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 水上鄉 北回歸線律動碑】

 


北回歸線通過嘉義縣水上鄉,但北回歸線並非固定不變,而是以每年 14.5 公尺的速度位移,為此嘉義縣政府豎立「北回歸線律動碑」。但所謂的「律動碑」並非指單一塊石碑,而是由 88 支石條組成,石條上鑿刻北回歸線自 1822 年到 1908 年通過水上鄉塗溝村,當年的台灣史大事紀。北回歸線經過全球 16 個國家,這些國家的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而台灣是北回歸線所經過的最大海島型國家。  

 

塗溝社區分為頂塗溝與下塗溝兩部落,北回歸線通過水上鄉塗溝村的年份,約從西元 1822 年到 1908 年,因此塗溝社區利用塗溝村台糖公司廢棄鐵道,先以 GPS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測量出 1822 年到 1908 年之間,北回歸線在鐵道上的確切位置,並在鐵道上豎立 88 支石條,「律動碑」上頭鑿刻北回歸線自 1822 年到 1908 年通過水上鄉塗溝村的台灣史大事紀。

 

北回歸線是太陽直射地球表面最北的界線,一般以北緯 23.5 度作為基準線,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實北回歸線並不是固定不動的,它是以每年約 14.5 公尺的速度位移,每九千年就會從北到南或從南到北,完成一次位移大循環。在經過一萬八千年的南北飄移後,這條緯線又會回到整個位移幅度的中心點,而這個中心點的位置,就在嘉義縣水上鄉,也就是在現今的北回歸線地標南方約 1.45 公里處。

 

我們在嘉義縣水上鄉的塗溝社區,看到了地理與藝術、社區相結合的前衛理念。北回歸線橫跨全球 16 國,嘉義縣正是其中之一。在這獨特的地理條件下,讓塗溝社區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地景藝術,創造出新的議題,強化了社區與環境的關係,更落實了以土地為本、以社區居民為主的一場藝術行動。塗溝社區便沿著鐵軌建立石碑,標記出北回歸線自 1822 年到 1908 年,通過塗溝村的律動軌跡,並銘刻每年重大的歷史事件。

 

塗溝社區從使用 GPS 找出石柱的經緯度,及到鐵軌上找出正確經緯度並標示年份的工作,都是社區居民共同協力完成。這展現出社區營造的進步,社區工作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被動執行,而是由社區居民一同討論和思考地方特色,再由政府從旁協助的主動出擊。北回歸線是讓社區與土地、藝術相結合的契機。在台灣的不同城鎮裡,也可找出當地的特色,再作擴大、結合。更難能可貴的是居民的凝聚力,在過程中他們能重新思考社區的價值,自我發現與共同分享。

 

在天文意義上,太陽直射地球最北端的位置,稱為北回歸線;在地理上,北回歸線是地球北半球熱帶與溫帶氣候的分界線;在人文方面,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自己生活的世界,帶領社區重新自我定位,而融合人文及天文的藝術創作,將更具其意義。這些石條上鑿刻經緯度與年份,並在石條側面註上與該年份相呼應的台灣史大事紀,希望清楚知道時間、空間、歷史的對應關係,今後也將成為學校戶外教學,及讓民眾認識天文、台灣歷史的好去處。

 

 

 

《我要怎麼去》

 

◎ 開車路線:
(1)、中山高:水上交流道 → 168 縣道往大崙 → 嘉 65 鄉鎮道,即可抵達頂塗溝。
(2)、南二高:水上系統 → 82 快速道路往嘉義 → 嘉義系統接中山高往水上 → 水上交流道 → 168 縣道往大崙 → 嘉 65 鄉鎮道,即可抵達頂塗溝。
◎ 搭乘大眾運輸:
(1)、嘉義縣公車:嘉義至朴子線或嘉義至布袋線,於大崙下車,步行或轉搭計程車。
(2)、嘉義客運:嘉義-太保-朴子或嘉義-朴子-布袋線,於大崙下車,步行或轉搭計程車。
(3)、從台北搭乘立榮航空,到水上機場,轉搭計程車。

 


◎ 官方網站:http://shueishang.cyhg.gov.tw/county001.htm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zh-tw/北回歸線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834603

 

 

 

 


 


 


 


 


 


 


 



從使用 GPS 找出石柱的經緯度,及到鐵軌上找出正確經緯度並標示年份的工作,都是社區居民共同協力完成。

 


 



縣長陳明文和村長呂銘珍,也各在 2008 年和 1908 年的石碑上,印下手印,為這一刻作永恆的紀念。

 


 


 


 


 


 

 

 


=================我是分隔線=================

 

 

 

【附錄:北回歸線六代地標】

 

北回歸線立標百餘年,六代地標各有故事。全世界第一個設置的北回歸線地標,時間是 1908 年 6 月,為嘉義縣北回歸線地標塔。百餘年來,共有六代地標塔豎立在嘉南平原上,雖然其中四座是縮小模型,但每一代地標塔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頗能引發思古幽情。

 

北回歸線是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半球的緯線,目前全世界共有九座北回歸線標誌,分別位於台灣的嘉義縣水上鄉、花蓮縣瑞穗鄉和豐濱鄉,其他六座分布在廣東、廣西和雲南,其中以嘉義縣的地標興建最早,因此也最彌足珍貴。

 

目前在嘉義縣北回歸線廣場,共有六代地標,每一代地標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例如第一代地標興建於 1908 年 (民國前四年,日據時代明治 42 年),當年是日人為了慶祝台灣縱貫鐵道全線通車而設,興建一座舉世首見的「北回歸線地標」,這是全世界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設置緯度為北緯 23 度 27 分 4 秒 51。

 

第一代地標塔是以竹子為材質,當年日本人在嘉義市西南方 3.3 公里處,也就是嘉義縣水上鄉下寮村北回車站前的稻田中,設置一座大型的「北回歸線標」,成為全球第一座北回歸線地標,但這座地標塔,卻在 1917 年的颱風中被摧毀,但並未全毀。

 

有鑑於第一代北回歸線地標已嚴重受損,1921 年日本人又在原地以木頭搭建第二代地標,1923 年日皇裕仁以皇太子身分來台巡視,在前往阿里山旅遊後,途經水上鄉時,發現北回歸線地標竟以木頭搭建,當場指示改建為水泥塔,並於 1926 年改建完成,第三代地標由此誕生。

 

至於第四代何時興建,已無從考證,大約是建於 1934 年至 1936 年間,卻毀損於 1941 年 12 月 16 日發生的草嶺大地震,並於 1942 年拆除重建。重建後的第四代地標,毀損於 1964 年 1 月 18 日震央在台南縣白河鎮的「嘉南一一八大地震」,為了保存地標,於是由水上鄉公所進行整修,並購得周圍民地,擴大規劃,成為第五代的北回歸線標誌。

 

第五代地標從 1968 年整建完成後,矗立至今,期間因台一線省道拓寬,第五代地標塔剛好位於預定道路旁,經當時的水上鄉長鄭來居爭取原地保留,終究獲得上級同意而保留至今。1988 年 10 月,也就是立標 80 週年時,水上鄉籍企業家曾老吸捐獻新台幣 1,500 萬元,加上中央、省府各配合 1,700 萬元,以及縣府 200 萬元,進行第六代地標館主體工程興建,並於 1995 年完工,由於地標塔形狀像飛碟,因此有人稱它為「飛碟」或「幽浮」。

 

1999 年,北迴公園道路拓寬時,挖出了 228 事件受難者十餘具骨骸,因此有人建議在北回歸線地標旁建立一座 228 紀念碑,來悼念這些受難者。根據地方文史工作者表示,228 事件是在第四代地標塔年代發生的,當時全台暴動,嘉義居民為了防止國民政府軍隊攻打嘉義市,許多民眾都加入圍堵機場的行列,軍民對峙開戰,雙方死傷慘重,由於民軍死亡人數過多,無處掩埋,有一部分就埋在北回歸線旁的排水溝內。

 

在縣長陳明文的推動下,第六代地標塔改建為北回歸線太陽館,於 2005 年 10 月 22 日完工並正式開幕,成為全台唯一可以供民眾進入參觀的地標塔。北回歸線並不是在固定的位置上,它會南北漂移,根據天文學家研究,北回歸線漂移到最南端的屏東、最北端的台中,一個週期要一萬八千年,如今距一百年前興建的第一代地標塔,約往南漂移 1400 公尺,如果從地圖上來看,大約在水上鄉柳林國小的北方。但北回文教基金會已根據老照片仿造成四座小型地標塔,與第五、六代地標塔並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