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 中正區 二沙灣砲台】

 


二沙灣砲台位於基隆市中正路山上,清代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為了防範英軍進犯基隆,於清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年),由清朝自行設計安裝的砲台,對於台灣的海防貢獻極大。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時,法軍雖攻佔雞籠,但是砲臺曾擊斃法軍百餘人,殲滅法軍甚多 (經網友 wang 指正,此段歷史尚待查考)。現今二沙灣砲台的城門、城牆仍留存,從這座砲台可以看到曾經有過的光榮紀錄。

 

Joy and Tom 來到基隆,循著石階往上走,沿著砲台古道小徑,不一會兒就爬至上方的廣場,前面就是著名的二沙灣砲台的城門。砲台城門上懸有「海門天險」石刻方匾,並派兵駐守。現在的二沙灣砲台為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所重建,但「海門天險」可能是道光年間台灣道姚瑩所題。清法戰爭後,修建於同一時期的滬尾砲台,城門額「北門鎖鑰」題字,落款處有「合肥劉銘傳題」,然而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卻無落款,推測是更早期的年代所遺留。

 

二沙灣砲台始建於清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前,台灣道姚瑩於此構築八座砲台,當時的砲台位於海岸,而營房設於山坡此處。鴉片戰爭時,英艦曾侵入基隆港,被清軍開砲擊中,逃離時觸礁沉沒,一百多名英軍被俘。清法戰爭時,二沙灣砲台,毀於法艦的砲火之下。清法戰爭後,劉銘傳重修砲台,並將砲台區移往較高的山坡上,目前所見到的二沙灣砲台,應是劉銘傳光緒 12 年所開始興建,光緒 14 年完工  (感謝網友 wang 指正)。

 

二沙灣砲台採用傳統中國城門築法,依山而建,氣勢雄偉;中英鴉片戰爭,清軍為防英軍入侵台灣,依地形在二沙灣山上建造砲台,之後砲台被毀,現今所見是由劉銘傳所建。全砲台區可區分為東砲台區、北砲台區、古井、古墓區、通道階梯、營盤區、大城門、城垣、下山步道等。東、北砲台區,在劉銘傳時代原有八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六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二尊,可防守基隆內、外港。

 

東砲台區方面,有包括兩砲座及一個彈藥庫,砲座包含子牆與砲基兩部分,子牆約成ㄇ字型,主要功能是掩護砲座內兵員與裝備。砲基大致呈半圓形,為砲架置放處,以鐵水泥攙小石頭「逐層封築」而成,面積較大的砲基上置有一仿製美式阿姆斯壯十二吋前膛砲。據日據時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所記載,海門天險,配備火砲有八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六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二尊,所以現置於梅園的八英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很可能就是原來放置於此的火砲。

 

而砲台之間,在彈藥庫後方有土堆式隔堆,是以三合土築成,可以有效隱匿與保護砲台及人員。但子牆內未設置儲彈孔,是五大砲台區所僅見。二沙灣砲台另一仿古移動式前膛鑄鐵山砲,是仿嘉慶年間的贗品,此砲內徑十二公分,砲身亦有三層套箍,有砲耳、門眼、砲鈕,砲尾為尖錐形,也放置在二輪木製砲車上,陽鑄銘文則寫著:「嘉慶十九年仲冬‧奉‧憲鑄造台灣水師協標右營‧大砲一位‧重壹千五佰觔」。

 

由二沙灣砲台可以俯瞰基隆港外港與一部分內港,遙望遠處,白米甕砲台、光華塔、正濱漁港等均映入眼簾。而白米甕、社寮島、二沙灣就是昔日所稱捍衛基隆港的鐵三角陣地。在北砲台區通往營盤區的路邊,有一口古井,這口古井是基隆五大砲台中唯一的地下水井。大階梯部分,營舍有小山丘的屏障,安全性大為提高,但是到砲區的距離也相對的提高,為了使士兵們能快速且幾乎同一時間就戰鬥位置,階梯做得相當寬闊。由於斜度大,階面小,上階容易,下階難。

 

另外,在雉堞與馬道方面,城牆上用石塊疊砌而成的突出物稱為「堞」。為使兵員易於隱蔽並可改變射角,將「堞」設計為外寬內窄,俯瞰猶如雉尾,故稱為雉堞。城牆內雉堞前的走道稱為「馬道」,古時將領騎馬巡視戰況的通道,二沙灣砲台的城牆短,毋須騎馬巡視 ,馬道用於堅固城牆,或可供射手蹲射之用。

 

「城」的功用在於保護城內軍民,是敵人進犯時的兩軍對決之處,城門、城牆的設計必須考慮到軍事用途。但是二沙灣砲台是一座砲台,而非真正的「城」,與敵人的主要戰線在海上,敵人會從城門進攻的可能性相當低,在此城牆的主要功能應是做為圍牆之用,之所以會建成「城」的形式,用意應有兩點,就是氣勢非凡及承襲原貌。

 

東砲台區後方的山坡處則有三座古墓,為當時兵勇的墳墓。以前是埋葬清代光緒年間駐防兵勇的遺骸,墓碑隱約可見河南、銘字中軍等字樣,可見是劉銘傳的部將。墓碑碑文陰刻字體豪放,據說是以配劍刻成。當時駐防台灣的兵力,都是由中國大陸派來的。客死異鄉後,就地埋葬,墓碑僅是簡單以刀劍鑿刻簡單的某營某隊、姓名、籍貫、卒年等。隨著年代久遠,墓碑上的字跡已斑駁難辨。僅有一墓碑猶可辨識「河南」、「光緒」等字,可知是光緒年間死亡的「河南勇」。

 

砲台城牆用石塊疊砌而成,城牆基地易掩護,又有大砲把關,顯見當初建設的戰略構思。

 


《我要怎麼去》
開車:
(1)、北上:基隆交流道→大業隧道→中正路→信二路→壽山路→中正公園→海門天險。
(2)、南下:基隆市中正路→信二路→壽山路→中正公園→海門天險。
搭車:基隆市公車總站搭往和平島的 101、205 號公車或搭往海洋大學之 102 號市公車,於東海路下車,依標示步行 10 分鐘即抵。

 


◎ 官方網站:http://www.klccab.gov.tw/_main.php?id=1&mid=12&t_type=s
◎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二沙灣砲台
◎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5967142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營門由砂岩堆砌而成,採丁順砌法築砌,氣勢磅礡。城門上陰刻「海門天險」四字門額,正象徵著駐防守軍不凡的氣勢與砲台的險峻。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營門由砂岩堆砌而成,採丁順砌法築砌,氣勢磅礡。城門旁有個階梯可以走上城牆。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是砲台的出入口,營門由砂岩堆砌而成,採丁順砌法築砌,氣勢磅礡。城門旁城牆,城牆能有這段存在是很稀少的,正象徵著駐防守軍不凡的氣勢與砲台的險峻。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營門由砂岩堆砌而成,採丁順砌法築砌,氣勢磅礡。城門上陰刻「海門天險」四字門額,正象徵著駐防守軍不凡的氣勢與砲台的險峻。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是砲台的出入口,營門上方建有雉堞,以供火槍手隱避之用。在營門內側左右牆面上各留有一個小洞,是用來安插關城門的方木。

 



二沙灣砲台。營門上方建有雉堞,以供火槍手隱避之用。在營門內側左右牆面上各留有一個小洞,是用來安插關城門的方木。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營門由砂岩堆砌而成,採丁順砌法築砌,氣勢磅礡。城門上陰刻「海門天險」四字門額,正象徵著駐防守軍不凡的氣勢與砲台的險峻。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是砲台的出入口,營門由砂岩堆砌而成,採丁順砌法築砌,氣勢磅礡。城門旁城牆,城牆能有這段存在是很稀少的,正象徵著駐防守軍不凡的氣勢與砲台的險峻。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前平台,是砲台的出入口,原本面臨深淵,現因整理古蹟清出的砂石堆積成一個平台。

 



二沙灣砲台。營盤區,是當時軍隊駐紮位置,現在只剩牆基可供後人憑弔。牆由砂岩以人字砌法堆成,格局方正有序。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營門由砂岩堆砌而成,採丁順砌法築砌,氣勢磅礡。

 



二沙灣砲台。營盤區,是當時軍隊駐紮位置,現在只剩牆基可供後人憑弔。牆由砂岩以人字砌法堆成,格局方正有序。 城門旁有個階梯可以走上城牆。

 



二沙灣砲台。營盤區,是當時軍隊駐紮位置,現在只剩牆基可供後人憑弔。牆由砂岩以人字砌法堆成,格局方正有序。 城門旁有個階梯可以走上城牆。

 



二沙灣砲台。營盤區,是當時軍隊駐紮位置,現在只剩牆基可供後人憑弔。牆由砂岩以人字砌法堆成,格局方正有序。

 



二沙灣砲台。大營門前平台,是砲台的出入口,原本面臨深淵,現因整理古蹟清出的砂石堆積成一個平台。

 



二沙灣砲台。大階梯,由砲台區往下走,是一寬廣的石砌階梯,主要是可以迅速的調遣兵員之用。

 



二沙灣砲台。營盤區,是當時軍隊駐紮位置,現在只剩牆基可供後人憑弔。牆由砂岩以人字砌法堆成,格局方正有序。

 



二沙灣砲台。營盤區,是當時軍隊駐紮位置,現在只剩牆基可供後人憑弔。牆由砂岩以人字砌法堆成,格局方正有序。

 



二沙灣砲台。大階梯,由砲台區往下走,是一寬廣的石砌階梯,主要是可以迅速的調遣兵員之用。

 



二沙灣砲台。古墓是位於東砲台區的山邊,共三座,以前是埋葬清代光緒年間駐防兵勇的遺骸,墓碑隱約可見河南、銘字中軍等字樣,可見是劉銘傳的部將。墓碑碑文陰刻字體豪放,據說是以配劍刻成。

 



二沙灣砲台。在北砲台區通往營盤區的路邊,有一口古井,這口古井是基隆五大砲台中唯一的地下水井其他都是蓄水池,它的內徑 120 公分,外徑 180 公分,是先挖井再於周圍以當地砂岩堆砌而成。

 



二沙灣砲台。北砲台區,有二個砲盤,原本應是六吋砲,目前則放置了一門克魯伯小砲,也是仿古砲,屬於前膛砲,內徑 12 公分,外徑 20 公分,有中央鑄接痕,有門眼、砲耳與砲架,砲尾為圓形,似砲閂狀,應屬於山砲類型。

 



二沙灣砲台。砲盤前方設置有機槍陣地,現在則放了一門前膛式小型仿古鑄鐵山砲,正好面對基隆內港。

 



二沙灣砲台。由這裡可以俯瞰基隆港外港與一部分內港,遙望遠處,白米甕砲台、光華塔、正濱漁港等均一一映入眼簾。而白米甕、社寮島、二砂灣就是昔日所稱捍衛基隆港的鐵三角陣地。

 



二沙灣砲台。砲盤前方設置有機槍陣地,現在則放了一門前膛式小型仿古鑄鐵山砲,正好面對基隆內港。山砲是仿嘉慶年間的贗品,該砲內徑 12 公分,砲身亦有 3 層套箍,有砲耳、門眼、砲鈕,砲尾為尖錐形,也放置在二輪木製砲車上,陽鑄銘文則寫著:「嘉慶十九年仲冬‧奉‧憲鑄造台灣水師協標右營‧大砲一位‧重壹千五佰觔 」。但該砲等亦非原來就放在此機槍陣地上,同樣是後人所錯放。

 



二沙灣砲台。砲盤前方設置有機槍陣地,現在則放了一門前膛式小型仿古鑄鐵山砲,正好面對基隆內港。山砲是仿嘉慶年間的贗品,該砲內徑 12 公分,砲身亦有 3 層套箍,有砲耳、門眼、砲鈕,砲尾為尖錐形,也放置在二輪木製砲車上,陽鑄銘文則寫著:「嘉慶十九年仲冬‧奉‧憲鑄造台灣水師協標右營‧大砲一位‧重壹千五佰觔 」。但該砲等亦非原來就放在此機槍陣地上,同樣是後人所錯放。

 



二沙灣砲台。砲盤前方設置有機槍陣地,現在則放了一門前膛式小型仿古鑄鐵山砲,正好面對基隆內港。山砲是仿嘉慶年間的贗品,該砲內徑 12 公分,砲身亦有 3 層套箍,有砲耳、門眼、砲鈕,砲尾為尖錐形,也放置在二輪木製砲車上,陽鑄銘文則寫著:「嘉慶十九年仲冬‧奉‧憲鑄造台灣水師協標右營‧大砲一位‧重壹千五佰觔 」。但該砲等亦非原來就放在此機槍陣地上,同樣是後人所錯放。

 



二沙灣砲台。由這裡可以俯瞰基隆港外港與一部分內港,遙望遠處,白米甕砲台、光華塔、正濱漁港等均一一映入眼簾。而白米甕、社寮島、二砂灣就是昔日所稱捍衛基隆港的鐵三角陣地。

 



二沙灣砲台。由這裡可以俯瞰基隆港外港與一部分內港,遙望遠處,白米甕砲台、光華塔、正濱漁港等均一一映入眼簾。而白米甕、社寮島、二砂灣就是昔日所稱捍衛基隆港的鐵三角陣地。

 



二沙灣砲台。砲位中間設置有半地下式彈藥庫,內部採「回」字形設計, 可以提供更好的保護作用。彈藥庫與砲盤區有圓拱門式(或稱貓耳式)的輸彈孔(遞彈孔),以收迅速之效。彈藥庫原本有屋頂、覆土,但是現在已不復見,只剩有雨遮(雨庇)及牆壁遺跡。

 



二沙灣砲台。北砲台區山砲,該山砲內徑 10 公分,砲身有 3 層套箍,有砲耳、門眼、門眼台、砲鈕、砲鈕繫環,砲尾為尖錐形,放置在二輪木製砲車上,陽鑄銘文寫著:「光緒二年‧奉憲鑄造協二營‧大砲重貳千觔‧匠首林茂昇‧副匠首林國琉」。

 



二沙灣砲台。北砲台區,有二個砲盤,原本應是六吋砲,目前則放置了一門克魯伯小砲,也是仿古砲,屬於前膛砲,內徑 12 公分,外徑 20 公分,有中央鑄接痕,有門眼、砲耳與砲架,砲尾為圓形,似砲閂狀,應屬於山砲類型。然非原本就置放於二砂灣砲台之北砲台區,也是後人誤放的結果;另一邊則空著,兩砲位中央也設置有半地下式彈藥庫。

 



二沙灣砲台。北砲台區,有二個砲盤,原本應是六吋砲,目前則放置了一門克魯伯小砲,也是仿古砲,屬於前膛砲,內徑 12 公分,外徑 20 公分,有中央鑄接痕,有門眼、砲耳與砲架,砲尾為圓形,似砲閂狀,應屬於山砲類型。然非原本就置放於二砂灣砲台之北砲台區,也是後人誤放的結果;另一邊則空著,兩砲位中央也設置有半地下式彈藥庫。

 



二沙灣砲台。北砲台區,有二個砲盤,原本應是六吋砲,目前則放置了一門克魯伯小砲,也是仿古砲,屬於前膛砲,內徑 12 公分,外徑 20 公分,有中央鑄接痕,有門眼、砲耳與砲架,砲尾為圓形,似砲閂狀,應屬於山砲類型。然非原本就置放於二砂灣砲台之北砲台區,也是後人誤放的結果;另一邊則空著,兩砲位中央也設置有半地下式彈藥庫。

 



二沙灣砲台。東砲台區,原配備八吋及六吋砲,現在僅在原本八吋砲位置,放了一門 12 吋口徑的「阿姆斯壯」式仿古大砲(美式),目前砲口已封閉。砲台基座目前尚留有 180 度砲軌遺跡,可見其靈活的戰術運用。該砲砲口 12 吋,目前已封除,重 18 噸,前膛砲形式,但另有閉鎖裝置狀砲尾,目前所見有三節式砲身、具砲耳、轅板、滑輪與砲架含吊環,非原本就置於此處,屬後人錯置。

 



二沙灣砲台。東砲台區,原配備八吋及六吋砲,現在僅在原本八吋砲位置,放了一門 12 吋口徑的「阿姆斯壯」式仿古大砲(美式),目前砲口已封閉。砲台基座目前尚留有 180 度砲軌遺跡,可見其靈活的戰術運用。該砲砲口 12 吋,目前已封除,重 18 噸,前膛砲形式,但另有閉鎖裝置狀砲尾,目前所見有三節式砲身、具砲耳、轅板、滑輪與砲架含吊環,非原本就置於此處,屬後人錯置。

 



二沙灣砲台。東砲台區,原配備八吋及六吋砲,現在僅在原本八吋砲位置,放了一門 12 吋口徑的「阿姆斯壯」式仿古大砲(美式)。

 



二沙灣砲台。東砲台區,另一角度。

 



二沙灣砲台。由這裡可以俯瞰基隆港外港與一部分內港,遙望遠處,白米甕砲台、光華塔、正濱漁港等均一一映入眼簾。而白米甕、社寮島、二砂灣就是昔日所稱捍衛基隆港的鐵三角陣地。

 



二沙灣砲台一角。

 



二沙灣砲台。告示牌述說二砂灣砲台位於基隆港東岸,是一個抱山式砲台,屬於國定一級古蹟,關塞類,於 1983 年 12 月 28 日訂定。

 



二沙灣砲台。告示牌述說二砂灣砲台位於基隆港東岸,是一個抱山式砲台,屬於國定一級古蹟,關塞類,於 1983 年 12 月 28 日訂定。

 



二沙灣砲台。告示牌述說二砂灣砲台位於基隆港東岸,是一個抱山式砲台,屬於國定一級古蹟,關塞類,於 1983 年 12 月 28 日訂定。

 


 

 


=================我是分隔線=================

 


 

 


【基隆市 中正區 二沙灣砲台番外篇 役政公園】

 



「役政公園」涼亭。

 



基隆二二八紀念碑於1996年落成,紀念碑採直立螺旋造型,引導向上延伸的意象,以代表圓滿、和諧、圓融的「圓」,解說二二八紀念碑之建碑意義。紀念碑及景觀均以「圓」為基型,建構而成。

 



「役政公園」遠眺基隆內港。

 



「役政公園」遠眺遠方的和平島。

 



「役政公園」內寬廣的草坪。

 



在基隆的中正公園旁有一座把 F104G 星型戰鬥機、與砲彈當作藝術品欣賞的「役政公園」。

 



「役政公園」展示的每件武器,都有一面介紹牌,勝利女神飛彈是國軍在民國 48 年自美國引進的高空攔截飛彈,一直是陸軍飛彈部隊的主力,直到86年才被國軍自行研製的天弓飛彈取代。

 



「役政公園」裡有五吋砲、戰車、桅桿以及海錨等國防武器,讓遊客可以近距離的觀賞到曾經背負著保衛國家安全的軍事裝備。

 



「役政公園」遠眺遠方的和平島。

 



「役政公園」遠眺遠方的和平島。

 



基隆市役政公園內,有一尊由清朝巡撫劉銘傳時代留下至今的「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零組件齊全,保存完整,是目前基隆市內唯一的百年「真砲」。

 


英製的八吋「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在中日甲午戰敗後,改配在白米甕砲台,之後,曾被運至基隆市中正公園神社(現忠烈祠)供人瞻仰,民國五十八年,被運至三軍大學,當成訓練教材。前基隆市長林水木在八十二年間與三軍大學交涉,取回放在現址。

 



基隆市役政公園內,不僅有千瘡百孔的百年古砲,也有近期較為先進的除役武器,就像是一部軍事武器的發展史。

 



基隆市役政公園是全台灣第一個用來展示除役國防武器的地方,在台海風雨飄搖的年代,每件武器都扮演著捍衛家園的角色,歷經古寧頭戰役、東山戰役、八二三砲戰等,隨著國軍裝備的更新,先後從戰備第一線退下來。

 



這座古砲是英製的八吋「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在中日甲午戰敗後,改配在白米甕砲台,之後,曾被運至基隆市中正公園神社(現忠烈祠)供人瞻仰,民國五十八年,被運至三軍大學,當成訓練教材。前基隆市長林水木在八十二年間與三軍大學交涉,取回放在現址。

 



基隆市役政公園內的「飛機大砲」全都是退役武器,但英姿依舊,見證國軍保家衛國的歷史。

 


 

 


=================我是分隔線=================

 


 

 


 


【基隆市 中正區 頂石閣砲台】

 


基隆港三面環山,早年為了港區安全,於是在山頂設置砲台,獅球嶺、白米甕、大武崙、槓子寮一些耳熟能詳的砲台,就這樣誕生;頂石閣砲台,過去從未耳聞過,直到於「基隆市觀光旅遊」網站得知它的存在。原來砲臺位於正榮街海軍醫院內,緊臨正濱國中大門下方,舊稱之為「旭崗」。而目前的砲臺遺跡多破壞殆盡,現僅存地下碉堡與營舍,不見砲座遺蹟,而頂石閣砲臺與西岸白米砲臺和南面的二沙灣砲臺形成防禦的鐵三角,可惜的是文獻記載極少,目前為基隆最神秘的砲臺。

 

文史工作者指出,劉銘傳曾在基隆建二座砲台,其中一座在大沙灣山麓,從頂石閣砲台興築方式,營舍內部構造配置及建材,推斷是清朝末期砲台。日治時期文史資料也說明,頂石閣砲台在大沙灣山麓,與仙洞荷蘭城砲台,正是基隆港左右兩犄角,為防止敵艦進入港區的絕佳地點。

 

實地測量頂石閣砲台建築結構,確實是清朝時期建造,當然部分在日治時期曾整修過,內部營舍很大,但廢棄太久。砲台位於基隆市大沙灣山頂,與二沙灣砲台互為犄角,是防止敵艦進入基隆港的絕佳地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頂石閣砲台又名為大沙灣砲台、旭崗砲台、旭丘砲台。而現有的砲台遺跡,從史料中幾乎無法得知其興建時間及相關背景資料,推測約建於清光緒年代 1866 至 1894 年間,並無準確的建造年份。頂石閣砲台部分砲台設施已不復見,只剩下幾道營門和窗戶,不過營舍內部在山丘底下可以相連接,好像是地下秘密通道。

 

在清代初期大沙灣的海岸邊就建有砲台,頂石閣砲台為固守基隆的砲台系列中工程最艱難的一處,從殘跡來看,又與劉銘傳於台灣其他地區所建之新式砲台相近,可能為劉銘傳在台興建的八大砲之一的殘跡。由於相關文獻極少,因此,頂石閣砲台堪稱基隆最神秘的砲台。

 

終戰初期,砲台所屬的旭丘營區曾拘禁過 228 與西安事變的主角陳儀、張學良,有段神祕歷史。在台灣光復後,頂石閣砲台曾是政府遷台時,少帥張學良將軍與台灣省主席陳儀兩人,來台後暫時的拘留所。頂石閣砲台因年代久遠,在缺乏管理維護和自然風化的破壞下,砲台約有百分之八十的建築實體已遭毀損,目前找不到砲台區,只剩下營舍。

 

因為沒有詳細的史料,且頂石閣殘蹟也剩下軍營的部分,以同是劉銘傳時期的二沙灣砲台來推測,這是一座石造為主的建築,其中的牆垣、兵房、彈藥庫都用當地出產的砂岩砌成,砲基則用西洋的鐵水泥築成。砲台入口城門為長方形,上有雉堞,城上用磚砌之凹凸狀短牆,中間有方形之射孔,中央砌成圓拱形的城門洞。

 

頂石閣砲台的營門與二沙灣砲台的營門相似,由石條砌成,門洞中央使其透空的方形空間,以方便門扇的安置與關閉。然而頂石閣砲台的營舍空間分配卻不同於其他砲台以一直線的排列組成一個廣大的營區,這裡雖然每個營房的空間不大,但許多個營房排列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極大的營舍,當然還附帶了練兵場的空間。

 

頂石閣砲台營房只有兩道營門可進出及三扇窗戶,營房的空間是許多房間由入口互相通連在一起,房間四方都設有出入口,實際上軍營不比其他砲台軍營的空間小。這是從山腰挖洞蓋營房的,能在有限的空間下設計出廣闊的營房也只能讚嘆當時的建築者對有限空間的運用十分高明。

 

砲台營區在正濱國中大門正下方,全部掩蔽在地面之下,四周牆垣高築,牆內疊石成堡,防禦工事做的相當完善。眼前所看到的營區多數已被佔用與破壞,留下的只有斷垣殘壁與荒煙蔓草,不知情者還以為只是普通的防空洞。Joy and Tom 站在這裡,想像著當時戰爭的慘烈,深刻地感受到當時戰爭的緊張氛圍。

 

【附註】
(1)、位於今祥豐街、豐稔街及中正路交叉地之山丘,舊稱為「旭崗」,清領末期興建,從史料中難以得知其與建正確時間及相關背景,推算約建於 1886 至 1894 年之間,從殘跡來看,又與劉銘傳於台灣其他地區所建之新式砲台相近,可能為劉銘傳在台興建的八大砲之一的殘跡,砲台所屬遺跡多已破壞殆盡,僅存現今之地下碉堡。
(2)、砲台位於大沙灣山麓,與仙洞砲台互為犄角,是防止敵艦進入基隆港門的絕佳地點,並與二沙灣砲台構成鐵三角。
(3)、砲台的配置觀念與同期的社寮、二沙灣砲台相近,均將營社配置於背敵面,是屬於抱山式砲台,但頂石閣一帶地勢平緩,故採用雙層拱圈的方式增加營社空間。
(4)、由現存遺跡來看,該砲台應為清領末期洋式砲台,前後具有兩層的磚造卷拱,壁體為石材所砌築,卷拱部分則為三層磚拱。(2003 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管理單位:國防部)

 



頂石閣砲台殘跡的入口就在進入校門後精神標語的對面。

 



從正濱國中大門進入一不留意就會錯過這個入口。

 



一道磚砌鋪著水泥的階梯就建在殘跡上。

 



走下階梯就看到一排半山洞式的營舍,就是頂石閣砲台現存的殘跡。

 



從貼在磚牆上的「門牌」看,這個「歷史建築」同時也是三總的營產。

 



營舍位在背向海港的山坡下。

 



磚砌拱圈是清代建築的特色。

 



頂石閣殘蹟僅剩下的軍營部分,並未發現砲座位置。

 



原來的砲座區應該位在別處,可能在現在的正榮路上,也可能在哪棟建築之下。

 



正濱國中的校舍就在後方。

 



從右方小徑可上至正濱國中校園入口處。

 


 

 


=================我是分隔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