基漁港時即可見老梅指標,依指標進入村莊,往海邊方向行走即可到達。
◎大眾運輸:搭捷運到淡水站下車,再轉搭淡水客運 (淡水-金山) 線,在老梅站下車 (20-60 分一班)。

 


◎住址:台北縣石門鄉中央路46號。
◎官方網站:http://www.shih-men.com/scenic%20spot.html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石門鄉。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94759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