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投縣 魚池鄉 日月老茶廠】

 


在離開埔里後,我們去找傳說中的魚池茶場,又稱日月老茶廠,也就是這次的目標,台茶 8 號、台茶 18 號的發始地。而到茶廠時,覺得空氣清新起來,一路上整個山頭看上去依然是那一望無際的檳榔樹,幾乎是呈 60 度仰角無限延伸,深深的侵入整座山,一座又一座的檳榔山,不禁讓人覺得痛心及惋惜。在埔里從台 14 號公路轉入台 21 號公路,拐進山徑隨即看到一間遺留著歲月痕跡的白色廠房,與世無爭的佇立在茶園裡,這就是日月老茶廠。

 

說起老茶廠的歷史要追溯至日據時代,也是台灣阿薩姆紅茶的最早起源,那時這裡生產的紅茶可是專門供給日本皇室的。台灣的阿薩姆紅茶,可以說是日據時代日本人到印度引進,其中還有一小段滿有趣的故事。話說當初日本人派了幾位老先生藉著到印度阿薩姆省茶園考查的名義,因當時的印度人不願意將紅茶種子給其他人,於是在商談時藉機引開當地的茶農,偷天換日的將阿薩姆紅茶的種子,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偷裝在隨身帶的柺杖裡帶回台灣來,並與台灣北部同屬大葉種的茶樹一起培植。

 

日治時代昭和元年 (西元 1925 年),日本人派遣茶葉專家遍訪全台各地,但嚐試種稙了好幾個地方後皆失敗了,最後終於在日月潭這裡種植成功。阿薩姆紅茶需要空氣乾淨、又有豐沛的水氣足以讓茶葉吸收,綜合地理環境、土壤、氣候及當地茶葉製造品質條件,日月潭和大吉嶺的氣候最相似,擁有豐富的地理環境,加上適宜的年均溫及穩定的濕度,讓魚池成為紅茶生產紮根的溫床。

 

日月老茶廠,原是『台灣農林公司魚池茶場』,建立於民國 48 年,已經陪伴整個魚池紅茶走過半個世紀了,也見證了紅茶業在魚池的興盛與衰落。2003 年推動阿薩姆有機栽種法,採用老祖先解決土壤貧瘠的耕種智慧 : 休耕、間作、梯田、堆肥、種植綠肥作物、人工除草等等,實行疼惜大地、保護生命的理想,深信孕育有生命的好茶是來自愛的付出。為了培質出可以種植的有機土質,必須重新培養土地,休耕、人工除草、種植堆肥綠色作物,並忍痛連根拔起舊的老茶樹,經過三年的試種才能開始生產有機茶。

 

農林公司茶廠希望能有帶頭的作用,轉型成為有機茶園,並且去影響附近的舊茶農,能夠砍除檳榔樹,重新地種植起他們從小最熟悉的茶來。而以傳統自然農法種植的茶樹,樹根會緊緊抓住泥土,對土地是有幫助的;以慣行農法噴灑農藥種植的方式,會將附近的草連同殺死,無法與土地結合,而使得土質鬆散。這其中的損失及停擺,皆是為了這片我們從小到大生活的土地和存活於其中的萬生萬物。

 

到老茶廠參觀,可看到他們對環境的用心:一切的資源皆以可回收為主,連寄送的信封及紙箱也都用一再回收使用;園內整潔清爽,洗手間甚至比家裡的還要乾淨,進入時換上他們準備的鞋子,減少鞋底泥沙進入,清洗時得以減少用水。這些小地方的用心,是必須徹底從想法改變,才做得到的。現在也有開放一般民眾自由入廠參觀,不過導覽和食宿,還是以團體為主。喝杯老茶廠的好茶,感受些茶多酚及茶香,體驗老茶廠的獨特魅力。

 


《我要怎麼去》

 

開車:
(1)國道北上:國道 1 號斗南交流道、國道 3 號竹山交流道或名間交流道下,往水里方向經水里,轉  131 線至魚池加油站前,接台 21 線往魚池方向,於台 21 線 58.2 公里處,白色圓形招牌轉進小路,就是魚池鄉中明村有水巷,38 號即為日月老茶廠。
(2)國道南下,於國道 1 號王田交流道下、國道 3 號草屯交流道下,往草屯接台 14 線往埔里方向,在進入埔里愛蘭橋以前轉台 21 線,於台 21 線 58.2 公里處,白色圓形招牌轉進小路,就是魚池鄉中明村有水巷,38 號即為日月老茶廠。
搭車:
可搭乘埔里往返水里、日月潭間的豐榮客運,有經過魚池鄉中明村,班次請洽豐榮客運水里站:049-2774609。

 

◎ 電話:049-2895508。
◎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中明村有水巷38號。

◎ 官方網站:http://www.assamfarm.com.tw/aboutus.htm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日月老茶廠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5796578

 



南投縣台 21 線 58.2 公里處,白色圓形招牌轉進小路,就是魚池鄉中明村有水巷,38 號即為日月老茶廠。

 



優雅的環境、精心的規劃,都讓老茶廠的周圍充滿新的活力氣息。

 



充沛蓬勃,被歲月剪斷的藤,在午後像蛇一樣抬起,彷彿鍍上幾層風雨,泛出泥土曖昧的暗褐掛飾牆上,曾經的蔥鬱,抑或是凋零於風霜,塗隱在白牆上,清晰許多舒展的脈絡。

 



日月老茶廠。哪裡是逝去與借來的界線呢?飛簷而附的籃色窗櫺,顯然風華歲月更融合了時代背景,白牆卻喚不回不再的繁華。

 



森林間擺了幾張桌椅,很適合夏天的午后坐著乘涼。

 



農林公司在 2004 年開始著手動工改造日月老茶廠,將原本傳統茶業的工廠,轉型成為觀光與教學兼具的茶廠,這樣的迎合時代轉變,也讓日月老茶廠開始有了新的生機。

 



日月老茶廠的所在地是一座山頭,旁邊有茶園及觀賞植物。

 



日月老茶廠的所在地是一座山頭,山下邊有一塘魚池。

 



日月老茶廠的所在地是一座山頭,旁邊有水生的植物園。

 



已經重新粉飾裝潢過的日月老茶廠門面,保有舊時的外型,但讓外觀更具有生命力,讓來到這裡旅客感受到重生的茶廠。

 



日月老茶廠的對門為森林區,每張圓桌上與茶廠呼應的酒紅頂棚,再鋪一層雪白桌巾, 簡單的圓桌搭配上藤條編制的座椅,使森林區充滿了自然的味道。

 



日月老茶廠,原是『台灣農林公司魚池茶場』,建立於民國 48 年。

 



民國 48 年,日月老茶廠由經濟部長楊繼曾剪綵後開業。當時政府為推動「耕者有其田」政策,發行土地債券,並以台泥、台紙、農林、工礦等四大公營事業的公司股票補償,楊繼曾時任經濟部長,執行該項政策。

 



周玉柔,曾任海軍總司令。

 



場長室。

 



行事曆。

 



紅茶製造過程簡介。

 



茶菁分級標準。

 



日月老茶廠,曾有過幾百人在此工作、生產紅茶的盛況,而在茶業漸沒落後,這裡一度只剩幾名員工。

 



二樓廠區一分為二,一邊是茶菁萎凋區,另一邊是身心靈的體驗區。這裡是讓到訪的遊客,可以自在的點餐或來杯好茶的地點,提供這麼優靜雅緻的空間,讓人聞茶香也醉心。

 



日月老茶廠樂音、愛心設計的有機蔬食、無壓力的開放空間,讓人卸除城市中的煩擾庸碌,滿足對大自然的原始渴望。

 



日月老茶廠細心拆除萎凋槽座,讓維護良好的珍貴木材資源再利用,變裝成空間的層板,破損的窗櫺也一一修復。

 



日月老茶廠老建築傳遞著前人智慧,老故事在歲月中活現了起來。

 



窗下了枯木與蘭花,不經意的排列,也成為取鏡的好題材。

 



老茶廠提供的有機蔬果餐,利用竹子在庭院的架一排橫的竹牆,再依植物的特性來佈置。掛上蘭花,在樹籬旁放置座椅,有如電影祕密花園的場景,提供較為私密或者做夢的空間。

 



傳統的台式古典風味與日式褟褟米融合的設計,在簡約與品味設計的空間裡,上面有組簡單的茶具與坐墊。

 



光影與美女。

 



一扇扇排列整齊的藍框窗戶,是日月老茶廠獨有的面貌。

 



窗外盛開的羊蹄甲。

 



陽光灑進來,真是如詩如畫!

 



藍框窗戶外就是茶園。

 



二樓廠區一分為二,一邊是茶菁萎凋區,茶葉在靜置中緩緩釋放藍藍白雲天的能量,猶如掉進森林海的香氣正蔓延。採回來的茶,叫茶青,除了披在帆布上做日光萎凋外,到達一定的程度,就要拿到室內,這個像大抽屜的架子,就是在裝茶青的地方,叫室內萎凋。

 



臨牆處是樣品展示櫥櫃,收藏各式各樣茶種,上頭則放著個一個個大竹簍,材料當然是台灣四處都可見到的竹子,排放在尺許的空間裏。

 



風穀機。 功用為曝曬完成的稻穀,就要拿去風穀將未結得很實的穀粒挑去。風鼓長的有點像水車的樣子,不過它是利用風力和重力來挑選稻穀的好與壞。不過風穀機放在茶廠展覽好像怪怪的。

 



早期的收納櫃都是木造的。

 



製茶過程中,通風採光的物理條件非常重要,光線的引入以及溫度的調節將影響紅茶品質,當初設計者即在此考量之下,在建築方位上採取長邊多開窗面來導入光線。

 



每層樓板間均有一個孔洞,當要進行下一個程序時,僅需要將茶葉倒入洞孔,最後層層落入由機械來處理。

 



利用孔洞可以節省搬運的人工,因此整個空間的安排,完全是根據紅茶採摘之後的加工製造過程來設計。

 



樓梯間。

 



彷彿還可以遙想見製茶工人在這裡舖茶葉、整理茶葉的情景、保留住最原始的樣貌,讓過去的情景更鮮明了起來。

 



每層樓板間均有一個孔洞,當要進行下一個程序時,僅需要將茶葉倒入洞孔,最後層層落入由機械來處理。上方即為孔洞,下方為揉捻機。揉捻機的獨特揉捻裝置,吃入茶菁迅速,揉捻成條漂亮,條索緊結,工作效率高。

 



一樓左翼殿及中殿則為需要機器操作的揉捻、發酵及乾燥程序的空間,右翼殿則是最後篩分的精緻室及紅茶品質鑑定的品茶室。

 



廠區內一角,走過半世紀的廠具,在這裡繼續默默陪伴著日月老茶廠。

 



切莖機。

 



乾燥機。

 


 


 



種類豐富的各式紅茶,有台茶 8 號、台茶 18 號、古典日月紅茶、阿薩姆紅茶等繁多的茶種,包裝精美的罐裝外盒,更將紅茶的質感提升了不少,是送禮或自行品用都很好的選擇。

 


 


 


 


 


 


 


 

 

=================我是分隔線=================

 


 

 

 

 

 

【南投縣 魚池鄉 番外篇 廖鄉長紅茶故事館】

 

素有紅茶鄉長之稱的魚池鄉前任鄉長廖學輝,連任八年卸任後,棄政從商,在魚池加油站前開設一家紅茶故事館;為魚池鄉優質的阿薩姆紅茶,當時在廖學輝上任後大力推展,使其重新浮出檯面,光明再現,在不斷的研發外,不但推上市面,甚至推展到國外。

 

南投縣魚池紅茶在 1941 年至 1961 年走過廿年黃金期,當時全鄉種植面積達二、三千公頃。魚池的土壤偏酸,不適合種水果,卻適合種茶,日本人 1926 年帶著紅茶種子到魚池試種成功,即大量生產,成品送回日本當貢品,還賣到英國。但魚池紅茶逐漸沒落,1971 年末畫下句點,國人也逐漸淡忘,彷彿這裡從沒人種過茶。

 

921 地震過後三年,魚池鄉經濟蕭條,老茶農一句感嘆:「以前魚池紅茶最紅了!」讓廖學輝驚醒,帶著魚池鄉民找回往日榮景,成為魚池紅茶風華再現的重要推手。他將家中檳榔園全部剷除,帶頭種紅茶,2003 年魚池鄉舉辦第一屆阿薩姆紅茶文化季,魚池紅茶再度打開知名度,卸任後他更全心投入種茶,自創品牌「廖鄉長紅茶」。

 

魚池紅茶風華再起,當年採茶姑娘如今已成採茶阿嬤,她們天天快樂哼唱採茶歌,彷彿又回到往日時光。尤其台茶 18 號,更是揚名遐邇,市場有供不應求之勢,對茶農生活改善很多。最近廖學輝在日月潭畔新城村一家民營加油站對面,開設一家「紅茶故事館」,內部展示有上百年來製茶的器具,展現紅茶世家的本色。

 

看這棟建物的外觀,原本以為是一間餐廳或是休息站,彎進去後,才發現是紅茶專賣店。入門後,店員馬上很熱情奉送上一杯茶,讓人試喝。一樓可以免費試喝各式口味的紅茶和花茶,也有手工餅乾可吃,旁邊還有好幾座製茶的大型設備可以參觀。樓梯可通向二樓,樓上還有很大的空間,不過還沒有開放。

 

魚池鄉的紅茶一般是用台茶 18 號去做為基底製成,店家說他們是用不一樣的發酵作法,試喝起來比較 不像一般紅茶那般強烈的口感,還有其他的花茶口味,薰衣草、玫瑰、薄荷、柚香等等一般加味系列都有,還有一些手工餅乾的精品包裝可以選購。不但把原有的紅茶精緻化,更研發出多種花茶,試賣中普受民眾之喜愛,每逢假日茶客滿滿滿。

 


《我要怎麼去》
開車:
(1)、國道北上:國道 1 號斗南交流道、國道 3 號竹山交流道或名間交流道下,往水里方向經水里,轉  131 線至魚池加油站對面,就是廖鄉長紅茶故事館。
(2)、國道南下,於國道 1 號王田交流道下、國道 3 號草屯交流道下,往草屯接台 14 線往埔里方向,在進入埔里愛蘭橋以前轉台 21 線,於台 21 線魚池加油站對面,就是廖鄉長紅茶故事館。
搭車:
可搭乘埔里往返水里、日月潭間的豐榮客運,有經過魚池鄉中明村,班次請洽豐榮客運水里站:049-2774609。
◎ 電話:049-2896217。
◎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新城村通文巷6-31號。
◎ 官方網站:廖鄉長紅茶故事館 facebook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廖鄉長紅茶故事館
◎ 參考地圖:http://www.ipeen.com.tw/map/122371

 


 


 


 


 


 


 


 


 


 


 


 


 


 


 


 


 


 


 


 


 


 


 


 


 


 


 


 

 

=================我是分隔線=================

 


 

 


 


 


 


 


 


 


 


 


 


 


 


 

 

=================我是分隔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