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 西螺鎮 大橋、七崁、醬油博物館】

 


日本藝術大師村上隆說,「醬油味」是一個國家、一個群體的文化本質,這也代表醬油對民生飲食影響甚鉅。為了追求更養生更健康的醬油品質,丸莊醬油董事長在西螺廠廠區內,規劃了「丸莊醬油博物館」,象徵傳統產業文化永續傳承的最佳展現。老字號的丸莊醬油創立於 1909 年,為西螺地區最悠久的醬油品牌。丸莊醬油的百年美味,就是靠著歷代掌門人能堅守傳承,手足間畢力同心,淵源流長。 

 

西螺因為全台最長河川濁水溪的灌溉,西螺的米和醬酒自古以來就遠近馳名。除了天皇御用米之外,傳統醬油產業從清末開始發展,極盛時期有上百家之多,直到今日也還有三十多家,其中 1909 年創辦的「義成號」醬園,1945 年改名為「丸莊醬油」。門市也位於延平老街,裡面仍維持手製醬油工廠的樣貎。丸莊醬油的創始人是莊清臨老先生,由於西螺地區得天獨厚的水質與氣候,再加上古法釀造技術,堅持傳統的純釀造黑豆蔭油,開啟了醬門世家的王國。

 

Joy and Tom 來到位於西螺延平老街的丸莊醬油博物館,這幢仿日據時代時所引進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斗大的醬油瓶掛在廊柱旁,深橙色為底的丸莊醬油招牌,與下方藍、黑色系的油瓶對比呼應,深沉不顯突兀,百分百烘托出醬油給人念念不忘的好滋味。進入之後可是別有洞天,外表乍看下只是間冷冰冰的工廠,猶如進入時光隧道重溫懷舊古早味。為了傳承醬油釀造文化,丸莊醬油博物館將西螺已停用的老廠房轉型升級,藉由整體再發展的設計規劃後,展現新意與魅力。

 

為了襯托這份復古懷舊風格,展示區整體主色以淡褐色為代表,並適度利用白牆面作為點綴,藉此跳脫大地色系的沈重,賦予另一種活潑之感。不僅有效區隔室內空間,輔以黑頂嵌燈投射光芒,更有效放大視覺空間。展示區一隅則以木雕與盆栽層層鋪疊,呈現出立體復古,又給人一種略似整面雕牆的錯覺感。地面陳列釀製醬油所使用的大甕與黑豆,木箱上則擺放各式醬油產品,整間展示館古樸味十足。

 

為強化呼應傳統建築的陳色感,一樓空間採用簡單無修飾的素色牆面,並掛上圖說,不繁複的設計概念,就是要直擊對醬油貼近人心的腦海回憶。靜態展示動線包括了介紹醬油歷史、大事記、古物展示、原料探觸、醬油製程說明、產品介紹等等,經由一系列展示軌跡,完整呈現台灣傳統黑豆蔭油的釀造過程及歷史脈絡,也讓 Joy and Tom 更深入認識台灣醬油文化的深厚底蘊。

 


《我要怎麼去》

 

◎開車路線:自高速公路下西螺交流道→台1線→左轉延平路25號即是。

 

◎住址: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25號。

 

◎官方網站:http://www.wuanchuang.com.tw/museum/index.html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西螺鎮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2048859

 


 


 


 


 


 


 


 


 


 


 


 


 


 


 


 


 

 

 

******************************************************

 

******************************************************

 

 

 

 


【延平路老街與螺陽文教基金會】

 


『延平老街文化館』,位於雲林縣西螺鎮饒富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延平老街上,館舍為「許捷發茶行」翻修整建而成,由螺陽文教基金會負責經營管理,以弘揚西螺地方豐富的人文歷史為宗旨。 延平老街果然是老街,在商業區西移後就迅速沒落了。稍微找了一下,就在一間外觀不起眼的店面找到『螺陽文教基金會』的所在地。雖然進館參觀免費,可預約導覽,但是週六、日休館。 Joy and Tom 運氣很好,假日基金會正在舉辦中部五縣市水彩寫生比賽,慶幸有緣能進螺陽文教基金會參觀。隨後 Joy and Tom 就在『捷發乾記茶莊』隨意晃晃,身處其中頗能想像數十年前那種風光與氣派。

 

西螺鎮的延平路建於日治時期,是一條饒富巴洛克建築風格的歷史建築老街,「延平老街文化館」就座落在老街上的「許捷發茶莊」,是一棟兩層樓建築,館舍空間依老建築形式,概分為前、中、後棟及後院四部分,位於前棟及中棟建築之間的前天井,原本是屬於西螺第一街(當地人俗稱「後壁街仔」或「暗街仔」)的一部份,1934年,日本殖民政府於西螺推動街區改正計畫,茶莊創始人許金先生,配合日人政策,於1935年,設計磚造木構,且外觀為二層樓、實為三層樓之前棟店舖。

 

穿過中棟建築穿堂及後天井,來到後棟建築,其為三開間之二樓半磚造木構建築,展現洛可可式樣之設計風格,該地原為木造之傳統三合院,於 1933 年改建而成,一樓中央為大廳,二樓則為神明廳,其餘部分為居住空間。除了展示古代製茶及雜貨商號器具、延平老街歷史文物及西螺旅遊資訊介紹之外,還有現代畫家作品的展覽。建築物保留了小天井、女兒牆及歐式花葉水泥雕飾物,在在顯示先人經營茶莊、南北雜貨業的富裕人家景象。

 

目前螺陽文教基金會,已於茶莊成立「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不定期推出有關西螺文史之特展活動。然而,建物本體不敵歲月之無情摧殘,二樓以上部份,因壁體剝落而禁止使用,其他部分亦出現劣化情形。與國內許多盛極一時的歷史街區相同,西螺延平老街,亦因應地理區位及產業型態的改變,出現由盛而衰的局面。近年來,亦嘗試經由文化面向著手,盼能帶動老街之活化與新生。

 

西螺鎮是一個開發三百多年、富涵歷史傳統的小鎮,除了農特產之外,人文古蹟豐富是最大的資源特色。保留老街才能留住在地文化的軌跡,時光流轉帶走了延平老街行色匆匆的商旅、帶走了雲林西螺車馬不絕於途的繁華,帶不走的是老街的人文和歷史、帶不走的是在地人對恢復昔日風華的想望。

 


《我要怎麼去》

 

◎開車路線:自高速公路下西螺交流道→台1線→左轉延平路54號即是。

 

◎住址: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54號。

 

◎官方網站:http://www.wuanchuang.com.tw/louyoung/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西螺鎮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2048819

 



進到街屋中段第二進,那場景就如同民初連續劇的那種景色,登樓另有一番天地,洗石子圍成的欄杆,而近距離的看到山牆裝飾,是 Joy and Tom 很難得的經驗。

 


 


 


 


 


 


 


 


 


 


 



西螺延平路與文昌路交接的台灣菸酒公司。整間外表簡樸有緻,素色的線條勾勒出美感。

 



金玉成商行因為曾是同一家族所共有,外型的立面是三間一體,外貌為洗石子型式,陽台有自由曲線的鐵圈護欄及尖拱、圓拱並用,整體感覺很豪華富貴,而最具代表的就是其左方三樓上突出的鐘樓。

 



二樓式建築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陽台了,有以羅馬拼音拼出店號,有以鐵管製成的鐵欄杆,陽台底下的拖架,也設有類似斗拱與雀替形式的設計。

 


 



螺溪齒科以一間為單位的立面裝飾,非對稱的兩個大弧形立面,配以三角形的木窗,右方有一圓拱的分割型態加以小陽台窗戶,二樓窗戶是配用風翼箭形的窗櫺,騎樓牆面刻有招牌,為裝飾派風格的最佳代表。

 


 

 

 

******************************************************

 

******************************************************

 

 

 

 


【西螺七嵌  七崁武術公園】

 


台灣開發初期,缺乏健全的政治制度,西螺的張廖家族為了自保,便依村落為單位,分「七崁」,實施家族聯防自衛制度,此為「西螺七崁」由來之一。儘管七崁武術已喪失當年風采,但今日西螺習武之風仍盛行,許多國術館還在傳授武藝,延承西螺傳統的武風。西螺地區的居民,以廖、林、李、程四姓較多,尤其姓廖的,占半數以上。他們的祖先,都是來自福建的詔安、泉州及漳州等地。

 

依據雲林縣志「氏族篇」記載,乾隆年間,有多位廖姓商人,從大陸來西螺經商,墾荒。他們是福建詔安廖氏始祖張再輝的第十一、十二、十三世裔,子孫滿堂,成了西螺的最大家族,一般稱為「張廖氏」。在大陸時,廖氏就有祖訓-七條箴規,就叫做「七嵌」,內容如下:
• 第一嵌:生廖死張,曰張廖。
• 第二嵌:不食牛犬,知恩無論。
• 第三嵌:得正祀位,籃轎八臺。
• 第四嵌:嗣續為女,繼紹為先。
• 第五嵌:制無苟且,恐生戾氣。
• 第六嵌:堂教修譜,敦親睦族。
• 第七嵌:遷籍修譜,天下一家。 

 

早期「西螺堡」包括二崙與崙背一帶,所以當時的「西螺七崁」包括了西螺、二崙、崙背等地區。然而七坎的部落大致劃分:頭坎:廣興、頂南、埔姜崙;二坎:魚寮、下湳、九隆、太和寮、吳厝;三坎:犁份庄、田尾、湳仔;四坎:三和、十八張犁、深坑;五坎:港尾、下新庄;六坎:新店、惠來厝、打牛湳、部子、塘子面、頂庄子、張厝;七坎:二崙、下庄子。

 

由此可見「西螺七坎」是地域名稱,七崁武術館創立者阿善師習武自少林寺,擅長金鷹拳,由於當時台灣盜賊四起,嚴重威脅民眾的生活,七崁各村莊的武術館也在這迫切的情況下,成為地方上的自衛訓練機構。這期間歷經很多拋頭顱、灑熱血、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而此牌樓正是象徵著習武之精髓,在於保家衞民、抵禦外侮、性命隨時可拋的可貴崇高情操。日本佔領台灣後,嚴令解散武館,七坎武術漸漸失去往日風采,但西螺武術精神永遠存在,今日的西螺仍有許多國術館,依然傳授武學,以傳承西螺可貴的固有武風。

 

七崁武術公園鄰近振興宮,內有七座英姿換發、栩栩如生的七崁武術雕塑,可想見七崁武術曾經受到的重視及風采。目前雲林有幾處紀念西螺七崁的景點,可前往參觀。振興宮、阿善師墓園、七崁雕塑公園、張廖祠堂、廣興社區等等,都存留有西螺七崁的精神。

 


《我要怎麼去》

 

◎開車路線:西螺交流道下-->雲43廣興路-->西螺鎮廣興里-->七崁雕塑公園 。

 

◎住址:雲林縣西螺鎮廣興里70號。

 

◎官方網站:http://tour.yunlin.gov.tw/01yunlin/yunlin01_01.asp?sid=1&id=58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西螺鎮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2049029

 


 


 


 


 


 


 


 


 


 


 


 


 


 


 


 

 

 

******************************************************

 

******************************************************

 

 

 

 


【西螺大橋】

 


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是西螺的標誌,昔日台灣西部縱貫公路的交通要衝。一九一二年 (大正元年) 北斗溪與虎尾溪源頭的溪水匯集到西螺溪,並帶來大量泥沙淤積,冬季時河水枯竭,溪面可供通行,夏季河水水位大漲,竹筏成為南北重要工具,雨季來臨交通癱瘓,造成不便與安全顧慮。

 

於是地方人士於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四日乃成立「濁水溪人道橋架設期成同盟會」,陳情日本總督府,終於一九三七年十月動工建造,至一九四O年(昭和十五年)三月,三十二座橋墩完成,因珍珠港戰事發生,日人將橋樑材料移建海南島碼頭工程停頓。戰後,前西螺街長廖重光及參議員李應鏜先生,續向台南縣參議會陳情,並於一九四八年成立「西螺大橋續建委員會」。

 

五月二十五日省主席魏道明抵西螺,鎮長廖萬來,參議員李應鏜面呈陳情書,並一再向省參議會,美國在台大使館,裝甲兵司令部等陳情,於一九五O年(民國三十九年)一月二十六日,省府有關人員,立法委員,邀請美國經濟合作總署工程師及美援委員會共三十餘名,實地勘查,一九五一年美國以美金一百三十萬元購買鋼鐵材料,配合台灣省政府撥六百萬元台幣工程配合款。

 

南岸十五孔與北岸十六孔的架樑橋面及油漆工程,分別交由台灣機械公司及經濟部機械工程處承辦,大橋工程於一九五二年(民國41年)五月二十八日再度動工,是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全部工程完成。全長一九三九點O三公尺,分三十一拱,是昔日的遠東第一,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

 

走過半個世紀,曾經是遠東第一大橋的西螺大橋,灼紅色的鐵橋,如幽雅、恬靜的長虹躺在濁水溪上,繫起兩岸人們的感情,也深烙在人們腦海的記憶中,或駐足眺望,或悠閒漫步在橋上,都令人牽情。

 

 

 


 

 

 

 

******************************************************

 

******************************************************

 

 

 

 


【全台最大的泰山石敢當】

 

泰山石敢當是一種風水鎮物。也許大家常聽說宅第附近要有「石敢當」,或安置「水神反彈」, 可以避邪化煞,很多人搞不懂為何放置此種東西。石敢當民間傳說有納福、驅風、避邪、止煞、防水、消災等功能,因而被廣設於三叉路口或門外,來防止邪煞之氣來傷人。而石敢當的形式也多種,有只寫上「石敢當」三字,也有寫上「阿彌陀佛」,更有配合五行八卦、北斗七星或猛獸圖案。

 

石敢當的傳說很多,其中一則傳說為:皇帝與蚩尤之戰, 因為蚩尤非常厲害,所向披靡,因而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有一天,登上泰山高呼「天下誰敢當」,女媧娘娘認為他很傲漫無禮,於是想要懲處他,乃投下練石一粒,上面刻上刻「泰山石敢當」五字,蚩尤用盡全力卻不能損壞它因而嚇跑,此後黃帝到處設置「泰山石敢當」於天下,蚩尤一見石敢當,嚇得四處逃竄,最後被黃帝大敗於涿鹿。

 

西螺濁水溪的堤岸旁邊有泰山石敢當,鎮河之用,可以證明台灣二百年前左右是一個墾民社會。泰山石敢當的目的是不要讓濁水溪作大水,作大水會影響到西螺農民的澆灌,這座泰山石敢當是全台最大的石敢當。石敢當具納福、驅風、辟邪、止煞、防水、消災的功能,此座石敢當現位於大同路(縱貫路)與延平路交接口,舊漁市場隔壁巷內,建造於一八二七年(清道光七年)。昔日濁水溪氾濫,鎮民用來防患水災,祈求平安。其高五尺六吋,連基座有一丈多高,特色為上端刻獅頭,額頭上刻「王」字,口含寶劍,鬚眉表現無遺,鎮民俗稱「獅子咬劍」。 

 

而西螺泰山石敢當就是刻上獅頭,額頭上並刻有「王」,象徵獅王,口含寶劍,居民俗稱「獅子咬劍」,石敢當高五呎六吋,並且放置於一丈多高的基座上,其上並有八角亭。而當初在製作這顆石頭,匠師必須遵守許多禁忌,依照時辰來進行,完工後還需請道士作法,道士的法力必須高過魔力,之後,石敢當就具有法力可以鎮住邪煞之氣。而西螺的泰山石敢當主要的目的是要防止水災,。其碑上的刻字,『泰』字上的水少一點,而『石』字卻多一點呢?別懷疑,匠師門沒有寫錯字喔!許多地方的泰山石敢當都是這樣的,為的是「石頭多一點水少一點」,有防水的意義。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