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 四湖鄉 參天宮】

 


雲林縣四湖鄉參天宮所奉祀之主神,乃是一生配備「三網、五常」之 關聖帝君。參天宮座落於四湖鄉湖西村關聖路,守護著四湖,是鄉民精神堡壘,奉祀之神尊關聖帝君始自何年代何人所雕塑,由於年代久遠,碑誌無存,實難明察,殊屬遺憾,僅云迄今三百餘年之興替矣。

 

帝君姓關名羽,字雲長,生於後漢桓帝延熹三年,河東解梁人,官至封侯,一生行事,守正不阿,史冊均有詳明記載,而其中流傳民間最廣者,有「桃園結義」、「千里尋兄」、「五關斬將」、「秉燭達旦」、「華容放曹」、「單刀赴會」、「水淹七軍」、「辱使絕婚」等史蹟,其大忠大義之表現,大仁大勇之精神,堪為後人之楷模,萬世所景仰。 關聖帝君生而為人,死而入聖,精神永留人間,庇佑蒼黎;時顯聖靈,救災救難,賜福百姓。因此,各地紛紛立廟奉祀,叩謝聖恩。

 

參天宮所奉祀之主神,信而可稽者,乃至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始奄師者 ,恭請  關聖帝君蒞臨四湖鄉,而結識四湖鄉民吳石先生,彼此靈性契合如同手足。而於閒談中方悉該尊神像,於乾隆年間奄師先祖度海來台之時,以隨身護駕前來,安居於南部地區,拓荒墾殖,披荊斬棘。但依抗輕事件頻起,位求生計,乃代代遷徙,住所無定,延至奄師本人,方才輾轉蒞臨四湖鄉。此時關聖帝君神像渡台已有百餘年之久矣!

 

參天宮奉祀之關聖帝君神像,廟宇堂皇,聖蹟顯赫,香火遠播,有可稽考者,乃斷簡殘篇,實難窺其全貌。經廟方委員多次研議,達成共識,決定擴建前殿,又因帝聖君聖示:擴建期間,不得移動鎮殿神尊,因此拆建中均小心翼翼,不政微些怠忽,歷經三載,耗資參億,始有今日之廟貌。仰首觀之,莊觀肅穆,建築宏偉,一柱一瓦均精雕細琢,人置殿中,極目四望變化多端之藻井安置,均出自名家之手,若能細細品味,莫不讚嘆廟宇建築藝術之美。

 

清宣統元年 (明治 42 年,西元1909 年) 四湖瘟疫猖獗,家畜受害,民心惶惶,束手無策,乃恭請  關聖帝君出巡,過境之處,莫不一一痊癒。為此,百姓感念尤深,自此膜拜者日眾,祈求者亦多,凡祈病則痊癒,商則殷盛,耕則豐收,神威顯赫,乃徵得吳石先生同意,設置王爺館以奉祀之。
 
至民國十三年 (大正 13 年,西元 1924 年) 眾信徒在沐恩之餘,乃有建廟之議,首由吳石先生捐獻廟地,莊民同心協力,奔走募資,籌建廟宇於四湖鄉公所後側。廟號經開乩請示  帝君降詩一首:「四象融合成景春,湖魚溪水樂天真。參朝玉闕尊三界,天命中宮醒萬民。」遂命名「四湖參天宮」,並遵  關聖帝君聖誕日農曆 6 月 24 日為祭典日。同年,於四湖開設漢藥房之潭島人傅先,提議設置靈籤與藥籤,前者為莊民論斷吉凶,後者行醫救世,屢有奇驗。因此信徒激增,遠來參天宮參拜祈求庇祐者,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香火鼎盛一時,因此奠定參天宮發展之基。
 
民國三十二年 (昭和 18 年,西元 1943 年) 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運動,以整理寺廟為由,拆除廟宇,大舉收集一切祭祀物品,為此本宮有關史跡,名人字畫,歷代古董,全被搜括殆盡。同年四月又以昇天祭為辭,集得莊內神尊,置於四湖國小操場,付之一炬。孰料,帝君金身顯靈,聖像燦爛,安然無恙,致使在場臨監之日人,心生畏懼,遂將  關聖帝君神像私下遷往北部奉祀之。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台灣光復,恢復信仰自由,部分地方紳士乃有迎回聖駕之念,但  關聖帝君金身仍在日人手中,無可奈何,直至是年仲秋,日人被遣送返國之際,急令北港郡守烏羽象三親往北部恭迎,並負責護送聖駕返鄉。聖尊迎返,民心快慰,砲聲震天。仲冬之月,復得  聖意所示,自擇現址重建參天宮,歷時二載,至民國三十六年 (西元 1947 年) 夏月完工,巍峨聖殿,堂皇富麗,蔚然可觀。其後業經多次翻修重建參天宮,如今參天宮已是四湖鄉民眾的信仰中心。

 

◎參天宮廟址:雲林縣四湖鄉湖西村關聖路87號。
◎電話:05-7872052。

 


◎官方網站:http://zantain.myweb.hinet.net/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四湖鄉
◎引用資料:http://www.zuhu.gov.tw/tour/index-1.asp?m=13&m1=18&m2=81&id=16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523356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